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海洋永續:一位海洋紀錄片工作者的實踐歷程
    (2024) 羅力; Lo, Li
    本研究以自我敘事的方式描述紀錄片工作者羅力導演從保家衛民的職業軍人轉變為以海洋永續為志業的實踐歷程;研究者從搜集羅力導演的生活札記、學習筆記、影片創作以及與見證人對話之逐字稿和紀錄開始,以敘事研究的方法透過主位觀點的自我省思和客位觀點的分析與詮釋,聚焦在羅力導演接觸海、學習海及奉獻海三個階段的行動經驗,提出以影像紀錄來實踐環境教育的教學架構與學習模式。第一階段接觸海(in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海洋生活環境當中的覺察與行動,在完成海洋居民生活專輯及製作清除沈船環境紀錄片之後,發現真實體驗、與受訪者良善對話和影像紀錄是實踐環境教育的重要因素;第二階段學習海(about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回到學校培養環境知識與環境素養的歷程,透過導演的課程筆記、研究論文以及和教授們對話後,導演建構出環境教材架構和紀錄片製作實踐環境教育的循環架構:(一)以傳統生活智慧為基礎融入當代環境知識,是社區環境教材發展的基礎。(二)生活實踐、永續管理及影像紀錄是社區執行環境紀錄片製作循環與實踐環境教育循環的核心內容;第三階段奉獻海(for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以參與式陪伴和社區使用影像紀錄來實踐環境教育的完整歷程,過程中發現:(一)社區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可以讓長輩擁有成就感;(二)能引發社區居民對環境的覺知;(三)讓傳統智慧融入當代知識可以產生新世代面對環境的觀點;(四)讓社區居民對生態環境擁有真實的感受;(五)讓製作團隊在面對生活環境時有多元的發展空間;(六)能拉近社區居民產生如親人般的互動;(七)讓製作團隊與受訪者擁有檢視過去和思考未來的能力;(八)讓社區居民更加珍惜彼此。因此研究顯示,社區環境教育人才的培養及社區發展需要以參與式的陪伴及良善的對話為核心,讓社區居民在幼年與少年時期以體驗遊戲親近社區生活環境,在青年與壯年時展現創新與發展的企圖心,進而逐漸形成中年與老年時期社區的生活智慧傳承,因此讓社區居民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能創造自己的價值與成就感,是羅力導演建構影像紀錄實踐環境教育模式後的重要發現。
  • Item
    走向心中的無名大山 ─ 一位解說員與書寫者的生命實踐與轉化之敘事探究
    (2016) 孟琬瑜; Meng, Wan-Yu
    本研究以自我敘說方式進行論文書寫,論文內容以我—一位解說員與書寫者在自然中學習與成長的生命經驗,以及以過去經驗為基礎展開的環境教育實踐,為敘事的兩條主要軸線。以我個人生命史的時間軸線為背景脈絡,交織出一條逐漸被踩踏清晰的「自然之路」,我的學習與理解,再編織進自身生命經驗的動態過程。 在本研究中,我以「非正規與非正式環境教育者」(解說員與書寫者)此一位置發聲,透過敘事書寫追溯了我從童年起始,在自然中的經驗與學習,以及從工程師跨界成為解說員、書寫者,並展開更多學習和參與的轉化歷程。探究自己一路跨界至環境教育的召喚,過程的經驗與實踐,以及它們在環境教育中的意義。正如同展開一趟朝向內心的大山之行,運用手邊文獻為地圖,逐步穿越迷霧前行。 研究發現,召喚來自沉浸於自然的經驗、置身野地的美學、從自己出發的關懷。 實踐則跨越非正規、非正式環境教育與正規教育;從個人的學習到群體的學習、從個人的實踐到群體的實踐。一個環境教育者的學習,根本上是一個需要時間與經驗複雜交錯陶成的歷程。 並以環境教育實踐中罕見的學生家長實際參與學校教育的角度,真實呈現了學校教育的問題。在沒有任何經費資源的條件之下,以發起家長師生參與行動的方式,進行校園生態棲地營造、長期維護以及環境問題的解決,實踐環境教育。以整個做中學的行動歷程為參與者的環境學習歷程,同時增進參與者的對地方的情感和認同、有力感與信心。 這也是一趟不斷跨越邊界的旅程。期許每個人做一個持續轉動的齒輪,帶著其他人一同轉動,讓週遭認同近似價值和理想的人,在貢獻自己的時間、經驗、技術和能力時,也再次深描對於自身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認同。 書寫是將經驗定格化為語言文字,串連起所有歷程的方式;記錄經驗、反思經驗、再現經驗。也扮演著傳播的功能。 最後提出給解說員與環境教育者、給學校教育、給學生家長、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價值、從近身之處恆常實踐的研究啟示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