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在海洋廢棄物議題的教學實踐與教學觀點
    (2022) 洪鈴雅; Hung, Ling-Ya
    教學者的教學觀點往往會反應在教學實踐上。然而目前對於非正式和非正規的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的教學觀點研究甚少。對於沒有教育背景的實務工作者,其教學觀點與實踐的關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現象學研究方法,個別剖析五位長期投入在「海洋廢棄物議題教學」的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了解其教學實踐與教學觀點,再從五位共享的經驗現象,再次思考和建構環境教育的本質義涵。現象學分析揭示了五位研究參與者的最終理想是改善他所關切的環境問題,認為「環境教育就是影響他人成為『環境行動者』」。意義本質共六項,分別為「置身現場覺察與探索環境問題」、「轉化經驗進行教學」、「改善環境問題為目標」、「擴大影響力的行動」、「環境倡議和教學的雙重使命」、「教學者即行動者」。五位研究參與者在的議題教學觀點有共通性,以「視環境為問題」的教學觀點切入,偏好直接參與(做中學)的教學策略搭配議題解說知識內容;但在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上因教學者特質而有差異,其過往的生命經驗連帶影響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的不同。研究最末提供研究限制說明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 Item
    臺北市立動物園「戀戀火金姑親子體驗營」環境教育方案之評估
    (2021) 侯珏; Hou, Chueh
    本研究運用邏輯模式(Logic model)評估臺北市立動物園「戀戀火金姑親子體驗營」環境教育方案,瞭解方案的執行狀況以及參與之親子家庭的學習成效。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參與營隊的國小一至六年級親子家庭,研究方法採用前實驗研究單組前測-後測設計,除了以量化問卷蒐集學員參與營隊前、後以及營隊結束後一個月的學習成效,另外輔以參與觀察法及訪談法進一步瞭解學員參與營隊的學習效果及學習體驗。 本研究量化資料顯示成人參與營隊後,在「環境覺知」及「環境知識」面向有顯著提升且持續至營隊結束一個月後。在「環境態度」面向,成人參與營隊後有顯著提升,但營隊結束一個月後則沒有顯著差異。在「環境行為」面向則無顯著改變;學童參與營隊後在「環境覺知」及「環境知識」面向有顯著提升且持續至營隊結束一個月後。在「環境態度」面向,則沒有顯著提升。在「環境行為」面向無顯著改變。本研究質化資料顯示學員在「環境覺知」及「環境知識」面向有明顯的提升。在「環境態度」面向發現學員能經由親近螢火蟲及螢火蟲的棲息環境,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並具有保育螢火蟲的意願,但還無法落實生活中的保育行為。整體而言,本營隊對於北部的家庭仍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學員也認為課程內容豐富充實且教學方式寓教於樂。 本研究發現「戀戀火金姑親子體驗營」在課程安排上較著重螢火蟲生態知識的傳遞以及學員在環境中的體驗,建議未來可以在方案規劃中加強螢火蟲的保育知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保育行為的重要性,更積極地影響學員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 Item
    以隱喻抽取技術探討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分析-以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例
    (2019) 羅仁傑; LO, JEN-CHIEH
    臺灣櫻花鉤吻鮭為臺灣特有亞種,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因其稀有與瀕臨絕種,在生物多樣性、物種遺傳、生態系統、棲地生態,及其關連的人類文化、學術研究、自然歷史、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等領域,皆有極高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帶出臺灣森林溪流生態系統議題,乃至全球氣候變遷的課題。 在政府積極保育、學者專家多方研究、發揮多元文化創意,以及傳播媒體大肆報導下,臺灣櫻花鉤吻鮭有了「國寶魚」的美名。在許多設計與繪圖表現中,都經常出現臺灣櫻花鉤吻鮭的身影,促使其成為臺灣的代表意象和生態文化的重要圖騰。在呈現臺灣不同區域的特色與面向時,對於不同的受眾與用途,相關美學意象的內涵會針對物種特徵、美感呈現、生態保育、棲地連結、環境教育,展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及不同的美學意象。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立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分析架構,以圖像傳播理論,分析臺灣櫻花鉤吻鮭在傳播過程中的環境美學形式與內涵,以及生態意象代表類型與概念,然後探討將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及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之具體作法。本研究以隱喻抽取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針對政府機關相關工作人員、環境教育及傳播學者與相關圖像傳播及繪製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受訪者篩選出的各種臺灣櫻花鉤吻鮭代表圖像與訪談內容,進一步從圖像的外在形式、內在意涵、特殊連結等進行分析,呈現受訪者內心對於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的完整看法,發掘隱藏的視覺訊息與情感,釐清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對於圖像美感的關心多於生態內涵的表現;圖像的美感追求有時與事實違背,圖像生態內涵的真實表現有時容易喪失美感的表現,生態自然現實與個人情感認知不盡相同。然而,圖像風格與圖像功能可以互相呼應,因應不同的圖像功能要選擇不同的表現形式,才能發揮適當的效果。整體來說,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會因受訪者對於環境及生態的覺知、知識、態度、信念、行為等面向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過去的研究大多針對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個別分析,但是筆者基於長期對美學研究的基礎,特別將兩者同時納入分析架構,以敘明環境與生態是一體兩面,美學和意象兩者也不可分離,必須將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同時分析與探討,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才能就不同的傳播取徑來設計教材內容與實施方法,進而達成提升環境素養的目標。
  • Item
    國小二年級學童環境覺知之探究----以校園環境為例
    (2012) 廖淑珍; SHU CHEN LIAO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量的研究為輔,利用「環境覺知量表」進行前後測,以質性資料分析探討教學成效;在教學活動中搜集學生所產出的資料,視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半結構性晤談,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和文件資料,分析教學活動對學生環境覺知的影響。教學內容以台北市北投區石牌國小校園為素材設計的自然體驗課程,以「順流學習法(Flow Learning)」進行教學,記錄實際進行教學的情形,探討整個教學活動對學生環境覺知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 一、環境教育所教導的內容是周遭環境裡所能接觸與探究的事物,適合將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中實施。 二、以校園為素材設計的自然體驗課程確實能提升學童的環境覺知。 三、以順流學習法的策略設計課程有助於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 最後,研究者綜合各項結果,提出在教師教學、課程設計、未來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研究
    (2011) 鍾采芳; Tsai-Fang Chung
    聯合國氣候變遷跨國小組(IPCC)指出最近100年間(1906年~2005年)的溫度線性趨勢為升高0.74°C,且全球暖化極有可能為人類造成。面對全球暖化的威脅,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第15次締約國會議,並達成溫度升高不可超過2°C的共識,但是因應全球暖化的方案─調適及減緩策略的成本太過高昂,各國抱持著搭便車(free rider)心態,最終導致哥本哈根會議失敗,2010年坎昆會議也無進展。然而臺灣的環境永續性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Index, ESI)評比反應出我國天然環境脆弱,再加上人為開發破壞大幅增加環境脆弱程度,未來在氣候變遷衝擊之下,人類生活的環境將面臨更嚴重的災害。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公共建設損失高達164億,顯得政府應盡早分析調適政策的成本效益並規劃相關策略,以降低民眾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因此,本研究採用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e Method, CVM) 開放式雙界二分選擇法詢問一般民眾避免氣候災害的願付價值,評估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整體社會效益與成本,並以Hines et al.(1987)提出之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做為理論基礎。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全臺灣的民眾,共抽樣706位受測者,達95%信賴水準。受測民眾平均願付價值為1,316.1元(區間推定值介於987.08元~1631.94元),估計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願付價值約為104億元(78億元~129億元),且關於全球暖化知識水平越高、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態度越積極或是有避免氣候災害的行為、亦或經常幫助氣候災民的表現都有助於願付價值的出價。此外,受災次數、年齡、居住地區、家庭人口數與個人收入亦會影響願付價值,且受災次數越多、家庭人口數越多,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則越低。 然而近五成的受測民眾不了解調適與減緩的知識,8成民眾不清楚再生能源價格的昂貴特性,8%的民眾不認為氣候變遷調適策略需要花費高昂經費,且僅有15.9%的民眾表示經常或總是以行動或金錢幫助受到氣候災害的居民,反應我國民眾氣候變遷素養不足之處,缺乏因應全球暖化的經濟概念與實際關注受災戶的行動。相關知識的缺乏,如不曾聽過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民眾容易出現無法確定或是願付價值為零元的現象。其中答覆無法確定的受測民眾,反應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和資訊才能判斷,不願支付任何金額的民眾則表示對於政府施政沒有信心,應妥善利用現有的稅收而不是和民眾收錢。對於政府的不信任與施政的不透明,易隱藏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真實價值。 在臺灣,調適策略的推動順利與否不僅需要全民參與達成社會共識,政治政策也應朝向透明化和全民參與性的模式。簡言之,於政策上,政府必須了解解決全球暖化衝擊的技術與調適的龐大財務負擔;於教育上,則必須提升全民以及政治人對於全球暖化政策的經濟概念,並且強調公民參與,共同參與環境的管理與治理,積極關注自身生活的環境以促使民眾具備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能力,以期達到永續發展的社會。
  • Item
    苗栗縣苑裡鎮慣行、有機稻農的生產行為、農業典範及有機農業產銷態度之比較
    (2011) 劉建煌; Liu,Chien-Huang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稻農的耕作農法及其影響因素、稻農的農業典範趨向,以及稻農採行有機種植的原因和所遇到的障礙為何。本研究以苗栗縣苑裡鎮稻農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方法。問卷填答採面訪方式,共取得慣行稻農樣本59名,有機稻農樣本53名,合計112名。 根據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苑裡地區稻農的耕作農法選擇與年齡、耕地所有權、專兼業、自己或親友是否曾經中毒以及是否受過有機訓練有關。 受訪的有機稻農和慣行稻農的農業典範有顯著差異,有機稻農偏向有機典範,慣行稻農則部分偏向有機典範。慣行稻農認為務農就和其他行業一樣,最重要的就是要賺錢,也認為現代農業是造成生態問題的次要因素,只要稍微減少農藥和化學肥料的使用即可,但是有機農民認為務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其次才是賺錢,而且認為現代農務是造成生態問題的主因,需要大大修改。 有機稻農種植有機水稻的主因是為了健康,所遇到的障礙最主要是成本太高、驗證程序複雜以及政府政策不完善。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未來政府相關單位:1.增加農民的有機訓練,並著重在環境的關懷;2.:提供農民有機資材及驗證費用補助;3.簡化有機驗證表單和程序;4.修正休耕補助政策。
  • Item
    以Q方法探索台灣與森林有關之環境教育概念隱含構念
    (2010) 陳依霓
      本研究目的在發展台灣與森林有關之環境教育概念構念,屬於探索性研究。研究過程採用Q分類來蒐集受試者對於相關概念的態度,研究對象主要為森林保育與環境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以及資深林務人員。以專家審核的方式建立研究工具的表面效度及內容效度後,接著以再測信度建立Q樣本的信度,共得到70條相關概念。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30位受試者,共回收24份有效樣本。   本研究以R因素分析,進一步分析研究資料,共萃取出六個主要構念及42條相關概念。此六大構念分別為:一、森林與經營管理(Forest and Management);二、森林保育與利用(Forest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三、人類與森林的互動和影響(Effects of the Human-Forest Interaction);四、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五、森林多元的意義、功能與價值(Multiple Meanings,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Forest Ecosystem);六、森林生態原理(Ecological Principles of Forest Ecosystem)。相關的倫理價值觀已融入在不同構念的概念中,期望學習者在瞭解概念的同時,也能同時將環境倫理的觀念內化到其思考和行為的模式。   研究者進一步針對這六個主要構念與42條概念進行分析,認為此概念架構具備六個主要特質:一、以森林生態為核心價值的整體觀;二、具備永續發展的精神;三、符合台灣在地性的知識;四、以解決環境問題為導向;五、強調科際整合的學習;六、重視價值教育。   期望本研究結果能提供從事與森林相關之環境教育人員之參考,以對台灣有關森林之環境教育有一概括性的瞭解。然而這六個構念以及所包含的概念仍可被進一步檢驗,以確認其構念命名、概念內涵及敘述的充分性與適切性。
  • Item
    泰雅狩獵文化中原住民生態智慧、信仰與自然之關係
    (2014) 胡馨文; Hu,Hsin-Wen
    臺灣島在世代往來族群的交會下,早已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各族群在這幾千年來的互動下,發展出多樣的知識與文化。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智慧讓他們與自然和諧共存了數千年,足以讓處於現代環境問題漸增的世代,作為參考學習的方向。長久以來,原住民獨特的風俗文化吸引許多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留下許多研究紀錄。近年來臺灣社會對於多元文化發展與保存的意識漸增,原住民有志之士與知識份子的積極爭取,讓原住民傳統智慧與文化獲得更多社會上的了解與重視。 有鑑於原住民傳統智慧與文化研究之重要,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研究方式,對現有的文件資料與研究進行歸納與分析,研究前半段以地方活動觀察並蒐羅泰雅族Gaga (泰雅族的規範) 與Utux(泰雅族的信仰)的相關文獻,了解原住民對自然的理解以及自然資源的利用知識,型塑泰雅傳統智慧、信仰及規範與環境關連的脈絡;再透過個案研究以及深度訪談,以傳統生態知識分析層級系統,釐清宜蘭縣大同鄉崙埤部落的泰雅獵人其自然理念的學習背景脈絡與內涵,並了解現代獵人文化所面臨之傳統傳承的現況與困境,以及狩獵文化對其意義的展現。最後進行實務分析,探討原住民的獵人文化在面對現代化的挑戰,遇到哪些經濟、教育與社會組織變革影響之挑戰。 本論文於結果討論如何採用環境教育及環境政策的發展策略,將過去自生活中傳承傳統狩獵文化「從做中學」之方式,落實在現代原住民的生活中。環境教育的教學裡,欲使學習者認知到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在自然生活體現的樣貌,結合可能的政策建議,以兼顧環境教育知識、態度與技能等三種學習向度,期望可成為往後落實環境教育在多元文化面向實踐之參考,並使原住民文化主體性與自明性能有所提升。強調各部落內聚力的提升與凝聚,建議參考各地曾擬定的部落公約,使原住民自治法實施之前,地區已有建立共識及地方自治的經驗與概念。
  • Item
    從教案看教師對環境教育的想像:議題、立場與謬誤
    (2017) 陸安; Lu, An
    二十一世紀又被稱為資訊爆炸的時代,同時也是民眾環境意識與教育水準提升的時期,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輕鬆地取得環境相關的新聞與資訊。然而,環境教育的概念與範圍眾說紛紜,每個人對之有不同的定義與看法。因此,像是「救樹救地球」、「手下留樹」等標語流行在眾人之間,甚至變成環保人士的座右銘。然而,當民眾聽到這些標語時,並不會多加思考,便依循標語的「指示」行動,卻沒有想到,這些標語可能本身帶有迷思概念,甚至更嚴重的,帶有偏見。 本研究將透過得獎之環境教育教案,研究教師與教案撰寫者對「環境教育」的了解與認知。研究者統整教育部、環保署環境教育圖書館的得獎教案,將其依照「環境議題」、「敘述立場」兩個屬性統整、分類;並分析這些教案中出現的謬誤內容與類別。 研究者依照各教案內容,將環境議題分類為十個類別:分別為能源、動植物保育、環境生態、公害、水資源、氣候、食物、災害、永續生活與海洋;同時也將教案的敘述立場分類為「理性訴求」、「正向感性訴求」、「負向感性訴求」與「道德訴求」四類別。借由分析與統整,找到環境教育教案撰寫者偏好的範圍與議題,並且釐清整理教案撰寫者的敘述方式與立場。本研究亦將教案內容中的謬誤分類為「迷思概念」、「刻板印象」、「偏見」、「概念不完整」、「名詞濫用」等五類別,透過教案的詮釋與分析,了解環境教育教案撰寫著在撰寫教案時的謬誤觀念。 研究結果顯示,一百至一百零四年得獎的環境教育教案中,以「永續生活」作為討論議題的教案占最多數,緊接著是「公害」、「能源」等。環境教育教案撰寫者多以「負向感性訴求」作為其教學引起動機,然而這樣的現象可能教案撰寫者本身並沒有特別的訴求用意,僅是呈現議題相關的概念。在謬誤方面,大部份的教案都難以避免出現謬誤,其中以「迷思概念」以及「概念不完整」為最常出現的謬誤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