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

一.歷史學系

本系的前身為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史地學系,成立於民國35年,另設有三年制史地專修科一班,系主任兼掌科主任一職。民國38年,史地專修科第一屆學生結業,該科停止招生。民國44年,本校由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師範大學,史地學系屬文學院。

 

民國51年,史地學系擴充為歷史學系和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歷史學系獨立之後,以事屬初創,頗費經營。幸首任系主任朱雲影教授多方擘劃,方漸就緒。民國54年夏,朱教授以事繁辭主任職,繼由戴玄之教授接任系主任。民國56年7月1日,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改制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仍隸屬文學院。58年,系主任戴玄之教授赴南洋大學講學,由朱雲影教授代理主任職。翌年8月,李符桐教授出掌系務。民國65年8月,王家儉教授接任系主任,68年夏,王教授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系主任職務由歷史研究所所長張朋園教授代理。69年2月,張教授接掌系篆,旋於同年8月赴美講學,系主任職務乃由文學院院長李國祁教授兼任。70年2月,郭為藩校長聘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林明德教授出任本系主任,迄75年7月期滿離職為止。同年8月,繼由鄧元忠教授出任系主任。81年5月,系務會議依據本系主任選薦辦法,推選王仲孚教授為系主任,呈梁尚勇校長核定,於同年8月1日就任。民國84年8月以來,由鄭瑞明教授、吳文星教授、廖隆盛教授、林麗月教授、陳豐祥教授、陳登武教授、陳秀鳳副教授相繼接掌系務,105年8月起,由陳惠芬教授接任系主任迄今。

  

本系在歷屆主任領導經營下,對師資之選聘均極為慎重,積極提倡學術研究風氣,並力求圖書、設備之擴充,因而系務得以蒸蒸日上。目前本系有專兼任教師30餘位,除教學研究之外,另定期舉行研討會,討論有關教學及研究心得。本系現典藏有圖書雜誌6萬餘冊,其他各國歷史掛圖、錄影帶、幻燈片、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打字機、顯像機、錄放影機、擴音機、錄音機、螢幕、膠裝機、電腦、掃描器等教學設備亦日漸充實。近年來因科技日趨發達,電腦、網際網路等愈形重要,本系乃架設歷史學系系站,希望能與各區人士互相交流(http://www.his.ntnu.edu.tw/main.php)。歷屆畢業系友均能卓然自立,或執教鞭、或任教務、或掌校政,孜孜不懈為國家社會服務。此外,獲得碩士或博士而執教於國內外大學及在各學術機構擔任研究工作者不僅為數可觀,表現亦極為優異。

二、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鑒於國內學術發展之需要,本校於民國59年8月成立歷史研究所。初僅設碩士班。創所之初,一切因陋就簡,幸經歷任所長及多位師長之奔走擘劃,刻苦經營,終能開物成務,奠下今日發展的基礎。首任所長為朱雲影教授,民國60年8月李國祁教授繼任所長,極力延攬著名學者至本所任教,並嚴格要求訓練學生專業研究之能力,對本所師資之充實及研究生素質之提昇有重要貢獻。民國66年2月張朋園教授接任所長,一本延攬名師、提昇學生研究能力之政策,對本所紮實學風之蔚成有重要影響。隨著研究成果的累積,師資的充實,學術水準逐年提高,並衡諸國內學術發展的需要,於民國66年8月增設博士班,對本所學術水準之提昇及發展有重大助力。69年2月,張朋園教授兼掌所系,此後所長由系主任兼任遂為定制。85年起實行系所合一制,直迄於今。在歷任所長的經營之下,繼續致力於海內外優良師資之延聘、碩博士班課程之充實及研究水準之提升,本所因能保持優良學風,日益求進。

 

本所成立之初,即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合作,聘請該院研究員至本所開課並指導學生論文。此外,又聘請國外著名學者來任客座教授,師資陣容極為堅強。研究及教學重心偏重於中國近現代史、社會經濟史,近年在台灣史研究方面,亦有長足進展。另外,在學術研究上,特重史學與各科間之科際整合,在國內各史學研究所間,以開課新穎、訓練嚴格而著稱。為擴大研究生見識,本所經常聘請國內外學者蒞所專題演講。本所碩士班修業限制二年至四年,至少須修滿28學分,其中必修課程四學分;博士班修業年限二至七年,必須修滿20學分。攻讀碩士者,須具備外國語文能力至少一種;攻讀博士者,須具備至少兩種,經考試及格認可,且兩種學位均須撰寫畢業論文。故歷年來本所畢業論文學術品質皆甚優良,在國內、外風評甚佳。

  

此外,配合本校進修推廣部之發展,為提升中等學校歷史教師教學品質,本系曾於民國67年7月開辦暑期四十學分班。繼又於民國82年9月開設週末四十學分班。民國92年7月,開辦在職進修碩士班課程歷史科學分進修班。民國88年7月,本系為加強中學教學專業知能與實務之研究,提供中學歷史教師進修學位管道,特開設暑期教學碩士班,現任歷史教師通過招生考試入學,修業年限二至四個暑期,通過論文口試後授予碩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8
  • Item
    影視教材融入東亞史教學的實踐 —以電影《鳴梁:怒海交鋒》為中心
    (2024) 曾紫宸; Tseng, Tzu-Chen
    電影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強大的教學工具。它能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方式,將歷史事件以影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認識。電影《鳴梁》將背景設定在朝鮮王朝時期的壬辰戰爭,講述了朝鮮水軍與日本水軍的對抗,特別是李舜臣將軍在極端劣勢下的驚人勝利。《鳴梁》在韓國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並成為韓國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它不僅擁有強烈的視覺效果,也帶來了深刻的教學價值。本次研究旨在《鳴梁》的教學實踐,以此來評估學生對於影片所呈現的歷史事件的理解程度,並測試它在東亞史課程中的教學成效。預計在觀影後,讓學生完成學習單,通過問答的方式來深入分析電影中的每一個情節,除此之外也要執行辯論課,讓學生針對電影的虛實問題進行辯論。此次的教學方式期盼學生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影片所呈現的內容,而是能夠獨立思考所學到的歷史知識,以及觀察製片方、導演等人對影片的影響。在我國「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下,「108新課綱」已經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希冀學生第二冊的學習視角能拓展到整個東亞地區,擁有更宏觀的東亞史視角。然而,教科書因諸多原因,編撰內容有限,或多或少有未盡之處。對於跨足東亞三國的「壬辰戰爭」並沒有太多描述,為了彌補此一缺憾,影視教材將成為此次研究中最主要使用的教學媒介,並且呈現執行的成效以及觀察。
  • Item
    影視教材在日治臺灣史的教學運用:以紀錄片《跳舞時代》為例
    (2023) 戴雅婷; Dai, Ya-Ting
    日治時期的臺灣歷史一般被簡化成兩個階段,一個是臺灣人武力抗日,遭受鎮壓屠殺;一個是日治末期的戰爭狀態、軍國主義、皇民化運動,這兩者合起來便是日治臺灣的歷史。但日治時期卻是臺灣由傳統進展到現代社會的關鍵時代,且有許多改變都與現在日常生活習習習相關。 本文以《跳舞時代》作為影視教材,在國民中學七年級進行日治臺灣史教學運用,讓學生瞭解日治時期帶來很多西方流行文化與觀點。筆者先分析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對於發行臺灣流行歌的重要性,以及日治時期社會文化與女性地位的轉變,將歷史紀錄片設計成影視教材,得出的研究成果是學生一方面在日治時期總督府改良臺灣傳統文化的陋習,建立許多現代化制度的觀念有加深、加廣的認識;一方面學生能比較出日治時期與清領時期文化變遷的異同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提升自己的歷史思維。
  • Item
    戰爭與女性 ──影視教材《蘆葦之歌》運用於素養教學
    (2023) 李郁萱; LEE, Yu-Hsuan
    「慰安婦」議題為戰爭女性人權當中殘酷的一頁,本研究嘗試在國中素養課程中融入影視教材,提升學生對於「慰安婦」甚至於人權議題的關注,進而延展到學生對於自身人生的體悟。《蘆葦之歌》為吳秀菁導演基於其「療癒哲學」拍攝的紀錄片,重點不在於控訴臺籍慰安婦經歷的種種苦痛,向日本政府要求道歉與賠償亦在其次,而在於關切受到傷害的「慰安婦」如何治療內心的傷痛、走上與自我和解的道路。本研究藉由檢視「慰安婦」成因,分析臺灣、中國、韓國的「慰安婦」相關影視作品,以了解亞洲地區對於「慰安婦」議題展現態度的不同之處與其構成原因,與《蘆葦之歌》的敘事風格加以比較,並透過本紀錄片設計課程教案,研究結果也證實運用影視教材,能有效加強學生對於特定議題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展現出解讀史料、整合資訊的能力,強化他們對於其他議題的關注,符應108課綱要求的素養精神。
  • Item
    影視教材融入國中歷史教學–以電影《盧安達飯店》為例
    (2021) 謝艾蓁; Hsieh, Ai-Jen
    本研究藉由影視文本《盧安達飯店》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教科書以外的非洲,並結合多元文化教育,擴展國際視野。由盧安達種族屠殺探討非洲地區獨立後依然存在族群衝突問題,從盧安達的歷史脈絡中,梳理造成族群衝突的根源,希冀理解屠殺背後的原因而引以為鑑。教學透過ASSURE模式設計教案,將影視文本融入課堂,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動力,透過學生學習單的回饋,此教學模式有助於學生建構完整的非洲知識與提升教師效能和課堂應用的教學模式。
  • Item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影片《阿罩霧風雲II:落子》為中心
    (2019) 吳惠瑀; Wu, Hui-Yu
    本研究藉《阿罩霧風雲Ⅱ:落子》做為影視文本,融入歷史教學活動,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台灣的人物典範,深入探索其心理和感情世界,並且看到異於教科書視角的歷史人物,讓歷史教育更有溫度。 《阿罩霧風雲Ⅱ:落子》的拍攝手法是採用「定格式」表演,加上旁白大量地口述,與我們習慣的敘事手法大不相同,因此需要教師適時引導。研究結果顯示,部分學生表示不易專注看影片,亦有學生表示「定格式」的拍攝手法反而可以聚焦在人物上。學生利用學習單的書寫和討論、發表,釐清自己想法,普遍回饋是認為更貼近人物,以及了解原來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享有的權益,其實是前人努力地追求,甚至是犧牲才得來的。從實作結果來看,透過影視教材結合歷史教學是可以提升效能和應用的教學模式。
  • Item
    台灣電影明星之塑造(1949-1987)
    (2010) 陳景峰; Chen,Ching-Feng
    本論文〈台灣電影明星之塑造(19945-1987)〉,試圖以戰後台灣電影明星塑造的歷程,來探討官方電影政策「電化教育」對於電影產業的影響,與民眾如何透過商業消費的方式,來反應官方操控電影製播的感受。論文中從國府電影文化政策的源起,與戰後台灣電影產業壟斷過程開始論述,而後探討如何能在迎合民眾需求的市場機制下,又可發揮電影宣傳黨國政策的情況下,形塑出戰後台灣電影明星的形象。 論文主要分為四章,是依循-起、承、轉、合的論述方式,將國府管理電影產業的態度,與台灣民眾觀影行為的趨向,作一參和式的研究比較,分析在官民的不同的需求面下,如何形塑出戰後台灣電影明星的形象。因此第一章,企圖透過「比較史學」的研究方法,分列日軍、共黨、國府三方在中日戰爭期間,其電影宣傳工作的利弊得失。以此來突顯國府電影經營的困境,以致來台後殷鑑過往,採取獨佔電影產業的舉措。第二章採取「史料實證」的方式,透過「教育部第二檔案館」的檔案資料與「國民黨文工會」的檔案,論證戰後國府壟斷台灣電影市場,與施行「電化教育」制度的過程。第三章是論文研究的重心,針對明星塑造的方式與階段進行剖析論述。其中參酌「影視史學」、「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的學科理論,與「口述歷史」的訪問資料,試圖以民眾的觀點,由下而上探討普羅大眾對電影文化的需求與認知。這是研究台灣電影明星形象塑造中,必須進一步延伸研究的重點。第四章主要是以報章雜誌《聯合報》、《民生報》、《銀色世界》、《今日電影》與《影響》等文獻的記載,來呈現經官方與民眾相互認可下,台灣電影明星經塑造後的形象表現。 論文中所欲強調的是台灣電影明星的塑造,是民間與政府對於文化認知,相互磨合與各取所需的結果。因為電影產業的經營,是必須依靠觀眾的商業消費,所以明星螢幕形象的塑造,必須貼近台灣庶民文化的特色。但一向將電影視為宣傳教化工具的國府,如何參照瓊瑤電影劇本中的角色,與電影導演配合政令下,將所塑造的明星形象,能夠強化官方的文化意志,且能迎合商業市場需求,是本論文論述的主軸。
  • Item
    電影《帝國大審判》的敘事模式與 歷史再現:兼論影視文本在中學教育的運用
    (2015) 陳蓓萱
    本研究試圖在歷史教育過程中,利用情境教學理論,結合影視史學融入歷史教學,激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學生應該要能夠以多元為出發理解歷史發展的多重因果關係,建構自己的歷史意識。 電影作為認知歷史的文本應該要借用影視史學的理論加以分析。本研究即以影視史學的理論探究電影《帝國大審判》,深入探討電影再現歷史的敘事模式。運用電影《帝國大審判》影片中的歷史意涵,規畫影視教學活動課程與教學評量,引導中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並藉由學生的學習成果分析電影對學生認識歷史事件、建構歷史意識的影響。 研究可知,透過影視文本結合學習單撰寫,學生表現出多元的歷史思維能力。學生不僅能夠覺知影片中的歷史元素,亦對這一部分歷史產生高度興趣。由此可知,影視輔助歷史教學在高中階段具有一定效益,歷史老師若能善用影視教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亦可加強學生思維能力。
  • Item
    影視文本在中學歷史教育的應用─從《我的名字叫可汗》看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問題
    (2015) 黃瓈瑩
    近年教育部為推展十二年國教政策,於各縣市進行系列教學推廣,例如:活化教學、有效教學、多元評量等教育理念,因此有了將研究與教學結合的構思,希望透過多元教材的呈現與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精進教師的教學發展。 「九一一事件」的發生對當代社會具有深遠的影響,不僅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以及宗教上的,所涉及的層面之廣,非常值得探究。其中,在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凸顯出更重要的問題,是美國社會中的族群議題,尤其是美國白人與穆斯林之間族群的對立關係。故以此作為本文研究主題。 綜合上述,本文透過影視教材的應用,以《我的名字叫可汗》,一部以穆斯林觀點立場切入探討的九一一事件影片為例,進行教學實作,使學生能以多元的觀點認識與理解「伊斯蘭世界」和「九一一事件」的相關背景知識,並能透過「九一一事件」探討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族群面臨的的困境問題,理解到不同族群間宗教與文化的衝突與對立,並學習到文化包容以及同理的概念,進而省思九一一事件對美國社會及穆斯林族群所帶來的的改變與影響。
  • Item
    影視教材在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教學的應用--以《硫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島的信》為中心
    (2015) 張雅婷
    國中歷史教學內容中,無論是國家建立、朝代更迭、權力爭奪,或是外敵入侵等,戰爭皆是其必要手段之一,但礙於有限的授課時數,教師只能簡化教學內容,因此,如何在有限時間裡,讓學生對歷史中的「戰爭」議題有深刻體會與理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戰爭史上,無論在政治面,抑或是文化面上,皆有其相當的複雜性,因此非常值得作為本文討論時的主題。此外,1988年美國史學家海登․懷特(Hayden White)首創「影視史學」(historiophoty)一詞,更為歷史教育現場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以視覺的影像和影片的論述,傳達歷史及我們對歷史的見解。 環顧影視史上,有許多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作品,惟有美國導演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在2006年所執導的《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和《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兩部電影以同一場戰役為主題,分別從美軍與日軍的角度拍攝,重現戰爭中最樸實的人性,亦對戰爭的本質做了深刻的探討。筆者試著將此影視教材融入歷史教學中,從而加強學生對太平洋戰爭的理解與體悟,並提升其歷史思考能力,期盼日後學生在面對問題時,亦能對事情進行觀察、分析、統整,有全盤的認知和判斷。
  • Item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
    (2012) 林冠吟
    摘要 本論文基於在教學過程中體認到歷史教育應透過提供學生間接經驗,擴大學生對不同處境的認知範圍與思維,進而培養學生在未來面對不同處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歷史作為人文學科,以培養價值信念、人格情感等人文素養為其核心內涵,歷史教師不只是人文知識的傳遞,更要將人文知識轉化為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於影視媒體具有濃厚興趣,對學生歷史意識的影響更甚於教科書;從各種課程設計與教學理論中發現,學生的歷史思維與人文涵養可藉由情境教學,融入歷史情境之中,獲得高層次的發展。因此,本研究試圖在既有的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理論,建構影視史學的課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達到歷史教育的目標。 本研究首先對教科書進行教材分析,以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與社會領域基本內容作為依據,從章節編排到課文敘述,比較各家版本對於本主題「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的邏輯敘述及相關補充,並指出教科書作為課程主要的知識載體仍有許多侷限,教師可以選擇相關教材作為補充,或提供另一種觀點、視角,幫助學生能夠以多元的解釋理解歷史發展的多重因果關係,建構自己的歷史意識。接著,電影作為另一種認知歷史的文本當然也要加以分析,然而影視文本不同於書寫歷史,無法以傳統方法論證影視文本的價值,必須借用影視史學的理論。本研究即以影視史學的理論探究電影《惡魔教室》,並深入探討電影中的真實與虛構,發掘隱身於電影背後的現實意識。 為了落實九年一貫課程,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課程設計必須以課程綱要的能力指標為依據,設計出本研究的課程目標,作為教學與評量的依據。因此,在教學實驗之前檢核課程相關的社會領域能力指標,並設計教學方案、延伸活動學習單,以期使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茲將研究結果加以歸納後,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以提供教學現場的教師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