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08

培育高階管理專業能力

高階管理專業訓練仍是臺師大EMBA學程最主要的本質,本班採不分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課程,及多元化的選修課程,讓學生依著自己的興趣進行選修,透過個案討論及業師的合作教學,讓學生經由實務的研討,配合理論架構的介紹,得以系統化地分析個案,學習理論在實務應用的挑戰與必要的調整。

融合藝文資源,培育創新軟實力

Apple創辦人賈伯斯將美學涵養融入產品設計,造就兼具美感與設計的核心優勢;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指出創新突圍是台灣品牌全球之路必須的策略;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先生亦點出「一個成功的品牌要根植於文化」,可見原創性和系統性的創新能力來自於深厚的藝文基礎及創意管理。 臺師大EMBA充分融合管理專業及校內卓越藝文特色,提供專業管理課程之外,也提供藝文大師講座、經典文獻與領導、戲劇與團隊、藝術鑑賞與典藏、文化創意與管理等課程,藉由豐富學生的藝文涵養,並使其內化為創新能力及管理思維,開創更具人文素養的創新管理文化。

結合藝文體健,培育高度人文關懷的領導人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新一代高階經理人應以「為員工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取代「日以繼夜的拼命」為自我使命。臺師大EMBA整合校內豐富的藝文體健休閒資源於課程設計,提升學生藝文涵養及對於健康管理的重視,建構優質管理文化。

透過跨界對話刺激新思維

臺師大EMBA對於跨界的詮釋包含理論與實務、管理與藝文教育、不同產業、不同專業及不同位階間,透過管理與藝文的課程融合、業師與管院老師的合作,同時藉由上課個案討論,進行理論與實務的對話與刺激;本班也招收多元產業、企業規模大小不同、不同專業領域的社會菁英,透過課內、外討論及社團活動進行對話,彼此相互學習與激盪出新的思維。

建構國際交流平台,開拓國際視野

臺師大EMBA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機會,不僅有以海外參訪為主的海外管理實務研習課程,且有多門課程包含海外參訪,參訪當地頂尖企業、進行專家座談交流等,培養學生更具全球視野的競爭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策略轉型之實踐:以全球伺服器供應商為例
    (2024) 詹興傑; Chang, Hsing-Chich
    全球歷經新冠疫情、戰爭、供應鏈與全球物流失序、Web3.0、AI與雲端之技術快速發展等重大事件,這些劇變不僅影響著國際社會的穩定,更對市場動盪和秩序帶來巨大衝擊。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面臨著三大面向的重大經營挑戰與風險。首先,在策略發展上,企業必須能靈活調整,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數位創新,並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穩定成長的發展契機。其次,在財務彈性方面,企業需具備足夠的現金流,以因應黑天鵝等突發事件,並同時保持財務狀況與企業營運的高度連結。最後,在管理營運方面,企業應加速數位轉型,充分利用新科技與商業模式,以提高營運效率,並積極參與ESG實踐,樹立企業的社會形象。總結以上,本研究以全球伺服器企業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以下簡稱HPE)為主分析,同時搭配企業內部的員工訪談,整理後得到之結論如下:1. 企業在執行數位轉型的決策後,再採用改變商業銷售模式的銷售策略時,將衝擊既有的營運現況和通路結構之平衡,故採用變革後之商業模式,需持續創造附加價值和改善用戶體驗,不論是購併策略或是平台的外部整合性等,將會成為該商業模式是否存續和成功的關鍵因素。2. 藉由透過配套的獎金激勵和KPI制度調整,以強化推動轉型力道的手段之一, 雖短期內可以創造立即性的成效,但企業可容忍且持續的週期,將會是影響業務與通路商深植轉型思維的強弱程度,並且亦會影響客戶端對於該公司轉型執行力的評價好壞。3. 轉型策略執行期間,配合組織和產品的調整,協助核心策略的落實,雖內部產生一定程度的融合與連結,但若未有充分且透明的內外部溝通和宣導,容易會產生沿用傳統模式銷售新世代商品的窘境,將對於企業營運,產生未來潛在的風險和客戶流失的可能性。4. 對於國際化的企業執行轉型策略時,可藉由本研究思索轉型商業模式的衝擊和潛在考量要點為何,以及評估獎金激勵和KPI制度的介入輔助之時機和程度,同時選擇組織或產品調整的擇一主軸後,透過強力宣傳和教育,以建立內部和通路商轉型之思維與習慣,進一步完成數位轉型的階段性成功。
  • Item
    旅遊同業媒體在數位轉型時代下之策略探討-以A公司為例
    (2023) 程毓純; Cheng, Yu-Chun
    隨著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接連著3C產品與網路的快速發展,旅遊同業媒體不得不面對數位轉型的挑戰。傳統的紙本媒體逐漸失去市場,數位媒體成為主流。在此情況下,旅遊同業媒體必須採取相應的策略以因應數位轉型。除原依賴的廣告收入,透過與其他旅遊相關產業夥伴的策略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本文在分析旅遊同業媒體數位轉型的策略,並提出幾個關鍵建議。首先,旅遊同業媒體應該建立自己的數位品牌,加強宣傳和市場推廣。其次,旅遊同業媒體應該開發多元化的數位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以滿足讀者對不同形式的內容的需求。此外,旅遊同業媒體還可採用數據分析,了解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進行協助業者精準推薦和廣告投放。最後,旅遊同業媒體還可與旅遊業者或國外縣府觀光局合作,共同開發旅遊產品和體驗,實現綜合媒體和旅遊業務的整合,達到綜效。本研究最後提出四個旅遊同業媒體數位轉型的關鍵策略:包括增強數位技術能力、開發多元化收入來源、資源整合與夥伴關係、策略和價值創新。這些策略有助於旅遊同業媒體在數位時代中立足並獲得市場優勢。同時,與其他旅遊相關產業夥伴的合作也是實現數位轉型成功的關鍵。
  • Item
    以STEPS方法論探討數位轉型:以某跨國企業為例
    (2023) 陳啟玲; Chen, Chi-Ling
    數位轉型一直是產官學界多年來頻繁討論議題,近年也成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年度大事,經常聽到轉型成功案例,但實際上轉型失敗或沒有達到預期成效的情況也不少,反觀本個案公司屬於跨國企業,在市場環境快速變化之同時,無法從過去轉型系統了解全球營運狀況,無法因應大環境變動利用系統做出決策 ,到底甚麼項目沒有在過去考慮範圍內。本研究利用深度訪談了解個案公司過去數位優化參與者持有的觀感與建議,從訪談結果找出轉型失敗的原因,相較於國內外學者及文獻記載,大多以缺乏組織文化和數位轉型心態、欠缺完整目標規劃、沒有建立變革領導和共識數位團隊為主要失敗原因,但本研究發現個案公司以領導階層沒有參與、跨國跨單位認知差異,目標範圍太大、轉型流程步驟不到位和系統分散、資源未整合是連帶影響轉型推動與效益的主要原因。個案公司以過去失敗經驗作為下一步數位轉型開案借鏡,並針對過去轉型停滯不前之困境進一步了解評估,為了讓數位轉型階段任務更加落實,個案公司採用資策會多年輔導各產業為基礎,以STEPS方法論(挖掘需求(Survey)、設定主題目標(Target)、鏈結組隊(Engage)、先導驗證(Pilot)及服務擴散(Spread)作為推動數位優化架構與流程步驟,成功打造了適合個案公司數位優化解決方案,從過去失敗原因與解決方案交叉分析可以得知,領導風格變革、建立數位轉型心態和跨國、跨領域溝通協調三面向將數據思維融入個案公司轉型文化之外,個案公司整合事業部海內外分散式數據,落實產銷、庫存、財務的資料分析與管理決策,以客戶為導向,讓現有資源最有效的利用,亦是轉型主要關鍵成功要素。本研究結果期望可以提供給有意數位轉型並有同樣目標需求的業者做參考。
  • Item
    選自己的雲:企業選擇三大公有雲服務之決定因素
    (2023) 李玉秀; Lee, Yu-Hsiu
    有鑒於數位轉型逐漸成為企業發展趨勢,各企業無不尋求能在變動環境下能彈性發展、快速反應市場變動及需求的永續經營及發展策略。而雲端運算的發展成熟正帶給企業在企業永續經營、數位轉型及未來發展策略中的一個新思維。在台灣,雖然雲端在企業導入時程不如歐美來的早,但近10多年隨著Amazon、Microsoft 及Google 三大雲端服務商陸續於台灣編制專屬業務及服務團隊以提供在地化即時業務及技術支援服務之外,更加碼在台灣的投資版圖,Google在2013年於台灣彰濱工業區正式啓用亞太首座資料中心後,接著又宣布第二座及第三座資料中心的興建計劃。Microsoft 2020年宣布在台灣設置資料中心(local datacenter)、Amazon 在2022年建置本地區域機房(local zone)。足見台灣企業對雲端服務需求上升,三大雲端廠商( Amazon 、Microsoft 和 Google ) 對台灣公有雲發展之重視。本論文透過深度訪談及資料收集,探討此三大公有雲在台灣發展現況及企業在此三大公有雲採用之評估項目及應用現況。期望本研究可為台灣各種不同產業企業未來進行以雲端移轉進行數位轉型之參考,同時也可作為企業或個人探究台灣雲端發展現況及未來導入評估之參考。
  • Item
    探討以全通路串聯APP進行精準會員管理之研究-以餐飲M公司為例
    (2022) 洪以倩; Hung, I-Chuan
    數位經濟起飛,線上電子商務的需求日益增進,尤其COVID-19疫情嚴峻的影響又加速了成長。各餐飲的會員經營數位化亦迅速蓬勃,從找到顧客、瞭解其喜好,到滿足顧客需求、增加顧客黏著度進而吸引回流,都是服務不可忽略的環節。過往,顧客對於商品或行銷活動的喜好,多半取決於營業額數字或者服務個案觀察。營業額數字由於涵蓋範圍甚廣往往無法精準描述;服務個案觀察亦有可能失之客觀,都不是提供精準服務的最好方式。現今隨著市場餐飲集團化發展,會員互導共享平台也出現,如何精準化進行全通路會員管理也成為市場APP業者之重大挑戰。本研究透過個案企業M公司數據分析作為研究標的,進行會員RFM、會員輪廓、消費因素如餐飲店類型、產品種類、優惠方案、支付方式、套餐種類等進行變數分析,深度挖掘會員經濟背後之商模成長與行銷因素。研究結果顯示:1. 虛擬會員之購買行為會透過線上APP的回購率增加 2. 餐飲零售業提升會員忠誠度的關鍵因素為數據導向的價值提升 3. 導入會員APP服務帶給企業本身的效益將降低成本且提升利潤增加。其中精準會員管理必須以新餐飲模式開創新餐飲連鎖服務:1.增加客戶價值-了解客戶需求、傳遞品牌價值、得到客戶支持,才能創造具有“價值”的產品。2.實證為動力,數據為基礎:為使消費過程更真實反映消費情況,仍需利用實證不斷修正營運模塊,實現精準營銷目標。3.移動經濟的轉型提升-移動經濟在擴大客源方面具有優勢,其設備成本、勞動力培訓和流程設計也成為企業業績增長和利潤增長的重要關鍵問題。
  • Item
    台灣電信業數位轉型之行銷策略研究
    (2020) 李文暄; Lee, Wen-Hsuan
    台灣電信業自4G上市後,長期處於資費極度競爭的環境,國人對4G上網使用率大增,除了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更大的原因來自於電信業提供愈來愈便宜的上網吃到飽方案。電信業在面臨極度競爭及獲利衰退下,必須重新思考如何掌握自身的核心能力、為客戶創造價值。透過數位轉型,以顧客為導向,思考公司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在其客層與消費者的定位,擬定未來的價值地圖! 本研究透過國外電信為區隔原目標市場,透過發展新的數位品牌做為與母品牌的差異化數位行銷策略做為個案公司發展數位行銷的參考,並探討個案公司與擁有超過1900萬的Line共同合作推出新的數位品牌LINE MOBILE做為數位行銷的利器,透過「行銷STP架構」拓展新目標市場進而提升整體公司的新用戶市佔率,並於2018年電信網路門市雙11活動中,與母品牌分擊不同的目標用戶群及競爭對手,以共同拉抬市佔的同時又可技巧性的保有電信市場價格不致過度競爭。 透過研究分析整理後,提供個案公司及電信產業應積極佈局數位行銷的建議,提供方便的線上電信服務已成趨勢,以現今2020年,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下,實體通路來客數大幅衰退,消費的習慣已從線下轉為線上,誰能掌握線上服務客群才會是未來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