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工程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0

本系前身「資訊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首先招收大學部學生,民國九十年成立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而後於民國九十五年進行系、所調整合併為「資訊工程學系」;並於九十六年成立博士班。本系目前每年約招收大學部四十餘人,碩士班六十餘人,博士班約五人,截至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一月止,總計現有大學部一百九十多人,碩士班一百二十多人,博士班二十三人,合計學生人數約為三百三十多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知識概念圖的維基百科之研究
    (2009) 黃裕舜
    維基百科最大的特色在於「開放共享、協同創作」,讓維基百科成為眾多網路使用者集體創造知識的應用平台。目前現有的維基百科僅將知識以網頁形式儲存並提供簡易的搜尋功能,無法提供完整的知識架構。有鑑於此,本研究利用本體知識技術(Web Ontology Language)建立知識分類並賦予維基知識條目具備語意特性,讓知識內容可以依照分類架構儲存於本體知識庫,透過這個機制協助使用者有組織將知識的建立於維基系統。 針對維基系統所欠缺的知識導覽功能,我們導入以概念圖形式協助使用者瀏覽網頁知識內容,使用Java程式語言開發介面程式,同時也使用可縮放向量圖形SVG,達到自動產生概念圖的目的,讓使用者可以更深入了解知識內容架構,並且可以於Web上自由更新概念圖,使概念圖也有「開放共享、協同創作」的作用,更加符合維基百科的精神。結合本體知識技術與概念圖應用可以讓維基系統不再只是片段的知識的儲存庫,而是具有語意概念的數位學習平台。
  • Item
    利用Google Map應用在維基百科之研究
    (2009) 賴琮瑋
    「開放共享、協同創作」是維基百科(Wikipedia)的最大特色,而維基百科已成為眾多網路使用者集體創造知識及維護知識的平台。目前現有維基百科僅將知識以網頁文字形式呈現並提供關鍵字的全文搜尋功能,卻無法提供完整的知識架構概念及知識搜尋,更無法以特定的地理區域來搜尋維基知識。 有鑑於此,本研究利用本體論知識技術建立知識分類並賦予維基知識具備語意的特性,讓維基知識內容可以依照分類架構儲存於本體知識庫,並且搭配知識概念圖的技術將知識更有架構化的呈現,透過這個機制能協助使用者有架構的瀏覽或搜尋知識於維基系統。本研究也利用Google Map的技術建立一個維基知識入口網,使用者也可在Google Map上搜尋維基系統的知識,而搜尋結果皆以知識概念圖方式呈現。本研究根據雙碼理論提出雙入口知識網的概念,使用者不僅可以在維基知識入口網搜尋知識,更可以在Google Map系統上依特定區域來搜尋相關的維基知識。除此之外,為了因應IPv4網址耗竭的問題,本研究發展的雙入口知識網平台也以iframe技術克服目前Google Map尚未提供IPv6服務,而建置出可提供IPv6服務的平台。本研究結合本體論知識技術、知識概念圖與Google Map技術讓維基系統不再只是片段的知識的儲存庫,而是具有語意概念和地埋資訊的知識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