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
  • Item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客家乩童的區域特色:以橫屏山的華人認同與空間記憶為中心
    (2021) 林鍵璋; Lin, Chien-Chang
    本文以印尼西加里曼丹孟加影縣(Bengkayang County)橫屏山〔Pasar Gunung (Bang Phin San)〕的神壇調查,及山口洋(Singkawang)一些特殊神壇藉以參照,增加本研究的田野調查資料,在地理研究上屬於區域地理研究,以存在空間為基礎論述,透過前人研究了解印尼西加里曼丹乩童的特殊性,並且以社會關係來了解當地客家乩童的區域特色,解釋客家乩童儀式所產生的華人空間記憶。以地理學三大傳為統的研究觀點,及空間所產生的宗教現象究竟為何?那為何是這樣的變異,而這樣的區域又有什麼特色,在研究過程中,印尼西加里曼丹橫屏山的乩童,除了保有原鄉傳統的傳承,也已經和當地信仰文化結合,產生在地化、土著化的過程,以當地山為主要調查區域,印尼客家乩童信仰研究為中心,透過紮根理論,呈現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民間信仰中乩童和族際的互動,釐清印尼西加客家乩童信仰,再加入其他族群的信仰過程之後,呈現多元族群在祭祀組織、儀式、廟會等面向中的互動情景,最後在結語部分闡釋,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乩童構築的多元互動網路,以及形成的交錯互動關係。論文的主體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橫屏山當地神壇及其神聖空間,第二部分,印尼國家政策影響下華人和華人信仰的形成,第三部分,印尼客家民間信仰儀式的空間性與區域轉變的展開。而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乩童信仰的形成,如此政策影響下的互動,主要在祭祀、儀式以及廟會三個層面展開。其中互動主體,主要有印尼國家政策影響下,印尼西加里曼丹華人和客家民間信仰,包括華人與民間信仰的空間和記憶,這部分內容主要分佈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印尼客家乩童信仰構築的特徵互動,最終形成了華人文化上,多元融合與地域上的空間記憶與認同。
  • Item
    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
    (2012) 林雅婷; Ya-Ting Lin
    空間傳統為本文的研究觀點,利用空間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針對桃園閩、客交界地帶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進行探討。據統計,研究區的世居宗族主要來自惠州府陸豐縣、嘉應州鎮平縣與長樂縣以及潮州府饒平縣,具有明顯的原鄉血緣性和地緣性色彩。清代漢籍移民遷徙來臺並定居臺灣的過程中,宗族聚集而居且共同開墾,血緣性色彩濃厚;同音系社群大多有集中分布的特色,亦呈現明顯的地緣性特色。 整體而言,研究區的族群結構以四縣客、海陸客以及海陸閩為主體。個別了解六鄉鎮的族群結構,中壢、平鎮、楊梅實為客家人優勢區,觀音、新屋、八德屬於閩、客混居區。此細緻的族群調查,已打破社會大眾與學界對於桃園地區南、北族群分布的粗略概念。根據研究區和世居宗族大陸原鄉兩地的田野訪查,確認半福佬客、南靖客和祖籍來自福建省永定縣古竹、高頭、湖坑三鄉鎮的永定客為閩、客雙語社群,渡臺之時即具備雙語能力。依據閩、客方言下各音系社群的分布情形,本研究認為夾在桃園北閩(漳州閩)、南客(四縣客和海陸客)強勢音系社群中間的「海陸客、海陸閩混居區」、「次音系社群混居區」和「詔安客優勢區」,可視為桃園地區閩、客族群互動的緩衝地帶,呈現一個帶狀分布的態勢。 桃園閩、客交界地帶六鄉鎮市的族群結構和族群空間分布態勢,從現今語言分布大致可確認,但已無法細緻反映真實的情形。本研究藉由世居宗族開基祖的祖籍資料,還原清末甚至是更早以前研究區處於傳統農業時期的族群結構和分布特色;進一步探討清代研究區土地拓墾的過程,反映族群間合作與競爭的互動關係;而地方公廟、神祇祭拜的祭祀圈結構,則鮮明呈現閩、客族群意識。
  • Item
    稻作耕作區的變遷:以新竹芎林為例
    (2012) 張書維; Chang, Shu-Wei
    本文先著手探究新竹縣芎林鄉的稻米商品鏈,並輔以歷史的縱深,梳理稻米商品鏈的轉型過程,並比較其中的異同,從而能理解在經濟轉型中,經濟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 回顧早期的稻米生產,大家族制以及換工制填補了生產中所需的龐大勞力,意即親屬鄰里間的換工行為,體現了費孝通所指稱的「差序格局」的理念。換言之,在這樣封閉的生產體系中,形成較為隔絕的區域。相形之下,1970年代以來逐漸形成新的稻米商品鏈,在機械化的發展之下,農機具取代了大量勞力的投入,昔日鄉村所依賴的換工制日漸消失。機械化的因素以及低糧食政策的抑制下,多餘的勞力被釋放其他就業部門中,多數農民仍能堅持稻作種植,演變成兼職農民的情況。時至今日,兼業農民的老化與大型機具的盛行,使得稻米的分工外包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商品鏈可切割為育苗、翻土、插秧、割稻等數項,並依照個人需求選擇外包的項目。承接外包的店家(農戶)不一定來自於本地,也有的是從外地而來的,意即,生產關係的靠近致使不相鄰兩地產生互動,使得原先區域的藩籬產生了變化。 另外,土地開發的壓力也逐漸在本地浮現:本研究區鄰近璞玉計畫區,研究區內又有農地自辦重劃區,這些接踵而來的開發案挑戰了農民根深柢固的耕作傳統。從農民買/賣土地的行為中,發現農民可以將祖產與耕作切分開來,也就是說,農民可以耕作賣掉祖產後再向外購買的土地。
  • Item
    清代彰化永靖、埔心、員林地區閩客族群空間分佈及其特色
    (2014) 施縈潔
    彰化縣永靖鄉、埔心鄉、員林鎮地區具有特殊的閩南語腔調,本文以空間分析的方法,蒐集研究區世居宗族資料和歷史背景,分析此地的族群結構,並探討的族群空間分布、信仰祭祀圈以及族群關係。 根據資料統計,研究區內的世居宗族主要來自潮州府饒平縣、漳州府詔安縣及平和縣,來到本地之後,在分布上呈現潮州府佔居研究區中部與西南部,漳州府佔居東北部的狀況,具有明顯的地緣性色彩。在族群結構上,客家宗族數略高於閩南族群,在空間分布上有同音系社群聚集的現象,員林鎮東部為漳州閩,永靖、埔心鄉中部則是以潮州閩為主。本研究區主要姓氏張姓、黃姓、陳姓,具有同姓聚集的狀況,其他姓氏也有這樣的狀況,具有強烈的血緣性,而這些世居宗族的族群關係,在地緣上由近到遠、由親至疏,建構出本地族群的空間分布。本地的主要廟宇信仰祭祀圈因族群、原鄉祖籍而有所不同,如溪湖霖肇宮與潮州移民、大村五通宮與黃姓宗族、永安宮與七十二聯庄組織等,本文從歷史上的大型分類械鬥事件以及當時的族群關係來分析祭祀圈結構,以釐清當地族群互動的時間與空間變遷。 在族群分類上,研究區原鄉的饒平縣、詔安縣、平和縣和南靖縣等是閩客交界帶,透過地名和現在的語言界線,判斷研究區世居宗族的族群屬性,並從清代的械鬥中瞭解族群關係的變化。在彰化平原上,本研究區是粵人比例最高的地區,但並不是因為粵人較閩人晚到或是本地自然環境差而被迫選擇之地,且在清代的文獻中,「粵人」和「客人」並非和現在所說的「客家人」同義。另外本地有相當多的「福老客」族群,本文探討了幾個常見被認為是福老客的指標,並且嘗試釐清這些指標與福老客的相關性。 整體而言,本研究區目前幾乎是閩南語優勢區,歷史上出現過的潮汕話、詔安客話、饒平客話已經所剩無幾,但還有殘留一些語音在日常生活中,而地區性的大廟也可以從祭祀圈範圍看出族群意識的影響。
  • Item
    清末北埔族群、家族分布之空間意涵
    (2013) 陳嘉旻; Jia-Min Chen
    透過釐清末北埔世居家族的原鄉祖籍地與空間分布,發現族群與家族在輾轉遷徙過程中,仍具有地緣性的關聯,原鄉祖籍集中於惠州府陸豐縣,佔總數53.9%,比例最高,第二為嘉應州鎮平縣,佔總數19.2%。而從二次移民的資料來看,來自竹東與芎林也佔一定比例,這種現象也表現在移民的方言屬性上,以海陸客家話比例最高,佔總數48%。受到相關自然與人文因素影響,在峨眉溪的河谷精華區,自然環境佳,人口、聚落集中,各籍移民混雜的現象最明顯,精華區以外漸趨單純,以勢力較大的惠州府籍移民為主。 北埔人數最多的彭姓一族,依不同開台祖至少可分為12個的派系,而各派系族人的世居地有空間區隔的現象。但從開台祖祭祖、跨派系的祭祀嘗會,到規模最大的彭氏大宗祠,由小而大的祭祖活動不斷整合彭姓一族,加強彼此的連結。此外也影響到祭祀活動,如慈天宮慶讚中元的輪祀體系,從祭祀圈範圍與爐主的身分來看,劃分方式考慮到各家族勢力分布,以及各祭祀圈的經濟生產條件,在兩者的交互作用下,得到一個合理的空間劃分,有助於祭祀活動的推行。 北埔是一個位於沿山地帶的隘墾區,由研究成果可知,透過地緣的連結、血緣與祭祀活動的整合,適度維持該區的社會穩定,有助於金廣福拓墾的成功。
  • Item
    清代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探討
    (2013) 李科旻; Ke-Min Li
    歷來解釋臺灣閩、客族群空間分布的立論基礎,有根據清代文獻記載,或日治時期的「新竹州第一統計書」與「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兩項資料。但許多研究者以漢民之原鄉省籍來界定族群屬性,將其中的福建籍(閩籍)視為閩南族群,廣東籍(粵籍)則視為客家族群,會發生許多對行政區域、族群文化區及其方言能力認知混淆的現象。 本研究利用查閱古籍文獻、宗族族譜,還有村廟捐款名單等方法,在研究區內找出190筆世居宗族資料,且能回溯宗族之中國原籍至鄉鎮以下的行政層級;再將這些宗族原籍置入以閩、客地名所繪製的歷史方言地圖中,即能界定宗族是閩或客。原籍位處方言過渡帶,不易界定族群身份的宗族,經作者至閩、粵地區進行田野調查,也進一步確認其族群屬性。世居宗族在清代的族群身份既已回復,就能重現清代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的分布態勢。 鳳山溪流域橫跨施添福所主張的清代三個人文地理分區,流域內所屬漢墾區範圍,泉州閩南人占據濱海平原,饒平客則趨近於土牛溝;保留區中,饒平客、海陸客、四縣客散居其內,潮、惠兩府閩南人與客家族群出現交錯混居的現象;最後,四縣客廣泛分布在保留區與隘墾區,在隘墾區的族群結構中出現高達五成以上的優勢比例,且呈現比其他客家社群更深入上游河谷,緊鄰清代、日治時期生番領域之特性。 研究區世居宗族祖籍地幾乎分布在今日閩南地區的泉州市、廈門市,還有粵東地區的梅州市、潮州市、揭陽市與汕尾市,且集中在各地區主要水運線的沿岸鄉鎮,尤其是粵東之韓江、黃岡河、榕江與螺溪,以及閩南的晉江。這些宗族同鄉或同姓的比例相當高,顯見其渡臺前多具有地緣與血緣關係。 本文認為以「閩南人少近山,客家人不濱海」的觀點論述,更能解析清代閩、客兩族在地表空間的分布特性。這是深受地理位置與國家政策交織而成的歷史脈絡,以及原鄉生活方式所影響。
  • Item
    清領時期芎林橫山地區客家地域形塑之探討
    (2013) 呂展曄; Chan-Yeh Lu
    對於清代台灣族群的空間分類,一般均以閩人靠海、客籍靠山的傳統印象,而新竹縣芎林、橫山兩鄉位於清代土牛界外的保留區、隘墾區,即屬於客家族群的優勢地區。然而「客家」卻是個浮動的名詞;清代以廣東原鄉對粵東遷入漢族的相對他稱為客家;日治時期以原鄉籍貫來劃分閩、粵類別;目前客委會則以族群自我認同來定義客家。而本研究則以兩鄉世居宗族的原鄉祖籍作空間分布的依據,藉以探討清代客家族群在研究區內型塑的過程。 經研究發現,本研究區兩鄉世居宗族原鄉血緣性色彩濃厚,不論保留區或隘墾區,多以有力宗族擔任墾首,招得原鄉親族共同拓墾的例證甚多;同時世居宗族地緣性特徵亦明顯,世居宗族祖籍地來自惠州府陸豐縣占33.5%,嘉應州鎮平縣占17.0%,嘉應州長樂縣占13.8%,潮州府饒平縣9.9%,此四地已占本研究區世居宗族調查樣本的70%以上。 本研究區於乾隆朝以前的漢人拓墾多集中分布於芎林鄉石壁潭以西,具有閩客雙語能力的姜勝智(海陸閩)擔任實際拓墾的佃首,較能影響與之同籍的世居宗族(海陸客、海陸閩)以較大的比例遷入;嘉慶年間為隘墾區內眾墾區庄的拓墾初期,進墾的世居宗族不但來源地雜異性大,定居的空間分布也不限保留區或隘墾區;道光以後進入隘墾區的世居宗族以四縣客的比例較高,其主要宗族大多異地開基,待宗族繁衍超過土地贍養力後,支派二次遷移至這段時期尚在發展的隘墾區。 此外,研究區世居宗族的原鄉祖籍地主要信仰為三山國王,本研究以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的原鄉祖廟之空間觀點,與研究區內六座三山國王廟的香火來源和移民祖籍地對應,亦可顯示有較高比例的移民來自原鄉的三山國王信仰盛行區。
  • Item
    一個客家宗族的定根與發展--楊梅陰影窩陳家的案例
    (2008) 曾惠祺
    本文企圖從地理學的角度對客家研究中「移民決策與定根發展」的概念作進一步的釐清,透過家族個案之微觀研究,與既存理論對話,探討一個在臺客籍宗族移墾發展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並進一步探究,宗族組織在個別家族拓墾發展的脈絡下,如何建構、運作與轉變。 楊梅陰影窩陳家乃屬二次移民,自開臺祖陳東浩於乾隆四十五年自原鄉廣東省嘉應州興寧縣坭陂墟渡海來臺發展至今已逾二百年,本文首先從「推拉理論」及「原鄉生活方式論」著手探討原鄉生活背景對於陳家來臺發展的影響,並說明在原鄉所建構的生活方式與宗族發展的特色。陳東浩來臺後,原鄉的生活經驗及秀才的學識背景,加上新莊平原的繁榮給予陳東浩很大的發揮空間,也累積了許多財富與田業,然隨著新莊港的沒落與衰微,約在嘉慶末年(1810年代)再次舉家遷移至位在林口台地小南灣地區,期望家族在此可以農耕為業生根落腳。然而,一個以閩人為主的聚落裡,擁有大片土地的粵籍居民反而居於弱勢,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時陳東浩四子遷離小南灣,並依據鬮書析產之結果分兩路遷移—大房、四房遷至關西南片仔,二房、三房遷至楊梅陰影窩—再度追求新鄉尋找安身立命之處。 由於遷離小南灣時,由二房陳雲富派下將開臺祖骨罈一同攜至楊梅陰影窩安奉,因此以陳家二房陳雲富家族在楊梅陰影窩的拓墾與發展為討論主體。陳家二房族人入墾陰影窩後,便致力於水稻農業的建立。一方面透過水稻農業的建立,陳家物質生活基礎漸趨穩定外,由於陂圳修護、水源使用以及堆肥製造等水田化的發展過程,使陳家族人與陰影窩這片土地逐漸密不可分,「人與土地關係,亦逐漸由維生轉化為安生立命的意義。」。另一方面,透過農業勞動合作、通婚圈的形成、宗教組織的參與等面向的探討,了解陳家在陰影窩社會網絡的建立情況。--「當臺灣的漢人社會逐漸定著化以後,社會群體的分類原則也跟著開始轉變,逐漸以本地的神明信仰和新興的各種宗族組織為認同對象。特別是從受祖籍觀念影響的移植型宗族,轉變為源於來臺開基祖在本地形成的新宗族。」 陳家族人藉由公廳與祖塔的建立,共同祭祀先人以維繫宗族團體繼續存在,也是凝聚宗族成員親密情感的核心要素,而建立公廳與祖塔的地點—陰影窩,也就成為陳家宗族「定根」之所在。但是,由於自清道光二十五年以來便各自分居發展建立生活空間,各房後代裔孫的往來日漸薄弱,加上陰影窩祖塔規模過小不敷使用之下,使得各房族人有了「刈火」之議。大房與三房分別在關西下南片與楊梅二重溪刈火,分建祖塔與公廳之後,陰影窩的祖塔與公廳在陳家宗族的意義有了重大轉變—陰影窩的公廳成為了二房陳雲富派下專屬,全族的祭祀活動便轉而以清明節的祖塔祭掃為主—因為這裡是陳家開臺祖陳東浩骨罈的安奉處,是「血脈」之所在。同時,陳家尊長又試圖透過族譜的纂修,進一步將陳家宗族的發展具體訴諸於文字記載,達到慎終追遠、敬宗收族之效,期勉後代子孫能不忘本,將宗族精神傳承下去。然陳家的宗族組織卻因為時空背景的變遷以及後代族人之決定的影響下,其機能及運作與一般所認知的客籍宗族的發展有相當的差異。
  • Item
    客、閩族群對河流通名之用法差異
    (地理學系, 2016-05-??) 韋煙灶; Yen-Tsao Wei
    本文融合地理學、語言學與歷史學的科際整合研究途徑,針對臺、閩、粵閩客族群之河流通名:江、河、溪、港、川、水、嵙、窠、坑、溝等的語源進行討論,並探究這些河流通名在臺、閩、粵之閩語區與客語區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形成之因果關係,提出學理與文獻的論證。本文透過閩、粵分省地圖冊中擷取相關的河流地名資料,進行歸納與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不論以福、廣省別或閩、客方言區區分,高等級河流通名均以「江」占明顯優勢;低等級河流通名,在閩方言區以「溪」占明顯優勢,在閩西南客方言區仍則「溪」佔優勢,但河的比例高過閩、粵之閩方言區甚多,在粵東客方言區則以「河」佔明顯優勢。在臺灣,絕大多數的河流通名為「溪」,少數以「河」為通名的高等級河流,如淡水河、基隆河,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由「溪」轉換為「河」;研究證據顯示,客家語習慣於以「河」為河流通名。此外,「港」、「坑」、「溝」,以及原鄉特定區域使用之特殊客式河流通名,如「嵙」、「窠」,移植到臺灣卻已逐漸丟失其意,為強化作為「溪流」的語意,而以疊加或替換「溪」作為河流通名。不論在中國福建與粵東,或是在臺灣,地圖上使用的河流通名,主要是受不同族群對河流稱呼的慣用詞影響,而此慣用詞又與各自語言形成過程的歷時演變、區域開發過程與移民祖籍的地緣性有密切關聯性。此外,掌握地名命名權的當權者使用的語言歸屬也是關鍵。本文同時希望能藉此研究成果,導正部分中、小學地理教學中認為的「『溪』和『河』的稱呼,常是河流流量穩定性作為區別標準」積非成是的說法。
  • Item
    以閩、客式地名來重建臺灣閩、客族群原鄉之歷史方言界線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3-12-01) 韋煙灶; 曹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