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308
  • Item
    臺北盆地淺層三維速度構造模型與驗證
    (2019) 呂學敏; LU, XUE-MIN
    本研究目的在測試並提出結合既有的地球物理探勘資料的方法,並建立可用於地動模擬的臺北盆地三維速度構造模型。本研究結合了鑽探井測、微地動陣列、微地動單站頻譜比法以及接收函數法等資料,利用反距離權重法與普通克利金法分別進行測試。 在普通克利金法之中,測試了僅考量水平半變異函數的方法以及同時考量垂直與水平半變異函數兩種主要設定,並分別對該兩種設定的普通克利金法分別加入了所提出之信心權重因子方法進行測試結果。本研究測試了兩種信心權重因子,其中,第一種權重因子以方法類別為基礎,利用各方法之強震站模擬之平均值作為權重因子,第二種信心權重因子則以在相異場址之下,不同的方法模擬的個別結果作為依據。 本研究依照資料的空間分布將內插模型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內插,以交叉驗證法驗證參數的結果,並以強震站單站頻譜法的模擬結果驗證模型用於模擬的適配性。其結果顯示反距離權重法得到的速度不符合實際地質情況,普通克利金法僅考量水平半變異函數使得內插數值變化較為緩慢,其交叉驗證的誤差略小於加入垂直向半變異函數的方法,加入信心權重因子對於結果變化並不明顯。相反地,考量垂直半變異數的方法對數值的影響變化較大,加入權重信心因子亦造成較大的數值變化。對兩項空間內插模型進行強地動單站頻譜法模擬,其結果顯示後者得到較好的適配性。
  • Item
    都市活動人口數推估-以台北市信義區西村里為例
    (2019) 施昶睿; Shih, Chang-Jui
    人口資料在社會經濟中的發展與規劃層面為相當重要之基礎規劃資料,而都市作為一每日吸引大量民眾流入的區域,其商業區在密集的土地使用下勢必會成為人口聚集的地方,也成為災害管理的熱點區域。同時,在人口集中的區域,居民生活在都市內產生各種活動,也會因活動類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消耗量的能資源與廢棄物,因此,日間人口能幫助了解都市代謝議題中能資源流動的問題,而活動人口數則在都市防災規劃中是重要的資料,了解區域內的活動人口數有助於管控災害發生時區域內民眾的安全以及安排相關之所需的人力與物資。 本研究除了回顧過去日間與活動人口推估方法之外,亦試圖釐清我國目前在日間以及活動人口之定義上與各國間定義之差異。將分別從兩個議題層面來探討,首先是都市代謝議題,從城市層級角度出發的台北市日間人口推估,將根據人口普查資料結合交通部資料,並以台北市為例建立新推估日間人口之方法。最後是以都市防災議題為主,針對重要的商圈與交通節點類型,並以台北市信義區西村里(信義商圈)為例建立活動人口推估之方法,從中分析探討西村里活動人口時序性之變化以及其在平日與假日所呈現之差異。 本研究之結果可作為都市環境負荷量相關之研究中人口基礎資料之參考,以及相關災害管理規劃作業時,如:模擬災害時人數之參數設計與推估區域內防災物資需求量時參考。
  • Item
    農民曆二十四節氣的氣象意涵
    (2019) 林和駿; Lin, Ho-Jiunn
    年循環是大自然地表上最明顯的循環週期訊號,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為一年,現今所通用的曆法,皆以年為週期。我們所存在的華人社會慣用的曆法為「農民曆」,是一種陽曆與陰曆結合在一起的曆法,以節氣詞為陽曆的刻度。本研究針對農民曆二十四節氣進行分析,探究節氣詞中與氣象有關的因子。二十四節氣詞中跟氣象有關係的為小寒、大寒、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共計有十四個。本研究使用氣象資料數據,欲了解這個中國漢代以前就完備的節氣詞之意涵,進而了解其適用的範圍與過去及未來的變遷。 研究發現,節氣詞設計的邏輯是先確立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時間點之後,再將二分二至中間各安放一個季節開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上為天文因子的節氣詞,用來表示太陽位置的年循環,是幾乎固定不可變的。接下來安插天候及物候因子來提醒農業工作的進行,跟植物栽培有關係的氣溫、雨量因子紛紛進入節氣詞,跟事件「至」點有關係的是小大暑、小大寒、白露,跟事件「開始」點有關係的是驚蟄、雨水、處暑、霜降、小大雪,跟事件的過程有關係的是清明、穀雨及寒露。節氣的設計雖然一開始是當做太陽曆的刻度,但在節氣詞的設計階段,卻巧妙的包含了農業災害預防的概念,水的三相變化時間點在這裡被點了出來,雪、霜、水氣、露、雨的相態變化對動植物有不同的影響,農民曆可以說是一套農業氣象防災曆。 從研究的圖表中可以發現,所有節氣詞的描述在節氣發源地仍然適用,不論描述最熱的時段(大暑)、最冷的時段(大寒)、景色能見度開始變好的時段(清明)、雷及霜開始的時段(驚蟄、霜降)都吻合於節氣詞的時間點。但在臺灣地區只有小寒、大寒、清明、穀雨、白露、寒露、處暑可以適用,最熱的時段並未落在大暑,而在小暑。統計發現,過去60-80年間的臺灣及中國古都地區一年之中氣溫最高及最低日其實是散佈在3-6個節氣時段的,但是長期來看並沒有任何提早或延後的趨勢,僅有最冷跟最熱日氣溫的上升趨勢。使用CMIP5氣候模式推估資料來檢視未來2075-2099年可能的節氣變遷,也得到與上述相同的結果,除非發生特殊事件改變大氣環境,否則未來世紀末的大暑及大寒時間點不會提早或延後,節氣詞的防災時間點功能可以延續使用下去,繼續發揮提醒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系統目前仍然適用於節氣詞發源地,另外以區域氣溫參數分析的結果也顯示,中國大陸的內陸地區目前都還能適用此套太陽曆的刻度系統,而中南半島及南洋一帶並不適用,韓國、朝鮮、日本等地其氣溫節奏相似,但最高溫或最低溫出現日期雨節氣詞的描述偏差較大。
  • Item
    烈嶼「島嶼性」之探討:一個關係地理學的視角
    (2019) 黃文華; Huang, Wen-Hua
    島嶼研究目前走向了群島思考與關係轉向的典範,而島嶼性之研究與調查,目前在臺灣仍屬少數。當今烈嶼和金門島間正在進行金門大橋興建,同時面臨著金門與廈門兩島的快速發展刺激,以及與臺灣的大量財政補助等因素,影響著烈嶼的島嶼性之發展與建構。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構島嶼性的研究路徑,並調查與瞭解烈嶼的島嶼性為何,同時也釐清烈嶼的發展脈絡,進行烈嶼的地方治理與關係分析,最後整理出影響烈嶼的重大議題,以及瞭解島嶼性與重大議題之間關連為何。本研究為減少研究者是外來島民、外來大陸型居民與兼差島民等偏見,採寓居研究,移居烈嶼居住一年,並且採用居民訪談、參與觀察,以及文獻檔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來進行調查研究。 本研究將島嶼性(islandness)定義為島嶼地方感,側重在島民人文特性的探索,並利用島嶼地方依附、島嶼地方認同與島嶼地方依賴等三個構面來理解與實踐。在烈嶼歷史發展與關係論述上,則從晉朝整理至民國。而在烈嶼的島嶼性調查中,可瞭解到三個島嶼性的構面是有著關連性的,呈現出島嶼地方依賴會影響到島嶼地方認同,而島嶼地方認同進而發展到島嶼地方依附,並且發現島嶼物理特徵與重大議題會影響烈嶼的島嶼性。本研究調查出來有烈嶼有七個重大議題:金門大橋建設、醫療與渡輪交通、觀光發展的想法、海漂垃圾的問題、地方政府的建設觀點、軍方釋出土地的有效管理以及國家公園的角色。而目前烈嶼的治理以鄉公所為主導,中央單位(軍方與國家公園)則為次級的協助治理單位,呈現出地方治理問題需要更深入討論。研究利用時間關係、空間關係與事件關係等三個軸,來討論烈嶼的島嶼性建構、島嶼關係與重大議題等的關連性。
  • Item
    都市綠色運輸環境效益評估:以台北市YouBike使用為例
    (2019) 張瑀; Chang, Yu
    為瞭解Youbike使用對於城市環境之效益,本研究透過臺北市 YouBike租借資料庫、機動運具之碳排放係數、能耗量,並利用統計方法進行比較分析,以綜合考量YouBike所帶來之環境效益。 研究結果發現,對於YouBike週轉率而言,站點位於像是捷運站、重要樞紐、主要幹道這些人潮聚集地有正面顯著影響。分析不同租借站點Youbike所替代之代步速率平均約8.2公里/時;透過自行車平均速率得到YouBike三年平均騎乘距離為48,456,840公里,並由此進一步進行案例站點能源消耗及空氣汙染減排分析,發現Youbike使用對於減緩都市能源消耗有顯著效益,可節省二行程機車行駛需耗費215,387公升,四行程機車905,221公升,汽車1,700,536公升的能源消耗。依據環保署提供機動運具空氣汙染物排放係數,計算出平均每次YouBike的使用約為3.17公里,可降低0.03 Kg二行程機車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量、0.12 Kg四行程機車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量、0.27 Kg汽車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空氣汙染物的減排效益,由各自排放係數得到YouBike替代各車種的空氣汙染排放效益,以懸浮微粒PM2.5為例,二行程機車預估年排放減量1.6公噸,四行程機車預估年排放減量2.4公噸,其次為小客車,排放減量值為6.83公噸。其結果可作為日後都市綠色運輸之參考,以進一步的研擬出整體一致之實體規劃。
  • Item
    環境議題教學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以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所學(職)生為例
    (2005) 莫皓帆
    教育部為順應世界環境教育潮流,將環境教育納入民國90年9月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融入七大學習領域的六項重大議題之一,強調採取環境議題教學的方式,國外研究顯示環境議題教學以中學階段實施效果最好。而環境議題教學又與社會學習領域 關連最密切。在我國師資培育機構中,三所師範大學是負責中學師資培育的最主要機構,有關社會學習領域的系科,以地理系學習訓練與環境教育關連密切,故在師資培育機構中,以我國三所師範大學地理系大學部學生和碩士在職專班教師(以下簡稱師大地理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環境議題教學的行為意向和課程需求,毋寧是件極重要和有價值的事,因為未來可在師資養成過程和在職進修管道幫助師大地理生提高環境議題教學的意願和能力,使其未來畢業或回到教育職場之後,可做為種子教師擴充至其他學習領域,這對落實中學環境教育,提升國中生環境素養,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重要結果發現如下:1.師大地理生對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 AT)、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和行為控制識覺(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會影響行為意向。影響力大小依序為主觀規範(β=0.393)、態度(β=0.363)、行為控制識覺(β=0.307)。2.外在變項會對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行為控制識覺和行為意向造成差異,其主要為「環境議題教學模式的瞭解程度」、「教導環境議題教學的課程」、「開設環境議題教學的課程」、「聽過環境議題教學一詞」、「老師」、「報章雜誌」和「書籍」等7個變項。3. 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各個信念結構上的差異:(1)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態度信念結構有交互作用,其中以利責性因素的「獲得成就感」、「滿足教學相長樂趣」、「提高國中生學習興趣」和利他性因素的「發展國中生批判思考能力」、「幫助國中生反思價值和信念」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2)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主觀規範信念結構有交互作用,其中以主群體的「同學」、「朋友」和次群體的「政府教育部門」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3)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行為控制識覺信念結構無交互作用,行為意向類組在便利條件因素的「沒有同事邀請採用環境議題教學」、「沒有碰到傳播媒體報導機會」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4. 環境議題教學集群類型、預測機率和課程需求:(1)師大地理生環境議題教學集群類型可分為能力型、自我型、利他型、保守型、無懼型和開放型六群,各有特色。(2)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控制識覺」3個預測變項能有效預測發生「高行為意向」的趨勢。(3)師大地理生環境議題偏好構面可分為「危害生命」、「能礦物質」、「水源空氣」、「人口飢荒」4個因素。課程需求構面可分為「教法評量」、「鄉土生態」、「情意價值」、「媒體資訊」4個因素,而環境議題偏好和課程需求之間的關係可由典則相關關係來說明,這可做為未來規劃師大地理生有關環境議題教學課程設計的參考。(4)本研究最後提供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推動環境議題教學技能的SWOT分析,以協助師大地理生和現職地理教師因應當前教育職場的變化,提升教學競爭力。
  • Item
    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
    (2005) 劉品亨
    安平原為位於臺江內海與臺灣海峽之間的沙洲島,在全球海外活動蓬勃發展的十七世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東亞貿易據點,開啟了臺灣與安平歷史的新頁。歷經荷據時期的東亞國際貿易據點、明鄭時期的軍事和經貿雙重重心、清朝時期府城的門戶以及後期開港通商後的繁華港埠、日治時期衰退沒落的漁港到今日臺南市郊的觀光勝地,安平從傳統部落社會躍升國際舞臺,並成為全臺軍事要地及貿易中心,其間因港道淤塞而經歷數次興衰,最後終在地理形勢改變及新式產業的衝擊等因素之下,退而為臺南市的邊陲地區。四百年來多元化的歷史發展,積累了豐富多樣化的文化景觀,呈顯於安平的地表上。 由於文化景觀乃是一地文化群體歷經長時期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所產生之具體表徵,乃是其對於自我文化、社會全體認同的方式,並由此彰顯出該地的地方性。 因此本文嘗試以歷史發展脈絡為進路,首先透過文獻史料的追溯,探究各歷史時期所呈顯之文化景觀。再將各時期所累積而並置於當今安平地表上的文化景觀分為四類,包括歷史紀念性景觀、宗教景觀、商業景觀、居住景觀,透過對此四類文化景觀的發展歷程、目前景觀概況和象徵意涵的轉變三部分的分析,來探討其所形塑出來的地方性。由此分析過程中,發現海洋文化性格深深引領著安平的歷史發展,進而影響其文化景觀的塑造,充分說明了文化景觀乃是各地方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長期地互動之下,最具體的表徵,而其地方性也在此過程中逐漸地形塑出來。 然而不同風貌文化景觀的呈顯,象徵主導地方發展的力量有所不同,進而直接影響了地方性的確立和地方風格的塑造。文末藉由兩項近年來深刻主導安平文化景觀變遷的力量-老街的拓寬、改造與維護,以及觀光業的迅速興起,發現它們造成了安平文化景觀間的衝突性在擴大與緩和中拉鋸。從延平街的拓寬事件到觀光業的興起,而至「安平港國家風景特定區」計畫的進行,可以發現傳統古老的象徵景觀由遭受鄙棄到漸受重視,現代化景觀由一味地追求流行、時髦到今日開始講求復古、本土,足見失落的地方性有回復的跡象,然觀光業所帶來的無地方性景觀,卻使得其地方性的維繫產生了危機。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歷史文化保存間尋求平衡點,成為安平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作為臺灣歷史發展源頭的安平,在文化景觀的塑造上若能回歸到地方歷史發展的軌道,將使其成為一個深具歷史價值、文化內涵與地方特色的生活博物館,其地方性亦必能得以保存與延續!
  • Item
    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產業結合的區域研究
    (2005) 劉惠珍
    花蓮地區和台灣西部地區隔離,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後,超過十分之一以 上的居民從事初級產業(農、林、漁、牧業)。2001 年台灣加入WTO 後,初級 產業面臨激烈競爭;配合花蓮地區之山水勝景,轉型與休閒業結合,協助農民直 接進入第三級服務業,成為區域發展的共識。 本研究透過理論分析與文獻探討,配合實地訪談與問卷調查,以花蓮地區自 然與人文地理特性為基礎,掌握其由初級產業發展為第三級休閒服務業之環境資 源條件;再以實際案例探討花蓮地區各類初級產業轉型為休閒產業面臨的問題 等;最後對業者、輔導者、村里長及遊憩者三方面作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以檢 驗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產業結合後,在經濟效益、社會文化、環境問題, 以及遊憩滿意度等方面之區域發展的關係。 花蓮地區各類休閒產業在公部門大力推動下,近年快速成長。但是符合由初 級產業轉型與休閒業產結合、而且目前營運上軌道者並不多,歷經三年實地訪查 之後,選擇案例十二家,計有觀光農園七處、森林遊樂區兩處、觀光漁業兩處及 休閒牧場一處。它們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性上,深具區域的代表性。 為了掌握業者成功的條件,乃利用「環境資源與發展潛力評估表」,完成十 二個案例在發展潛力上的評估,這項評估表的應用價值,也可供花蓮地區未來規 劃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業結合時,了解新興業者在區域內之發展潛力。 根據本研究對花蓮地區之經營者(業者)、決策者(縣政府及農會輔導業務 者),以及村里長(居民)與外來遊客(遊憩者)各方面之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 掌握了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的主要原因、主要經營類型、轉型的過程與經營問 題,以及轉型後涉及區域經濟、社會及環境方面的問題,最後以遊憩滿意度檢驗 農業轉型與休閒業結合的成效。 研究發現相關部門除了積極協助資金、土地與建設問題之外,也輔導農漁民 最弱的行銷、服務訓練、導覽解說等。而農漁民也認真投入,學習各項新技能與 新知識,期望做好服務遊客的角色。業者的個別經營效益已經顯現,轉型之業者 大都有商業效益,僅少數略差。 在遊憩效益方面,遊憩經濟總價值高,消費者剩餘高、遊憩效益總價值高達 萬元以上;對社會文化正面影響高於負面影響;對環境正面影響亦高於負面影 響;遊客滿意度平均值為接近滿意。因此,目前已經蓬勃發展的花蓮休閒農漁業, 未來的前景更可期待。
  • Item
    台灣地區納骨堂榙選址及地理景觀構成之研究
    (2005) 陳燕釗
    台灣地區地狹人密,死亡火葬後將骨灰寄存於「納骨堂塔」之方式漸增, 「納骨堂塔」已成為各地常見的一項地理景觀。惟民間習俗上重視風水,冀希 納骨堂塔設置地點是廕福子孫之福地,於是選址時常依風水術擇山坡地或都市 邊緣而設,多未考量對周遭環境及地理景觀產生衝突影響。然此長期適用於陰 陽宅之傳統風水術,為綜合考慮自然、人文環境因素而發展出一獨特「人與環 境」之互動評估方法,其與透過地形、地質、水文、生態、景觀等環境因子予 以科學化系統化評估擇址之法相較,並非完全毫無可取之處,由此引發其是否 被「納骨堂塔」在擇址時大量使用之探討,進而觸動意欲探討了解「納骨堂塔 能具福地之象者則必擇優良地形及地理景觀為基址」之實際性究有多少的動 機;據此探討了解納骨堂塔之「選址」及「地理景觀」構成法則究竟為何,遂 成為本研究之主題及內容。 整項研究先從歷史過程探討,了解納骨堂塔空間在構成本質、意涵及外顯 文化語彙,同時亦分析了解台灣地區納骨堂塔設置分佈之結構性因素。之後, 再由現況調查統計或計量分析對選址解析出三個層面構成法則,包括:1.人文 社經條件(供需狀況、分佈狀態及法則、社經特徵);2.自然環境因子(地質、 坡度、土壤、水文、氣候、高度、植被及週遭土地使用等因子);3.風水因子 (巒頭派、理氣派、形煞及禁忌等)及其影響,並由現況景觀調查及透過視覺 景觀理論解析出影響地理景觀構成之三個層面及內容,包括1.空間本質意涵所 外顯於外觀及造型上之文化語彙;2.座落地點之地形、地勢與周遭環境於不同 景深下所形成視覺景觀面;3.納骨堂塔所細分之景觀元素在組織及變化上於不 同景深下所形成構景、視覺感受。各項分析結果亦透過分別對政府部門首長、 私人業者、寺廟住持(或負責人)、設計建築師以模糊層級分析法問卷所獲得 之偏好態度權重比例,予以檢驗印證其各項事實分析結果確為相符存在。 關於納骨堂塔在區位及地理景觀的特色,本研究之主要結論為:1.公立設 置者地點大多係舊有公墓更新而來,地點形成受制於台灣聚落拓墾等結構性因 子影響,然因乃位於平原地者居多,擇址上較無受自然環境因子所帶來的影 響,而以理氣三元派之堪輿擇址立向佔有較大影響,並主導擇址,常透過以建 廟奉祀、公園化或改變在外觀上具傳統文化語彙造型,化解或降低與週遭環境 產生衝突之手段。2.私立者多設置於群山之中,且更是以傳統風水術主導擇 址,以期獲得商業利益,較不考量可能遭自然環境因子帶來災害侵襲,且常常 透過改變為「文化會館」、「福座」之形象及增進優美庭園景觀手段,以化解或 降低與週遭環境的衝突,惟許多堂塔仍直接矗立山頭與其波浪性山脊稜線產生 扞格不協調景觀。3.寺廟附設者地點因受僧人修行所需,喜於有山有水之地擇 址興建寺廟,其擇址行為實際上仍暗藏符合風水術之要求,而所建塔型以八角 塔及方塔為主,更顯突出及強化佛教文化景觀之語彙。 調查分析結果也得知:納骨堂塔在分佈上受人口及社會經濟繁榮發展之影 響而呈現出規模愈大者愈向郊區之農村聚落及偏遠山區設置,致鄰避緩衝距離 加大而減輕其影響性,而鄰避緩衝距離低於五百公尺者只佔三成比例,又以寺廟附設納骨堂塔居多,但其因設置量體規模甚小,干擾市街各種活動及市街景 觀整體性甚小。 此外,針對納骨堂塔興建之決策者,本研究以模糊層級分析法問卷,了解 其偏好態度。得知大多數皆認為自然環境因子仍是在選址考量上佔有最重之權 重比例,風水因子才次之,與實際之情況不盡相同。本研究指出,在納骨堂塔 選址上實施傳統風水術主導力量,較大於以現代科學化地理學之評估選址主導 力量。而本研究提出結合二者所形成之兼具理性及理想性選址模式,只有學者 專家呼應,在實務界往往無法獲得多數贊同與實施。 至於地理景觀構成之研究方面,得知不同類別主體之納骨堂塔,其內外人 文活動及空間本質內涵對設置時周遭環境產生衝突的化解考量,將連帶對選址 及地理景觀之構成產生影響,且選址如受實施風水術而定,立地之環境場內容 於地理景觀上亦顯現出風水景觀之內容,風水景觀內容與巒頭派選址理論內容 形成互為表裏,卻成為實施風水術選址時之重要依據。 最後,本文提出火葬後骨灰寄存納骨塔之法並未符合《葬經》中「反氣入 骨廕福子孫」的要求,無存在風水適用之問題。希望能夠藉此改正大眾對納骨 堂塔選址應符風水之錯誤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