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846
  • Item
    臺北盆地淺層三維速度構造模型與驗證
    (2019) 呂學敏; LU, XUE-MIN
    本研究目的在測試並提出結合既有的地球物理探勘資料的方法,並建立可用於地動模擬的臺北盆地三維速度構造模型。本研究結合了鑽探井測、微地動陣列、微地動單站頻譜比法以及接收函數法等資料,利用反距離權重法與普通克利金法分別進行測試。 在普通克利金法之中,測試了僅考量水平半變異函數的方法以及同時考量垂直與水平半變異函數兩種主要設定,並分別對該兩種設定的普通克利金法分別加入了所提出之信心權重因子方法進行測試結果。本研究測試了兩種信心權重因子,其中,第一種權重因子以方法類別為基礎,利用各方法之強震站模擬之平均值作為權重因子,第二種信心權重因子則以在相異場址之下,不同的方法模擬的個別結果作為依據。 本研究依照資料的空間分布將內插模型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內插,以交叉驗證法驗證參數的結果,並以強震站單站頻譜法的模擬結果驗證模型用於模擬的適配性。其結果顯示反距離權重法得到的速度不符合實際地質情況,普通克利金法僅考量水平半變異函數使得內插數值變化較為緩慢,其交叉驗證的誤差略小於加入垂直向半變異函數的方法,加入信心權重因子對於結果變化並不明顯。相反地,考量垂直半變異數的方法對數值的影響變化較大,加入權重信心因子亦造成較大的數值變化。對兩項空間內插模型進行強地動單站頻譜法模擬,其結果顯示後者得到較好的適配性。
  • Item
    都市活動人口數推估-以台北市信義區西村里為例
    (2019) 施昶睿; Shih, Chang-Jui
    人口資料在社會經濟中的發展與規劃層面為相當重要之基礎規劃資料,而都市作為一每日吸引大量民眾流入的區域,其商業區在密集的土地使用下勢必會成為人口聚集的地方,也成為災害管理的熱點區域。同時,在人口集中的區域,居民生活在都市內產生各種活動,也會因活動類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消耗量的能資源與廢棄物,因此,日間人口能幫助了解都市代謝議題中能資源流動的問題,而活動人口數則在都市防災規劃中是重要的資料,了解區域內的活動人口數有助於管控災害發生時區域內民眾的安全以及安排相關之所需的人力與物資。 本研究除了回顧過去日間與活動人口推估方法之外,亦試圖釐清我國目前在日間以及活動人口之定義上與各國間定義之差異。將分別從兩個議題層面來探討,首先是都市代謝議題,從城市層級角度出發的台北市日間人口推估,將根據人口普查資料結合交通部資料,並以台北市為例建立新推估日間人口之方法。最後是以都市防災議題為主,針對重要的商圈與交通節點類型,並以台北市信義區西村里(信義商圈)為例建立活動人口推估之方法,從中分析探討西村里活動人口時序性之變化以及其在平日與假日所呈現之差異。 本研究之結果可作為都市環境負荷量相關之研究中人口基礎資料之參考,以及相關災害管理規劃作業時,如:模擬災害時人數之參數設計與推估區域內防災物資需求量時參考。
  • Item
    農民曆二十四節氣的氣象意涵
    (2019) 林和駿; Lin, Ho-Jiunn
    年循環是大自然地表上最明顯的循環週期訊號,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為一年,現今所通用的曆法,皆以年為週期。我們所存在的華人社會慣用的曆法為「農民曆」,是一種陽曆與陰曆結合在一起的曆法,以節氣詞為陽曆的刻度。本研究針對農民曆二十四節氣進行分析,探究節氣詞中與氣象有關的因子。二十四節氣詞中跟氣象有關係的為小寒、大寒、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共計有十四個。本研究使用氣象資料數據,欲了解這個中國漢代以前就完備的節氣詞之意涵,進而了解其適用的範圍與過去及未來的變遷。 研究發現,節氣詞設計的邏輯是先確立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時間點之後,再將二分二至中間各安放一個季節開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上為天文因子的節氣詞,用來表示太陽位置的年循環,是幾乎固定不可變的。接下來安插天候及物候因子來提醒農業工作的進行,跟植物栽培有關係的氣溫、雨量因子紛紛進入節氣詞,跟事件「至」點有關係的是小大暑、小大寒、白露,跟事件「開始」點有關係的是驚蟄、雨水、處暑、霜降、小大雪,跟事件的過程有關係的是清明、穀雨及寒露。節氣的設計雖然一開始是當做太陽曆的刻度,但在節氣詞的設計階段,卻巧妙的包含了農業災害預防的概念,水的三相變化時間點在這裡被點了出來,雪、霜、水氣、露、雨的相態變化對動植物有不同的影響,農民曆可以說是一套農業氣象防災曆。 從研究的圖表中可以發現,所有節氣詞的描述在節氣發源地仍然適用,不論描述最熱的時段(大暑)、最冷的時段(大寒)、景色能見度開始變好的時段(清明)、雷及霜開始的時段(驚蟄、霜降)都吻合於節氣詞的時間點。但在臺灣地區只有小寒、大寒、清明、穀雨、白露、寒露、處暑可以適用,最熱的時段並未落在大暑,而在小暑。統計發現,過去60-80年間的臺灣及中國古都地區一年之中氣溫最高及最低日其實是散佈在3-6個節氣時段的,但是長期來看並沒有任何提早或延後的趨勢,僅有最冷跟最熱日氣溫的上升趨勢。使用CMIP5氣候模式推估資料來檢視未來2075-2099年可能的節氣變遷,也得到與上述相同的結果,除非發生特殊事件改變大氣環境,否則未來世紀末的大暑及大寒時間點不會提早或延後,節氣詞的防災時間點功能可以延續使用下去,繼續發揮提醒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系統目前仍然適用於節氣詞發源地,另外以區域氣溫參數分析的結果也顯示,中國大陸的內陸地區目前都還能適用此套太陽曆的刻度系統,而中南半島及南洋一帶並不適用,韓國、朝鮮、日本等地其氣溫節奏相似,但最高溫或最低溫出現日期雨節氣詞的描述偏差較大。
  • Item
    烈嶼「島嶼性」之探討:一個關係地理學的視角
    (2019) 黃文華; Huang, Wen-Hua
    島嶼研究目前走向了群島思考與關係轉向的典範,而島嶼性之研究與調查,目前在臺灣仍屬少數。當今烈嶼和金門島間正在進行金門大橋興建,同時面臨著金門與廈門兩島的快速發展刺激,以及與臺灣的大量財政補助等因素,影響著烈嶼的島嶼性之發展與建構。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構島嶼性的研究路徑,並調查與瞭解烈嶼的島嶼性為何,同時也釐清烈嶼的發展脈絡,進行烈嶼的地方治理與關係分析,最後整理出影響烈嶼的重大議題,以及瞭解島嶼性與重大議題之間關連為何。本研究為減少研究者是外來島民、外來大陸型居民與兼差島民等偏見,採寓居研究,移居烈嶼居住一年,並且採用居民訪談、參與觀察,以及文獻檔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來進行調查研究。 本研究將島嶼性(islandness)定義為島嶼地方感,側重在島民人文特性的探索,並利用島嶼地方依附、島嶼地方認同與島嶼地方依賴等三個構面來理解與實踐。在烈嶼歷史發展與關係論述上,則從晉朝整理至民國。而在烈嶼的島嶼性調查中,可瞭解到三個島嶼性的構面是有著關連性的,呈現出島嶼地方依賴會影響到島嶼地方認同,而島嶼地方認同進而發展到島嶼地方依附,並且發現島嶼物理特徵與重大議題會影響烈嶼的島嶼性。本研究調查出來有烈嶼有七個重大議題:金門大橋建設、醫療與渡輪交通、觀光發展的想法、海漂垃圾的問題、地方政府的建設觀點、軍方釋出土地的有效管理以及國家公園的角色。而目前烈嶼的治理以鄉公所為主導,中央單位(軍方與國家公園)則為次級的協助治理單位,呈現出地方治理問題需要更深入討論。研究利用時間關係、空間關係與事件關係等三個軸,來討論烈嶼的島嶼性建構、島嶼關係與重大議題等的關連性。
  • Item
    都市綠色運輸環境效益評估:以台北市YouBike使用為例
    (2019) 張瑀; Chang, Yu
    為瞭解Youbike使用對於城市環境之效益,本研究透過臺北市 YouBike租借資料庫、機動運具之碳排放係數、能耗量,並利用統計方法進行比較分析,以綜合考量YouBike所帶來之環境效益。 研究結果發現,對於YouBike週轉率而言,站點位於像是捷運站、重要樞紐、主要幹道這些人潮聚集地有正面顯著影響。分析不同租借站點Youbike所替代之代步速率平均約8.2公里/時;透過自行車平均速率得到YouBike三年平均騎乘距離為48,456,840公里,並由此進一步進行案例站點能源消耗及空氣汙染減排分析,發現Youbike使用對於減緩都市能源消耗有顯著效益,可節省二行程機車行駛需耗費215,387公升,四行程機車905,221公升,汽車1,700,536公升的能源消耗。依據環保署提供機動運具空氣汙染物排放係數,計算出平均每次YouBike的使用約為3.17公里,可降低0.03 Kg二行程機車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量、0.12 Kg四行程機車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量、0.27 Kg汽車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空氣汙染物的減排效益,由各自排放係數得到YouBike替代各車種的空氣汙染排放效益,以懸浮微粒PM2.5為例,二行程機車預估年排放減量1.6公噸,四行程機車預估年排放減量2.4公噸,其次為小客車,排放減量值為6.83公噸。其結果可作為日後都市綠色運輸之參考,以進一步的研擬出整體一致之實體規劃。
  • Item
    淡水地方社會之信仰重構與發展——以清水祖師信仰為論述中心(1945年以前)
    (2012) 王怡茹; Wang, I-Ju
    淡水自清乾隆年間漢人聚落發展以來,移民依各式需求興建各種類型廟宇,地方社會逐漸形成以福佑宮為中心,其他信仰多元並立的信仰型態。然而,這樣的信仰模式卻在清法戰爭後、日治初期、日治中期出現幾次轉變,其中又以清水祖師的信仰地位轉變最為明顯。為探究清代以迄日治時期淡水地方社會信仰如何重構、發展,本論文以地理學關注的「人地」關係、「人人」關係為核心觀點,討論宗教活動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以及地方紳商如何透過其文化權力網絡,影響社會信仰發展。本論文之研究成果有四: 第一、淡水雖然不是一個擁有良好自然條件的港口聚落,卻因其位居臺北盆地河流出海口的區位因素,成為促使地方社會發展之重要原因。隨著漢人聚落發展,地方社會逐漸形成以福佑宮為中心,其他信仰多元並立的信仰型態。 第二、「清法戰爭」是造成淡水地方社會信仰第一次重構的關鍵因素。清光緒年間,淡水港因其經濟與戰略地位,成為清法戰爭主要戰場。受戰火波及與法軍對臺灣海岸進行長時間經濟封鎖之影響,民間信仰成為地方社會民眾重要的精神寄託,進而形構神祇顯靈助戰傳說。尤其在光緒皇帝賜匾予地方三大信仰神祇後,不僅使清水祖師信仰地位大為提升,地方社會信仰結構也由福佑宮獨大的單核心模式,重構為以「媽祖(福佑宮)、觀音佛祖(龍山寺)、清水祖師」並重的三核心信仰模式。 第三、疾病(鼠疫)是造成淡水地方社會信仰二次重構的關鍵因素。日治初期,淡水因其港口區位因素,成為中國沿海各省傳來的鼠疫之主要入侵、傳播地。初期在官方無法全面掌控疫情的情況下,淡水民眾尋求傳統「迎神除穢」儀式,舉行清水祖師遶境活動。隨著鼠疫受到控制,遶境轉而成為地方重要的廟會活動,清水祖師信仰地位益加提升。再加上原為清末市街三大信仰的觀音佛祖(龍山寺)逐漸沒落,日治初期淡水地方社會信仰再重構為「媽祖(福佑宮)、清水祖師」並重的二元核心型態。 第四、地方紳商是維持清水祖師信仰地位的關鍵群體。日治中期,淡水港因其位居出海口之區位因素,面臨港道淤塞、港口機能退卻的環境問題。為挽回商況,地方紳商主導行之有年的清水祖師遶境活動,製造人潮與消費。1931年時,為解決祭祀空間問題,地方紳商籌組廟宇建築委員會,投入清水巖祖師廟籌備工作。這些參與清水祖師廟務之紳商藉由自身所累積各式「資本」,動員地方各組織、團體與民眾,齊力為建廟事務作努力,打破地方社會長期以祖籍、業緣為主的社會關係,形成一以清水祖師為中心、超越我群關係之新的共同體。因此,清水祖師信仰在地方紳商的運作下,得以維持其信仰地位,直至今日仍是淡水地方社會重要之信仰神祇。
  • Item
    台東太麻里溪集水區地景變遷之研究
    (2014) 葉春國; Chun-Kuo Yeh
    土地覆蓋變遷分析對於提供集水區土地經營、監測及規劃等資訊是極為重要的。本研究呈現2005~2011年間東台灣太麻里集水區大規模地景變遷與其頻繁自然干擾間的關係。為了解土地覆蓋變遷與自然干擾間之關係,我們採取複合式的地景分析途徑,應用了地景指標、馬可夫鏈模式、改變軌跡及邏輯斯迴歸模式。組成性地景指標分析結果顯示崩塌地面積擴張7.5倍(15.52 km2),而森林面積縮減10.6%(20.90 km2)。空間型態地景指標分析結果顯示森林區塊面積變得較小、形狀不規則及空間上破碎;然而,崩塌地區塊面積變得較大及空間上較為聚集。因此,研究區土地覆蓋變遷主要發生於森林覆蓋的減少和破碎,以及崩塌地數目和面積的增加。在研究期間,地景中最顯著的面積改變是林地轉變為崩塌地和河道,分別約為15.82 km2 和 6.73 km2。就轉移機率而言,人為區塊轉變為林地和河道的機率為最大。透過馬可夫鏈的分析,本研究產生了三種各類土地覆蓋比例未來(2017~2035)的預測狀況。三種預測狀況分別被視為對於下游居民生命及產財具有高、中、低的風險性。 FL、FC及 VR 三個改變軌跡共占整個集水區全部改變面積的75.65%,他們被視為主要的改變趨勢,而且代表太麻里集水區的整體地景(OL)變遷趨勢。改變分析結果顯示地景變遷易發生於畢祿山層地質、鄰近斷層和河道、坡度大於35°及東向坡的條件下。就模式驗證而言,FC模式具有最高的AUC值。然而,RCI指標值顯示變遷機率的預測皆能高度符合實際的改變軌跡。因此,本研究得出的四個邏輯斯迴歸模式有助於地景變遷的預測。
  • Item
    以生境理論與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臺灣農村地景變遷:以宜蘭縣三星鄉為例
    (2012) 林敬妤
    全球環境變遷問題已嚴重衝擊生態系統,以農地生態系為例,由於人口持續增加,人類對居住空間之需求,導致農地產生劇烈變遷,進而造成未來糧食問題更形嚴重。臺灣因地窄人稠、經濟快速發展,也面臨生態環境損壞的問題,尤其2000年臺灣農地政策開放之後,造成城鎮邊緣農地地景急劇變遷,已引發學者專家的高度關注,至今卻仍缺乏有效的理論與研究以研擬具體可行之農地地景保育對策。故本研究以生境理論(Biotope Theory)以及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為理論基礎,透過生境地圖之建構、生境價值指標的擬定與評估、地景預測模式的建立、生境價值之時序分析以及農村地景保育策略之研議等研究主題的探究,為臺灣農村地景保育提出建議。此模式不但立基於生態保育觀點,而運用MA之生態系統服務指標與內涵進行生境價值的評估,亦符合國際目前生態保育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框架下,再以臺灣農村地景變遷為探究背景,運用臺灣現行之土地分類系統為生境分類重要指標,透過農村地景變遷與生境價值之動態分析探究之,提出農村地景保育策略。 本文以宜蘭縣三星鄉為研究案例,提出保育對策,並進而提出理想之農村空間配置,不過這樣的理想空間配置仍需住宅控制方能達成。農地急速消失所帶來的影響,除了造成未來農業生產可能匱乏之隱憂外,農村生態系統的維繫、開放空間的提供以及優美景緻價值之保育等,亦將隨著農村地景的變遷而減損其原有功能與價值。由本研究提出之農村地景保育模式應可為決策者在進行農村地景規劃與管理提供發展方向。
  • Item
    區域災害系統評估不同空間尺度之災害風險研究 - 以臺灣臺東縣坡地環境為例
    (2013) 洪政耀; Hung, Cheng-Yao
    災害是人類資源經營系統與自然環境間交互作用的產物。世界銀行指出臺灣曝露於三種自然災害下之人口與面積均為世界之冠。在臺灣,過去十年來自然現象所導致的災害損失逐年上升,因此深入了解災害發生的原因有其必要性,且藉由了解災害發生之因,落實有效的預備、減災措施,可將災害損失降低。首先,需收集並確認災害的點位、分析災害的孕災環境因素以推估相鄰的環境特性,找出環境敏感地帶。再者,災害對於居民會產生多大的風險程度,並不只能考慮孕災環境與致災因子可能造成的威脅,還必須考慮承災體的曝露與脆弱程度,這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近年來,國內外整合型災害研究日漸盛行,其研究成果常將國家尺度指標直接應用至地方縣市尺度評估,因此無法突顯區域特性,掩蓋次國家尺度等級之變化,成果難以深入了解災害風險之因。故本研究欲整合坡地災害兩大類群研究的風險評估,並考量不同空間尺度所需選擇指標不同之問題。目的就是以區域災害系統論,提供一個了解人與環境之間互動的有利分析方式,並結合GIS平臺以空間化的方式展現其成果。 孕災環境敏感度部分,本研究採用坡度、高程、坡向、地質、邊坡縱向曲率與橫向曲率、土地利用、河流距離、斷層距離、道路距離、NDVI,共11項指標,以及各種降雨型態指標評估致災因子。結果發現,不同地區因為環境的特性不同,影響塊體崩壞潛在因子的重要程度將會有所不同,但NDVI與坡度二者指標不受空間尺度與區域塊體崩壞特性影響,適用各種大小尺度範圍。 在承災體曝露量與脆弱度部分,本研究將建物、道路與耕作地做為承災體曝露之型態;脆弱度部分選用低收入戶、身心障礙人口、離婚與喪偶率、教育程度、扶養比、醫療資源、聯外道路、人口密度等適合地方至全國尺度之指標,以及評估最小尺度個體、村落適應能力之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結果發現,大尺度縣市評估難以準確評估各鄉、各部落的脆弱程度。 在風險評估方面,本研究將極端現象影響下的自然危害程度、承災體曝露量,以及承災體脆弱程度標準化,加總平均得到範圍介於0-1之間的風險值。整體而言,不同空間尺度的分析成果確實不同,以大尺度評估容易掩蓋小尺度的區域特性。以三鄉尺度評估結果來看,海端鄉應是風險最高地區,金峰鄉與大武鄉互有高低。事實上並非如此,大武鄉因區域面積小,易受大尺度均化影響,而忽略其風險程度。實際上若以村尺度而言,大武鄉大鳥村的風險值與海端鄉利稻村相當。最後,本研究發現若大小空間尺度的劃分一致(如以主流域做為劃分),則鄉與村區域特性相近,風險變化之間的差異小,若不一致則反之。故在進行災害研究時,若未重視不空間尺度與區域特性之差異,其風險結果將會嚴重偏離災害的真實性,難以探究災害之因。 本研究提出的概念是地理學者長期關注的人地互動關係,概念的重新詮釋,以及透過GIS的應用,表現區域災害風險在空間與時間的變化性,對於學科未來在災害管理上能有重大的貢獻。整合自然與人文的概念角度出發,對於中央政府由在地思考擬定合適的防災政策、規劃都具有實質的應用價值。
  • Item
    臺灣丘陵區檳榔業的發展與空間政治-以嘉義縣四鄉為例
    (2013) 凃函君
    嘉義丘陵區因地形崎嶇多山、工商業發展不佳、水利設施發展不易,以及在清代為漢人與原住民族生活領域的邊緣地帶,再加上作為農業區面臨農產品價格不穩定、勞動力老化等諸多瓶頸,因此在臺灣是一邊陲性顯著的地區。嘉義丘陵區四鄉頗具特色,並見證臺灣檳榔業的興衰發展,其特色展現於檳榔生產專業化、業者具高度空間移動能力,以及檳榔已轉化為在地認同的符號。 多元尺度影響檳榔業的發展,尤其國家的反檳政策衝擊檳榔業,而在地檳榔業卻能改變嘉義丘陵區邊陲性的命運,國家與在地尺度間的利益衝突進而引發尺度政治。檳榔業發展的歷程,交雜了多面向論述,官方反檳論述包含環境衛生、政治經濟、國民健康、水土保持、境外走私與全球環境主義,地方則將檳榔視為社會文化禮俗與地方認同的媒介,產業與農會組織分別扮演生產鏈串連、空間整合與資本籌措的要角。整體而言,農作生態、人類生態與山坡地環境生態三者,共同形塑嘉義丘陵區檳榔業的政治生態。 本研究目的有三,包含:(1)探究同屬邊緣性的「丘陵區」、與官方觀點下的邊緣作物-「檳榔」二者的結合,如何改變區域特質;(2)分析檳榔利益關係人的觀點異同所引發的尺度政治;(3)與西方政治生態學對話,來創發具臺灣特色的政治生態學架構。方法上,本研究分析臺灣省議會檔案、國家政策,並透過訪談來釐清民間與官方的論述。在方法論上,關注能動者與自然環境之間互動的政治生態學,則提供本研究一取徑來檢視檳榔的尺度政治。 研究結果呈現官方雖然長久奉三不政策-「不鼓勵、不禁止、不輔導」為圭臬,但實際上由於各單位間觀點不一、官方必須顧及民生經濟、檳榔相關行業可成國家稅源的爭論,以致檳榔政策不甚明確性,甚至引發在地尺度穿越、穿透國家尺度,使國家在面對檳榔問題時面臨渙散的窘境,在地檳榔業者遂能在弔詭的灰色政策下,游移於邊陲與核心間、並發揮能動性來開展檳榔業。 西方的政治生態學取徑啟示,尺度之間歷經衝突後往往可以妥協,並找到第三條路來解決爭端,但以臺灣丘陵區檳榔業的例子視之,國家與在地難以找到折衝、辯證的轉譯時機,以致檳榔問題長時間呈現無解的狀態,因無解之故,尺度間瞬忽失去彼此針鋒相對的機會,檳榔業遂可逕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