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6

廿一世紀是以「腦力」決勝負的「知識經濟時代」,而創新可視為一系列知識生產、知識利用以及知識擴散的歷程,而創造力就是創新的火苗。因此創造力與創新能力之發展與培育,不僅是提昇國民素質之關鍵,亦為發展知識經濟之前提。為了全面提昇國家的創造力,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並不將創造力的提昇限於政府行政部門,而是強調直接將創意融入教學或生活中。因此,民間組織與大專院校便成為推動創造力教育的重要推手。

在我國,陶行知在抗戰期間,即倡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創造力教育理念。民國九十年代,許多重要教育政策文件,如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資優教育白皮書、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白皮書、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全國教育評估指標和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等,皆明白揭櫫創造力發展與教育的重要性,並將創造的教學以發展,視為國家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有鑑於此,為因應時代潮流以及國家政策,並培養具備創造力特質以及創造力教學技巧的研究生,93年本校教育學院依據「師範校院辦理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審核作業要點」,由前院長吳武典教授邀集相關教授共同規劃「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學位班」,為本校首創院級在職碩士專班,並配合執行教育部顧問室之「創造力教育師資培育」行動研究計畫。 本班所需師資除特殊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資訊教育研究所、社會教育學系相關專長教授外,另邀聘工業教育學系、美術學系、音樂學系、表演藝術研究所、國文系等及校外具創造力專長的教授來班授課。

本班自93年度開始招生,每年以招收20-25名為原則,迄今已開辦十餘屆,共招收約200名,目前已培育出許多具創造力專長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在生命樂章中播種希望種子〜潘寶英老師之創意生命故事
    (2009) 楊端容; YANG,DUAN-RONG
    摘 要 現今社會、教育環境的變遷,面對高關懷學生,教師應如何因應?如何在教師的引領下,走出陰霾,藉由正確的學習,創造出新的人生價值?本研究旨在以創造力之觀點探討潘寶英老師之創意生命故事與創意班級經營之內涵。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為策略,以訪談、觀察與文件資料分析作為主要之研究方法,訪談對象為桃園縣平鎮國中潘寶英老師與生活技能班相關人士。以創造的五種能力,分別為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力來驗證潘老師的創造性人格特質之展現;並從師生互動、班級常規、班級環境、班級氣氛、獎懲策略、不良行為處理等六個面向,來探討潘寶英老師之創意班級經營之內涵。 本研究主要發現及所得結論如下: 一、堅毅的成長歲月及宗教思想造就潘老師不平凡的生命力。 二、潘老師具備高創造力。 三、家庭教育、創造性人格特質與佛教思想是潘老師創造力的來源。 四、生活技能班成功運作之關鍵在於班級的靈魂人物—潘老師。 五、潘老師以愛為基礎,發揮創意、善用班級經營策略之能力,是教師教學可以學習的。 六、救一個孩子等於救一個家〜是潘老師的心願。
  • Item
    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得獎國中生人格特質、創造環境及創造歷程之研究
    (2008) 劉珠玲; Chu-Ling Liu
    本研究是以第五十八屆紐倫堡國際發明獎九位國內得獎國中生作為主要研究參與者,探討得獎者在創造者個人特質、環境與歷程方面的創造模式。 透過得獎學生與老師的訪談、二十七位同儕及家長的問卷和新聞媒體刊物的資料,以質性研究法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個人特質方面:優秀聰穎、主動求知、喜歡思考、變通性強,觀察力強、富聯想力,堅持執著、勇於嘗試、富進取心、充滿自信;多元智能分析前三高分分別是數學/邏輯智能、知己(內省)智能、人際智能,整體而言,他們在音樂智能領域方面較不擅長。 二、創造環境方面:在家庭方面父母願意放手讓孩子嘗試、冒險,支持參加比賽,家庭環境重視溝通、討論與表達,充滿腦力激盪與解決問題的機會,氣氛及穩定性高、重視親子互動與休閒、經濟狀況良好;在學校方面「科學暨發明研究課程」及良師典範的引導提供思考廣度的增加、開闊視野、改變思考模式、提升邏輯思考能力、開闊胸襟、放觀世界、豐富想像力、聯想力和認識發明與專利的機會。 三、創造歷程問題解決模式:在個人創造歷程方面,個體利用觀察力綜合舊經驗和新知識發現問題和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在團體創造歷程方面,成員透過討論發現問題,在團體互相腦力激盪尋求最佳處理方案,進而發表與應用。 最後,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提出實務及研究上之建議作為參考。
  • Item
    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人格特質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以復興商工為例
    (2010) 陳姿羽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人格特質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採立意取樣抽取高職藝術與設計群三年級學生共計137人作為研究對象,並以基本人格量表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來了解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人格特質與創造力之表現。本研究回收的有效問卷共11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6%;在資料處理與分析上,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考驗各項研究假設。研究結果如下: 一、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的人格特質得分普遍為中高分之傾向,以「抑鬱」傾向最高,整體人格特質有偏向負向的人格特質傾向。 二、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的圖形創造思考能力得分顯著高於語文創造思考能力;男學生在「圖形創造思考能力」及「語文創造思考能力」的得分均顯著高於女學生。 三、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圖形獨創力、圖形流暢力與虛幻感人格特質、情緒困惱人格組型有顯著正相關。 四、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語文流暢力與迫害感人格特質、情緒困惱人格組型有顯著正相關;語文變通力與迫害感人格特質有顯著正相關。 五、不同性別的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其人格特質在「慮病」上有顯著差異;女學生在慮病的程度高於男學生。 六、不同性別的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在圖形變通力及獨創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男學生在圖形變通力及獨創力的表現高於女學生。 七、不同科別的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在人格特質上無顯著差異。 八、不同科別的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在圖形精進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美術科學生的表現優於廣告設計科學生。 九、「虛幻感」能正向預測圖形創造力,但解釋力不高。 十、「迫害感」能正向預測語文創造力,「焦慮」能負向預測語文創造力,但解釋力不高。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對教育及輔導工作者、父母、企業及未來研究者的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微型創業者之設計理念、人格特質、創造歷程與創業之研究
    (2007) 陳又嘉; Chen you-chia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藉由選取十組有獨創精神、挑逗視覺、顛覆思考之微型創業個案的訪談,深入探討微型創業者之設計理念、人格特質、創造歷程與創業歷程。 其結論如下: 一、設計理念:(一)環保議題-自然、健康。(二)異於傳統,勇於創新,追求質感。(三)創造幸福美滿的生活。(四)市場需求、客戶量身訂做。(五)心情反射。(六)品牌精神。 二、人格特質:有創意、喜歡創新、具冒險性、認真、堅持、謹慎、自信、努力不懈。 三、創造歷程:準備、動機、構思、具體化、精緻化、發表。 四、創業歷程:動機啟動階段、社會資源發展階段、形成組織階段、市場行銷階段、轉型階段。
  • Item
    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家長教養方式與社群直播平台使用經驗之關係
    (2019) 曾子寧; Tseng, Tzu-N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人格特質、家長教養方式與社群直播平台使用經驗的關係,以臺北市、新北市和桃園市三個地區共761位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640人,男生353人,女生287人。將所得數據以描述性統計、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淨相關分析和多元迴歸分 析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會因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家庭社經 地位較高者,在外向性、開放性、謹慎性的程度高於低家庭社經地位者。 二、家長教養方式會因家庭狀況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與父母同住者和與父同 住者,傾向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高於傾向寬鬆放任的教養方式。 三、國中學生人格特質中的友善性、神經質性、外向性和開放性與社群直播 平台使用經驗有顯著相關。 四、國中學生在人格特質中的友善性、神經質性和外向性對社群直播平台使 用經驗具有顯著預測力。 希望本研究結果能提供家長、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