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104學年度起合併至地科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4
在全球環境急遽變遷及資源耗竭下,環境議題日受重視,「環境教育」自1970年代起即成為先進國家積極推動的專業;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倡議將2005~2014訂為「永續發展教育十年」,呼籲各國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教育」之研究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為國內第一個設立的「環境教育研究所」,於民國八十二年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並於民國九十五學年度起增設博士班,積極培養環境教育專業人才、推動學校及社會之環境教育與學術研究。近年則積極參與區域與地方永續發展相關研究及推廣教育,推動綠色學校、永續校園、綠色大學、自然教育中心、環境學習中心等,並與國際著名大學或研究中心合作,朝向亞太「永續教育區域專業中心」(Regional Center for Expertise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發展。
本所努力方向:- 學術研究國際化,進行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創新研究,提昇學術實力;
- 深化環境教育相關理論與應用研究,培養專業人才;
- 進行環境教育教與方案之研發、應用與評估,提昇環境教育專業品質;
- 協助政府與民間進行環境教育系統規劃、政策研究與人力培訓發展,增進整體社會環境倫理與典範轉移;
- 協助政府與民間運用不同自然環境與文化資源,開創環境學習場域,提供全民多元環境學習機會,提昇國民環境素養。
依據本所98.5.22課程委員會、理學院98.5.30課程委員會及本校98.6.2.校級課程委員會三級課程委員會通過之「環境教育研究所課程架構與學生能力指標」, 本所之發展願景、教育目標及學生能力指標如下:
- 一、發展願景
- 發展成為世界第一流的環境教育研究與教學機構,引領國內環境教育之推展;
- 學術研究國際化,進行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創新研究,提昇學術研究實力;
- 環境關懷在地化,培育具有深刻環境關懷及環境教育專業能力之人才;
- 學理探討深刻化,奠立環境教育相關理論及哲學基礎,培育兼具科學基礎與環境倫理之優秀研究人才;
- 環境素養跨界化,提升科學及人文素養,培養理解自然與人文領域之整合能力,推動永續科學及永續教育之研究與社會實踐
- 二、教育發展目標
- (一)博士班教育目標:
- 培育具有精深學術素養與環境哲思基礎的環境教育學術研究人才;
- 培育國家環境教育領域之領導與創新專業人才;
- 培育兼具科學及人文素養,發展永續科學與永續教育領域之研究人才;
- 培育大專院校與人才培訓機構之環境教育相關領域研究與教學師資;
- 培育國內外環境保育、環境學習、永續產業的研究教學及專業研發人才。
- (二)碩士班教學目標:
- 培育具備環境倫理及環境素養之環境教育專業人才;
- 培育以永續發展科學為基礎的永續教育推動及管理人才;
- 培育各級學校具有學科整合能力之環境系統管理及環境教育規劃人才;
- 培養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行政部門的教育訓練規劃及整合推動之人才;
- 培養民間團體、自然教育中心、環境學習中心等領域之環境教育專業課程設計、活動企畫經營的專業人才;
- 培養協助企業社會責任、具有環境溝通與推廣能力之人才。
News
Browse
Select a subject to add as search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