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高齡者成功老化歷程之研究—以臺灣近五年社會教育貢獻獎得主為例
    (2023) 林禀涵; LIN, LIN-HAN
    為解決超高齡社會、少子女化、人口結構失衡、扶養比日趨嚴重、長期照護及銀髮勞動參與力低下等社會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成功老化的理論與內涵,歸納出近五年社會教育貢獻獎得主之共同特質及其相關事蹟,並探究五位得獎之高齡者在社會教育上的貢獻、內涵與特色,再探討得獎者之社會教育貢獻歷程與成功老化之關係,並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研究建議,以供社會教育及高齡教育之相關機構參考。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半結構式訪談法,共計訪談五位105年到 110年的社會教育貢獻獎得主,了解為社會貢獻之動機與目的,以 及高齡者在社會貢獻領域表現突出, 對於其他成功老化層面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個人或團體,只要具有善的動機、目標和使命並實踐之,影響其他生命或整體社會者,皆視為「社會貢獻」。其共通特性分述五點:一、關心公眾事務者,二、為解決某一社會問題而長期耕耘者,三、懷有社會使命與熱忱並實踐之,四、具有善的動機與目標,五、以「教育」和「公益」方式創造其影響力,而高齡者亦可透過社會貢獻歷程達到成功老化效益,反之,在高齡者成功老化時也是對於社會做出貢獻,最後以社會教育貢獻獎得主給予後輩省思與啟示,傳承社會教育及社會貢獻難能可貴之精神。
  • Item
    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代間依附、代間社會流動與人格特質的調節效果
    (2022) 陳婕婼; Chen, Jie-Er
    臺灣人口高齡化速度飛快,高齡族群的心理健康及身體健康為現今社會不容忽視的一環。維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根本即為執行「身體活動」,而現今社會最常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為「焦慮」,故本研究擬將焦慮與身體活動作為本次探討的主要議題。影響焦慮與身體活動的因素,本研究將影響高齡者之因子分為內在因子及外在因子,內在因子為「人格特質」,外在因子為「代間依附」、「代間社會流動」,研究對象為65歲以上高齡者,利用生態瞬時評估法(EMA)連續十日紀錄高齡者焦慮及身體活動,結果發現高齡者焦慮對身體活動有負向關聯,代間依附會調節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代間依附程度較高的高齡者,相較代間依附程度低的高齡者,在焦慮狀態提升時身體活動量下降;而焦慮狀態下降時身體活動量提升;代間社會流動會調節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代間社會流動子女向上流動較多之高齡者,相較代間社會流動向上流動較少的高齡者,在焦慮狀態提升時身體活動量下降;而焦慮狀態下降時身體活動量提升,神經質人格會調節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越傾向神經質人格之高齡者,相較不傾向神經質人格的高齡者,在焦慮狀態提升時身體活動量下降;而焦慮狀態下降時身體活動量提升。
  • Item
    高齡者家鄉味及多元飲食型態之研究
    (2023) 徐米棋; Hsu, Mi-Chi
    研究者以高齡者的視角去探索高齡者家鄉味多元飲食的關係,研究工具主要參考相關文獻探討所編製的「高齡者家鄉味多元飲食量表」並藉由問卷調查及統計資料分析下,期能探究高齡者身心特質與家鄉味多元飲食之間的關聯,本研究主要目的為:1.探討高齡者「家鄉味多元飲食型態」之現況。2.探討不同背景高齡者在「家鄉味多元飲食量表」上的表現與差異情形。3.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供高齡者相關教育、社政、衛政及勞政等行政機關參考之運用。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立意取樣選取年滿55歲以上在多元社區照顧服務環境能動性高的社區大學、樂齡大學、樂齡學習中心、高齡自主學習團體、社區關懷據點及原住民族健康站的高齡者為研究對象,共發出332份,回收有效樣本321份,回收率96.68%。根據研究分析結果發現:1.參與者的分布上,女性人數高於男性;以66至74歲者;以大專或大學以上;自覺健康部分以我的身體狀況普通;以與配偶及其他親人同住;群族以閩南人;社區關懷據點及臺北市參與者最多。2.高齡者最喜歡的餐桌形狀是「圓型」。3.高齡者對彩虹餐盤不同菜色選擇部分,年齡層越高、自覺健康程度越低者因生理老化,以重口味、軟質性、易咀嚼、好消化優先;會因同居住人數影響菜餚可切片數量的選擇;教育程度愈高者,對於飲食的選擇更多元化及減少醃製食物的頻繁食用。至於原住民菜色,口味較重,皆深受地理環境與文化背景所影響。4.高齡者對彩虹餐盤不同菜色份量選擇部分,女性對於飲食營養知識優於男性,隨著年齡增長、健康程度越高者會優先增加蔬菜、蛋白質等攝取量;與配偶及其他親人同住者綠色菜餚占每日三餐比例最高,顯見家庭具有高度的重要性機制;不同居住縣市與族群參與者在彩虹餐盤菜色分量選擇上也有顯著差異,顯見在多元飲食的選擇上,皆會深受地理環境與文化背景所影響。最後則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高齡者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食品廣告中正負面健康宣稱對高齡者購買意願的影響
    (2021) 劉智淇; Liu, Chih-Chi
    自2018年3月起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在高齡者食品廣告行銷、消費資訊的議題上,根據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於2016年的調查報告顯示,高齡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確實有機會受到產品資訊影響購買意願。在高齡者可能對產品及廣告的瞭解不足的前提下,廣告詞句中所使用的正負面訊息更有機會影響高齡者的購買意願。本研究希望瞭解影響高齡者購買意願的廣告因素,以食品廣告中正負面健康宣稱為主,加入調節焦點、代言人與廣告類型做為調節變項。本研究採實驗法。研究結果顯示:一、食品廣告中正面訊息對高齡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有正向影響;二、食品廣告中正、負面訊息對高齡消費者購買意願不受調節焦點調節;三、代言人對食品廣告中正、負面訊息與高齡消費者購買意願間有調節效果:以名人作為食品廣告中正面健康宣稱的代言人時,對高齡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比使用負面訊息高,以素人作為代言人時則無差異;四、食品廣告中正、負面訊息對高齡消費者購買意願不受廣告類型調節。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實務上的建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 Item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課程規劃與管理構面及績效之研究
    (2021) 張鈴英; Chang, Ling-Ying
    研究以高齡者的角度檢視我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依計畫施行健康促進課程課程規劃及管理執行績效實施情形。主要研究工具參考相關文獻探討所編製成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課程規劃及管理執行績效量表」。本研究的目的有四:1.瞭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課程規劃與管理的現況;2.瞭解高齡者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課程實施績效的影響因素;3.分析不同背景的高齡者對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課程執行績效的觀點;4.依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未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課程規劃及管理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參與臺北市中正區與大安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課程的高齡者為調查研究對象,共發出422份問卷,有效問卷416份,無效問卷6份,有效樣本回收率為98.59%。主要研究結果發現:1.據點女生受試人數高於男性受試者,受試者年齡以66至75歲者最多,教育程度以大學(專)者最多,參與健康促進課程年資以2至3年最多,自覺健康狀況「好」者居多,己婚且與配偶同住者比例較高。2.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課程規劃與管理執行績效,其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為:教師與教材、學員與環境、行政服務等三方面。3.不同人口變項中,僅不同教育程度與健康狀況的受試者,對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課程規劃與管理執行績效觀點有顯著差異。4.教師與教材、學員與環境、行政服務等3個構面彼此間皆呈現正相關。本研究並針對中央主管機關、社區據點的課程規劃與管理,以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 Item
    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過程及其課程相關因素之研究
    (2012) 盧宸緯; LU, Chen-wei
    本研究以一所樂齡學習中心為研究場域,以7位高齡學習者及2位授課教師為對象,透過深度訪談及書面資料的蒐集,探討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與此過程的促進因素,並對目前政府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之課程與教學進行反思,以提供政策制定者及實務工作者參考。研究結果顯示,首先,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可分為醞釀期、茁壯期與成熟期三階段,各階段在素養、心理、社會及行動面向上皆呈現持續擴展與提升的情形。其次,此一數位賦能過程,是由七項因素促進,包括:耐心且步調合適的教師教學、實用且貼近需求的課程內容、符合生理與認知發展特性的教材設計、協助克服限制的學習輔助工具、家人的支持與協助、同儕朋友的支持與激勵及高齡學習者本身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第三,目前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出現以下現象:整體學習資源與機會的不足、分級進階課程的缺乏、教師教學偏重賦能的人文價值。這些現象,導致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啟動與發展受到限制。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課程制度方面 (一)政府與民間機構應擴充高齡者資訊課程開設並深入社區據點 (二)政府應會同高齡教育工作者與學術單位,儘速建立分級進階整合規劃的高齡者資訊課程架構 二、課堂教學方面 (一)開課單位及授課教師應建構符合高齡學習者的需求與特性的學習環境 (二)授課教師所規劃的課程內容應與高齡學習者的日常生活結合,並以協助高齡學習者反思並主宰其個體乃至社會結構層次的生活為考量 (三)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應重視高齡學習者電腦自我效能的提升 三、促進因素方面 (一)授課教師與高齡學習者應共同規劃如何善用社會支持網絡,協助數位賦能開展 (二)政府應會同學術單位及民間機構,落實高齡者資訊課程師資培訓 (三)政府應與學校、企業或民間機構合作,建構資訊設備近用方便的友善社區環境 四、後續研究方面 (一)擴大研究場域與對象,廣泛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 (二)採用多元研究方式,探索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完整面貌 (三)開創進一步的研究主題,以更深度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經驗
  • Item
    高齡者學習社區策略規劃之研究
    (2007) 朱芬郁; Fen-Yu Chu
    高齡者學習社區已成為迎接高齡社會挑戰的優勢資源,而高齡社會的來臨,也為發展高齡者學習社區開啟有利的機會。一種以年滿55歲以上者為主體,定位活躍老化為願景,且建立有一套成員共同遵循之學習機制的社區型態,其發展成效,刻正受到舉世各國關注之中。   本研究兼重理論探討與實徵分析,主要目的有四:(一)探討高齡者學習社區的願景與目標;(二)進行高齡者學習社區環境分析,尋找出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三)發展高齡者學習社區的行動策略;(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推動高齡者學習社區的參考。研究進行中,以策略規劃模式為分析架構,採取德懷術問卷調查法與焦點團體座談法,作為檢核高齡者學習社區策略規劃的依據。經由文獻探討,國內、外高齡者學習社區案例分析,以及對環境中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因素的掌握,定位出『活躍老化』為高齡者學習社區的願景,以及達致願景的策略性目標與行動策略。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有六: 1.高齡者學習社區的願景『活躍老化』。 2.高齡者學習社區的策略性目標,在個人層次為:『提升高齡者培力』 、『促進高齡者成功老化』;在社區層次則有:『形塑高齡者社區學習文化』、 『建立高齡者社區終身學習體系』,上述四項策略性目標,構織為達成活 躍老化的目標網。 3.高齡者學習社區的環境分析:在外部總體環境方面,計有『全球化 的高齡者教育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人口結構環境』、『社會與文化環境』、『資訊科技環境』六項環境變數,及二十四項分析要項;在內部個體環境方面,計有『社區高齡者學習環境分析』、『競爭對手分析』、『顧客分析』、『優勢資源分析』四項環境變數,及十項分析要項。 4.高齡者學習社區的SWOT分析 (1)高齡者學習社區的優勢(S):「高齡者能擁有獨立自主生活型態」、「以 高齡者活躍老化為願景,產品定位清楚」、「長青人力銀行等核心競爭 力組合具競爭優勢」、「新進入者的經營方式重視學習機能的建置」、「高 齡人力的開發與再運用」、「自用住宅比率提高」; (2)高齡者學習社區的劣勢(W):「以中高收入為目標客層的限制」、「社區 高齡學習機能質量不足」、「高齡者普遍參與學習風氣未開」。 (3)高齡者學習社區的機會(O):「人口老化,高齡學習問題具迫切性」、「老 人教育的觀點由老年人權觀取代老人福利觀」、「嬰兒潮世代重視退休 生活品質」、「政府訂頒有助高齡學習的相關法律與政策」、「社區成為 提供高齡者學習資源的重要機制」、「更多的資訊科技用於高齡學習」、 「在地老化社區安養蔚為主流」、「少子化後,國中小空餘教室可成為 社區高齡者學習中心」、「社區終身學習文化逐漸形成」; (4)高齡者學習社區的威脅(T):「少子化現象弱化家庭安養功能」、「城鄉 資源差距大,區位特殊性明顯」、「低經濟成長,所得減少,購屋需求 減緩」; 5.高齡者學習社區的行動策略:就個人層次而言,計提出四項實施策略:『籌組高齡學習自助團體』、『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安排高齡者社交活動』及『成立長青人力銀行』等,以及其下計十七項執行方案;就社區層次而言,計有:『成立高齡者終身學習促進會』、『設置高齡者終身學習資源中心』、『設立金齡學苑』及『建置行政支援服務系統』等四項實施策略,以及其下計二十一項執行方案, 6.可利用策略規劃模式發展我國高齡者學習社區。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如下:  1.對政府機關之建議 (1)推動社區本位的高齡者教育; (2)明訂『活躍老化』為老人教育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3)建立高齡者社區終身學習體系,鼓勵安養與學習結合的新退休觀; (4)成立長青人力銀行,建立老年人力資料庫。 2.對學校機構之建議 (1)大學與退休社區結合,經營彼此雙贏的合作賽局; (2)利用學校閒置資源轉化供社區高齡者學習運用。 3.對銀髮住宅社區經營業者之建議 (1)以活躍老化願景作為推案或經營的規準; (2)設置專責單位,負責推展高齡者學習活動; (3)發展連續性照護的退休社區模式,落實在地活躍老化理念。 4.對高齡者之建議 (1)理解學習權是老年人權,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2)體認活躍老化的願景,積極參與社會。 5.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研究對象:可選取老化程度較嚴重的社區或實際居住於銀髮住宅社區 中的老人,瞭解其需求與看法: (2)研究方法:可採用行動研究,藉以獲得事實面的資料; (3)研究工具:宜增加其他研究方法的比重; (4)研究主題:可進行個案研究或高齡者學習社區的可行性評估等主題。
  • Item
    國立歷史博物館高齡者無障礙環境之個案研究
    (2006) 翁慈憶; Tzu-Yi Weng
    高齡人口驟增所激起對高齡者權益之重視,如何顧及高齡者隨年齡增長產生之身心變化所造成在行動與學習上較一般人不便之處,避免高齡者在使用博物館時受傷或多受阻礙,是博物館責無旁貸的重點預防工作。 執此,本研究基於無障礙環境應回歸以使用者為本位,試圖透過觀察及訪談等方法瞭解國立歷史博物館高齡者無障礙環境設置現況、參觀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高齡者特性及其對博物館無障礙環境之使用及知覺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參觀歷史博物館之高齡者生理變化主要在運動機能及感覺機能上,對博物館無障礙環境之知覺到障礙部分則主要在大眾交通運輸、廁所、樓梯、走廊通道、燈光及展示說明,知覺到無障礙部分在電梯使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高齡者無障礙環境設置現況檢核結果大致相同。 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在博物館方面,建議博物館應針對高齡者之障礙知覺部分進行環境改善;在未來研究方面,則建議後續研究者針對聽力衰退之高齡者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或進行高齡者於較需實際操作之動態博物館的使用情形研究。
  • Item
    高齡者的健康狀況、健康相關行為 對快樂感的影響
    (2014) 黃德宗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台灣地區55歲以上高齡者的健康狀況、健康相關行為對快樂感的影響,採橫斷性研究,分析2011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六期第二次健康組的資料。結果發現:有71%的高齡者自覺健康狀況良好;平均慢性病數目為0.76種;有57.9%的高齡者有規律運動習慣;79.4%有每天攝取蔬果;77.7%每天睡眠時數為6-8小時;有分別70%與76%的高齡者不抽煙與不喝酒;而快樂感的平均數為5.16(李克特七度量尺)。 而人口變項中的「已婚」、「自覺經濟狀況」與「教育程度」;健康狀況中的「自覺健康狀況」與「看醫生頻率」;健康相關行為中的「運動」、「蔬果攝取」與「睡眠時數」在快樂感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健康狀況中的「慢性病數目」、「自覺健康狀況」與「看醫生頻率」;健康相關行為中的「運動」與「蔬果攝取」與快樂感呈現相關。「自覺經濟狀況」、「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與「運動」此四個變項是高齡者快樂感的預測因子,可解釋快樂感總變異數的25.5%。 由以上研究結果得知,對於高齡者而言,若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及規律的運動,即能提昇其快樂感。
  • Item
    相異文化類型高齡角色廣告形象之研究 ──以臺灣《商業周刊》及美國Bloomberg Businessweek為例
    (2014) 蕭文玲; Wen-Ling Hsiao
    透過研究廣告,我們總可以擷取許多訊息。在急劇高齡化趨勢下,高齡族群顯然成為一新興議題,然而過去高齡者相關研究中,多僅著重高齡者的認知、醫療保健等,高齡者與廣告的相關研究也聚焦在刻板印象的呈現,鮮少以「文化類型」為切入點探討;因此,本研究欲以此為出發點,結合三個面向探究在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與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兩種不同的文化類型之下,高齡形象在平面廣告媒體中所呈現的差異。本研究採用美國《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以及臺灣《商業周刊》為取樣來源,分別做為兩種文化類型之代表;又修正日本高齡學學者田島知之(2008)之類目建構,運用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加以探討。研究結果發現文化類型對於高齡角色廣告形象之角色性別、角色重要程度、角色出現場景、角色形象、角色外觀、廣告產品類別以及模特兒的使用上均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