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教學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義務:協力義務觀點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7-09-??) 王等元; Deng-Yuan Wang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以家長學校「夥伴關係」,以及協力義務的觀點,建構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協力義務理論;具體而言,其研究問題為:一、學生輔導與管教行為之性質為何?二、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協力義務的理論基礎為何?三、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權利義務內涵為何?四、家長對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具體協力義務為何?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供實務工作者參考。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方法,以蒐集、整理、分析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協力義務相關文獻,兼以法釋義學解釋方法進行相關法律文本之詮釋分析。研究發現或結論:本文對於研究問題獲致以下結論:(一)學生輔導與管教行為之性質,乃教師之學生管教權與家長之子女教育權之具體實踐。(二)學生家長輔導與管教協力義務之法理基礎有三:其一為教育基本法重要本質理論;其二為家長協力義務理論;其三為學生家長與學校之協力關係。(三)關於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權利與義務,前者係父母居於子女輔助者地位,所擁有之利他性權利;後者則為由該利他性權利所導出之協助其子女實現學習權之義務。(四)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協力義務難以落實實踐,亟待未來推動法制化與親職教育工作;美國中小學家長之經驗,殊堪借鏡。研究原創性/價值:本文跳脫傳統家長參與教育權之研究論述觀點,轉而從家長協力義務觀點探討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學生輔導與管教之家長義務,可謂具有學術研究之原創性。另外,其研究發現與結論,對我國國民教育決策者與國民教育階段學生輔導與管教實務工作者具有參考應用價值。
  • Item
    身心障礙學生離校後生涯轉銜與家長參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09-??) 陳惠茹
    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在子女的生涯轉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為協助身心障礙學生順利進入成人社會,專業人員應與家長積極合作,採取多元的措施,提供完整的生涯轉銜服務。主要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家長於轉銜服務中,可協助提供服務的途徑、檢視家長參與轉銜活動的成效,並探討專業人員增進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方式。
  • Item
    促進文化殊異家長參與特殊需求子女的轉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1-12-??) 黃美慧; Mei-Hui Huang
    無論在法規或實務上,家長參與子女教育轉銜的重要性已受到肯定,美國因文化殊異特殊需求學生的增加,有越來越多的文獻探討家長參與轉銜的議題;圍內則因新移民家庭的增加,未來可能逐漸面臨此方面的挑戰。本文嘗試從多元文化的觀點,歸納出影響家長參與特殊需求學生轉銜的因素,並提出但進家長參與的策略。
  • Item
    攜手同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4-12-??) 利百芳
    一所校齡45年的國小為了發展學校本位的課程,史無前例的成立了英語實驗班,此班家長積極熱心參與孩子的教育,對老師全力支持、配合,將親師合作、共創三贏的夥伴關係做了最好的詮釋。此篇文章是實驗班導師的經驗談,首先從家長參與教育的時代趨勢、優點,以及資優生家長易面臨的教養困境等三方面,探討資優生家長參與教育的必要性,繼而從家長參與教育的因素、項目、方式、時機、地點等,介紹此英語實驗班家長參與的內容,最後,分析此班家長參與教育的成果與實際效能,以供資優生家長及導師參考。 關鍵字:家長參與、親師合作、親職教育、資優生、英語班。
  • Item
    普通班裡的資優教育之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0-12-??) 蔣明珊
    本文作者從家長的角色出發,分享參與普通教育的經驗並結合上一篇研究經驗提出未來想嘗試參與的方向來探討結合理論與實務以讓資優教育融入普通教育的作法與策略。
  • Item
    社會階級與家長參與:一個香港的個案研究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3-09-??) 吳迅榮; Shun-Wing Ng
    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是近年在香港推行的學校改革之一。本文報導一個質性的個案研究,以探討社會階級如何影響家長參與學童的教育。本研究的標本乃在香港一所小學中八位來自六個不同社經背景家庭的家長。研究員透過深度訪問,去探究和詮釋中產階級及勞工階級家長在參與子女教育過程中的感受與經驗,從而比較他們的參與如何受其階級位置所影響。從蒐集得來的質性資料中衍生了八個概念化的主題,包為子女選擇中學、家庭規條、參與分工、社會網絡、參與能力差異、親師關係、對投訴的理解和參與的目的等。研究發現,勞工階級家長在參與子女教育過程中較中產階級家長處於一個不利的形勢。
  • Item
    學生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態度之研究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06-03-??) 吳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