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教學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9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市資優兒童鑑定方式的校度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9-12-??) 呂金燮本文依據Messick(1989)的效度理論,分別從一、鑑定過程所傳達的資優定義(內容效度);二、資優兒童鑑定的資優指標 (證據效度) ;三、鑑定方式與教學模式的配合度 (系統效度) ;四、鑑定方式所造成的後果影響 (後果效度),討論台北市資優兒童鑑定方式的效度。 在多元化的智力觀與能力評量理論的衝擊下,台北市的資優兒童鑑定應審慎檢核其鑑定方式和標準與資優教育理念及教學模式的配合度,方能使其以多元指標評量的方式彰顯其鑑定效度。Item 資優兒童鑑定觀察期的定位與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2-06-??) 呂金燮本文從一般智能優異的定義及既有鑑定工具的功能,探討資優兒童鑑定觀 察期的必要性。如果是消極的配合鑑定原則與鑑定基準的要求,家長與普通班 教師的推薦充分發揮之下,觀察期的實施不但是畫蛇添足,也增添許多不必要 的困擾;而如果是積極發揮需求評估的功能,觀察期的設計必須審慎的配合學 校資優教育的理念,才能發揮實質的效益。Item 給資優生一個展現實力的舞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4-09-??) 呂金燮本文從國小資優教育的定位、資優兒童的思考特質、資優課程的區別與平衡性、資優教育的未來性以及資優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架,討論「問題本位學習」在資優教育上的定位;並從問題本位學習的特質、目標、學生的活動歷程、課程設計模式以及教師的挑戰等,討論問題本位學習設計與應用上的原則,供教師參考。如果資優教育的定位是在給予資優兒童一個表現的舞台,讓他們能夠在資優課程中充分發揮其潛能,而不是到資源教室學習另一套課程接受更多的知識,那麼「問題本位學習」將是可以努力的方向。Item 創造力教學的本質與陷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3-03-??) 呂金燮本文從創造力行動過程中的本質,討論創造力教學設計應考量的特質與陷 阱。創造力的本質主要從問題發現甚於問題解決、知識的重組甚於知識的再生 、形式的限制甚於自由表達、領域的特定性甚於一般性、以及文化的心智習性 甚於短暫的思考策略等五個主要向度,提出「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期許提供 學生和教師創造思考的平行學習機會,強調創造力教學應重視教學或問題情境 的設計,在特定領域的基礎下,引導學生的思考。以往創意教學的師資訓練過 於強調思考策略的教導,而忽略了問題情境設計的訓練,容易流於給予學生精 緻的加工食品,看到的是教師的創意多於學生的創意,建議在考量學生應該如 何思考時,何不換個角度考量到底要思考什麼,如何以創意的方式處理學科領 域的內容,不至於流於思考形式的窠臼。Item 資優兒童的學習評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06-??) 呂金燮本文主要討論目前國小資優兒童的學習評量方式彈性多元﹐能發揮教學的效益;但也往往因為成為教學的一部份﹐而失去了評量的準繩。本文就目前國小資優教師在設計與實施評量方式上常犯的錯誤討論﹐並從多元評量的角度提出建議﹐供實務工作的教師參考。 關鍵詞:資優兒童、學習評量、多元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