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5

本系之研究目標為發展卓越研究群,教育目標為培養高深數學及數學教育研究人才與培育中學及大學之優良數學師資。 本系之發展,在大環境的配合下,有堅持,有反思,有開創。當本校因師資培育政策鬆綁,高唱師大轉型之時代脈絡下, 本系之發展方向已定,正邁開大步前進中。

一、提倡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專業發展。

本系同仁的學術研究,最近幾年一直在進步中,整體而言,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倡導研究是本系未來發展的主軸, 然而提倡研究是否會扭曲本系傳統培育優良師資的功能呢?我們的想法是,不僅不會,研究並且還可以促進研究者的教學成長。

初任教師,不管任教中學或大學,前幾年的教學,最關注的往往是教材,關心設定的教材是否都講授了、學生成績是否理想; 教學經驗豐富之後,逐漸轉向關心教學,怎麼教學生才學得好;然後是關心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最後對教育工作有獻身的承諾, 這是一般的教學專業發展歷程。

大學教師如何促進自我教學的專業成長?我們認為,只有靠學術研究,才能不斷拓展思想與觀念,才能廣化、深化知識,才能自然呈現對 知識文化的熱愛態度,才能掌握求知的方法,日益厚植自己的內涵。研究者這樣的氣質在教學時自然也會感染給學習者,當然就能做好教育的工作。 所以說,好的研究者不僅對教學品質相輔相成,應該也是好的教學者之必要條件。其實,很多數學教師都表白,他們的教學思維與教學行動, 主要是源自自己感受良好的數學學習經驗。研究者的教學對大學生學習數學所產生的潛移默化,應也會反映在這些未來師資的教學及終身學習上。

本系的發展理念是,教學者一定要靠不斷的學術研究,來促進自己教學的專業成長。我們希望培育的學生(大學及研究所)都能具有此認知, 自然系上同仁也要表現有此認知的行為。

二、繼續保持本系規劃完善、績效卓越的數學師資培育課程。

本系之中學數學師資培育課程,規劃相當周延,包括數學學習、數學教學與評量、數學解題、數學教材教法、教學實習,再輔以班級經營、 輔導原理與實務、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數學史、數學與電腦等等專業素養科目,整體與一般大學數學系之科目並列,融合學習。 既符合我國社會之中學數學教學需求,又能配合國際數學教育的主流思潮之發展趨勢。近年來,本系畢業生,有意教職者,幾乎百分之百都能通過 各校的遴選而受聘。

三、整合大學數學課程與師資培育課程,相輔相成。

本系之課程規劃,既有廣度、深度兼顧的大學數學系課程,並開授電腦相關的實用課程,又有完善的師資培育課程,最重要的更輔以 數學文化素養的數學史、哲科目。大學部學生孕育教育素養的期間,長達四年,與速成的一兩年的教育學程品質不同;再者,高深數學的基礎初探, 四年期間,與日精進。站在大學教育是通博教育,而非職業教育的基調上,本系學生在四年期間,有充分的時間進行了解自我的秉賦、能力、情緒、 動機與人生目標而調整自己的生涯規劃,或鑽研高深數學,或獻身中學數學教育,或其他工作事業,基本上都具備了良好紮實的大學教育基礎。

本系在過去已培養相當多高深數學研究人才及眾多優秀中學數學教師之基礎上,宜自我肯定整合大學數學系課程與師資培育課程於一爐之 課程規劃方向,日後應提升大學教學品質,而非課程發展方向的轉變。

四、學術發展國際化 。

本系若干個別同仁的努力,已漸受國際學者肯定,陸續有學者到系訪問,駐系三個月或一個月,或一、兩星期者都有。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的互訪, 不僅是教授,還有研究生,都是本系鼓勵的。

跨國的學術研究計畫,數學教育方面已在進行中。未來更應積極推動,延拓到其他領域的研究合作。

本系已有同仁在其相關領域的國際學術團體,作了相當的學術服務貢獻,例如舉辦國際學會的學術研討會,擔任國際委員等等。拓展這類國際學術服務, 有助本系學術發展國際化。務期在國際學術社群內,成為一個被認同的學術機構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探討國中學生對於不同的數學價值認同程度以及不同的數學價值對於學生數學學習動機的影響
    (2021) 沈秀宸; Shen, Shiou-Chen
    本研究欲探討國中學生對於不同的數學價值認同程度以及不同的數學價值對於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做數學作業以及思考數學問題學習動機的影響。基於此研究目的,本研究第一階段透過觀點問卷針對正在接受新生訓練的高一新生進行施測獲取質性資料。第二階段為透過分析觀點問卷中學生的回答所歸納出來的結果,編製成封閉式的正式問卷,正式問卷出於題數的考量,分為A,B兩卷,並於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以及宜蘭縣共13所國中,838位學生進行施測,其中A卷共施測422位學生,B卷共施測416位學生。研究結果將觀點問卷學生回答的數學價值分為六個維度,分別是「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數學與科技」、「數學能力」、「數學知識」、「社會文化」以及「情意」。在學生認同的數學價值中,學生最為認同第一維度「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的數學價值項目,其中又以「解決問題」、「思考」以及「推理」相關的數學價值是學生最為認同的。在能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動機的數學價值項目中,學生依然最認同第一維度「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的數學價值項目能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動機,而其中又以「思考」相關的數學價值項目是學生最為認同可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動機。而在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動機的數學價值項目中,學生最為認同第五維度「社會文化」的數學價值項目能夠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的動機,尤其是和能讓學生「獲取好成績」以及「為未來做好準備」相關的數學價值項目是學生最認同可以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的動機的。在提升學生「思考數學問題」動機的數學價值項目中,第一維度「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以及第五維度「社會文化」皆為學生認同程度較高的維度,「思考」、「推理」以及「獲取好成績」相關的數學價值項目皆為學生認同可以讓學生想要思考數學問題的項目。
  • Item
    差異化教學策略融入國中數學教學之準實驗研究--以國中第二冊第三章「比例」為例
    (2021) 賴彥男; Lai, Yan-Nan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以「差異化教學策略融入數學教學」對於國中七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及學習成就的影響,並探討學生對於「差異化教學策略融入數學教學」的看法與適應程度,望能是供數學教師在未來教學上作為參考之用。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並採取不等組前後測設計。本教學實驗的場域為花蓮縣某私立學校七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共60位,其中七年一班為實驗組(30人),採用「差異化教學法」,另七年七班為對照組(30人),採用「既有的教學法」。本次實驗教學十節,課程為「比例式」與「正比與反比」。在教學實驗結束後,研究者將蒐集態度問卷和前後測成績,採量化的分析比較,以探討兩組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下,數學學習態度及學習成就的異同,並透過訪談學生以了解其對於「差異化教學策略融入數學教學」的態度及看法。從本研究結果發現,實施差異化教學「可以顯著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實施差異化教學「可以顯著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差異化教學策略融入數學教學的課程模式與教學學習單設計「對高、低成就的同學而言,都抱持正向肯定的態度,認為有助於數學學習」。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教師上課方式可用同質或異質性分組,讓同學間互相討論;依照學生生活經驗,設計較符合學生個別需求的教學學習單作為輔助,多元性的評量方式讓差異化教學的檢核更具多樣性,讓學生能有不同的學習和被評量的機會,提昇學習的動機。
  • Item
    基隆市及附近地區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數學學習動機
    (2015) 林鈺傑; Lin, Yu-Chieh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同情況之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透過搜集基隆市及附近地區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問卷共6所學校915人,調查有關數學學習動機的相關問題。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1.高級中等學校的學生高度認同以下事情為「學習數學」:「做數學題目」、「聽老師在台上講課」、「動腦思考數學或邏輯推理」、「理解數學內容」、「提出問題或討論數學」、「背公式或題目題型」、「在其他科目中應用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2.高級中等學校的學生高度認同以下事為在認真學習數學後值得的事:「把不懂的內容弄懂了」、「考出好成績」、「習題都會算」、「同學會來問我會做的題目」、「能把數學應用在生活上」、「上課時回答老師的問題」。 3.高級中等學校的學生在以下情況有高度的學習動機在課堂上配合數學課堂活動:「老師和我們互動很好」、「老師會在意上課內容是否讓人理解」、「數學單元有趣吸引人」、「明天要考數學」、「上課時可以和同學討論」、「平常的情況下」 4.高級中等學校的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高度的學習動機在放學後認真學習數學。 5.高級中等學校的學生高度認同以下有關數學的觀點:「數學可以訓練邏輯思考」、「數學在財經領域很重要」、「數學在科學及科技領域很重要」 6.完全中學、國立高中、公立高職學生有不同的數學學習動機。 7.男、女學生有不同的數學學習動機。 8.數理班、體育班、原住民藝能有不同的數學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