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形距分析探究大白斑蝶之分布與分化
    (2012) 林育綺; Yu-Chi Lin
    生物的分布可顯示生物適應某環境條件後的生理特性與分布限制等,其中生物間斷分布的形成原因包含長距離擴散與隔離分化。依照間斷分布之生物的整體形態相似度與分布地理區的形成歷史可推測生物形成間斷分布的機制。大白斑蝶族群隔離分布於太平洋西部的琉球群島、台灣及菲律賓地區,這些島嶼的形成先後與海平面上升將陸地隔離的先後有關。本研究以地標點分析不同族群─沖繩群島、八重山群島、台灣東北角、綠島、蘭嶼、恆春半島及菲律賓─的大白斑蝶翅紋相似程度,檢測大白斑蝶族群的形成先後,推論其間斷分布的形成機制是隔離分化、一次擴散事件或多次擴散事件。亦針對幼蟲的形態加以分析,探討不同地點之間幼蟲形態上的差異。根據成蝶前翅群集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變異分析結果顯示大白斑蝶之間斷分布至少由兩次擴散事件所造成。成蝶前翅以PERMANOVA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族群之間皆有顯著差異,而幼蟲形態分析之結果顯示,部分族群之間有顯著差異。其中幾乎所有的分析結果皆顯示綠島為獨立的族群,因此支持1928年楚南所提出的分類處理。其他分類與保育議題於文中有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