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台灣產草蜥屬核型之研究
    (2012) 李詩雯; Li, Shih-Wen
    草蜥屬(Takydromus)隸屬於正蜥科(Lacertidae),台灣產草蜥屬蜥蜴目前記錄包括台灣草蜥(Takydromus formosanus), 雪山草蜥(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古氏草蜥(Takydromus kuehnei), 鹿野草蜥(Takydromus luyeanus), 梭德氏草蜥(Takydromus sauteri), 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蓬萊草蜥(Takydromus stejnegeri)與翠斑草蜥(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共八種。前人利用形態特徵、粒線體基因來探討草蜥屬分類與親緣關係,然核型資料卻相當缺乏。本研究探討台灣產8種草蜥的核型資料,並加入前人研究的黑龍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與白條草蜥(Takydromus wolteri)資料討論彼此可能關係。   結果發現草蜥屬不同物種的核型相似度高,皆為端著絲點(Telocentric)染色體,可依照對數和性染色體形態分為三群:第一群2n=38~42,具同型性染色體,包含古氏草蜥與泰國族群的南草蜥,第二群2n=40,具異型性染色體,僅梭德氏草蜥一種,第三群2n=38,具異型性染色體,包括台灣草蜥、翠斑草蜥、鹿野草蜥、雪山草蜥、蓬萊草蜥、北草蜥、廣西族群的南草蜥、黑龍江草蜥與白條草蜥,根據爬蟲類演化趨勢及外群染色體數目的比較,推測草蜥屬染色體數目2n=38是演化過程中較晚期出現的特徵。性染色體演化方面,不同大小的草蜥屬Z染色體可能經由體染色體接合並特化而形成,且分別來自不同的起源;而W染色體的相對長度在古老種類中較大,在年輕物種中較短的變化,也許和正蜥科其他類群的W染色體演化過程有相似的模式。
  • Item
    台灣產渦蛛科(蛛形綱:蜘蛛目)蜘蛛之分類研究
    (2012) 鍾珞璿; Lo-Hsuan Chung
    本論文共報告台灣產渦蛛科蜘蛛6屬21種,其中新種有5種:Octonoba alishanensis sp. nov.、O. kuanwuensis sp. nov.、Uloborus lushanensis sp. nov.、U. taiwanus sp. nov. 和U. wulaiensis sp. nov.; 新記錄種5種:Miagrammopes bifurcatus、O. biforata、O. senkakuensis、U. penicillatoides及U. walckenaerius,並首次描述O. albicola及O. lanyuensis的雄蛛。此外,本文將O. varians處理為排除種,並將U. formosanusYoshida, 2012處理為U. penicillatoides的同物異名。本論文共調查到台灣產渦蛛科蜘蛛4屬5種之染色體數目,其中O. albicola、O. spinosa和U. walckenaerius雌 (F) 雄 (M) 染色體數目為2n = 18M/ 20F,Philoponella prominens染色體數目為2n = 34M/36F,這四種蜘蛛性別決定機制均為X1X2O型,而Z. geniculata染色體數目為2n = 9M/10F,性別決定機制則為XO型;染色體數目和性別決定機制的多樣性有待日後持續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結果除可增進國人對台灣產渦蛛科蜘蛛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習性的瞭解外,並可作為日後染色體演化研究之基礎。
  • Item
    台灣產攀蜥屬之細胞遺傳研究
    (2006) 林鈺婷; Yu-Ting Lin
    台灣產攀蜥屬目前紀錄有斯氏攀蜥、短肢攀蜥、牧氏攀蜥、呂氏攀蜥和黃口攀蜥五種。前人利用形態、粒線體RFLP、12s rRNA去進行親緣關係的分析,發現變異大,但無法判定是否有隱藏種。細胞遺傳學分面,染色體資料的建立將可彌補形態分類的不足,並提供系統演化方面的另一有用的證據,本研究以染色體的核型來看台灣地區攀蜥屬蜥蜴演化親緣關係,推測染色體可能的演化方向,並可藉由核型異同得知是否仍存有隱藏種。 本研究共獲得七種台灣產攀蜥屬蜥蜴的核型資料,且經由比對發現兩個隱藏種的存在,即攀蜥sp. 1分布於台中南投低海拔山區,2N = 44 + ZZ/ZW,和攀蜥sp. 2分布於雪山山脈沿線,2N = 36。性別決定機制除攀蜥sp. 1外,其餘都未發現有性染色體存在。 在C-顯帶方面,因染色結果不佳未列入討論。 在NORs方面,台灣產攀蜥屬蜥蜴均只有一對,其中斯氏攀蜥位於第18對;短肢攀蜥位於第18對;牧氏攀蜥位於第13對;呂氏攀蜥位於第13對;黃口多稜攀蜥位於第21對;攀蜥sp. 1位於第14對;攀蜥sp. 2位於第17對。 在G-顯帶方面,大部分相對長度較長的染色體上都可發現不同形式的色帶位置,比較相似度短肢攀蜥、牧氏攀蜥、呂氏攀蜥與攀蜥 sp. 2第1、2對染色體為同源,推測有較高親緣關係;而其中的短肢攀蜥與攀蜥sp. 2又為此四種中親緣最近。而其中的短肢攀蜥與攀蜥sp. 2又為此四種中親緣最近。 台灣地區攀蜥染色體演化方面,提出兩個假說;1、融合假說為2N = 46為原始核型經染色體接合使2N數目逐漸減少,雙臂染色體數目逐漸增加形成台灣現生物種的核型;2、斷裂假說為2N=36原始核型經斷裂使染色體數目逐漸增加。以目前證據:攀蜥的形態特徵、NORs-標記染色體,以及粒線體12S rRNA,均比較支持融合假說。台灣地區七種攀蜥可分為斯氏攀蜥群:斯氏攀蜥和攀蜥sp. 1,與多稜攀蜥群:黃口多稜攀蜥、牧氏攀蜥、呂氏攀蜥、短肢攀蜥和攀蜥sp. 2;這兩群互為姊妹群。
  • Item
    台灣產跑蛛科核型之研究
    (2005) 陳雅慧
    摘要 台灣產跑蛛科目前記錄有黑背狡蛛、褐腹狡蛛、溪狡蛛、赤條狡蛛、長觸肢跑蛛、華麗四角蛛、跑蛛及白條跑蛛8種。前人僅止於種類紀錄的調查、形態的描述與零星生態方面的報導,並無更深入的研究。在細胞遺傳學方面,染色體資料的建立將可彌補形態分類的不足,並提供系統演化方面另一有用的證據,本研究以染色體的核型來看跑蛛科演化親緣關係,並推測染色體可能的演化方向。 本研究共獲得台灣產跑蛛科4屬7種的核型資料。染色體形態均為端著絲點染色體,狡蛛屬(除褐腹狡蛛外)、長觸肢跑蛛、跑蛛及白條跑蛛在內的4屬6種,其染色體數目均為2N = 30 (F)/28 (M);性別決定機制為X1X2O型;NF值為30 (F)/28 (M)。首次發現褐腹狡蛛染色體數目2N = 20 (F)/19 (M);性別決定機制為XO型;NF值為20 (F)/19 (M)。在C-顯帶染色方面,推測台灣產跑蛛科蜘蛛的C-顯帶應位於端著絲點染色體的中節。在NORs方面,台灣產跑蛛科蜘蛛NORs均只有一對,其中溪狡蛛及黑背狡蛛均位於第5對染色體上;跑蛛位於第14對;白條跑蛛位於第12對上;長觸肢跑蛛位於第3對上;赤條狡蛛位於第2對上;褐腹狡蛛位於第6對上。染色體核型方面,共可分為六種典範核型,包括褐腹狡蛛型、溪狡蛛型、赤條狡蛛型、長觸肢跑蛛型、跑蛛型以及白條跑蛛型,六種典範核型非常相似。在性染色體方面,溪狡蛛、長觸肢跑蛛、跑蛛及白條跑蛛共4種,性染色體均為第1對及第15對;赤條狡蛛為第1及第9對;褐腹狡蛛只有一對性染色體為第5對;而黑背狡蛛因資料不足無法正確判斷。性別決定機制XO型由X1X2O型經性染色體接合演化而來。染色體演化方面,跑蛛型為台灣產跑蛛科中最原始的,而白條跑蛛型、長觸肢跑蛛型及溪狡蛛型三者的親緣關係無法區分。在狡蛛屬內,我推測狡蛛屬中溪狡蛛型為較原始的種類,其次為赤條狡蛛型,褐腹狡蛛為型最進化的種類,染色體數目朝向減少的方向進行。 期望以上資料的建立,能提供一些資訊,對於蜘蛛染色體演化及親緣關係探討等相關研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