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雄性二型雞冠細身赤鍬形蟲之異速生長與打鬥評估策略
    (2020) 陳震邑; Chen, Zhen-Yi
    雄性鍬形蟲具有誇張的大顎作為打鬥時獲取食物與繁殖資源的武器,大顎武器的形狀與大小可能會影響打鬥的行為與勝負。本研究檢測雞冠細身赤鍬形蟲(Cyclommatus mniszechi)的異速生長關係、打鬥行為序列和打鬥評估策略。首先,大顎與體型之間的異速生長關係的判定可以用來作為決定不同型雄蟲的基礎,再者,藉由行為序列分析來描述依大顎大小隨機配對與對等配對的雄蟲間打鬥的行為序列,最後,從打鬥時間(和激烈程度)與資源佔有潛力(RHP, resource holding potential)的相關性來檢驗不同評估策略(自我、累加和相互評估策略)的預期。異速生長的分析結果顯示大顎長與體長之間存在非線性正異速生長關係,且在體長(翅鞘長)為15.03毫米時為異速生長係數改變的轉折點,可以此將鍬形蟲個體分為大型與小型雄蟲。從打鬥行為序列中可以定義出九種行為單元,包含「觸碰」、「防衛姿勢」、「抬身對峙」、「攻擊」、「推擊」、「纏鬥」、「抓取1」、「抓取2」(抓取於對手胸節或腹節)以及「撤退」。大小型雄蟲具有不同的打鬥行為序列,小型雄蟲傾向持續待在相同打鬥階段(較多在同一個打鬥階段內的行為轉換),相對於大型雄蟲則較容易進入纏鬥階段。大顎長對於打鬥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可以做為代表雞冠細身赤鍬形蟲的資源佔有潛力相關的可靠特徵。在隨機配對打鬥中,打鬥時間與勝者及敗者的大顎長有顯著正相關,顯示自我評估可能為此種鍬形蟲所採用的打鬥評估策略。在對等配對打鬥中,打鬥時間與平均大顎長有顯著正相關,進一步支持鍬形蟲採用自我評估策略。然而,雄蟲在打鬥中出現對手之間的對等行為,呈現多次但很少造成傷害的身體接觸,與單方向的行為階段進程(由低度至高度激烈且鮮少逆向的打鬥階段)。因此,雞冠細身赤鍬形蟲的打鬥可能不僅使用自我評估策略,累加與相互評估策略可能也在其打鬥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
  • Item
    類胡蘿蔔素呈色及黑色素呈色的特徵在紅嘴黑鵯的研究
    (2015) 洪心怡; Hung, Hsin-Yi
    鳥類體表顏色多樣性極大,這些顏色大部分具有功能性,對於鳥類溝通非常重要。在各種體表顏色中,由類胡蘿蔔素呈色 (呈現黃、橘或紅色)以及黑色素呈色(黑、灰或棕色)的特徵是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特徵。這類特徵通常能傳遞個體的訊息,並且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個體可據此選擇配偶或評估對手。傳統上,類胡蘿蔔素呈色的特徵,被普遍認為是個體選擇配偶的依據,而黑色素呈色的特徵,則被認為與社會互動有關。但是這種觀念已被質疑,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鳥種被研究,發現這兩種特徵在不同種類,可能功能不同,顯示這兩種特徵在鳥類的演化機制,可能比目前所知的更為複雜。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相關研究都在探討這兩類特徵在性擇上扮演的角色,所以多是以兩性有明顯型態差異的物種為研究標的(這類物種通常可能受到較高的性擇壓力),較少以在兩性型態差異較小的物種為主題,而這些物種可能受到與兩性型態差異大的物種不同的選汰壓力。為了能更完整地了解顏色在鳥類溝通上的演化機制,需要研究這兩類特徵在兩性型態差異較小的物種上扮演的角色。本研究選擇紅嘴黑鵯 (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nigerrimus )為研究物種,他們具有類胡蘿蔔素呈色的喙部、跗蹠與黑色素呈色的羽毛,對人眼來說是雌雄單型性的鳥種。我的結果顯示,在鳥類視覺上,這兩類特徵在兩性間是有差異的。而類胡蘿蔔素呈色的喙部與黑色素呈色的胸部與肩部羽毛的顏色表現,也與個體的生理狀況(包括個體的免疫能力與受到的氧化壓力)有關。雌性偏好試驗的結果顯示,單獨類胡蘿蔔素呈色的部位,可能不是雌性黑鵯選擇配偶的依據。我的論文提出清楚的證據,顯示類胡蘿蔔素呈色以及黑色素呈色的特徵,都能顯示紅嘴黑鵯個體的生理狀況,因此對紅嘴黑鵯而言,這些特徵可能具有重要的功能。但是要知道這些特徵在這個物種真正的功能,還需要之後更詳細的研究。
  • Item
    小雨蛙鳴叫聲地理變異之成因探討與理論檢測
    (2015) 李閣桓; Lee, Ko-Huan
    動物行為會受到遺傳距離及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差異,而亦有許多研究指出,物種間的交互作用使個體產生行為特徵上的改變。當親緣關係相近的兩種動物共域時,為了減少錯誤配對的機會,擇汰會加強牠們特徵或行為的差異,此現象稱為繁殖性狀替換(reproductive character displacement)。兩棲類的鳴叫行為直接影響到牠們的適存度,且研究指出兩棲類容易受到地理屏障的影響,因此鳴叫特徵適合用來研究動物行為在地理上的變異。當鳴叫特徵差異分別與遺傳距離及地理距離高度相關時,則鳴叫特徵的變異可能是受到基因漂變(genetic drift)的影響。然而當特徵差異只與地理距離相關時,則可能是受到文化漂變(cultural drift)的影響。除了漂變之外,自然選汰(ecological selection)也可能造成鳴叫特徵的變異,在這個理論的預測下,鳴叫特徵會與環境因子相關。本研究使用小雨蛙(Microhyla fissipes)與黑蒙西氏小雨蛙(M. heymonsi)做為研究材料,小雨蛙廣泛分布在台灣全島的低地平原,在西部的台中及花蓮以南與黑蒙西氏小雨蛙共域,這兩種小雨蛙使用相似的棲地,且發出人耳難以辨認的宣告叫聲。而在過去的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小雨蛙的鳴叫聲在各地間有些微的差異。因此本實驗欲檢測以下問題:(1)小雨蛙的鳴叫聲變異,是否是因為與黑蒙西氏小雨的蛙種間交互作用-繁殖性狀替換所造成?(2)基因漂變、文化漂變與自然選汰,何者較能解釋小雨蛙種內的鳴叫聲地理變異?我們蒐集了13個地點,共233隻動物,分析鳴叫聲特性,並與溫度及體型做回歸殘差來校正鳴叫特徵。利用粒線體的COI序列來進行族群結構的建立,計算遺傳分化程度及遺傳距離後,進行遺傳距離、地理距離及氣候差異鳴叫特徵差異的相關性。結果顯示,兩物種共域時並不會影響其鳴叫特徵,顯示這兩種小雨蛙間並不存在繁殖性狀替換。鳴叫特徵的差異與遺傳距離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與地理距離也顯著正相關,顯示鳴叫特徵的地理變異符合基因漂變的假說。另外,鳴叫特徵的差異與年均溫、年均濕度及年降雨量都沒有顯著相關,表示自然選汰並不是造成地理變異的原因。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基因漂變是最有可能造成小雨蛙鳴叫聲地理變異的原因,而非文化漂變或選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