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蓬萊草蜥(Takydromus stejnegeri)色型間的被捕食風險與存活率差異
    (2024) 陳濠森; Chen, Hao-Sen
    動物色彩是一個迷人的研究領域,隱含了多種選擇壓力之間的平衡。理解這些力量如何塑造動物顏色信號在演化和生態學中至關重要。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研究了蓬萊草蜥(Takydromus stejnegeri)體色訊號的被捕食成本和配偶偏好之間的權衡。該蜥蜴展示了季節和個體間的色型變異,在非繁殖季,大多數個體是純棕色的,而在繁殖季,許多個體會展現出綠色的側腹和背部的白色條紋。我們將其劃分為四種主要的色型:綠色白線型、綠色無白線型、棕色白線型和棕色無白線型。先前的配偶選擇實驗指出雌性蜥蜴偏好同色的雄性,而綠色的雄性則對棕色的雌性有偏好。我們所提出的假說是:蓬萊草蜥的色型變異由複雜的交配系統維持,而體色和白線特徵的季節性盛行率則是由捕食壓力驅動的。我們使用光譜儀和數位影像分析來評估各色型在季節性背景下的辨識度和可偵測性,並使用Cormack-Jolly-Seber模型和四年的捕捉-標記-再捕捉數據來估算各色型的存活率。結果顯示,在非繁殖季,相較於綠色型,棕色型在背景中的辨識度和可偵測性較低,而繁殖季時的情況則相反。存活率估計結果與之相應,顯示在繁殖季時,棕色無白線型存活率最低,而綠色白線型的存活率最高。此結果指出儘管兩種側面顏色都受益於交配系統,但棕色型因為承受相對較高的捕食風險,而綠色形態因其隱蔽性具有額外的存活優勢,使得綠色型成為繁殖季的主要色型。此外,我們發現背部的白色條紋在蜥蜴的身體上形成高強度邊緣的圖案,且有白線的色型比無白線的色型具有更高的存活率,這些白線可能具有破壞性或迷惑性著色的功能。整體而言,我們的研究強調了性選擇和自然選擇作用力在不同生態季節中的動態互動,並展示了這些演化過程如何塑造動物色彩。
  • Item
    台灣產草蜥屬核型之研究
    (2012) 李詩雯; Li, Shih-Wen
    草蜥屬(Takydromus)隸屬於正蜥科(Lacertidae),台灣產草蜥屬蜥蜴目前記錄包括台灣草蜥(Takydromus formosanus), 雪山草蜥(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古氏草蜥(Takydromus kuehnei), 鹿野草蜥(Takydromus luyeanus), 梭德氏草蜥(Takydromus sauteri), 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蓬萊草蜥(Takydromus stejnegeri)與翠斑草蜥(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共八種。前人利用形態特徵、粒線體基因來探討草蜥屬分類與親緣關係,然核型資料卻相當缺乏。本研究探討台灣產8種草蜥的核型資料,並加入前人研究的黑龍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與白條草蜥(Takydromus wolteri)資料討論彼此可能關係。   結果發現草蜥屬不同物種的核型相似度高,皆為端著絲點(Telocentric)染色體,可依照對數和性染色體形態分為三群:第一群2n=38~42,具同型性染色體,包含古氏草蜥與泰國族群的南草蜥,第二群2n=40,具異型性染色體,僅梭德氏草蜥一種,第三群2n=38,具異型性染色體,包括台灣草蜥、翠斑草蜥、鹿野草蜥、雪山草蜥、蓬萊草蜥、北草蜥、廣西族群的南草蜥、黑龍江草蜥與白條草蜥,根據爬蟲類演化趨勢及外群染色體數目的比較,推測草蜥屬染色體數目2n=38是演化過程中較晚期出現的特徵。性染色體演化方面,不同大小的草蜥屬Z染色體可能經由體染色體接合並特化而形成,且分別來自不同的起源;而W染色體的相對長度在古老種類中較大,在年輕物種中較短的變化,也許和正蜥科其他類群的W染色體演化過程有相似的模式。
  • Item
    臺灣地區草蜥類生物地理類緣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0-12-??) 高善; 呂光洋
    本研究是以同功酵素(isozyme)電泳技術(electrophoretic technique),對台灣地區蜥蜴科(Lacert­idae)草蜥屬(Takydromus)之蓬萊草蜥(Takydromus stejnegeri)、南台草蜥(Takydromus sauteri)、台灣草蜥(Takydromus formosanus)、雪山草蜥(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和台灣地蜥(Takydromus kuehnei)等五種草蜥進行遺傳結構(genetic structure)與生物地理類緣關係(phylogeography)的探討。此外,使用馬祖之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及香港的南草蜥(Takydromus sexlineatus)作為外群(out­group)生物,進行比對。 實驗中共檢測了十五種同功酵素,得到26個基因座(locus),73個對偶基因(allele)。其中,台灣五種草蜥與外群(兩種)彼此種間共測得24個多型性基因座(polymorphic),平均多型性基因座比例為18.801%;每一個基因座之平均對偶基因數為1.28;平均觀測異質度(Ho)為0.047,平均理論異質度(He)為0.073。在台灣所產之五種草蜥中,蓬草草蜥與雪山草蜥的遺傳距離[Nei(1978)]最近[Nei's(D)=0.174],而台灣地蜥與台灣草蜥最遠[Nei's(D)=0.733]。種間呈現極高度的遺傳分化(FST=0.76)。遺傳距離資料顯示,台灣五種草蜥為同一屬中之獨立種。由階層分析(hierarchy analysis)可知,五種草蜥種間遺傳變異達到52.7%。種間之群叢樹狀圖將台灣五種草蜥分成類緣關係較遠的兩群:1.地蜥群((Platyplacopus grou),色括台灣地蜥及南台草蜥;2草蜥群(Takydromus group),包括蓬草草蜥、雪山草蜥及台灣草蜥。此外,依實驗結果顯示:在馬祖所採之北草蜥應屬於草蜥群,而來自香港的南草蜥則是屬於地蜥群。 台灣五種草蜥與中國大陸草蜥屬的演化歷程,及地蜥群和草蜥群在台灣地區擴散的方向,仍須更多詳細的資料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