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產車前車石龍尾屬之分類研究(2013) 蔡思怡; Sz-Yi Tsai本研究利用外部形態、種子與花粉微細形態及分子親緣關係等資料,進行台灣產石龍尾屬(Limnophila)植物之分類研究。結果認為台灣共產11種石龍尾,其中重新界定無柄花石龍尾(L. sessiliflora)並確認其在台灣歸化,並從中分出新種東方石龍尾(L. orientalis sp. nov.)為台灣原生種,另再確認石龍尾(L. trichophylla)之學名正確性而分出新種絲葉石龍尾(L. taiwanensis sp. nov.),另有新種屏東石龍尾(L. pingtungensis sp. nov.)。外部形態上,葉脈、葉形、萼片、蒴果等為石龍尾屬植物的重要分類特徵,另外種子表面微細形態在節間與少數種間具差異,支持節的歸群,亦可作為分類鑑定之參考。分子研究取樣台灣產與部分國外材料共19種,外群選擇Gratiola和車前屬(Plantago)做為外群,並使用葉綠體DNA之trnL-F、trnG、ndhF序列進行本屬之親緣關係研究,合併各片段後得到總資料矩陣共3,677 bp。親緣關係樹顯示台灣產石龍尾屬可分為三大支系,此三大支系與沉水裂葉有無、葉脈平行脈或羽狀脈及蒴果成熟時萼片具條紋與否等特徵一致,支持前人研究建立之Limnophila節、Striatae節為支持度極高的單系群,而前人置於Integrifolieae節之L. fragrans則與Striatae節形成姊妹群,應排除於Integrifolieae節之外。Item 台灣地區栓菌屬親緣關係之研究(2005) 李肇晉; Gou-Gin Lee栓菌屬(Trametes),是一種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多孔菌,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L.:Fr.)Pilt又稱彩絨栓菌,一種廣為人知的藥用真菌,分類地位隸屬於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帽菌綱(Hymenomycetes),無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本實驗由台灣 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之「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購買Trametes elegans, T. feei, T. gibbosa, T. heteromorpha, T. hirsuta, T. lactinea, T. orientalis, T. pubescens, T. suaveolens 9株台灣產栓菌屬純菌株,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吳聲華研究員提供台灣產雲芝(T. versicolor)種內不同採集地14株及毛栓菌1株(T. hirsuta)之純培養菌株,併以野外採集所得之毛栓菌2株,於實驗室純培養並抽取基因體DNA(genomic DNA),針對核醣體DNA內轉錄區(ITS1-5.8S-ITS2 rDNA)及部分粒線體次單位核醣DNA(partial mt SSU rDNA),經由聚合連鎖反應(PCR)及核酸定序(sequencing)將目標序列解序,再加上美國國家衛生院的NCBI網站下載之5株多孔菌科真菌,所得之序列以生物資訊常用相關軟體Bioedit, Clustal, DnaSP等作序列排序(alignment)及族群分析,藉此探討本屬真菌種內遺傳分化及種間之親緣關係,並計算遺傳距離(genetic distance),再以統計軟體PAUP4.0之Maximum parsimony及Neighbor-Joining兩種分析法進行演算並建構演化樹,結果發現本實驗中分析的雲芝(T. versicolor)種內發生些微變異,但不足以產生種的分化現象;T. orientalis與T. lactinea成一共系群並自成一格;T. heteromorpha, T. feei兩株栓菌在早期便與其他栓菌分歧演化,其遺傳距離也比較遠,甚至超過不同屬的多孔菌,因此這兩株栓菌的歸類有再檢討之必要;朱紅栓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則是與栓菌群有著非常密切的親緣關係,對於其過去在形態分類的變動上,提供了分子分類訊息供參考。本實驗所建立的親緣關係樹,期望能對於日後在相關產品開發或相近物種之藥用特性比較提供發展基礎。Item Revisiting the β-Tubulin Genes in the Red Alga Genus Chondru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1-??-??) 許桂菁; 江友中; 蔣鎮宇Item 臺灣及琉球群島兩地狹口蛙科之生物地理與親緣關係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6-12-??) 賴伯琦; 呂光洋; 童武夫分布於遠東地區(臺灣與琉球群島)的四種狹口蛙科經由10種同功異構酶的電泳比較後發現其於肝臟與肌肉中共有22個基因座。所取樣的223隻,分屬於16 個族群:1個巴氏小雨挂、5個黑蒙西氏小雨蛙、2個史丹吉氏小雨蛙及8個小雨蛙族群。分析結果顯示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和小雨蛙有較近的遺傳關係,史丹吉氏小雨蛙則與它們的關係較遠。四種狹口蛙科的16個族群可由遺傳距離的UPGMA結果分為三群:(1)臺灣的小雨蛙;(2)臺灣的巴氏小雨垃、黑蒙面氏小雨蛙和琉球群島的小雨蛙;(3)臺灣的、史丹吉氏小雨蛙。 此外,狹口蛙科之種間及種內皆已呈現高度的基因分化。Item 利用trnL intron序列分析低等金縷梅類植物分子親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9-12-??) 吳瑞娥; 童武夫; 王震哲測定分布於東亞的低等金縷梅類植物6科10個代表種的tmL(UAA) intron DNA序列,期以界定低等金縷梅類植物的分子親緣關係。以木蘭科鵝掌楸屬(Liriodendron)及烏心石屬(Michelia)為外群分析峙,獲得一個最近鄰的樹型圖及四個最儉約的樹型圖,其中最儉約的步長為418,其CI值與RI值分別為0.832及0.792。從trnL ( UAA) intron基因樹的結果顯示:1.領春木科與法國梧桐科聚在一起;2.昆欄樹科和水青樹科關係較近,後者應併入前者;3.達香樹科與金縷梅科關係較近,應置於金縷梅科內。我們的結果推論這些由古老、孤立的科別所組成的低等金縷梅類植物應為異質類群(heterogeneous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