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寬尾鳳蝶屬之親緣關係及保育遺傳研究(2008) 呂至堅; Chih-Chien Lu寬尾鳳蝶屬(Agehana)的蝴蝶後翅具有不尋常的寬闊尾突,而且其內有兩條翅脈穿過,由於形態特徵與其他蝴蝶明顯不同,因此其分類歸群、親緣關係等尚未有明確定論,值得深入探討與釐清。目前一般認為這個屬有兩個物種,而台灣寬尾鳳蝶(A. maraho)被認為是台灣一個特有且瀕危的分類單元;另外一個物種是廣泛分佈於中國大陸南方的中華寬尾鳳蝶(A. elwesi)。本研究針對寬尾鳳蝶之屬級親緣關係及遺傳保育,分別進行三個部分的研究探討。 中華寬尾鳳蝶有一型的個體外表相似於台灣寬尾鳳蝶,被稱為中華寬尾鳳蝶白斑型,分佈地侷限於中國大陸西南地區一帶。此一白斑型與台灣寬尾鳳蝶以往並沒有從形態或分子方面作嚴格的檢視。第一部分的探討即針對雄性交尾器及CO I基因1531個鹼基對片段所做的基因序列檢測,結果顯示白斑型個體較近似於中華寬尾鳳蝶黑色型,與台灣寬尾鳳蝶關係較遠。此一結果支持白斑型個體僅是中華寬尾鳳蝶族群內之一「型」,而非亞種。 第二部份針對寬尾鳳蝶的屬級親緣關係進行探討,結果顯示寬尾鳳蝶屬的兩個分類單元彼此的分化時間極短且關係非常近緣,而與北美地區的Pterourus屬的鳳蝶結合成單系群。此一結果產生了一個極戲劇性的討論空間。本研究的初步建議暫時將寬尾鳳蝶屬處理成廣義鳳蝶屬 (Papilio sensu lato)的亞屬,或是併入Pterourus屬內。 先前以粒線體COI及COII序列分析,指出中華寬尾鳳蝶與台灣寬尾鳳蝶為兩個獨立種,但獨立種的分析差異小於0.5%。故欲利用完整粒線體DNA的定序分析,以了解寬尾鳳蝶兩獨立種間的分化時間。並以粒線體不同片段的序列分析,提供其它鱗翅目選用序列時的參考。第三部分的研究成功定出寬尾鳳蝶完整的粒線體基因體序列分別為 16093 bp(A. elwesi elwesi)、16095 bp(A. elwesi caveri) 及 16094 bp (A. maraho)。三個寬尾鳳蝶粒線體基因體的基因組成及排列方式與大部分的鱗翅目相同,僅在控制區(Control Region)與其它鱗翅目不同,具有大片段的重覆區(143bp及89bp)。三個基因體最大的變異區為cytb較一般常用的COI + COII基因的變異量多。整體的基因體變異點支持中華寬尾鳳蝶白斑型與中華寬尾鳳蝶黑色型的親緣關係較台灣寬尾鳳蝶為近。Item 台灣產唐松草屬之親緣關係與傅氏唐松草複合群之系統分類(2011) 李香瑩; Hsiang-Ying Li台灣產唐松草屬(Thalictrum)植物根據台灣植物誌第二版處理成六個分類群,除了T. sessile外,其餘類群在中國植物志的處理中分屬叉枝唐松草組(Sect. Leptostigma)及唐松草組(Sect. Tripterium)。本研究從外部形態、生態與地理分布及分子親緣分析等各方面對台灣產唐松草屬植物重新進行分類研究。綜合結果顯示台灣植物誌紀錄為微毛爪哇唐松草的類群為一新種,暫定名為能高唐松草(Thalictrum nokoensis H. Y. Li sp. nov)。利用核DNA ITS片段及兩個葉綠體DNA matK、trnL-F片段之分子序列資料所建構之本屬植物親緣關係樹,結果顯示台灣的類群可以分為兩支序,一個支序包含T. rubescens、T. urbaini var. urbaini、T. urbaini var. majus,此三者在分子上關係不明,但形值分析結果顯示萼片長、果柄長和瘦果長為三者主要的區分特徵;另一支序則包含其餘類群,此一結果不支持中國植物誌在屬下階層的處理,顯示本屬依形態建構的屬下分類系統有進一步檢討的必要。 根據第一部份結果,本研究第二部份中將T. rubescens、T. urbaini var. urbaini、T. urbaini var. majus合稱為傅氏唐松草複合群,利用分子標記探討此複合群的遺傳分化程度。由核DNA合併三個葉綠體DNA片段所獲得的單套型來看,其分布模式與地理位置不具相關性。最小關聯網狀圖(minimum spanning network)顯示傅氏唐松草複合群之單套型彼此均為姐妹型(sister haplotype),加上不同類群擁有相同的基因型,本研究推論本複合群可能在近期產生分化,尚處於支序排列不完全(lineage sorting incomplete)的狀態。Item 西藏翠蛺蝶種複合群之系統分類研究(2009) 陳亭瑋; Ting-Wei Chen西藏翠蛺蝶種複合群(Euthalia thibetana complex)係蛺蝶科(Nymphalidae)翠蛺蝶屬(Euthalia)之中大型蝶種。此複合群的種間辨識主要以翅紋及交尾器特徵為主,但觀察發現其各種內的翅紋變異常高於種間,難以作為可靠的辨識特徵。因此本研究加入常用於親緣關係研究之粒線體COI、COII與核基因的Eflα之序列並輔助形態的資料,冀望獲得可辨識此群種間的可靠特徵。本研究共使用158個樣本,計有35個外群樣本及123個內群樣本,皆採集自台灣與中國大陸。不同組合的資料矩陣及分析方法皆將此複合群分為六個單系群。檢視各群之形態特徵與相關文獻,發現雄蝶交尾器結構中抱器(valva)末端的結構為穩定可靠的形態特徵。此複合群包括Koiwaya(1996)與Huang(2001)所分辨的六種:E. formosana、E. insulae、E. thibetana、E. alpherakyi、E. aristides、及E. undosa。而近年發表的新種E. yasuyakii、E. masumi應為E. undosa之同物異名,E. kameii為E. aristides之同物異名。E. undosa相對於其他五種,四川族群展現出極大的變異,造成種間辨識困難。此複合群不同地理族群間翅紋亦有變異,是否具有適應或生態上的意義值得探討。Item 探討台灣映山紅組杜鵑的親緣關係(2009) 鄭杏倩; Cheng Hsin-Chien台灣的映山紅組杜鵑花(Rhododendron sect. Tsutsusi),約十個物種,外表形態上皆極為相近。這些形態相近的類群中,除了唐杜鵑(R. simsii)之外,都屬於台灣特有種,許多例子指出,物種在新形成的年輕島嶼中常有快速演化,進而種化的現象。台灣的映山紅組杜鵑花特有種的比例如此高,加上台灣屬於年輕型島嶼,推測這些形態極為相近的杜鵑可能是近期快速演化的結果。本研究利用母系遺傳之葉綠體基因matK和trnK的內顯子(intron)片段以及核基因RPB2-i intron 2和ITS片段,探討台灣產杜鵑花屬映山紅組植物的親緣關係及演化歷史。 葉綠體基因matK和trnK intorn片段建構的親緣關係圖結果,將台灣映山紅組杜鵑花歸為主要的三群;RPB2-i intron 2片段建構的基因樹將十種杜鵑花歸為主要的兩大群,此片段中除了R. oldhamii以外,其他種類RPB2-i基因片段都帶有兩個copies的現象,且 R. rubropilosum的不同copy分別歸到不同的兩個大群中;而ITS片段所建構的親緣關係圖在本組杜鵑中無解析力。以上親緣關係結果、加上R. rubropilosum的遺傳歧異度最高,再加上共祖時間的計算比較,確認R. rubropilosum為一雜交起源種。 利用葉綠體以及多copy的核基因片段,本研究最後將台灣映山紅組的十種杜鵑花歸為四群:第一群包含R. simsii、R. longiperulatum、R. nakaharai、R. kanehirai和R. noriakianum;第二群包含R. taiwanalpinum、R. breviperulatum和 R. lasiostylum;第三群為R. oldhamii;第四群為 R. rubropilosum,此結果與Yamazaki(1996)形態分類研究結果比較,除了R. rubropilosum在本研究中發現為一獨立的雜交起源種之外,其他物種的親緣關係與其形態的歸群結果相吻合,因此配合分子研究的結果,更能詳盡的解釋台灣映山紅組杜鵑花的親緣關係。 最後,以本研究結果推測台灣映山紅祖杜鵑花可能有三個以上的來源,但由於未蒐集到此組分布在鄰近地區的物種,所以此推測的證據並不足。未來若想要探討台灣映山紅組杜鵑花的更詳盡的演化歷史,應詳盡蒐集此組杜鵑花所有的物種以及使用,才能更進一步的了解台灣映山紅組杜鵑花起源與分化。Item 台灣產附地草屬之親緣關係與分類研究(2006) 曾柏彰; Po-Chang Tseng本研究利用形質分析及分子資料探討台灣產附地草屬 (Trigonotis Steven) 的親緣關係並作為分類之參考。首先利用形態特徵之系統發育分析建構台灣及大陸產附地草屬倒稜錐果組之譜系,結果顯示倒稜錐果組屬於單系群,台灣所產特有類群 [台灣附地草 (T. formosana var. formosana)、台北附地草 (T. formosana var. elevatovenosa) 及南湖附地草 (T. nankotaizanensis)] 則為倒稜錐果組中的一個分支群 (clade)。進一步以形質分析及nrITS分子資料建構台灣產特有類群的親緣關係。形質分析的結果顯示台灣附地草與台北附地草具有連續性變異,二者與南湖附地草具有區隔,此與前人根據外部形態及小堅果形態所得結果一致。分子資料則顯示台灣附地草與台北附地草的親緣關係與類群無關,反而與地理分佈有密切的相關。綜合形質分析與分子親緣的結果,支持將此二分類群處理為同種下之不同變種。此外,南湖附地草的族群有兩種形態。根據形質分析結果顯示此兩型有明顯的分化趨勢,而分子資料顯示此兩型的變異不大,推論其分化時間不夠久,因此未累積足夠變異。Item 蕉弄蝶屬之分子親緣關係探討與屬內兩種入侵農業害蟲之來源檢測(2013) 顏嘉瑩; Chia-Ying Yen香蕉弄蝶(Erionota torus)與尖翅香蕉弄蝶(E. thrax)皆隸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弄蝶科(Hesperiidae)蕉弄蝶屬(Erionota),為入侵許多國家的外來種農葉害蟲,因其幼蟲除了取食芭蕉科植物(Musaceae)葉片之外,亦具有捲旋葉面製作蟲巢的習性,使植物行光合作用之面積大量減少,阻礙成長,嚴重危害香蕉產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其中香蕉弄蝶於1986年首次在台灣屏東縣九如鄉發現,至90年代早期即已遍布全台。除了危害栽培種蕉類植物之外,本種幼蟲亦可取食原生種臺灣芭蕉(Musa formosana)。然而,香蕉弄蝶與尖翅香蕉弄蝶的飛行能力並不足以飛躍長距離之海洋屏障,且通常活動範圍不會離寄主植物太遠,因此許多研究皆推測其入侵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本研究在第一部分分別追溯兩種蕉弄蝶之族群來源與入侵途徑並探討台灣香蕉弄蝶之來源為單一產地還是多個產地。此外,蕉弄蝶屬中只有香蕉弄蝶與尖翅香蕉弄蝶的食草為芭蕉科,其於六種蕉弄蝶成員與鄰近之姐妹屬則是利用棕梠科或薑科。本研究在第二部分為了解香蕉弄蝶屬成員之親緣關係以探討此屬的食草利用格局,則以分子證據粒線體DNA的COI和COII基因與核DNA的Ef-1α基因,利用最大簡約法、最大概概似法及貝氏推論法進行親緣關係樹的建立。 第一部分,本研究採集28隻香蕉弄蝶樣本於8個國家,共15個採集樣點,進行粒線體COI與 COII的序列分析,得有10個基因型。其中台灣本島的族群與沖繩的石垣島和與那國島以及中國福建省的族群擁有相同的基因型,由於香蕉弄蝶入侵沖繩的時間較台灣晚,因此此結果支持台灣的香蕉弄蝶是來自於中國福建之單一入侵產地。在尖翅香蕉弄蝶部分,本研究共採集11隻樣本於9個採集樣點,共來自於6個國家,進行粒線體序列分析後,得有6個基因型。研究結果發現,尖翅香蕉在亞洲地區的族群基因相似度與地理距離遠近具有相同模式。第二部分,為了建構香蕉弄蝶屬的成員之親緣關係以及食性演化,本研究採用粒線體與核序列進行分析(COI+COII: 2209 bp; Ef-1α: 1200 bp)。研究結果顯示,香蕉弄蝶屬為單系群,且屬內六種物種皆為單系群。此外,香蕉弄蝶與尖翅香蕉弄蝶亦為一個單系群,顯示以芭蕉科為食草的利用為單一寄主轉移事件。Item 台灣地區栓菌屬親緣關係之研究(2005) 李肇晉; Gou-Gin Lee栓菌屬(Trametes),是一種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多孔菌,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L.:Fr.)Pilt又稱彩絨栓菌,一種廣為人知的藥用真菌,分類地位隸屬於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帽菌綱(Hymenomycetes),無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本實驗由台灣 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之「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購買Trametes elegans, T. feei, T. gibbosa, T. heteromorpha, T. hirsuta, T. lactinea, T. orientalis, T. pubescens, T. suaveolens 9株台灣產栓菌屬純菌株,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吳聲華研究員提供台灣產雲芝(T. versicolor)種內不同採集地14株及毛栓菌1株(T. hirsuta)之純培養菌株,併以野外採集所得之毛栓菌2株,於實驗室純培養並抽取基因體DNA(genomic DNA),針對核醣體DNA內轉錄區(ITS1-5.8S-ITS2 rDNA)及部分粒線體次單位核醣DNA(partial mt SSU rDNA),經由聚合連鎖反應(PCR)及核酸定序(sequencing)將目標序列解序,再加上美國國家衛生院的NCBI網站下載之5株多孔菌科真菌,所得之序列以生物資訊常用相關軟體Bioedit, Clustal, DnaSP等作序列排序(alignment)及族群分析,藉此探討本屬真菌種內遺傳分化及種間之親緣關係,並計算遺傳距離(genetic distance),再以統計軟體PAUP4.0之Maximum parsimony及Neighbor-Joining兩種分析法進行演算並建構演化樹,結果發現本實驗中分析的雲芝(T. versicolor)種內發生些微變異,但不足以產生種的分化現象;T. orientalis與T. lactinea成一共系群並自成一格;T. heteromorpha, T. feei兩株栓菌在早期便與其他栓菌分歧演化,其遺傳距離也比較遠,甚至超過不同屬的多孔菌,因此這兩株栓菌的歸類有再檢討之必要;朱紅栓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則是與栓菌群有著非常密切的親緣關係,對於其過去在形態分類的變動上,提供了分子分類訊息供參考。本實驗所建立的親緣關係樹,期望能對於日後在相關產品開發或相近物種之藥用特性比較提供發展基礎。Item 東亞地區水韭屬植物親緣關係研究(2005) 謝育慈本研究利用核ribosomal ITS及LEAFY的第二個intron片段,以東亞地區水韭屬植物為對象,加上紐澳與美洲地區其他種類的水韭屬植物,進行親緣關係樹的重建。希望能藉此分子資料,來輔助形態比對的資料,以釐清金門地區水韭族群的分類地位,並由親緣關係樹上的歸群,瞭解東亞地區水韭屬植物間的親緣與雜交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ITS片段對東亞地區種類間的關係無法提供良好的解析。在LEAFY片段上,金門地區水韭族群雖與I. taiwanensis相近,但有一位點一致地與I. taiwanensis有差異;形態上兩者在球莖瓣數、大孢子大小有穩定差異。因此,本研究建議將金門地區水韭族群處理為I. taiwanensis的變種。 LEAFY片段上的結果支持先前對I. sinensis var. sinensis所提出的推論,I. sinensis var. sinensis應是異源多倍體,I. taiwanensis與I. yunguiensis可能是其雜交親本。此外,本研究發現I. asiatica應與I. japonica在親緣關係上較為接近。Item 臺灣及琉球群島兩地狹口蛙科之生物地理與親緣關係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6-12-??) 賴伯琦; 呂光洋; 童武夫分布於遠東地區(臺灣與琉球群島)的四種狹口蛙科經由10種同功異構酶的電泳比較後發現其於肝臟與肌肉中共有22個基因座。所取樣的223隻,分屬於16 個族群:1個巴氏小雨挂、5個黑蒙西氏小雨蛙、2個史丹吉氏小雨蛙及8個小雨蛙族群。分析結果顯示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和小雨蛙有較近的遺傳關係,史丹吉氏小雨蛙則與它們的關係較遠。四種狹口蛙科的16個族群可由遺傳距離的UPGMA結果分為三群:(1)臺灣的小雨蛙;(2)臺灣的巴氏小雨垃、黑蒙面氏小雨蛙和琉球群島的小雨蛙;(3)臺灣的、史丹吉氏小雨蛙。 此外,狹口蛙科之種間及種內皆已呈現高度的基因分化。Item 利用trnL intron序列分析低等金縷梅類植物分子親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9-12-??) 吳瑞娥; 童武夫; 王震哲測定分布於東亞的低等金縷梅類植物6科10個代表種的tmL(UAA) intron DNA序列,期以界定低等金縷梅類植物的分子親緣關係。以木蘭科鵝掌楸屬(Liriodendron)及烏心石屬(Michelia)為外群分析峙,獲得一個最近鄰的樹型圖及四個最儉約的樹型圖,其中最儉約的步長為418,其CI值與RI值分別為0.832及0.792。從trnL ( UAA) intron基因樹的結果顯示:1.領春木科與法國梧桐科聚在一起;2.昆欄樹科和水青樹科關係較近,後者應併入前者;3.達香樹科與金縷梅科關係較近,應置於金縷梅科內。我們的結果推論這些由古老、孤立的科別所組成的低等金縷梅類植物應為異質類群(heterogeneous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