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Bβ1 基因轉殖鼠建立並分析其海馬迴的組織切片培養
    (2010) 馬智剛; Chih-Kang Ma
    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第12型(SCA12)是由於PPP2R2B基因5’端未轉譯區(UTR)的CAG重覆片段擴增所造成,該基因是一個腦神經專一性表現的去磷酸化酶protein phosphatase 2A (PP2A)中的調控β次單元。該CAG擴增可能造成PPP2R2B基因的過度表現,因而提高了PP2A的活性,這樣的改變可能因而造成神經細胞的失能與死亡,也是目前推論的SCA12的可能致病機理。我們實驗室已經成功的建立Bβ1過度表現的基因轉殖小鼠,也在這些小鼠中觀察到Purkinje 細胞丟失與神經膠細胞些微的增生(gliosis)。在本研究中,我們繼續的在分子層面分析這些老鼠的致病機轉。我們在行為測試發現,Bβ1過表現小鼠,並沒有明顯呈現出焦慮與運動失調的現象,反而表現出較正常組更為好的成績,唯獨在實驗中的排遺程度遠較對照組有顯著提高的結果。此外我們了解PP2A的受質之ㄧ是維繫微管胞器穩定( microtubule- associated)的重要蛋白,也就是Tau蛋白,在這樣的關係上我們認為Bβ1與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有鑒於此,為了未來AD與SCA12相關性的研究方向,我們試著建立成鼠的大腦海馬迴(hippocampus)的切片培養(slice culture)。Bβ1過表現基因轉殖小鼠的腦切片培養可以提供我們便捷的平台以了解SCA12在分子層面的作用機理與篩選治療方式。目前能夠確定的是操作的培養技術上可以穩定的讓成鼠的海馬迴離體培養18天後,亦保有60%以上的細胞存活率,雖然沒有觀測到Bβ1過表現小鼠與正常小鼠的切片培養有差異存在,但在實驗技術的開發上的成果,將能提供我們對於Bβ1失調在離體實驗中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