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入侵與原生淡水龜的數感認知比較
    (2021) 林鳳君; Lin, Feng-Chun
    烏龜能辨別數量嗎?這個問題不只是認知心理學的範疇,更與行為生態息息相關。例如雄性會選擇加入雌性個體比較多的群體;領域的佔有者也會依據入侵者的數量決定要逃跑還是奮力一搏,這些行為的決策都奠基於動物具有數量感知能力。在魚類、鳥類和哺乳類上都已有大量研究投入,唯獨爬行動物是否能辨別數量,研究仍非常罕見。在第一章我以臺灣原生淡水龜種斑龜為研究對象,共分為兩個實驗:實驗一為一系列比率由低到高的順序進行的五組測驗;實驗二則是包含共三十二種數量組合的混合測驗。訓練斑龜基於「大於」的抽象規則來辨別數量,而非認特定數量或圖形。研究結果顯示,斑龜能夠成功辨別本研究最難的數字組合:九比十,也發現其數感認知表現符合韋伯率,即兩數量間的比率越高則代表辨別難度越難因此表現變差。另外其表現隨著天數而顯著提升,顯示斑龜具有學習能力。第二章我用全球百大入侵種之一的紅耳龜進行與第一章一樣的實驗,發現當面對必須靈活運用抽象概念的測試時,入侵種的數感表現優於原生龜,顯示紅耳龜可能有較佳的行為彈性。本研究中烏龜所展現的優異數感能力接露爬行動物的認知能力很可能是被嚴重低估的,也暗示其生態行為決策機制可能並不簡單,本論文也是首度試圖透過數感能力連結認知能力與入侵生物學的研究。
  • Item
    以生態棲位模擬推估外來蝶種於氣候變遷下在台灣之分布變動
    (2015) 陳姿伶
    近年來氣候變遷的情形被指出可能加速外來種擴散、促進外來種數量增加、提高外來種對原生種的競爭能力或增強外來種對經濟作物的迫害,甚至助長病媒的繁衍。而外來種的出沒在各地幾乎都會發生,部分外來種會對當地經濟、環境或生物多樣性造成迫害而被歸列為入侵種,因而成為許多研究者欲探討研究的對象。因此許多研究為了即早做出對外來種入侵的因應對策,便使用物種分布預測模式預測外來種的分布,以了解當外來種入侵時會向那些地方擴散,便於提早做出因應對策。因此本研究欲利用最大熵演算法預測2050年及2080年暖化情境下臺灣外來種蝴蝶的分布情形,並針對這些情形進行探討。結果顯示,來自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已定居於臺灣的外來蝶種,皆可能繼續在臺灣擴散其分布區域;而尚未進入臺灣本島的外來蝶種也可能擴散進入臺灣本島。基本上影響多數外來蝶種的最重要因子皆與雨量相關。從結果可以發現,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進入臺灣的外來蝶種分布確實受到影響,因此本研究針對會成為入侵種的外來蝶種進行探討,期望結果可以提供給保育物種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