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67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產貓蛛科蜘蛛之系統分類和都市化對其遺傳多樣性之影響(2024) 羅英元; Lo, Ying-Yuan在面臨生物多樣性持續流失的壓力下,加速釐清野生物的多樣性資訊、親緣關係和生態演化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基礎。貓蛛科蜘蛛為狼蛛總科的成員,是物種多樣性相當高的遊獵型蜘蛛,廣泛分布於草生地、灌木叢和樹冠層等不同棲息地,也是都市、農業生態系中相當普遍的蜘蛛之一。牠們在臺灣的物種多樣性是被大幅低估的,因此本研究首先對臺灣產貓蛛科進行全面性的分類整理,並使用整合性物種界定方法探討牠們的物種界限,包含ABGD、ABSP、bPTP、 GMYC、BPP等。根據形態證據,共整理出5屬16種,包含7個新種(Hamataliwa cordivulva sp. nov.、Hamat. leporauris sp. nov.、Oxyopes hasta sp. nov.、O. taiwanensis sp. nov.、Tapponia auriola sp. nov.、T. parva sp. nov.、T. rarobulbus sp. nov.)和7個新紀錄種(Hamadruas hieroglyphica (Thorell, 1887)、Hamat. foveata Tang& Li, 2012、O. fujianicus Song & Zhu, 1993、O. sertatoides Xie & Kim, 1996、O. striagatus Song, 1991、O. sushilae Tikader, 1965、Peucetia latikae Tikader, 1970),而 P. formosensis Kishida, 1930 則列爲疑問種。依據K2P模型計算樣本間的COI基因遺傳距離,結果顯示以遺傳距離3%為閾值可有效鑑定多數物種,然而部分物種間的界限並不明確,例如 O. sertatus 和 O. taiwanensis sp. nov.,以及 Hamat. cordivulva sp. nov. 和 Hamata. foveata 之間都有明確的生殖結構差異,但是ABGD、ASAP、bPTP、GMYC等方法都無法區別;相反的,T. parva sp. nov. 的種內遺傳距離大於4%,但未有明確的形態分化證據。此外,本研究透過5個分子遺傳標記(12S rRNA、18S rRNA、28S rRNA、COI、histone H3)來釐清貓蛛科內的親緣關係,資料集共包含6屬42種。最大似然法(ML)和貝葉斯推理法(BI)所重建的分子系統發育樹支持貓蛛科包含3大支系,包括:(1)Peucetia和 Tapinillus;(2)Oxyopes;(3)Hamadruas、Hamataliwa和Tapponia。除了 Tapponia 以外,各屬皆為單系群,但Hamataliwa 和 Tapponia 之間的關係和屬徵定義有待釐清。透過幾何形態學方法分析背甲形狀和眼式位置的變異,發現除了Hamadruas和Oxyopes的形態空間完全重疊之外,背甲形狀在不同性別及各屬之間皆具有明顯的差異,並且展現系統發育信號;同時,我們也探討背甲形狀變異與貓蛛的步足形態與活動模式之間的關聯,發現貓蛛科可能起源於較頻繁移動的活動模式,其步足相對較長、背甲也具有更寬大的胸區,其後演化出定棲活動模式的類群,其步足比例較短,背甲胸區則未特別突出。斜紋貓蛛(O. sertatus)是臺灣低海拔山區、農地及都市綠地廣泛分布的物種,因此是探討都市化過程對野生物遺傳多樣性影響的理想材料。目前有兩個假說被提出,即「都市破碎化模型」預期都市對生物的擴散是種屏障,而「都市促進模型」則預期都市對適應者的擴散來說扮演著廊道的作用。我們於台中及南投地區選取17個不同都市化程度的樣點,利用4 km2(地景尺度)及0.25 km2(局部尺度)範圍內土地利用組成作爲量化都市化程度的依據,並利用COI與RAD-seq資料分析斜紋貓蛛族群內的遺傳變異、族群間的遺傳分化和遺傳結構。結果顯示,許多遺傳多樣性指數都有伴隨都市化程度增加而下降的趨勢,特別是雜合度觀測值(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O)在0.25 km2及4 km2尺度下,以及對偶基因豐富度(allelic richness, Ar)在4 km2尺度下皆有顯著的降低,不過核苷酸多樣性則不受影響;此外,族群間的COI及RAD-seq遺傳分化指數,在都市區域顯著高於非都市區域。這些結果皆符合「都市破碎化模型」的預期,即都市內因自然棲地有限、面積小且互相隔離,導致小族群、遺傳漂變作用增強及遺傳多樣性的流失;不過STRUCTURE和PCA分析結果並未顯示有族群遺傳結構,表示都市和非都市族群間仍有相當程度的基因流動。總結來說,本論文作為首次探討全面探討貓蛛科蜘蛛的物種多樣性和親緣關係,強調了形態診斷與其他整合性物種界定方法對精確評估物種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背甲形態在親緣關係和活動型態適應的關聯;最後,也突顯改善都市自然棲地的品質與連結的需求,以確保都市野生物、生態系統服務與功能的永續發展。Item 乳酸桿菌 GR0877 對葡聚糖硫酸鈉導致腸道炎症小鼠模式的預防作用(2024) 王科鑒; Wang, Ke-Chien過去認為母乳是無菌的,但後來發現母乳中具有乳酸菌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的存在,乳酸菌中的乳桿菌屬 (Lactobacillus) 是最常見的菌屬,且目前許多的研究發現乳汁中除了擁有乳桿菌屬外,還有雙歧桿菌屬 (Bifidobacterium)、葡萄球菌屬 (Staphylococcus)、擬桿菌屬 (Bacteroides)、梭菌屬 (Clostridium) 及腸球菌 (Enterococcus) 等等,不過母乳中菌屬會隨著不同族群以及女性個體差異會有所不同。有很多證據顯示,乳酸桿菌具有抗發炎的效果,且也有研究指出乳酸桿菌對於哺乳女性以及健康兒童有正面的影響,使得乳酸桿菌成為益生菌的新目標。本次研究想要探討乳酸桿菌的益生特性,使用葡聚糖硫酸鈉 (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 誘導小鼠產生潰瘍性結腸炎,使用乳酸桿菌來評估改善腸道發炎的效果。本次實驗挑選過去實驗室利用細胞模式篩選出來的乳酸桿菌,本研究利用該乳酸桿菌使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動物模式,將乳酸桿菌分為活菌以及熱殺菌,探討兩種母乳酸桿菌預防與改善腸道發炎的能力。實驗結果顯示,餵食熱殺菌的實驗小鼠,糞便潛血、結腸長度與糞便型態均有顯著改善,而餵食活菌的實驗小鼠,在糞便潛血與糞便型態有顯著改善,進一步組織學分析發現餵食母乳酸桿菌的腸壁完整性、細胞浸潤、潰瘍等等均有改善,腸道組織的緊密連接 (tight junction) 相關分子也有受到改善的情形。藉由以上結果得知,該乳酸桿菌對於緩解腸道發炎症狀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未來可作為在探討益生菌對於腸道發炎的相關研究,並且具有可應用於舒緩臨床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潛力。Item 太田樹蛙受恙螨之感染現象與其宿主性別和環境因子之關聯(2024) 傅宇軒; FU, Yu-Syuan性別差異感染普遍存在於寄主類群中。雌性與雄性宿主受寄生蟲感染程度不同的現象可能源於其行為或生理上的差異,大多數以脊椎動物為宿主的情況下,雄性宿主的寄生蟲感染程度會高於雌性宿主。此現象通常被歸因至雄性激素引起之免疫抑制反應,或是為了交配而採取的高風險行為。先前文獻對於哺乳動物宿主間性別差異感染的現象已有大量之探討,但鮮少有人探討兩棲類動物寄生蟲的相關現象。本研究聚焦於台灣地區太田樹蛙與恙螨的寄生關係,探討其潛在的性別差異感染現象及其背後的生理與環境因子。我們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進行每月一次的調查,研究地點為台東知本溪及花蓮美崙溪。我們發現恙螨感染率與宿主體型呈正相關,GLMM也顯示宿主體型是影響恙螨感染程度的重要因子,我們因而推測恙螨可能偏好較大的宿主。恙螨感染率與宿主身體健康狀態呈負相關,但我們無法得知其因果關係。分析結果顯示微棲地類型及濕度是影響恙螨感染程度的主要環境因子,該結果可能與恙螨的生活史相關。我們原先預期公蛙會在雄性激素和繁殖季節群聚鳴叫的影響下具有較高恙螨感染程度,研究結果卻顯示知本地區全年間雌蛙的感染強度顯著高於雄蛙且盛行率在大多數月份略高於雄蛙。知本溪與美崙溪相比之下明顯具有全年較高的恙螨盛行率,該差異可能源自於其他環境因子(例如溫泉)以及恙螨與宿主族群間的交互作用。雖然太田樹蛙的雌雄二型性可能是形塑雌性偏好感染現象的原因,但我們仍需要進一步驗證雌性偏好寄生現象背後的機制假說(例如:雌性宿主體型較大,能提供恙螨豐富的食物來源;雌性生殖與免疫投資之間具有拮抗效應;宿主性別間行為具有顯著差異)以及探討恙螨感染部位分布明顯不均的原因。Item 以果蠅模式研究皰疹病毒出核蛋白BFRF1減緩蛋白質包涵體毒性之機制(2024) 許鈺暄; Hsu, Yu-Hsuan常見多麩醯胺酸異常擴增蛋白質引起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有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亨丁頓舞蹈症、齒狀紅核蒼白球萎縮症和脊髓延髓性肌肉萎縮症,這些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徵,為神經細胞中多麩醯胺酸擴增蛋白所形成包涵體的累積,不正常蛋白折疊所形成包涵體的角色,是為疾病的成因或結果尚有爭議,但許多研究發現減少錯誤折疊蛋白質的合成,促進清除蛋白質聚集體,或降低蛋白質聚集體所產生的毒性,皆可有效減緩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先前研究發現,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的 BFRF1 蛋白可誘導的囊泡形成,選擇性地吞噬細胞核內蛋白包涵體,促進神經母細胞瘤細胞核中突變 Huntingtin (Htt)蛋白包涵體的運送和清除。為了進一步了解 BFRF1 蛋白質能否在動物體中有類似效果,本研究利用第三型脊髓小腦共濟失調果蠅模式,測試BFRF1蛋白是否可減緩多麩醯胺酸擴增包涵體的蛋白毒性。我們發現過量表現BFRF1蛋白質,本身並不影響果蠅複眼發育,而 Atxn3 蛋白質所引起的果蠅視網膜神徑細胞退化,可因BFRF1蛋白質表現而緩解,BFRF1 蛋白質也可減少果蠅中可溶性和不溶性的 Atxn3 蛋白質。儘管壽命沒改善,但 BFRF1 蛋白質可增加第三型脊髓小腦共濟失調果蠅模式的運動功能。這些結果說明 BFRF1 蛋白質能在果蠅中抑制突變 Atxn3 蛋白的毒性,其作用可能藉誘導囊泡形成,透過細胞自噬途徑,清除選吞噬蛋白質包涵體。Item 全球島嶼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特性(2024) 李家儀; Li, Jia-Yi動物和人類間可以互相傳播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對人類社會、經濟和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全球旅遊與貿易的盛行增加了動物擴散到世界各地的機會,包括囓齒類動物。囓齒類動物可以藉由直接與節肢動物病媒兩種不同的途徑傳播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囓齒類動物會傳播許多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當牠們有機會入侵島嶼時,可能會同時引入病原體或寄生在囓齒類動物身上的節肢動物病媒。相較於大陸,島嶼較容易出現哪些類型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鮮少受到關注。傳染病要在島嶼上持續出現,必須同時存在病原體、宿主與合適的生態環境,因此島嶼本身的地理生態特性和社會經濟因素,可能也會影響島嶼出現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和種類。本研究透過PubMed資料庫,收集記錄全球重要島嶼的各種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囓齒類動物宿主和節肢動物病媒種類,並比較病毒、細菌和寄生蟲三種不同病原類型和兩種傳播方式(直接vs.節肢動物病媒)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於島嶼上的出現率是否不同。考量大陸性和海洋性島嶼的生態特性不同,因此將島嶼分成兩種類型進一步進行比較。最後再收集島嶼相關的自然和社會因子,除了島嶼類型外,還包括島嶼面積、島嶼與大陸的距離、海拔最高點、人均國民所得、人口數、人口密度、平均年均溫、平均年雨量,並分析這些因子與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的關係。共收集到557篇相關文獻資料,發現全球805個島嶼中,有155個島嶼紀錄有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以臺灣出現23種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為最多。全世界59種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有41種在島嶼上出現過,出現頻度最高為鉤端螺旋體病,共出現在71個島嶼。複迴歸分析顯示,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和島嶼上的海拔最高點、人口數、人均國民所得均呈現正相關;人口數和島嶼與大陸之間的距離有顯著的交互作用,隨著島嶼人口數的增加,相較於較遠的島嶼,較近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增加的速度會較快;最後,島嶼類型、面積、與距離三者之間也存在顯著交互作用,在大陸性島嶼,隨著島嶼面積的增加,較近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增加的速度較較遠的島嶼快;相反地,在海洋性島嶼,隨著島嶼面積的增加,較遠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增加的速度較較近的島嶼快。檢測到傳染病的宿主中,以玄鼠(Rattus rattus)這個外來鼠種記錄到的傳染病種類最多。大陸性島嶼出現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顯著高於海洋性島嶼,且蜱所傳播的傳染病較容易在大陸性島嶼出現;海洋性島嶼較容易出現直接傳播的傳染病,島嶼上的宿主以外來鼠種為主,且出現的傳染病種類大多相同;相對地,大陸性島嶼出現的傳染病種類則較為不同。島嶼上和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相關的節肢動物病媒有6種,其中又以蜱可以傳播的傳染病種類為最多有12種。最後,成對島嶼之間的距離越近,傳染病組成相似度越高。本研究詳盡記錄了全球島嶼出現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並發現島嶼類型會影響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和種類,以往普遍認知的氣候因子,如高溫多雨並未發現會影響島嶼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數量,其他因子,例如富裕程度,可能也會同時影響島嶼被發現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機率。未來應再探討其它因子,如囓齒類動物體重如何影響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盛行率,以得知更完整影響島嶼出現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原因。Item Rab18透過Wnt訊息傳遞路徑調控出生後小鼠側腦室下區神經幹細胞功能(2024) 郭雅琳; Guo, Ya-Lin成年哺乳類動物的大腦中有兩個腦區存在神經幹細胞,且終其一生負責成年神經元新生。其中一個腦區位於側腦室的腦室下區 (subventricular zone, SVZ),位於此處的神經幹細胞 (neural stem cell, NSC) 會產生大量的神經母細胞 (neuroblast),而這群神經母細胞會沿著吻測遷移流 (rostral migratory stream)遷移至嗅球 (olfactory bulb, OB),進而分化成中間神經元 (interneuron)。胚胎發育時期,Wnt訊息傳遞路徑會維持神經前驅細胞 (neural progenitor cell) 的增殖,且近期研究發現Wnt訊息傳遞路徑對於成年神經元新生是必要的。Rab18是Ras相關的小GTP酶Rab家族中的成員之一,實驗室先前研究發現Rab18會活化Wnt訊息傳遞路徑。因此我們提出Rab18可能透過Wnt訊息傳遞路徑調控出生後小鼠的神經元新生的假設。我們取出生後第七天小鼠SVZ的神經幹細胞培養成初代神經球,發現Rab18會透過Wnt訊息傳遞路徑促進出生後小鼠SVZ神經幹細胞的增殖。銀杏內脂A (Ginkgolide A, GA) 以及銀杏內脂B (Ginkgolide B, GB) 是銀杏萃取物含量較高的成分。過去實驗室發現,GA和GB皆會活化Wnt訊息傳遞路徑,且GA會促進Wnt目標基因的表達,而GB則會透過Wnt訊息傳遞路徑促進神經幹細胞分化成神經元。因此我們提出當Rab18缺失時,GA和GB能夠挽救出生後小鼠SVZ神經元新生的假設。發現當Rab18缺失的情況下,GA能夠挽救出生後小鼠SVZ神經幹細胞增殖,而GB能夠挽救出生後小鼠SVZ神經幹細胞分化成神經元。綜合以上結果,Rab18會透過Wnt訊息傳遞路徑調控出生後小鼠SVZ神經元新生。Item 犬群位階的線性程度與其對人類依賴程度的關連(2024) 張書敏; Chang, Shu-Min有些群居物種會透過競爭互動建立位階關係,位階影響了牠們使用資源的順 序並降低衝突的產生。然而資源的豐富程度會影響位階的線性程度。在資源充足 的情況下,個體間無需競爭食物資源,因此位階的重要性下降。許多研究顯示犬 科動物的位階關係有明確的線性程度,優勢個體可優先使用資源,減少競爭的再 發生率。然而,有些犬群完全依賴人類供食與照顧,並與人類互動頻繁,有些則 僅部分依賴人類供食,且與人類互動少,而人類是否影響犬群位階的線性程度, 卻尚未被探討。因此,本研究目的是了解犬群對人類不同依賴程度是否影響其位 階線性程度。本研究之假說為:相較於部分依賴人類供食且與人類互動少的犬群, 完全依賴人類的犬群位階線性程度較低。本研究將犬群分類成第一類完全依賴人 類 (n = 4 群) 以及第二類部分依賴人類 (n = 2 群)。在第一類犬群中,犬隻完全依 賴人類提供充足的食物量,並與人類互動頻繁。而在第二類犬群中,犬隻僅部分 依賴人類供食,人類提供的食物量無法支撐整個犬群食用,且犬隻不常與人類接 觸,互動較少。我利用攝影機分別記錄此兩類犬群的行為,包含 (1) 服從性行為、 (2) 攻擊性行為。我使用此兩種行為計算出各犬群位階的線性指數 (Landau’s index),並比較兩類犬群群內成員間以及犬群對人的攻擊性行為表現比例是否有 差異。結果顯示,第一類中的四個犬群以兩種行為計算的位階線性指數皆無顯著 線性程度。第二類中的兩個犬群以攻擊性行為計算的位階線性指數皆無顯著線性 程度,而以服從性行為計算時,一群的位階無顯著線性程度,另一群的位階則有 顯著線性程度且優勢犬隻會優先使用食物資源。此外,相較於第二類犬群,第一 類犬群對人表現出較少的攻擊性行爲比例。本研究之結果顯示,人類會影響犬群 位階關係與犬隻行為。人類除了提供充足食物資源而影響犬群位階的線性程度外, 人類與犬隻的密切互動,也影響了犬隻對人類的行為表現。犬隻可能因爲人類掌 握食物資源,而將人類視為群體中的優勢個體。犬隻減少了對人類的攻擊性行為,並傾向與人互動,展現出更多服從性行為,此行為傾向可以增加犬隻獲得食物資 源的機會。Item 以穩定碳氮同位素探討雙連埤浮島養分來源(2024) 黃冠博; Huang, Guan-Bo浮島是由水生植物的根系以及有機物殘質所構成,在全球熱帶與亞熱帶溼地中常見的地景。浮島的增長可能會限制湖泊的可達性,佔據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適合的棲地,然而浮島在改善環境與水質上有重要的作用。近來,浮島被認為是一種環境議題的自然解方,不但能增加湖域的水質、生物多樣性更能提供美學價值。浮島上的水生植物氮的主要來源究竟是浮島的基質或者是湖水與其對環境變遷如大氣沉降的反應有密切的關係,但少有研究觸,故為本研究欲探討的議題。不同來源的氮素常具有不同之穩定同位素比值(δ),因此透過分析植物、浮島基質以及湖水的氮穩定同位素,可估算浮島植物運用了多少湖域來源的氮和浮島本身產出的氮素。另外除了測量穩定同位素比值的天然含量外,主動添加高濃度氮穩定同位素比值的追蹤劑,透過定量的實驗的投放,可以增加穩定同位素的訊號,有助於進一步釐清氮素在浮島上的移動狀況,並可以與穩定同位素的天然含量做比較是否有相同的趨勢存在。另外本研究收集了環境因子與植物功能性狀,希望能了解造成δ15N變化的原因。結果顯示,δ15N在物種間有顯著的差異,鄰近水域的物種有較高的δ15N,顯示浮島與湖域之間的氮素因為不同的循環路徑而有不同的訊號;物種間δ15N的含量有顯著差異,藉由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發現δ15N與,物種、比葉面積、葉乾物質量和菌根類型有顯著的相關,並且也受到土壤水pH、電導度等環境因子的影響δ15N有顯著的影響,物種間δ15N的差異或與其功能性狀的差異有關,而所量測的功能性狀和植物經濟譜(plant economics spectrum)有密切的關係。雙來源混合模型的結果顯示,浮島上的植物約有56.9%的氮源來自浮島的土壤,43.1%來自湖水中。δ15N的追蹤劑實驗結果示縱劑很快速的進入湖水、土壤跟水中的有機物中。比較2022與2024的兩次實驗可以發現,雙連埤湖域的同位素結構有著非常劇烈的變化,值得進一步探討造成其變化的是因為外來的汙染,或是湖水養分循環的變化。Item 種間競爭壓力促進尼泊爾埋葬蟲合作行為的地區性適應(2024) 陳厚安; Chen, Ho-An地區性適應使生物能夠在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生存及繁衍,其牽涉演化及生態多種力量的交互作用,並影響生物型態、生活史、行為等各種層面的適應結果。而在行為生態方面,合作行為的演化更被認為是生物於變動的環境下,例如物理條件、生物作用等環境壓力的影響,所衍生的適應策略。然而,儘管知道環境壓力會影響社會行為,但其如何對於不同族群的合作行為產生地區性的適應分化,仍舊缺乏較完整的討論。對此本研究以分布於臺灣陽明山和合歡山兩個地區的尼泊爾埋葬蟲(Nicrophorus nepalensis)族群做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族群之間合作行為的地區性適應是受到哪些環境因素所驅使。研究透過野外調查和共園合作行為實驗,探討溫度和麗蠅競爭是否影響不同地區尼泊爾埋葬蟲的分布及合作行為的差異。調查結果顯示,在族群分布上,不同於全年分布的合歡山族群,陽明山地區的尼泊爾埋葬蟲只在特定的季節活動,並且在分布上與麗蠅發生種間競爭的程度也較低。此外,共園實驗結果也顯示,合歡山族群在面臨麗蠅競爭時,表現出比陽明山族群更合作的群體繁殖。研究表明麗蠅壓力的不同,造就地區之間的尼泊爾埋葬蟲族群在面對種間競爭的合作行為表現產生歧異。本研究揭示種間競爭影響了社會行為產生地區性適應的具體案例,並為生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如何影響物種分化提供了新的見解。Item 空氣汙染對都市聲景影響的初步分析(2024) 張庭慎; Jhang, Ting-Shen近年來全球環境變動日趨劇烈,尤其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其中空氣汙染對人類與眾多生物皆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故引起很大的關注。有研究顯示空汙不僅會影響生物呼吸系統的生理作用,如降低肺活量、增加呼吸速率等,導致生物的發聲行為產生變化,同時也會影響生物的時空分布與物種組成,改變一個地點的聲音的多樣性與能量,最終將會反映在聲景(soundscape)的特徵上。然而多數有關空氣汙染和聲景的研究是針對森林大火或沙塵暴等重大特殊事件,評估空氣汙染對聲景的影響,卻甚少探討都市中常見的空氣汙染對聲景的影響。本研究使用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 AQI)評估空氣汙染的程度,同時利用亞洲聲景監測網三個測站的聲景資料,計算聲音指數(acoustic indices)量化聲音特徵,首先以spearman's correlation分析聲音指數與AQI之間的關係,並以研究期間之日AQI分別在三個地點中四季的第25百分位數和第75百分位數作為閾值分別篩選出在台中與高雄所發生的空氣汙染不嚴重和嚴重空氣汙染的日子,以Mann-Whitney U test分析汙染嚴重與汙染不嚴重期間指數的差異,探討都市中空汙對聲景的影響。結果顯示大部分在春季、清晨與夜晚群集時空氣汙染對聲景有負面影響,使發聲頻率單一且生物聲音能量降低,環境中生物音的比例降低,而在秋冬季的空氣汙染大部分對聲景有正向影響,顯示發聲頻率多樣且生物聲音能量增強,環境中生物音的占比增加,表示生物的活動、鳴叫方式會受空氣汙染影響而改變。本研究呈現了空氣汙染期間聲景變化的例子,透過聲音的角度來探討空汙不同面向的影響,將能更了解空汙對生物的危害,並提供未來環境影響評估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