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三種闊尾海蛇滲透壓調節能力之比較研究
    (2011) 鄭元誠; Yuan-Cheng Cheng
    滲透壓與離子的調節與恆定是海洋脊椎動物面臨的生存挑戰之一,而個體的滲透壓調節能力往往與其海棲程度有相關性。海蛇的後端舌下腺(posterior sublingual gland)為其鹽腺,能夠排出濃縮的氯化鈉以維持滲透壓的恆定。鹽腺管狀構造之上皮由主細胞(principal cell)構成。主細胞底側膜上Na+/K+ -ATPase (NKA)以耗能的主動運輸將體內過多的鹽分排除體外。三種不同海棲程度的闊尾海蛇(Laticauda spp.)分布於台灣的蘭嶼及綠島;闊帶青斑海蛇(L. semifasciata)是海棲程度最高的物種,黑唇青斑海蛇(L. laticaudata)次之,而黃唇青斑海(L. colubrina)蛇是最陸棲的物種。本實驗目的為比較台灣三種闊尾海蛇的滲透壓調節力是否有所差異並呼應其海棲程度。將三種闊尾海蛇分別從陸域轉移至海水及淡水馴養,分析轉移後的第0, 2, 7, 14天的血漿滲透壓、血漿離子濃度、血球容積比、肌肉含水量以及鹽腺和腎臟的NKA活性變化,用這些指標來分析其滲透壓調節能力。結果顯示,相較於黑唇及黃唇青斑海蛇,海棲程度最高的闊帶青斑海蛇維持體液滲透壓、鈉氯離子濃度以及肌肉含水量最為穩定。闊帶青斑海蛇及黑唇青斑海蛇的鹽腺NKA活性在海水馴養組皆顯著高於淡水馴養組,而陸棲程度最高的黃唇青斑海蛇的鹽腺NKA活性不論轉移至海水或淡水都沒有顯著變化。以上證據顯示闊帶青斑海蛇的滲透壓調節能力較黑唇青斑海蛇及黃唇青斑海蛇佳。而最陸棲的黃唇青斑海蛇似乎採取不同於闊帶與黑唇青斑海蛇的滲透壓調節策略因應環境鹽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