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銀離子對廣鹽性青鱂魚胚胎離子調節與海水適應能力之影響
    (2022) 李亞珊; Lee, Ya-Shan
    銀被廣泛應用於商業產品與醫療器材中,例如:抗菌劑、個人護理產品、傷口的敷料……等。隨著銀的廣泛使用,此類化學物質對水生環境的潛在負面影響也日漸受到重視。過去文獻指出,銀離子暴露會干擾魚類離子調節的功能、損害魚類的肝臟、鰓、腸子等器官與造成胚胎發育毒性,但針對銀是否會影響廣鹽性魚類適應環境鹽度轉變的能力,相關研究較為少見。本研究利用青鱂魚(Oryzias latipes)胚胎作為模式動物,更全面性地探討銀離子在淡水與海水中對廣鹽性魚類離子與滲透壓調節的影響。硝酸銀暴露7天後,淡水與海水馴養組的半致死濃度分別為0.17 ppm與1.01ppm。淡水馴養組的胚胎心率顯著上升、以NKA免疫細胞螢光染色標定的離子細胞密度顯著下降,而海水處理組則是沒有顯著變化。將胚胎暴露於含有硝酸銀的海水8天後,發現胚胎的相對喝水量顯著下降、腸道細胞的凋亡程度顯著上升,還可觀察到腸道組織與上皮細胞受損。將胚胎暴露於含有硝酸銀(0.01、0.05、0.1 ppm)的淡水7天後,轉移至含有相同硝酸銀濃度的海水中12小時,並評估銀離子對胚胎的海水適應能力之影響。結果顯示,胚胎的死亡率顯著上升、心率顯著下降,形態方面則觀察到體軸彎曲、軀幹脫水與圍心腔水腫。離子調節方面,以NKA免疫系標染色所標定的離子細胞形態變形且細胞密度顯著下降、以MitoTracker標定的卵黃囊上具粒線體活性的離子細胞之細胞密度下降、頂膜開口的大小沒有產生適應性變化,顯示離子細胞受損且可能無法轉為海水型。此外,硝酸銀暴露還會使胚胎轉移至海水後的相對喝水量顯著下降。由於離子與滲透壓調節器官的功能受損,最後導致胚胎體內鈉離子含量顯著上升。綜合以上結果,可知銀離子毒性在淡水環境下比海水環境下強,且在淡水中會造成卵黃囊上的離子細胞損傷,而在海水中則會造成腸道組織與細胞受損並降低吸收水分的能力。當離子與滲透壓調節器官受影響時,胚胎亦無法成功適應環境鹽度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