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阿拉伯芥聚泛素基因UBQ3與UBQ4之表現功能研究
    (2009) 張心嚴; Hsin-Yen Chang
    泛素(ubiquitin)是普遍存在於真核生物體中的小型蛋白質。在不同的生物體中,其序列與結構皆有高度的保守性,是調控許多訊息傳遞功能的重要蛋白質。阿拉伯芥含有許多種類的泛素基因,其中一種為聚泛素基因(polyubiquitin genes)。阿拉伯芥共有五個聚泛素基因,分別為UBQ3、UBQ4、UBQ10、UBQ11與UBQ14。而UBQ3與UBQ4是旁系同源的聚泛素基因,但是在發育過程中卻有不同的基因表現方式。因此本實驗以研究UBQ3與UBQ4的組織表現差異與找尋調控基因表現因子、調控序列為研究目標。從轉殖植物偵測報導基因(GUS)的活性,發現UBQ3與UBQ4在營養器官的表現位置沒有明顯不同,但是在花朵內卻有顯著的表現差異,這代表在生殖生長階段,UBQ3與UBQ4的表現是受不同的途徑調控。另外,更詳細地分析轉殖植物的報導基因表現後,發現內插子序列是調節UBQ3與UBQ4基因表現量最主要的因素:它會增強UBQ3的表現量,卻抑制UBQ4的表現。但序列分析及電泳膠遲緩實驗亦證明UBQ3及UBQ4的內插子序列仍共享二條順式作用序列。最後藉由給予阿拉伯芥不同光線與溫度的環境刺激,發現只有UBQ3的基因表現量會因紅光、藍光、黑暗與紫外線的刺激而增加,而UBQ4的基因表現量並不受光線或溫度的刺激而改變,表示UBQ3的表現會受光線所調控,UBQ4則否。綜合以上結果,在不同發育時期或在不同環境因子下生長,影響UBQ3與UBQ4基因表現差異的主要因素是轉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