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台灣油杉之族群遺傳及適應性演化
    (2012) 范瑾瑜; Chin-Yu Fan
    台灣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 var. formosana Hay.)屬松科植物,為台灣特有種。前人研究指出族群間斷分布容易導致族群間基因交流受阻,以至於族群間分化程度逐漸增加,於演化歷程中可能趨於形成在地適應性(local adaptation)之物種,甚至可能發生異域種化(allopatric speciation)的現象。台灣油杉分布於本島之兩端,呈現間斷分布。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台灣油杉族群間遺傳分化情形,是否因棲地環境明顯差異而產生在地適應性演化。本研究使用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的分子標記,共使用12組引子擴增,獲得465個有效條帶。依據STRUCTURE結果可將台灣油杉分為2個歸群。分析族群結構時發現台灣油杉南北部族群間具有顯著遺傳分化,台東大武30林班及41林班也具有顯著分化現象。族群間基因交流與地理距離呈現顯著正相關。中性檢測,發現台灣油杉族群內共有27個偏離中性演化的基因座,其中有11個與環境因子呈現顯著關連性。經連鎖不平衡之檢測,發現台灣油杉族群內具有不同的連鎖區域,推測台灣油杉可能受到地理距離與分歧型天擇的影響,產生不同的適應性演化,族群基因組已有分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