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Aglaomorpha meyeniana (Polypodiaceae; Pteridophyt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4-12-??) 柯佳妏; 黃曜謀; 邱文良
    連珠蕨為臺灣原生著生性蕨類,因數量稀少而被列為最受害物種,本研究針對有性生殖途徑加以檢視,並評估此一物種進行移地有性繁殖的可行性。經觀察本種孢子葉於5-9月成熟並釋出孢子,新鮮孢子播灑後5天開始發芽,培養三週後發芽率高達96%,配子體發育包括「鐵線蕨」及「槲蕨」型,成熟配子體為心臟型,孢子播灑6週後,藏精器開始出現,藏卵器則延至第8週才出現。配子體在培養12週後,經受精作用產生幼孢子體,幼孢子體經過6個月的培養,存活率可達100%,證明連珠蕨可藉由孢子培養達到大量繁殖之目的,以降低野外族群遭受採集的壓力。
  • Item
    儲存條件對連珠蕨孢子活力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6-12-??) 柯佳妏; 黃曜謀; 邱文良
    連珠蕨為臺灣稀有蕨類,可經由人工進行有性繁殖以達到離地保育之目的,而有性繁殖成功與否與其孢子活力息息相關,蕨類孢子活力受到儲存處理影響甚鉅,本研究檢視連珠蕨孢子在六種儲存條件下(21~29℃乾儲存、21~29℃浸水儲存、0~6℃乾儲存、0~6℃浸水儲存、-30~-20℃乾儲存和-80~-74℃乾儲存),儲存10個月間每個月的孢子發芽率,探討儲存條件與時間對孢子活力的影響。結果顯示經過10個月的-80~-74℃乾儲存,孢子發芽率仍達90%;21~29℃浸水儲存10個月後發芽率85%,但是有30%的孢子會在黑暗儲存中發芽;21~29℃乾儲存在10個月後,孢子發芽率降至6%;在其餘三種處理中,孢子經過1個月儲存後幾乎都已喪失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