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評估SAHA及L-BMX對SCA17小鼠之治療潛力
    (2012) 許振銘; Chen-Ming Hsu
    脊隨小腦萎縮症第十七型(SCA17)是一種晚發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造成疾病的原因是因為人類第六對染色體上面TATA-box binding protein (TBP) 這個基因有不正常CAG/CAA三核甘酸擴增的現象,進而導致轉譯出對於細胞有毒的polyQ蛋白,而使得中樞神經性統的細胞死亡。SCA17臨床上的病症類似於漢丁頓是舞蹈症(HD),病人會有運動失調、肌張力不足、認知障礙、精神疾病、失智症及舞蹈症等等。 目前有一些治療的方針是針對基因的調控做標的,像是核染色質的乙烯化,就廣泛的被應用在癌症的研究上。在先前的研究中,不管是在動物體或是細胞研究中,組蛋白去乙烯酶的抑制物(HDACi)被發現具有神經保護的功效,因此我們想研究這個治療方式是否也是有利於SCA17的治療,我們選用了兩支抑制物,SHAH是臨床上已經在使用的藥物,以及另一支新穎的HDAC抑制物L-BMX。 在我們的結果中顯示,長期投予這兩支HDAC抑制物,對於SCA17皆有輕微的治療成效,在病理組織切片的分析中,我們發現投予藥物後,小鼠腦部發炎的情況有顯著的改善,而小鼠運動行為分析上,在比較和緩的分析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小鼠的步伐以及平衡木上的平衡測試,也都有輕微改善的結果。因此,這兩支藥物確實對於SCA17小鼠的治療有輕微的成效。 此外,我們也另外做了SACA17小鼠早期的病理分析以及小腦中各種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發現Purkinje cell細胞除了細胞核有不規則萎縮的情況外,在軸突的部分也有明顯的結構鬆脫,可能會進而導致訊號傳遞的失常及細胞死亡;另外我們也發現早期小鼠腦部發炎的狀況,也可能引起神經細胞的壓力而導致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