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臺灣石(魚賓)(Acrossocheilus paradoxus)之族群遺傳結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0-06-??) 許桂菁; 王建平; 李信徹; 蔣鎮宇
    本研究係利用粒線體DNA控制區域探討台灣石□之族群遺傳結構。共檢測台灣三大地理區中十一條主要河川採取樣本,11個族群42個個體,結果顯示十一條河川的族群及個體間分子序列有相當之差異,且族群問(ΦST= 0.5680)及地理區間(ΦCT = 0.4110)已有顯著的遺傳分化。族群開之核苷酸歧異度(0.0112)及序列單型歧異度(0.97)均高。族群間的基因交流值(Nm)由0.28到40.00,基因交流值和地理距離呈現負相關(即isolation by distance)。 由MEGA重建之族群樹型圖(neighbor joining tree)得知,台灣石□族群在地理區階級具分化現象,可分為:北部、東北部(蘭陽溪、北勢溪、景美溪及內雙溪)一群;中部(頭前溪、後龍溪、大甲溪及濁水溪)一群;南部(曾文溪、高屏溪及東港溪)一群。經milllmum spanning network分析發現,濁水溪族群可能擁有台灣石□較為古老的基因型,台灣石□的遷徙路徑可能由中部地理區分別進入北部及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