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台灣寬尾鳳蝶的習性與生態需求之研究
    (2008) 王立豪
    台灣寬尾鳳蝶(Agehana maraho(Shiraki& Sonan))是台灣特有的珍稀保育類蝴蝶,自1932首次被發現,1934年命名發表迄今已超過70餘年,期間雖然有部分學者、昆蟲愛好人士對此蝶的生活史、部分生態資料進行研究與收集,還是有些基礎生態需求、行為、習性等問題尚待釐清,而且物種保育經營與管理上仍需更充分的研究以建構一完整有系統的生態資料以供作依據。 本研究調查台灣全島各主要台灣檫樹(Sassafras randaiense)分佈的地區,針對台灣寬尾鳳蝶選擇產卵植株的條件、幼生期出現時間及生長發育各階段之生態需求、蛹的化性及越冬蛹越冬條件等項目進行研究,發現雌蝶偏好產卵於陽性環境的台灣檫樹成熟葉片表面上,產卵時間從四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一、二齡幼蟲由於移動性較差,生活在與卵相似的環境,三、四齡之後的幼蟲則會移動至較為隱蔽的環境。幼生期發育過程面臨各種生存壓力,如捕食、寄生、病菌感染等。此外台灣寬尾鳳蝶藉由不固定蛹期天數以分散遭遇不良環境的風險;研究尚發現溫度為影響越冬蛹越冬成功與否的重要因子之ㄧ。 台灣檫樹於森林自然演替過程中族群逐漸式微,幼苗更新情況不良,有被其他植物取代之趨勢;加上歷年台灣寬尾鳳蝶觀察記錄之數量亦隨時間遞減甚劇,亟需人為長期介入其棲息地的經營與管理。
  • Item
    Notes on Immature Bi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Rapala Takasagonis Matsumura (Lepidoptera: Lycaenidae: Theclina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5-12-??) 徐堉峰; 王立豪; 黃行七; 呂至堅
    高砂燕灰蝶是一臺灣特有蝶種,過去其幼生期資料極其欠缺,除了一筆寄主植物記錄之外,往昔文獻完全沒有其他相關資料。本研究發兩種高砂燕灰蝶之新寄主植物、提供幼期習性與形態資料,並討論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