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寄生蟲與食物資源對台灣森鼠繁殖表現的影響
    (2016) 游艾芸; Yu, Ai-Yun
    根據生活史理論,在有限的資源下,自然選擇可優化(optimize)生物在生存與繁殖間的資源分配,而最大化(maximize)其子代數或子代品質(此即生活史權衡,life history trade-off)。一般認為,寄生蟲與食物資源皆會影響生物的能量分配與獲得,進而影響宿主的繁殖表現;同時,由於雌雄兩性往往有不同的生活史,在面對寄生蟲與食物資源的影響時,可能有不同的權衡方式。本研究檢測內寄生蟲與種子食物資源對台灣森鼠(Apodemus semotus)繁殖表現(子代數與子代品質)的影響。2013年我在雪霸國家公園內一處針闊混林進行野外操控實驗,包括有系統地挑選樣點給予種子添加,以及將所有捕捉之 A. semotus隨機分配給予移除內寄生蟲藥物Ivermectin或水(控制組)。接著我利用10個微衛星基因座進行親子鑑定,並用捕捉標放資料計算子代的平均體重(子代品質的指標)。結果顯示,內寄生蟲移除對A. semotus子代數沒有影響,而食物資源可提高個體子代數;同時,內寄生蟲與食物資源並不影響A. semotus子代品質。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內寄生蟲,食物資源對A. semotus的繁殖表現更為重要。此結果有助於我們了解外在因子如何影響宿主生活史策略與族群動態。由於本研究所估算的子代數與子代品質相當接近A. semotus的適存度,而非前人研究常使用的短期或單次的繁殖表現,因此本研究可作為內寄生蟲對宿主適存度無負面影響的一個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