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阿拉伯芥atToc159 轉運蛋白基因的細胞專一性表現與領先內插子對基因表現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13-??-??) 劉玉山; 孫智雯; Yu-Shan Liu and Chih-Wen Sun
    的同源蛋白質,分成atToc159/atToc90 和atToc132/atToc120 兩大群。其中atToc159/atToc90被認為與辨識和運輸光合作用蛋白質有關,atToc132/atToc120 則可能負責辨識和運輸非光合作用蛋白。在阿拉伯芥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這些轉運蛋白的基因必須被適當的調控,否則色質體的發育與生理將因缺乏必需的蛋白質的輸入而被抑制。為了解atToc159 基因家族的表現機制,轉殖分別攜帶不同長度的基因上游調控序列的重組質體進入野生型阿拉伯芥,以獲得穩定轉殖的植株。分析這些轉殖植株中營養器官的GUS 酵素活性及mRNA 表現量,發現atToc159、atToc132/90 和atToc120 基因在七天齡的幼苗中分別有最高,次之及最低的表現量。此外,位於atToc120 和atToc90 的5'UTR 內的領先內插子序列會明顯增加其基因表現量。進一步探討光對內插子在基因表現上的影響,比較生長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120PUI 和120P 轉殖株的GUS 表現量,我們發現黑暗會提高內插子效應。除了進行不同組織的基因表現之比較分析外,我們也進行了這些轉殖株中基因的細胞專一性表現的研究。令人驚訝的,在與atToc159 和atToc132 的比較下,atToc90 和atToc120 在子葉保衛細胞中基因的表現量明顯地要比葉肉細胞多,這顯示atToc90 和atToc120 在保衛細胞運輸蛋白質進入葉綠體上可能扮演一定的角色。這些研究結果支持葉綠體轉運蛋白atToc159 基因家族之基因的表現量在不同的組織和發育階段的差異,可能是受到不同的發育和環境的因子刺激所調節。
  • Item
    阿拉伯芥atToc159 轉運蛋白基因的細胞專一性表現與領先內插子對基因表現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13-??-??) 劉玉山; 孫智雯; Yu-Shan Liu and Chih-Wen Sun
    的同源蛋白質,分成atToc159/atToc90 和atToc132/atToc120 兩大群。其中atToc159/atToc90被認為與辨識和運輸光合作用蛋白質有關,atToc132/atToc120 則可能負責辨識和運輸非光合作用蛋白。在阿拉伯芥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這些轉運蛋白的基因必須被適當的調控,否則色質體的發育與生理將因缺乏必需的蛋白質的輸入而被抑制。為了解atToc159 基因家族的表現機制,轉殖分別攜帶不同長度的基因上游調控序列的重組質體進入野生型阿拉伯芥,以獲得穩定轉殖的植株。分析這些轉殖植株中營養器官的GUS 酵素活性及mRNA 表現量,發現atToc159、atToc132/90 和atToc120 基因在七天齡的幼苗中分別有最高,次之及最低的表現量。此外,位於atToc120 和atToc90 的5'UTR 內的領先內插子序列會明顯增加其基因表現量。進一步探討光對內插子在基因表現上的影響,比較生長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120PUI 和120P 轉殖株的GUS 表現量,我們發現黑暗會提高內插子效應。除了進行不同組織的基因表現之比較分析外,我們也進行了這些轉殖株中基因的細胞專一性表現的研究。令人驚訝的,在與atToc159 和atToc132 的比較下,atToc90 和atToc120 在子葉保衛細胞中基因的表現量明顯地要比葉肉細胞多,這顯示atToc90 和atToc120 在保衛細胞運輸蛋白質進入葉綠體上可能扮演一定的角色。這些研究結果支持葉綠體轉運蛋白atToc159 基因家族之基因的表現量在不同的組織和發育階段的差異,可能是受到不同的發育和環境的因子刺激所調節。
  • Item
    環境因子對稻米之泛素基因家族成員表現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7-06-??) 張淑芝; 孫智雯
    泛素是一種廣泛存在真核生物體內的高度保守性蛋白質,可參與調控各種生物功能,包括耗能性蛋白質降解作用、核酸修復、細胞週期循環,維持染色體結構、逆境反應、細胞間交互作用、各類細胞信息傳遞、內噬作用、病毒感染、致癌基因的調節、計畫性細胞凋亡、及植物生理反應的調節。而細胞內的泛素是從兩群基因家族成員所轉錄轉譯而成,這些成員包括聚合泛素基因及泛素延伸基因。為了瞭解稻米泛素基因家族成員的表現,是否會受到不同環境因素所影響,我們經由序列收集及比對分析,共找到了10個泛素基因家族成員,分別是3個聚合泛素基因及7個泛素延伸基因。再藉由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的定量方法,來比較稻米的泛素基因群在不同環境因子下的表現差異。結果顯示熱處理促使osUBQ2和osUBQ9基因表現量增加;osUBQ3、osUBQ4以及osUBQ5基因傾向在幼苗組織中表現;而osUBQ7基因在營養器官中具有組織特定性表現。
  • Item
    阿拉伯芥atToc159 轉運蛋白基因的細胞專一性表現與領先內插子對基因表現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13-??-??) 劉玉山; 孫智雯; Yu-Shan Liu and Chih-Wen Sun
    的同源蛋白質,分成atToc159/atToc90 和atToc132/atToc120 兩大群。其中atToc159/atToc90被認為與辨識和運輸光合作用蛋白質有關,atToc132/atToc120 則可能負責辨識和運輸非光合作用蛋白。在阿拉伯芥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這些轉運蛋白的基因必須被適當的調控,否則色質體的發育與生理將因缺乏必需的蛋白質的輸入而被抑制。為了解atToc159 基因家族的表現機制,轉殖分別攜帶不同長度的基因上游調控序列的重組質體進入野生型阿拉伯芥,以獲得穩定轉殖的植株。分析這些轉殖植株中營養器官的GUS 酵素活性及mRNA 表現量,發現atToc159、atToc132/90 和atToc120 基因在七天齡的幼苗中分別有最高,次之及最低的表現量。此外,位於atToc120 和atToc90 的5'UTR 內的領先內插子序列會明顯增加其基因表現量。進一步探討光對內插子在基因表現上的影響,比較生長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120PUI 和120P 轉殖株的GUS 表現量,我們發現黑暗會提高內插子效應。除了進行不同組織的基因表現之比較分析外,我們也進行了這些轉殖株中基因的細胞專一性表現的研究。令人驚訝的,在與atToc159 和atToc132 的比較下,atToc90 和atToc120 在子葉保衛細胞中基因的表現量明顯地要比葉肉細胞多,這顯示atToc90 和atToc120 在保衛細胞運輸蛋白質進入葉綠體上可能扮演一定的角色。這些研究結果支持葉綠體轉運蛋白atToc159 基因家族之基因的表現量在不同的組織和發育階段的差異,可能是受到不同的發育和環境的因子刺激所調節。
  • Item
    茯苓表現序列基因庫之建構與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7-06-??) 吳宗勳; 孫智雯
    茯苓是一種在中藥方劑裡應用範圍最廣的真菌,因其具有抗腫瘤與增進免疫力的功能。然而,其生物活性成份有關知識仍有限,且基因體研究尚在起步階段。因此,本研究欲自茯苓菌絲體建立一個茯苓表現序列標誌(EST)基因庫,並從中尋找未來具有醫藥應用潛力的蛋白質。在分析液態培養茯苓菌絲體EST 基因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16%的基因參與代謝作用、21%的基因參與遺傳訊息傳遞(其中10%為核醣體蛋白基因)、7%的基因參與環境訊息傳遞、3%的基因參與細胞程序、53%為未知功能的基因。此外,有一個與樟芝免疫調節蛋白Aca1胺基酸序列相似度達50%的基因(WcFIP1),推測此蛋白質可能是一種茯苓免疫調節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