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50
  • Item
    自然·蔓延—鐘素慧水墨創作論述 以海洋與人文的藝術對話
    (2024) 鐘素慧; Chung, Su-Huei
    本創作論述筆者在二O二一年至二O二四年間所研究創作,《自然‧蔓延》,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探尋生態脈絡、互動關係、自然變異,並研究剖析描繪自然生態中珊瑚同步產卵自然循環現象,梳理後發想「原貌、共生、繁衍、變遷系列」,以現象、符號、色彩象徵所隱喻的自然或心理現象。 筆者以「珊瑚」獨特多樣性來形塑圖像並連結個人生活經歷或現代社會環境的生活樣貌,來詮釋出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並思索現實生活與心靈世界中存在的各種矛盾與感知,而從創作過程來自我省思與療癒。在理論探索研究中,從海洋的角度進行,探索珊瑚的形態和重要性,並逐漸擴展到人文、生態科學等領域。以此起點延伸出文化、心理、美學等藝術層面的對話,意識到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隨著研究的深入,也將哲學、心理學以及美學等層面納入探討,藉此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同時,透過海洋與人文相關的文化藝術活動,投射到社會議題的討論中,用藝術創作表達對現代社會的關切和生活的想像。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景象和生物都有其獨特的習慣和意義,這促使我反思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在自然環境中,我感受到最深刻的物象,並將這些體驗轉化為對生命本質(悲歡離合)的思考,認識到生命中的起伏不過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把握當下,積極地面對生活。將創作主題分四個系列,內容從「原貌」系列的創作來表述個人對現代社會生活寫照與療癒;延伸個人或社會互動關係「共生」系列,來傳遞人與人之間中群組的互相依賴或競爭關係;再來「繁衍」與「凋零」系列來表述生態環境中生與死的自然蔓延與突發環境異常現象,喜樂悲傷編織内心的記憶與烙痕!藉由創作的過程來淨化或緩和心靈中的創傷與流露自然樣貌就如生命經歷的記錄片。筆者在創作形式上不斷分析、解構與重新組合媒材與技法,並融合東西方藝術的思維與美學,在創作的過程中獲得不同的經驗與感受,以彩墨與多元流動技法創作在畫面上,形成特殊肌理紋路,期望達到互補互融和諧的情境,形塑新的個人視覺語彙。
  • Item
    非空非有意象:夏淑慈創作論述
    (2024) 夏淑慈; Hsia, Shu-Tzu
    非空非有意象創作係以佛學經典為主,透過創作者根據對佛學經典的理解和解釋,以及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在佛學中,「空」指的是一切現象的無常、無我,而「有」則指的是現象的表面存在,而創造出具有獨特意涵和象徵的作品。並通過藝術作品傳達深層的哲理和精神啟示。由意而象的創作過程,強調了「空」和「有」之間的互相關係以及超越二元對立的境界。非空非有意象創作融合宗教意識與藝術形式,以視覺詮釋為媒介,運用諸如「符號」、「挪用」等手法及膠彩媒材作為「創作技巧」。非空非有意象創作包括《非空非有系列》及《世間法系列》兩系列作品,係「意」與「象」的交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作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作品深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觀》《唯識》《金剛經》等佛學經典啟發,詮釋空性思想的美學意涵,總的來說,「非空非有」意象創作是一種融合了佛學思想和藝術創作的形式,通過獨特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將深奧的哲理和精神價值融入到藝術作品中,啟迪人們的心靈,帶來思想的啟示和情感的共鳴。非空非有意象詮釋空性思想的美學意涵,創作者透過對佛學的智慧深入研究和體悟,將其轉化為藝術作品的靈感源泉。也是說,以佛學中之「非空非有」學理之意象來表述,探索時間與空間的意涵。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創作文獻與史料分析與探討」;第三章、非空非有意象創作表現分析與探討;第四章、創作形式與內容分析;第五章、結論。經由以上各章節的探討研究架構出自身的創作內涵,經由創作者獨特的認知而創造出來的對於生命和存在的探索和反思。
  • Item
    「百年好合」-繪畫創作研究
    (2023) 陳品璇; Chen, Pin-Hsuan
    本創作研究探討筆者於研究所在學期間之創作內容與歷程,並透過百合的柔美花卉外型與堅毅生長特性,以「百年好合」系列作為主軸,演繹百合的精神與新的樣貌。花卉對於筆者而言是種隱性的語言,他們盛著某些情感與精神,並在這個世界上與人類共存著。本論文以百合花當作創作對象,並透過學理基礎及繪畫實踐,理性與感性相輔相成之下,產出完整的創作論述與作品。本論文撰寫架構共分成五個章節,摘要如下:第一章:緒論。敘述筆者的創作動機與目的,並歸納出研究方法與範圍。研究主題以百合為中心,並以理性的研究加入感性的創作,演繹台灣百合之美。 第二章:學理基礎與文獻分析。共分成三節,第一二節探討東西方花卉畫的發展史及構圖,將其內容轉化成筆者創作中形式上的基礎。第三節以百合為主角,外在研究其生態樣貌與生長規則,內在研究其花語與情感含義。使用實踐研究法,將百合的意象具象化為繪畫創作。 第三章:「百年好合」創作理念。共分為三節,首先梳理創作理念,再者分析創作內容與形式,最後討論水彩繪畫的媒材與技法。 第四章:「百年好合」作品解說與分析。透過創作的前中後期,階段說明每個時期筆者創作的百合。 第五章:結論。在本章敘述筆者對於創作的反思與未來的發展,並於此章節導出總結。
  • Item
    境.太魯閣三部曲 — 黃英添彩墨創作論述
    (2023) 黃英添; Huang, Ying-Tien
    臺灣當代的繪畫,是由日治時期的早期西畫家、膠彩畫家、及國民政府治理臺灣後的水墨畫家,三股支流匯聚而成現代架上繪畫的洪流。當代水墨畫家,承繼先賢的腳步,在以「臺灣思考」為優先的理念下,無論形式、題材、媒材與技法,在本土化的驅力下試圖找出自己的辨識度,並以「彩墨」一詞為創作的指標,試圖在國際激流下,圖繪臺灣的人文、風土、地貌…等,建立屬於臺灣的繪畫風格。筆者秉持著上述理念,並思考以「意象」、「想像」的思維,透過技法、媒材、形式的操作,呈現臺灣特殊的地貌風格及個人作品的辨識度。 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包含創作及研究動機,創作及研究目的,創作論述方法與步驟,創作論述範圍與限制等。第二章「境.太魯閣三部曲」相關學 理探悉。第三章個人創作理念與技法分析,包括思維、媒材、技法、表現形式,及個人「彩墨」辨識度的形成。第四章個人創作實踐與解析,包含個別作品的解析,及展覽作品的展示。第五章結論,包含個人作品辨識度的形成、省思、與前瞻。
  • Item
    太魯閣意象:周淑慧水墨創作論述
    (2022) 周淑慧; Chou, Shu-Huei
    摘  要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生長的台灣島嶼上,太魯閣國家公園綜合了生物多樣性、峽谷、高山、斷崖、岩石與原住民文化,是一座壯麗兼具優美與多元景致的自然與人文資產,每次探訪,深深感受大山大水之美,且心靈洗滌。筆者將大自然山水靈氣與自我深處的靈魂對話,通過意象方式,進行創作,借天地之美,以探討內心思維的看見。 懷抱著向大自然學習的心態、對台灣的情感、太魯閣峽谷的心動、及生活的體悟,形成意念及想法之表述。太魯閣意象因對「大自然之情」、「生活體悟」,由意而象而悟的創作過程,亦是「觀物取象」到「靜觀」、「從心」,由象而意的觀賞過程。呈現「天地有大美」、「萬物皆有情」,即為「意」與「象」交織的太魯閣。 本創作有由寫生到造境具體形象,另有透過意象「象外求象」,因「生命的體悟」,呈現「心象」,試圖走出自身創作的新面貌。作品主要綜合了水墨及複合性媒材,經由「造形的簡化」、「光的微調」、「重彩的時代感」,利用造形的簡化、構圖形式及注入了時間序列,表現出藝術新意象,分別代表「太魯閣心象系列」及「太魯閣造境系列」的視覺詮釋。 太魯閣意象創作包括「太魯閣心象系列」之《石系列》、「太魯閣造境系列」之《山水系列》之作品,「太魯閣心象系列」為造形的簡化與「太魯閣造境系列」為對光的微調、重墨重彩之時代感之詮釋,係意與象的交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作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試以莊子、石濤相關哲思與學理梳理探析;第三章、創作理念與內容分析與探討;第四章、創作實踐與作品解析;第五章、結論。經由以上各章節的探討研究,筆者試圖引西潤中,調和中西,探索當代水墨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投入自身情感思想,結合當代自然環境和時代意識,架構出自身的創作內涵,期能發展出一套自我闡述的創作風格。
  • Item
    「荷華細語」-生命意象繪畫創作研究
    (2021) 張立欣; Chang, Lih-Shin
    本創作研究源於筆者觀察家中庭院荷花池的體悟與反思,在季節的推移、時序的變動下,荷花的生命週而復始的循環輪轉,促使筆者思索生命的本質意義以及如何透過繪畫創作來表現生命意象。因而,本論文將荷花作為對象,以其在生命週期中展現的樣貌為主題,試圖透過文獻學理的疏理與繪畫創作的實踐,建構出完整的創作論述與作品呈現。文獻學理的探究將以荷花生命中展現的外顯現象為基礎,從客觀的理解活動出發,由荷花的生態環境與人文背景切入討論,並逐步探尋其衍生的心智內容是如何將意象具體化。透過分析與討論文學、宗教與繪畫作品中的荷花,來觀看荷花的生命意象是如何在許多不同結構系統中呈現其豐富的樣貌。並且藉由生物學、植物生理學與哲學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關於生命的疑問與臆測。 在不斷地摸索與嘗試下,藉由半抽象表現的創作風格,透過平面化、微觀與符號化的表現方式,將荷花於現實世界中呈現的形象轉化為荷花生命力展現的意象。希望藉由繪畫創作的表現,傳達出筆者對於生命本質意義的新視野與想像。
  • Item
    三生石意象:蔡揚威創作論述
    (2021) 蔡揚威; Tsai, Yang-Wei
    三生石意象創作係以客觀的物象,經由創作者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寓「意」之「象」,以石寓意、以石傳情,達到借物抒情。三生石意象從「感物生情」到「窮情寫物」,由意而象的創作過程,亦是「觀物取象」呈現「天地有大美」、「萬物皆有情」,由象而意的觀賞過程,即為「意」與「象」交織的三生石。   本創作跳脫了原外在物的具體形象,注入了「符號」、「挪用」、「對比」、「延伸」、「比例」及「變形」等形式手法,得以「象外求象」,改變了原傳統水墨的創作框架,注入當代的感性語彙,交織主觀「意」的內容意涵,注入《紅樓夢》的文學思想與三生石佛教故事的哲理觀點,試圖走出自身創作的新面貌。作品主要綜合了膠彩、水墨、水性蠟彩等東西方媒材,在二維的畫面經由透視和明暗投影出三維空間作品,最後並列同一三維空間物象,利用色彩造形、構圖形式及東方特有聯屏的呈現方式,注入了時間序列,表現出東方四維空間藝術新意象,分別代表「前生」、「今生」及「來生」的視覺詮釋。   三生石意象創作包括《三生三世系列》及《娑婆世界系列》兩系列作品,為筆者對生命循環更迭與今世眾生色象的詮釋,係意與象的交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作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本文分為六大部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三生石意象創作表現分析與探討;第三章、三生石於四維空間藝術的表現研究;第四章、創作形式與內容分析;第五章、創作實踐與作品解析;第六章結論。經由以上各章節的探討研究,筆者試圖引西潤中,調和中西,探索當代水墨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投入自身情感思想,結合當代自然環境和時代意識,架構出自身的創作內涵,期能發展出一套自我闡述的創作風格。
  • Item
    景象.意象.心象–蔡瓊書繪畫創作研究
    (2022) 蔡瓊書; Tsai, Chong-Su
    從喜歡自然、師法自然到描繪自然進而走入自己的繪畫世界,藉由觀察、戶外寫生、照相寫實,把印象主義在光影、色彩的的處理與掌握,努力呈現在自己的作品中。因緣際會參觀趙無極畫展,喜歡他抒情山水抽象畫的風格,於是從早期景象系列逐漸走上意象、心象的創作系列,因此造就「景象.意象.心象」之研究主題。筆者在創作歷程的轉折,藉由藝術史文獻資料探討,汲取相關知識例證,作為本論文的架構論述。順著藝術史的時間脈絡,本論文首先著墨於印象主義對色彩、線條、明暗、結構..等的藝術形式加以分析,其次再針對抽象主義的形式問題,加以探討研究。此外超現實主義的心理分析、媒材技法的運用,抽象表現主義,在創作過程的心理狀態、創作方式是也是本論文研究之重點。上述文獻資料除了引述藝術史外,尚包括美學、心理學、哲學等理論觀點,用以建立自己的創作理論基礎。第三章從藝術史流派作品中,根據其創作內容形式及媒材技法舉例佐證,除了以再現自然、環境議題為主,媒材技法多元變化,把畫室變實驗室,形塑自己的獨特風格。第四章根據自己作品內容,從發想、創作過程、創作理念,逐一加以分析解說。最後,透過本研究,除了對自己的創作論述作一回顧與反思,在主題研究探討外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並期許自我對未來創作的展望。還有在環境議題上繼續發展並盼對環境現況能有實質的助益。
  • Item
    真實與虛幻‧逍遙遊—林慧怜繪畫創作研究
    (2022) 林慧怜; Lin, Hui-Lin
    對著風景寫生多年,嘗試了許多形式的表現風貌,進了夢寐以求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於是想嘗試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媒材來表現內在澎湃的情感,追求繪畫形式的自由,探索畫面的新美感印象,讓自己化身為《莊子〈逍遙遊〉》一文中描述的鯤或鵬,於是思想騰飛,上天下地,盡情翱翔;我的繪畫世界,忽地自由自在起來,無論在繁華都會城市光廊中,抑或在山巔海濱的純樸自然中,開始用繪畫記錄我的游移的狀態與足跡,融入心中對生活的省思。本創作論述,爬梳當代各種美術主義文獻、思考脈絡,透過學習歷程,進行個人的創作實踐。主體架構分為兩個系列:(一) 真實系列~呈現在視象的景物。以具象寫實的方法,創作旅遊寫生的系列,描繪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崇敬,記載下所見所聞,論述繪畫技法研究。(二)虛幻系列~聚焦在意象的創作。透過數位影像裝置與photoshop的軟體分解、重構,實驗性呈現主觀意識中客觀的景象,以意象畫面,傳達內心對世界的依戀與省思,期許與批判,來觀察「社會」產生的現象。繪畫的自由,讓人逍遙自在,穿梭真實與虛幻之間,試圖探索奇譎之美,呈現新的視覺美感。
  • Item
    品東西―以西方媒材表現東方禪宗美學與意境之研究與實踐
    (2012) 黃坤伯
    創作是藝術家的直觀感受、是心境的呈現,透過畫布上的手繪動作與視覺的觸動,讓心靈有所寄託。創作者經由對外在景象的感知,將眼前景象所觀察得到的客體事實,藉由繪畫元素的構成、組織和運作,將心中的「意」藉由眼前的「象」表達出來。而畫家作畫不只為了再現事物,而是為了託物寄情,所以畫中之物,蘊含了藝術家的情感,而此獨特之情趣,便形成了繪畫的本質。藝術思維決定了創作的深度,東方禪宗美學和意境的審美體驗,對東方的詩詞、書畫的表現影響很大;甚至是西方五O年代的抽象繪畫和無形式繪畫的藝術家也受到東方禪學影響。所以,本研究與實踐試從中國禪宗美學的演變、禪法思想的發展,探討佛學禪傳入中國轉變成美學禪的過程和禪的藝術思維,以瞭解佛學禪如何演變到美學禪。接著再從意象論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發展,分析「意象」和「意境」、「化景物為情思」的轉換。藉由前人豐富的美學論述和審美意境的探討,結合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審美情思,利用禪宗美學的頓悟、空性和中國古典美學的意象、移情等理論的研究,厚植個人創作論述上的學理基礎。另外,試著從東方禪宗美學與意境對東西方藝術的影響,尤其是以西方的媒材(油畫)作為表現媒介的藝術家,最後,以自己研究與實踐的結果作一個呈現。本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論述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東方美學禪的演變,從禪在中國的早期發展到美學禪的成形,探究禪的起緣與如何演變到美學禪。第三章「意」與「境」的流轉,藉由前人豐富的美學論述和審美意境的研究,從意象論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發展分析「意象」和「意境」、「化景物為情思」的轉換。第四章是從禪對東西方藝術藝所造成的影響,概述藝術的發展與特色。第五章是個人創作鋪陳和研究實踐,最後一章是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