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

本系成立於民國42年8月,原系名為「家政系」,民國55年改名為「家政教育學系」,以培育國中、高中家政教師師資為主要目標,數十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家政師資。隨後又於民國71年成立碩士班,85年成立博士班。近年來,我國面臨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師資需求減少,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家庭內部與外部產生不同的變化與需求,本系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將課程以人類發展生命歷程(life course)觀點為基礎加以規劃,並於民國91年更名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系更名之後,更積極規劃培育學生學養專長,因此又歷經數次變革,包括分組招生、成立一系多所、大學部有兩組更名、裁撤碩士班中的一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授予理學學士/理學碩士等變遷歷程,詳如附表。

在100學年度,本系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皆分為三組,分別為家庭生活教育組、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本系各專業領域正積極致力朝「教學」、「傳播與推廣」、「研究與管理」三個方向培育人才,以回應社會變遷之迫切需求,並拓展學生生涯發展範圍及就業機會。

本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共21位,包括教授7位,副教授11位,助理教授2位,以及講師1位,另有兼任教師7位。若以分組計算,且將專長跨組之教師每組以0.5計,則「家庭生活教育組7.5人」、「幼兒發展與教育7.5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6人」,所有教師均學有專精。本系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崗位及相關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系友在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者人數眾多,許多人還擔任行政主管,表現出色,其服務精神、態度頗獲各界好評。本系在100學年度第1學期學生人數:大學部學生421人、碩士班學生86人、博士班64人、幼兒教育夜碩專班:12人;當量生師比為38.23、研究生生師比為19.1。

News

更名為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23080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76
  • Item
    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與臺灣五歲幼兒攻擊行為之關係:以家長懲罰作為中介變項
    (2024) 梁可怡; Leung, Claudia
    本研究主要探討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影響,以及父母的懲罰行為在其中的中介效果檢驗。本研究推論父母的懲罰行為可能為幼兒電子產品使用對幼兒攻擊行為影響的中介因素,並對此作出分析。若推論成立,可以提供有力的根據,讓父母處理幼兒電子產品使用的紀律時,盡量不要採取打罵的方式作管制。研究對象為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36月齡組第三波60月齡,共1850名的幼兒樣本。經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階層迴歸分析以及Hayes(2022)的 process 4.0模型4作資料分析。本研究重要的分析結果如下﹕ 一. 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對幼兒的身體攻擊行為有顯著解釋力。二. 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只對母親的體罰頻率具顯著解釋力,但對父親的的體罰頻率沒有顯著解釋力。三. 控制父母教育程度以及幼兒性別後,母親的體罰頻率在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對幼兒身體攻擊行為的影響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果。四. 體罰頻率在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與幼兒身體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會受到幼兒性別影響。總結,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長,越有機會增加母親體罰頻率,從而増加幼兒的身體攻擊行為,建議父母在管理幼兒的行為時盡量避免採用體罰去作控制。
  • Item
    城鄉幼兒入學準備生態脈絡分析——以浙江省X縣為例
    (2023) 毛作祥; Mao, Zuo-Xiang
    本研究旨在瞭解 X 縣幼兒入學準備能力與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的關聯,也探究幼兒性別、城鄉、家長教育程度不同,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及幼兒入學準備能力的差異,同時也透過教師和家長訪談、檔案資料搜集,了解幼兒入學準備的相關脈絡訊息。本研究以 X 縣的173 名五歲幼兒(城區 86 名,鄉鎮 87 名)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幼兒入學成熟水平診斷量表》、《家庭環境量表》,以及《幼兒學習環境評量表(修訂版)》和《幼兒園學習環境評量表 (課程增訂版)》。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廻歸等方式進行資料分析,以及訪談錄音的逐字稿編碼整理、檔案資料歸納。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受試幼兒的數學準備能力、語言溝通準備能力與社會適應準備能力低於大陸的常模。二、受試幼兒的家庭環境總體而言環境良好。「無身體懲罰」得分最高,「榮耀、情感和溫暖」得分最低。三、受試幼兒園環境的總體環境品質、課程品質及教學法有待改善。四、受試幼兒入學準備能力與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顯著相關。五、城鄉及家長教育程度不同,受試幼兒的數學準備能力、語言溝通準備能力、社會適應準備能力、入學準備總能力、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有顯著差異;但是性別不同,受試幼兒的各項入學準備能力沒有顯著差異。六、家庭環境中的「語言刺激」、「學術行為的刺激」、「多變化性的刺激」,還有,幼兒園環境中的「家長與教師」和「數學」,都是受 試幼兒入學準備總能力的重要預測變項。七、訪談資料顯示,受試幼兒多能得到來自家庭的關愛和支持。教師與家長都很重視幼兒的教育,儘可能供給幼兒學習所需。只是,隱含其中的入學與戶籍政策、新居民積分管理指標體系的區隔,無形中拉大了城鄉差異,值得注意。八、幼兒教育政策檔案顯示,政府施行的政策對幼兒園的規範管理與支持,使得幼兒園環境有優異的成果。然而,為提高幼兒園的課程品質,尚須注意加諸於教師的無關教學的繁瑣事務,以免對幼兒的入學準備帶來負面的影響。
  • Item
    奮力控制方案對幼兒專注力提升效果的探討
    (2021) 莊庭瑜; Chuang, Ting-Yu
    本研究旨在發展適合幼兒的奮力控制方案,瞭解幼兒專注力目前水準,探討奮力控制方案對幼兒專注力提升的成效,以及個人變項不同幼兒專注力的差異。 以新北市兩所非營利幼兒園為取樣對象,其中一所幼兒園的兩個班級為實驗組,而另一所幼兒園的兩個班級為對照組,排除一位中途退出研究的幼兒,共61位幼兒完成前測、後測和後後測(實驗組31位,對照組30位)。實驗階段,實驗組幼兒參與為期八週,共三十二次的方案介入,對照組幼兒則沒有參與任何實驗。研究工具採用NeuroSky 腦波檢測儀蒐集幼兒專注力資料。在奮力控制方案介入的前、後一週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前測與後測,並於實驗結束後四週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後後測。透過SPSS23.0的統計分析,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後,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幼兒的專注力並無 顯著的立即改變效果。 二、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實驗後四週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幼兒的專 注力具有顯著的保留效果。 三、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對實驗組幼兒而言,僅有low beta波有顯 著的改變,但在奮力控制方案結束四週後實驗組幼兒的專注力數值high alpha、low beta和high beta均顯著優於活動介入前。 四、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性別不同,實驗組幼兒在後後測的 highbeta具有顯著的差異。女生改變較明顯,平均值低於男生。 五、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年齡不同,實驗組幼兒的專注力表現在後測 與後後測均未有顯著差異。 六、奮力控制的實驗介入,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實驗組幼兒在後測的腦波有 顯著的改變。在low alpha中,高家庭社經地位幼兒的專注力數值改變 較明顯,平均低於中家庭社經地位;中家庭社經地位幼兒low beta波 的專注力數值改變較明顯,平均低於低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
  • Item
    體能活動對幼兒奮力控制的影響
    (2020) 劉百純; Liu, Pai-Chwen
    本研究旨在探討體能活動對幼兒奮力控制的改變。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探討實驗組與控制組幼兒在前測、後測、後後測的奮力控制表現差異。本研究以105位來自新北市五所托嬰中心的常態班級中滿25-35個月幼兒為研究對象,總共五個常態班級,他們都是新北市機長經抽籤進入就托者。先徵得托嬰中心主任、托育人員、家長同意參與研究後,再選取三所共62位幼兒為實驗組,另二所共43位幼兒為控制組。經考驗,實驗組和控制組在性別、年齡與家庭社經的分配上均具有同質性。本研究由研究者自行編製的體能活動進行實驗介入,實驗組接受八週、每週五天、每天上午30分鐘的主題式體能活動;控制組則進行原來的學習活動。受試幼兒奮力控制能力,則在實驗介入前、實驗介入後、實驗介入後三週,透過「點心延宕遊戲」、「大魚小魚遊戲」、「賽門說任務」和「持續性操作任務」四種測驗得分,來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奮力控制能力上的差異。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體能活動的實驗介入,與控制組幼兒比較,實驗組幼兒奮力控制的提升在「賽門說任務」測驗上具有顯著的立即改變效果。 二、體能活動的實驗介入,實驗結束後三週與控制組幼兒比較,實驗組幼兒奮力控制的提升在「賽門說任務」測驗上仍具有顯著的保 留效果。 三、體能活動的實驗介入,對實驗組幼兒具有顯著的成效。在實驗後以及實驗結束三週後,實驗組幼兒在「賽門說任務」測驗和「持 續性操作任務」測驗上,其奮力控制的表現均顯著優於活動介入前。 四、體能活動的實驗介入,實驗組幼兒的年齡不同,在「大魚小魚遊戲」測驗中奮力控制表現有顯著差異。31-35月齡組的幼兒其奮 力控制表現優於25-30月齡組的幼兒。 五、體能活動的實驗介入,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實驗組幼兒,其奮力控制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 Item
    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情境的關聯探究
    (2019) 葛惠; KO, 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的關聯,並探討不同背景(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在不同情境下(抑制情境、非抑制情境),其生理參數的差異。本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選定之11家非營利幼兒園,滿三足歲(小班)及滿四足歲(中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305份。研究工具選用「耳溫槍」測量幼兒的耳溫、「羅氏免疫分析皮質酮檢驗試劑」測量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emWave Pro HRV 心率回饋儀」測量幼兒的心率變異度、「ROSSMAX CF-155手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幼兒的血壓(舒張壓及收縮壓),以評估幼兒的生理參數數值;再由父母填寫的「幼兒氣質量表」收集幼兒氣質資料;進行「照片式社會計量」分析幼兒的社會地位狀況;並以賽門說界定為「抑制情境」、靜聽音樂為「非抑制情境」,收集幼兒的心率變異度及血壓資料。所得資料,依研究目的進行分析,瞭解受試幼兒氣質、社會地位與生理參數現況;並探討不同變項下之幼兒生理參數的差異。結果顯示: 一、耳溫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右耳耳溫均高於左耳耳溫。 2.情緒本質悲觀及堅持性低的幼兒右耳耳溫較高。 3.受歡迎的受試幼兒比被拒絕的幼兒左耳耳溫高,且被忽視的幼兒比被拒絕和一般組的幼兒左耳耳溫高。 二、唾液皮質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下午顯著高於上午。 2.上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活動量小的受試幼兒高於活動量大者。 3.下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情緒樂觀的受試幼兒高於情緒適中者。 三、背景變項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不同: 1.女生的左、右耳溫度均比男生高。 2.屬低反應閾者,男生比女生多;堅持性低者,則女生比男生多。 3.被拒絕者,四歲組比三歲組多;被忽視者,三歲組比四歲組多。 4.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幼兒比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幼兒活動量低。 四、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有些不同: 1.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沒有不同。 2.抑制情境中,規律性高的幼兒心率變異高頻(HF)高,而反應閾低的幼兒脈搏較快。 3.非抑制情境中,趨性及適中的幼兒比避性的幼兒收縮壓高,堅持性適中的幼兒舒張壓高。 4.抑制情境中,社會地位不同,生理參數無顯著不同。 五、非抑制情境中,受歡迎的幼兒比受爭議的幼兒心率變異超低頻(VLF)高。 六、抑制情境中,心率變異高頻(HF)男生高於女生,心率變異超低頻(VLF)則中家庭社經者高於低家庭社經、高家庭社經的幼兒。 七、非抑制情境中,女生脈搏高於男生,三歲組脈搏也高於四歲組。
  • Item
    以繪本結合漢字鍵接圖教學對學齡前幼兒中文識字學習成效之影響
    (2020) 林幸萱; Lin, Hsing-Hsuan
      本研究探討繪本結合漢字鍵接圖教學以及繪本結合一般識字教學兩種不同教學法對於學齡前幼兒中文識字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以臺北市某公立幼兒園4-6歲之50位幼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參與研究幼兒至不同教學組別,接受每週2次且連續4週的教學介入,共8次。在教學介入前,參與研究幼兒接受簡單兩百字測驗、中文簡單選字測驗、視知覺能力測驗、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在教學介入後,幼兒接受簡單兩百字測驗、中文簡單選字測驗及研究者自編目標字測驗。   研究結果發現,在教學介入後,兩組幼兒在簡單兩百字測驗以及中文簡單選字測驗的表現上皆有顯著進步,但進步幅度在統計上沒有顯著的組間差異。研究者進一步將教學目標字分為合體字與獨體字進行分析,發現兩組幼兒在獨體字與合體字測驗上的表現在教學後均有顯著進步,但進步的幅度同樣不因介入方式而有不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供在學齡前幼兒階段識字建議及相關策略。
  • Item
    幼兒電子產品的使用情形及與其發展的關聯—運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
    (2019) 楊婧; Yang, Ching
      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來出生在臺灣的孩子們,誕生在一個充斥著電子產品的時代,國內外對於電子產品可能對幼兒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重視。本研究運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36月齡幼兒第一波問卷資料,透過SPSS軟體進行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並用AMOS軟體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以了解臺灣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情形,和家庭社經地位、幼兒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對幼兒發展(身體動作發展、語言發展、注意力發展、情緒發展)的影響路徑。   統計分析結果,有效樣本共計2164位,臺灣三歲(36月齡)幼兒最常使用的電子產品為電視和智慧型手機,僅約6.8%的幼兒從未使用過電子產品。幼兒看電視時間多為兩小時以內,接觸電視以外的電子產品時間則以半小時以內最多。男生幼兒顯著比女生花更多時間看電視,接觸電視以外之電子產品時間則無顯著性別差異。北部幼兒接觸電視以外之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少,並顯著少於臺灣南部及中部的幼兒。父母教育程度較低及家庭月收入較低的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較長。幼兒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包含電視及其他電子產品)與其語言理解、語言表達、注意力/執行功能、精細動作、情緒表達的發展皆有顯著負相關,看電視的時間與幼兒情緒覺察、情緒理解發展也有顯著負相關。   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之假設模型,適配度良好,「家庭社經地位」能解釋「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且「家庭社經地位」越高,幼兒使用「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能解釋「幼兒發展」,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長,幼兒發展的越不佳,而「家庭社經地位」與「幼兒發展」不具直接影響關係。再以新假設模型檢驗細項發展之結果:幼兒「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看電視時間、使用其他電子產品時間)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動作發展」及「注意力/執行功能」有不利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臺灣三歲(36月齡)幼兒的發展有負向影響,建議父母、照顧者及教育者多加留意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情形及時間。
  • Item
    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父母回應、安全依附與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
    (2020) 林依潔; Lin, Yi-chieh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父母回應、安全依附與幼兒情緒表達的關聯,並進一步了解安全依附在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與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間、及父母回應與三歲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間,是否具有調節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3歲幼兒,成功完訪幼兒之家長或主要照顧者作為研究樣本,共2,164份,包含:男生1,113人(51.4%)與女生1,051人(48.6%)。 主要研究結果發現 一、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父母回應、安全依附與幼兒情緒表達之間具有顯著正向關聯。奮力控制氣質與情緒表達呈正相關、父母回應與情緒表達呈正相關、安全依附與情緒表達呈正相關。 二、安全依附在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與其情緒表達之關聯間具有調節效果。同時,不論是在較高或較低程度的安全依附,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皆會正向預測其情緒表達。亦即,針對奮力控制氣質較高的幼兒來說,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有較佳的情緒表達;而奮力控制氣質較低的幼兒,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亦有較佳的情緒表達。 三、安全依附在父母回應與三歲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間具有調節效果。同時,不論是在較高或較低程度的安全依附,父母回應皆會正向預測其情緒表達。亦即,針對父母回應較高的幼兒來說,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有較佳的情緒表達;而父母回應較低的幼兒,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亦有較佳的情緒表達。
  • Item
    幼兒進行競爭型與合作型桌上遊戲歷程之研究
    (2019) 陳靜宜; Chen, Ching-Yi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班幼兒進行競爭型桌上遊戲及合作型桌上遊戲之內涵-包括幼兒習得兩類型桌上遊戲之歷程、遊戲策略展現情形及所面對的困難與學習,進一步分析幼兒進行兩類型桌上遊戲表現的異同情形。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19位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自2017年2月20日至2017年6月9日期間,透過每周一至周四早上8:30-9:00於益智角進行半小時的觀察,以攝影、錄音方式蒐集資料。研究者並撰寫觀察與省思札記,以及蒐集相關文件資料。經資料分析所得之研究發現,摘述如下: 一、幼兒進行競爭型桌上遊戲之歷程及策略使用按部就班、漸入佳境。(一)幼兒進行競爭型桌上遊戲的歷程可分為:嘗試遊戲期、規則學習期、規則理解與內化期,以及規則成熟期。其桌上遊戲發展是隨著對遊戲規則的理解而趨於成熟。(二)幼兒進行競爭型桌上遊戲歷程所遭遇的困難與學習是出現在「規則學習期」、「規則理解與內化期」。(三)幼兒進行競爭型桌上遊戲所使用的策略為:1.得分策略。2.擠退策略。3.評估遊戲盤面。 二、幼兒進行合作型桌上遊戲之歷程及策略使用循序漸進、日臻成熟。(一)幼兒進行合作型桌上遊戲的歷程可分為:嘗試遊戲期、規則學習期、規則理解與內化期,以及規則成熟期。其桌上遊戲發展是隨著對遊戲規則的理解而趨於成熟。(二)幼兒進行競爭型桌上遊戲歷程所遭遇的困難與學習則是在「規則學習期」。(三)幼兒進行合作型桌上遊戲所使用的策略為:1.路徑卡的鋪陳。2.點心卡抵消法。3.評估遊戲盤面。 三、幼兒進行競爭型與合作型桌上遊戲歷程與策略使用之表現為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一)其相同處有:1.遊戲的歷程相同。2.學會規則是靠遊戲經驗的累積、皆遇到規則習得的困難點相同。3.表現之策略為會先評估遊戲盤面、找一人共同作伴參與遊戲。(二) 其相異處有:1.幼兒於規則習得學習與困難歷程,競爭型桌上遊戲出現在「規則學習期」與「規則理解與內化期」,而合作型桌上遊戲則是出現在「規則學習期」,故幼兒於合作型比競爭型桌上遊戲會較快進入遊戲成熟期。2.遊戲中的決策者會影響遊戲發展的結果,競爭型是以個人擔任決策者,而合作型是多人組成。3.幼兒遊戲策略之使用:競爭型可運用二合一的策略方式,而合作型策略則沒有可合併的策略使用。 四、幼兒進行競爭型與合作型桌上遊戲之競爭未必競爭、合作未必合作。 就幼兒進行兩類桌上遊戲的相關結果發現:1.亦敵亦友-幼兒進行競爭型桌上遊戲也會出現協助競爭對手之行為。2亦友亦敵-幼兒進行合作型桌上遊戲也會出現意見不一的不愉快氣氛。3.變化自如-桌上遊戲是可以彈性地改變遊戲規則。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針對幼兒進行競爭型與合作型桌上遊戲在未來研究上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營養教育介入對幼兒蔬菜攝取之影響
    (2010) 楊小淇; Hsiao-Chi Yang
    蔬菜攝取不足是兒童青少年之飲食營養問題,飲食習慣之養成需從小開始,本研究的目的在發展適用於幼兒園的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及家庭活動並評估其成效。以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發展學習活動內容,在活動設計上採用烹調製作為主的內容,著重於幼兒的實際接觸與品嚐蔬菜等感官經驗,以提高對蔬菜的認識與熟悉感。幼兒園學習活動共計八個單元,每週實施一個單元;家庭活動乃依據幼兒園學習活動發展,包含營養通訊和家庭親子活動兩部分。以台北地區四所幼兒園小班幼兒為對象,其中兩所分別為實驗組一(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N=18)和實驗組二(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加上家庭活動,N=14),另兩所幼兒園的小班幼兒為控制組(N=15)。於介入活動前、活動後一週及活動後八週進行前測、後測與後後測評估,並於後後測評估結束後訪談實驗組各3至4位家長,以瞭解介入計畫之成效。本研究之實驗蔬菜為菠菜和青椒,成效評估採質性及量化評估,質性評估為教室觀察和家長訪談,量化評估為比較教學前後菠菜和青椒的攝取量以及喜好性的變化。以SPSS 12.0版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重複量數、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與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由學習活動實施過程觀察,隨著活動時間,幼兒能夠嘗試原本不敢吃的蔬菜,部分幼兒也表現增加了對蔬菜的喜好性。(2)由家長訪談結果,家長認為提升幼兒蔬菜攝取學習活動加上家庭活動可以明顯增進幼兒對蔬菜的熟悉度與接受性,家長本身也改變自己對孩子的蔬菜教養行為。(3)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加上家庭活動對幼兒菠菜攝取量具顯著立即效果,但無延宕效果;兩項介入活動皆對幼兒青椒攝取量具顯著立即效果,且以加入家庭活動組的效果較佳,但皆無延宕效果。(4)兩項介入活動對菠菜和青椒的喜好性皆無顯著提升。(5)介入計畫之成效不因幼兒性別而有差異,但因幼兒不同氣質、家庭社經而略有差異。由研究結果歸納,本研究發展之幼兒園學習活動確實可提升幼兒對蔬菜的接受性(攝取量),且在有家庭配合時效果更佳,但欲提升小班階段幼兒對蔬菜的喜好性似乎較為困難,顯示家長應更早讓幼兒接觸與熟悉各種蔬菜,幼兒園也應將飲食教學列為常態性、經常實施的活動單元,並請家長配合相關親子活動,共同協助幼兒建立良好飲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