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台灣華語「爆」的語意分析
    (2023) 陳珈琳; Chen, Chia-Lin
    本研究探討台灣華語爆一詞的多義性,採用爆在各種語境下的使用進行綜合分析。Huang (2008) 曾探討爆的歷時語義變化,亦討論爆在現代華語中的用法。雖然Huang提及隱喻變化是爆語意變化的一種機制,但並未深入探討隱喻如何影響爆的語義延伸。此外,Huang也未涵蓋所有新興的爆的義項,尤其是近十年來爆出現的新用法。為了彌補先前研究的不足之處,本研究探討台灣華語爆的多種義項,並詳細分析隱喻 (metaphor) 和意象圖式 (image schema) 在解釋爆的語意延伸時的角色。  本研究從台灣流行社群媒體平台蒐集語料,並採用Johnson (1987) 的意象圖式,特別是容器圖式 (The Containment Schema) 和力量圖式 (The Force Schema) 以及相關隱喻,有效地解釋了台灣華語中爆的多種義項。此外,本研究也發現爆的新興含義或創新用法,例如「破壞情節」、「迅速而廣泛」、「不受任何限制或約束地從事活動」,以及「破壞」。  本研究以爆在社群媒體平台的實際用法為基礎,並運用隱喻和意象圖式對爆的義項進行全面的分析,期望透過本研究能更深入地了解台灣華語爆的多種義項和用法。
  • Item
    政治語言的隱喻:以韓國瑜的演講為例
    (2022) 張心玲; Chang, Hsin-Ling
    隱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用具體的經驗來說明一個抽象的概念,像是我們所熟知的「人生是一場夢」和「人生是一段旅程」。人生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夢」和「旅程」就是具體的經驗,而人生的概念就會被後面所用的具體經驗所引導而對人生產生正面或負面的感受。直到喬治.雷可夫教授和馬克.詹森教授在1980年出版《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奠定了認知語言學研究的里程碑,開創隱喻研究的新紀元,啟迪我們重新思考隱喻不僅只是文學的表現,而是影響了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這也影響往後40年對隱喻的研究,並拓展到其他語言學的相關領域。本研究以韓國瑜的六場演講辭為分析語料(三場高雄市長選舉演講及三場總統選舉演講),分別比較前後演講辭在隱喻的使用上以何種種類為最多以及是否有因目標聽眾的不同而影響隱喻的使用種類,進而推敲韓國瑜在演講中使用隱喻的目的。本研究隱喻分類的方法以目標域為主,相同的目標域映射不同的來源域會產生不同的隱喻,進而影響聽眾的思維和行動。政治人物運用隱喻影響選民的思維和行動是為了得到支持最後得到選票。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韓國瑜在兩種不同的選舉中都偏愛用「擬人」的隱喻,「擬人」是政治人物常用的隱喻種類之一,也很容易用此來創造正面或負面的印象。韓國瑜在三場市長候選人演講辭共用了29個隱喻,其中有近三分之二都屬於擬人的方法,三場總統候選人演講辭共找到了14個隱喻,有近三分之一是屬於擬人的方式。韓國瑜在市長候選人及總統候選人的演講也會因目標聽眾的不同而用不同的隱喻,例如:韓國瑜選高雄市長時,他的隱喻中以高雄為目標域是最多的,達到二分之一以上,而他在選總統時,他的隱喻中以政府為目標域則是最多的,達到三分之一以上。我們並將韓國瑜在選總統時所用的隱喻,和Pavlíková在2021年做的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候選人與拜登候選人共10場演講辭隱喻的研究結果做比較,也和Lenard and Ćosić在2017年研究克羅埃西亞前總理Ivo Sanader 政治演講所使用的隱喻做比較,雖然同是總統或總理的選舉,但因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所用的隱喻也各有不同。關鍵字:隱喻,韓國瑜,政治選舉演講辭
  • Item
    科普字幕隱喻之翻譯與策略: 以「宇宙時空之旅」為例
    (2022) 裴書逸; Borissenko, Pavel
    本研究以美國科學紀錄影集《宇宙大探索》(2014-2020) 為研究對象,採用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 框架,針對其中文翻譯字幕所使用之翻譯程序進行分析。此研究尤其專注於探究在語際字幕翻譯情境下翻譯隱喻的手法。本研究所使用之語料庫取自此影集總計二季23集之內容,其播放時間約為960分鐘,並包含共16,024行之中英文字幕。本研究首先以typological class將不同隱喻進行分類,並將各隱喻分類所使用之專屬翻譯程序歸納整理為次數表。其後,研究者透過質性分析,深度探討譯者如何在非常有限的字幕字數中翻譯隱喻,及此限制對於譯者行為及翻譯手法所造成之影響。本研究總共蒐集了930個的隱喻實例。研究結果指出,processual transformation是最缺乏穩定性的隱喻, 而concretization 和humanization 的穩定程度則最高。最後,研究者則參考Shuttleworth (2013)之研究,以論述方式說明此研究與Shuttleworth研究結論相同和相異之處。
  • Item
    Untitled
    (英語學系, 2019-03-??) Kim-Su Rasmuss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change between Ricoeur and Derrida concerningmetaphor. I argue that the exchange is not a “missed encounter,” as EftichisPirovolakis has suggested, but exemplifies a hermeneutic situation in whichtheoretical divergence is supplemented by a practical convergence. Rather thana mere exegesis of the exchange between Ricoeur and Derrida, I emphasize the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etic metaphors. To be morespecific, I emphasize the case of Paul Celan’s poem “Blume” and the semanticdensity of the central metaphor. Although Ricoeur and Derrida diverge in strictlytheoretical terms, their theoretical positions—when translated into practicalterms—establish different but convergent paradigm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poetic metaphors
  • Item
    華語「臭」字相關慣用語與成語之第一語言習得
    (2016) 鄭淑君; Cheng, Shu-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華語為母語的學童如何詮釋華語「臭」字相關慣用語與成語。三大操縱變因包含慣用語與成語之差別、熟悉度和語境效應。本研究方法採用兩個口頭詮釋測驗,分別讓受試者在有無語境提示下詮釋「臭」字相關慣用語與成語。研究對象共分為六組,每組十五人,分別由平均年齡六歲、七歲、九歲、十二歲和十五歲學童與成人共九十位受試者所組成。 研究結果如下:首先,關於慣用語與成語兩類表現,可視為華語口語及書面語的掌握差異。五組學童組皆在慣用語之譬喻詮釋較佳,而成人組則為成語。然而,熟悉度被證實對大班、小二學童造成顯著影響。五組受試者皆在熟悉之慣用語與成語表現最佳,而成人組則在不熟悉類別仍表現優異。各組皆在提供語境測驗中展現較好的表現,所以語境效應的確能幫助六組受試者理解隱喻。最後,根據各組學童受試者與成人組之「臭」字相關慣用語與成語詮釋表現來看,可發現掌握隱喻之能力隨著年齡增加而進步。大班學童尚未具備詮釋隱喻之能力,其詮釋偏向字面意義為主。小二學童比大班表現佳,但仍較依賴字面意義。小四學童開始能詮釋隱喻。此三組兒童皆需要語境之提示達到正確詮釋隱喻。小六學童和九年級學生能在字詞獨立狀況下,成功詮釋隱喻,但此兩組表現仍未達成人組之表現。
  • Item
    認知語義教學法對台灣高中生學習英文介詞in, on 和 at 的效益研究
    (2006) 許雅惠; Hsu Yahui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認知語義教學法運用於英語介詞教學之情形,並以傳統教學法為對照,比較兩者在此項教學之成效。同時,學生在學習介詞時所遭遇的困難,也是探討的重點。 本研究以兩班竹北高中二年級英文文法選修班的學生為對象,隨機指定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接受認知語義教學法,而控制組接受傳統教學法,兩組分別以不同的教學法進行介詞教學,並接受前測及後測以比較其教學效果。同時,本研究也實施問卷調查,藉此了解學生對此項教學之反應。 研究結果顯示,傳統教學法和認知語義教學法皆有助於介詞的學習,但兩種教學法所產生之效果並無顯著差異。研究結果也顯示,不同意指的介詞用法呈現不同難易度,學生對於意義較抽象的介詞題目得分普遍低於意義較具體的用法。而問卷結果則反映,比起控制組學生對於傳統教學法的認同度,實驗組對認知語義教學法的接受度顯得略低。
  • Item
    中文報紙之新聞標題及廣告用語中後設隱喻之語意研究
    (2005) 黃欣然; Hsin-jan Huang
    本研究依據Flip G. Droste所提出之後設隱喻理論,旨在探討其在中文報紙中新聞標題及廣告用語之語意與語用功能。研究所採用語料來源為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及其網站。 研究結果顯示﹐後設隱喻在中文語料中為自然語言的必要之一部分,而非僅是修辭潤飾上的功能。語言是因為需要而產生,以達到某種效果;後設隱喻的功能正符合新聞標題及廣告用語之目的:吸引讀者注意,並在有限的時空內,表達雙重的涵義。在依據內容、結構及觸發之語料分類中,社會新聞、雙字詞及語意歧義分別為各類中出現頻率最高者。中文的語言特性使後設隱喻在相較英文下,有良好的發揮空間且有更多的表現型態。它可以是由下列所觸發:(1)句法歧義;(2)語意歧義;(3)專有名詞之嵌入;(4)音譯。需要強調的是,語料蒐集過程中發現,中文後設隱喻的先決條件為先有隱喻的涵義,再從字面上獲得另一符合語境和指涉架構之用法,尤其字音、字型需一致,才不至於與隱喻、雙關語、假後設隱喻混淆。
  • Item
    運動報導中譬喻的使用初探:以2009年洋基紅襪賽事的中英文報導為例
    (2010) 胡怡敏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譬喻只是一種文學方面的修辭手段,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語言使用也許沒有太大關聯;然而,雷可夫和詹森(Lakoff& Johnson,1980) 所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周世箴譯註,2006)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為認知語言學的研究奠定了新的里程碑。譬喻是我們概念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除了文學創作,舉凡日常對話、新聞報導等,都可見證到我們的思維活動和生存認知是如何以譬喻為依歸。沒有了譬喻,我們的表達與思維就會左支右絀,滯礙難行。 新聞撰寫方面,譬喻也大量應用於政治、社會、財經、股市、藝文、體育報導中。就運動賽事的報導而言,台灣向來以棒球為國球,而自從王建民在2005年於美國大聯盟-國際棒球運動的聖殿-崛起後,他與之前所屬的洋基隊、以及洋基隊賽事,在台灣引起前所未有的風潮。棒球在美國有悠久歷史,而在這些英文報導中,常見到一些有趣的英文譬喻使用。另一方面,台灣的平面體育版也開始將洋基隊和大聯盟其他球隊的比賽列為報導的重頭戲。而筆者也注意到,由於大聯盟對美國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層面既深又廣,其英文報導裡的譬喻有許多面向值得台灣譯者或是新聞編譯從業人員觀察、理解、消化,並融入中文報導裡。本論文以洋基紅襪隊在2009年例行賽事的中英文報導為語料,從而探究報導內中英文譬喻的使用現象,除了提供一般讀者一個看待譬喻的新視角外,盼也能透過本研究讓語言研究者、翻譯界、以及體育編譯或報導者有所借鏡。
  • Item
    痲瘋病與明清社會
    (2006) 許敏玲
    痳瘋病在中國史上是相當古老的傳染病,早在先秦時代的《秦律》中對痲瘋病患的症狀及病患的處置方式已有相當完整的記載。由先秦至宋元時期,雖然社會對病患已出現排斥的行為,但並未產生過度激烈的集體恐懼。然而,至明代中葉以後的文獻記載則反映社會上對所謂「麻風」(癘)」患者產生相當激烈的集體性恐懼,並出現對患者極端的排斥行為。然則社會的恐懼從何而來?據本文的探討,主要來自下列的不良觀感,如:此疾具有高度傳染性、病人的道德形象惡劣、此疾被視為蠻荒地區閩粵等地的特殊疾病,且當地人會以「過癩」等邪惡的方式將病傳給他人。以上明清時代的痲瘋認知的形成與以下歷史發展有密切關聯:城鄉經濟發展、梅毒傳入、禮教失序的焦慮、社會治安不良等。明清時代,在痲瘋恐慌地區,由於許多貧窮家庭無法對抗痲瘋病的衝擊,導致家庭倫理的崩潰,不少家庭因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面對閩粵等地痲瘋病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明清政府的回應能力相當有限。明清時代,政府的痲瘋治療措施的制度化規定完全付之闕如。由於明清時代地方政府的統治力是相當有限的,因而地方官在其轄區避免群眾過度激烈行動,以維持穩定的秩序的消極作法,似乎是鞏固其權力及地位的最安全作法。因而在盛清時期地方政府也無法給予病患一個合理的安頓,然而政府的消極作為使得社會大眾與病患間的緊張關係依然存在,且隨時可能引爆衝突。而且盛清時期地方政府在處理痲瘋引發的治安問題的態度上,反映地方政府在痲瘋社會問題上已無法堅持以道德統治的原則,這使得病患在社會上的處境更形惡劣而遭遇更不理性的對待。痲瘋病與明清社會的互動的大致輪廓可知,社會對疾病的認知其實並不完全來自客觀存在的現象,而有相當多的成份來自社會在與疾病互動過程中的集體想像所賦予的意義,而這種聯想所呈現的則是人們在特定社會文化條件下對事物的感受及認知。換言之,人對疾病的恐懼,除了來自疾病會侵害生命的客觀因素外,有相當大的成份來自社會加諸疾病的隱喻,而這些是人們在面對疾病威脅時更難以承受的部份。另一方面,從痲瘋病與明清社會的互動也反映人對疾病的反應並不完全是疾病所造成的,「人的作為」其實也發揮相當重要的影響。
  • Item
    北海岸褒歌採集與分析
    (2012) 王忠義
    本論文旨在採集北海岸四鄉鎮──萬里、金山、石門、三芝之褒歌,進而瞭解歌謠誕生的社會土壤,並分析其歌詞如何將具體的生活器物、動植物等庶民辭彙轉換為表達情感的修辭隱喻。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調查為主,歌仔冊不列入討論;研究對象,以採錄到三十位北海岸褒歌吟唱者作分析。第二章討論褒歌與茶文化的關係,由製茶產業興起,到褒歌與採茶活動:茶寮、茶籗、沓米、茶園、茶山地形、採茶時機、奉茶習俗等。第三章以褒歌吟唱者為主題,分析吟唱者的特質、知識來源與社會地位。第四章描寫褒歌美醜的隱喻結構,探討歌詞中借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動物、器物做「來源域」,影射男、女的美、醜或抽象情感的「目標域」。第五章敘述褒歌與情慾,由約會號頭、性暗示、欺騙感情、到移情別戀;末項的「反梟報應:落油鼎」,是吟唱者借陰間地府的各種刑罰,導引庶民道德觀與恪守感情忠誠的罰則。 北海岸褒歌可唸,可唱,題材廣泛,是動人的歌謠組曲,也是耆老的智慧結晶。本論文配合歌詞實物,計有100餘張圖。總結提到期供北海岸推展城鄉風貌,營造新北市發展一區一特色,以提昇民間文學藝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