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台語戲劇翻譯實驗:God of Carnage 譯注
    (2020) 鄭哲弘; Tenn, Tiat-hong
    台語文運動自解嚴之際便蓬勃發展,諸多前輩投入台語詩歌、散文、小說等藝文創作,期待重建受到壓迫的台語文化。近年來,社會上提倡、重視台語的風氣較以往興盛,2019年《國家語言發展法》公布後,台語文運動也邁向二十一世紀重要的里程碑。愈來愈多人嘗試台語文創作,不過由外語翻譯成台語的作品卻相當稀少,大多數台語文作品還是以台灣本土為主。然而,在全球化的時代下,翻譯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媒介,也是語言活力的展現。台語翻譯急需深入探討,因此筆者決定實際進行台語翻譯實驗。 本論文選用的作品為法國劇作家雅斯米娜.雷莎(Yasmina Reza)於2006年所創作的作品——God of Carnage(法語原名:Le Dieu du carnage)之英譯本。為兼顧戲劇服務觀眾的原則,以及增加台語文深度、廣度的目標,筆者翻譯時的書寫方式採「漢羅濫寫」,策略則採取適時運用在地化、異化,並附上譯注。本論文旨在透過此次實驗,點出英語譯入台語的可能性與困難點,並提供符合現時台語文需求的翻譯策略及建議。期待未來有更多台文界有志一同投入台語翻譯的工程,為台語注入現代化、國際化的觀點。
  • Item
    從書面到台面:從綠光《開心鬼》談戲劇的三度翻譯
    (2012) 顏志翔; Chih-Hsiang Yen
      翻譯劇作一直以來是台灣劇場發展的一股甘泉。以往研究戲劇翻譯,多半是憑藉不同譯本,進行文本比對分析,並以譯本是否具可表演性做為評斷優劣標準。然而一齣戲劇製作,是一個把紙本搬上舞台的過程,其中不僅涉及最初的全譯本,還有劇團因地制宜的刪改本,以及最終呈現的演出本,每一個階段,都是一次翻譯;劇本從譯界跨到劇界,經過多雙手操弄,從平面文字變為立體演出時,發生不少轉變,因此翻譯劇本是否適合演出,並非只是譯者個人的責任,也並非單就書面譯本便能評價。但至今尚無人研究台灣翻譯劇作從頭到尾的搬演情況。   本研究擬以筆者參與綠光劇團《開心鬼》製作為研究個案,實際觀察從文本到舞台的翻譯過程。筆者將戲劇翻譯過程分為「三度翻譯」,每個階段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文本——譯者本、導演本與演員本。譯者本處理語言問題,導演本處理文化改編,演員本處理口語及動作。筆者在排練場以譯者身分和劇團對話,體驗譯者、導演與演員在劇本操作上的互動關係。期望此研究能以實務角度,描摹出台灣戲劇翻譯製作的全貌,並提供翻譯建議,供劇本譯者參考。
  • Item
    一劇兩吃:從《量‧度》談跨文化改編
    (2015) 鍾佩真; Chung, Pei-Chen
    莎士比亞Measure for Measure一劇,因情節充滿情理法的拉鋸,劇中道德命題直到最後都沒有明確解決,多被專家評為問題劇(problem play)。人物情節的矛盾以及食色性也的背景設定使本劇歷久彌新,西方時有將之改編演出的紀錄。2011年,臺大戲劇系學期製作首演由彭鏡禧教授譯本改編的話劇《量‧度》;隔年,臺灣豫劇團使用同一譯本,由彭教授與師大陳芳教授共同編劇,聯合呂柏伸導演推出豫莎劇《量‧度》,是為三人繼2009年改編《威尼斯商人》為《約/束》後第二次合作。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於同一譯本產生的兩種詮釋作品,其個別的跨文化改編歷程。為了探究戲劇翻譯流變的過程,本研究首先著手比較彭譯本與臺灣讀者歷來接觸到的譯本,探討各譯者的翻譯策略與譯筆風格異同,並以角色經營與喜劇元素的處理作為品評譯本之標準。之後分別探討話劇及豫劇版的《量‧度》在上述面向上運用了哪些改編策略,將原劇「翻譯」給觀眾欣賞,並分析其效果如何。最後搭配訪談,印證並充實上述研究分析,期能詳細紀錄此學術與實務合作之跨文化劇場操作,以供譯者或其他研究者參考。
  • Item
    翻譯戲劇,搬演政治:1990年代表演工作坊的三部改編劇作
    (2017) 陳思穎; Chen, Szu-Ying
    表演工作坊自1980年代創團起至2000年代初,幾乎年年搬演翻譯戲劇,但這些劇作的譯本不一定能夠出版,表演工作坊的演出便成為觀眾了解特定劇目的唯一途徑。由於戲劇演出講求當下的效果,表演工作坊搬上舞台的翻譯戲劇通常經過在地化改編,然而分析1990年代的三齣劇作可得知,其操縱不單消弭了文化差異,亦深受台灣當時的政治環境影響,反映出異於原作的政治觀。 本研究選定《非要住院》(1990)、《意外死亡(非常意外!)》(1995)、《絕不付帳!》(1998)三齣戲劇,分析表演工作坊的翻譯策略。《非要住院》譯自英國劇作家史塔波德的電視劇本A Separate Peace,添加黑道大哥阿彪一角,並加深個人與社會的二元衝突,強化消極避世的意味;《意外死亡(非常意外!)》及《絕不付帳!》分別譯自義大利喜劇大師達利歐‧弗的Morte accidentale di anarchico與Non si paga! Non si paga!,前者淡化原作的政治訴求與意識形態,將原有的反政府立場改寫為反政治;後者將劇中的抗爭對象從企業家改寫為建商,影射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 對照時代脈絡,1980年代末起,李登輝掌權,國民黨內鬥劇烈,反對黨則逐漸茁壯,統獨、省籍成為1990年代的熱門議題。隨著台灣政治環境改變,表演工作坊在劇中呈現的政治立場也隨之變化,從1990年渴望遠離政治,1995年厭棄政治,到了1998年則把批判對象聚焦於陳水扁與國民黨黑金政治。表演工作坊在譯介戲劇的過程中做出明顯的操縱,藉翻譯劇表達自身的政治觀點,雖保留原作的劇情架構與人物,實際上卻轉移批判焦點與政治意識形態,也流露外省第二代的認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