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明清時期華北黃泛區文化景觀之形塑與變遷-以開封府地區為主(2012) 白璧玲; Pai, Pi-ling明清時期河道南徙於開封府境內頻繁改道泛濫,屢次順黃河沖積扇奪渦、潁、睢等河而流,使得府內各縣多因河患沙淤影響,不僅岡阜地形逐漸夷平,土壤與河道也遍布沖積土沙,低窪地區多積水難消,如此造成表土分布特性的變化,而地表水資源蓄積能力也日趨薄弱。隨著明初策略性移民開墾荒地、於豫東黃泛區拓展生活空間,因而再度增加須承受此時黃河泛濫威脅之人口,擴大受災影響層面;不論區內居民改種適宜生長之作物、遷居至適宜之地,或於故道、灘區沃土謀取耕種之利,及官方於此興築河防工程、挑濬河道、賑災救災等種種因應策略,皆在於挑戰環境變遷的試煉,尋求適應生存的人地關係模式,從而形塑文化景觀。 本研究針對黃泛區環境特性來剖析其文化景觀的形塑與演變,釐清此災害環境條件如何影響區域歷史發展,歷史過程又如何反映在居民生活方式與景觀的變遷上,構成各種人文現象在區域中的分布脈絡。研究架構以人文生態學的複合體研究模式,及聚落景觀與區位研究方法來建立。考量研究區在明代開封府轄域內涉及縣份多,為便於進行細部研究,則就各縣所在區位特性,以及文獻資料豐富性與可閱覽情形,選取樣縣進行個案研究。藉由樣縣之區位特性所反映的地域發展差異,分析其景觀之形塑與變遷特性,歸結受黃河泛濫影響之區域,在特定時空範疇中,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之人文生態結構,闡述其文化景觀之空間形式、發展類型與變遷趨勢。 研究結果顯示,明清時期官方政策主導防災體系之空間格局,導致豫東黃泛區在明清時期泛濫頻仍,不斷對地表帶來重塑的動能,使得聚落景觀隨之消長變化。河患也使得黃泛區所在之邊緣地帶人口減少,並且有頻繁向下的社會階層流動現象,形成貧富分化之區域社會結構,而居民承受政策主導環境條件,採共體時艱、安土重遷之適應方式,並成為自給生活所需資源的主要生產者,依循簡約傳統的生活方式,不致於對災害環境多加諸擾動,從而發展仰賴市集交易的農村經濟,實為本區基於防災之共同利益的平衡發展模式。本研究所呈現種種災害環境下的適應生活方式,構成黃泛區文化景觀的內涵,至今仍有跡可循。Item 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與轉變(2013) 吳潔冰; Ung, Kit-Peng本研究探討緬甸排華事件發生,緬華來澳門定居後,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地景,澳門政府政策不斷影響著它的發展。近年,觀光產業多元化是澳門發展的重點,這又對它有何影響。 本研究旨在以文化地景的概念,深入詮釋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形成和轉變的內涵。研究結果主要有:一、數十年下來,緬華逐漸在三盞燈形成「澳門緬華飲食」和「澳門緬華潑水節的節慶」文化地景。二、在特區政府的旅業產業政策下,緬甸華僑原來的飲食文化、潑水節文化地景,被轉變為澳門重要的觀光遊憩資源,也讓澳門緬甸華僑的族群性與地域性得以延續和活化。Item 臺北都市公園發展的空間、環境解析與文化地景詮釋(2018) 林芬郁; Lin, Grace Fen-Yuh都市公園是都市空間治理的一環,受政權轉換、社會經濟發展、氣候變遷等因素,衍生因應時代各類型的公園,並隨公眾的使用方式構成不同的文化地景。本研究以人、都市空間、生活環境與文化地景互動關係為視角,分別探究都市公園發展史、臺北都市公園的文化地景變遷與空間配置議題。本論文以文獻、歷史檔案與田野調查進行質性研究。 本研究首先將歐、美、日的都市公園發展脈絡化,建構出都市公園發展系譜,並追溯影響臺北都市公園發展的源流與文化路徑;其次敘述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為改善公共衛生,將歐美近代都市公園制度引進臺灣,再述1932年「大臺北市區計畫」中17個公園預定地,戰前與戰後開闢、使用的情況與地景變化,以填補目前學術界缺乏的一隅。同時論述臺北都市公園在政權更迭下,日本/中華民國政府藉由權力支配公園空間,與宣揚意識型態的殖民/再殖民地景在市民毫無知覺下滲入庶民的日常生活中,直到解嚴後臺灣意識抬頭、文化自覺,透過轉型正義都市公園方呈現心靈解殖地景。臺北的都市公園在政治權力、社會群體、多元文化交織與環境互動下,成為混雜、獨特的公園文化地景。 此外,本研究藉由空間解析,探討臺北都市公園配置空間不均,河濱公園並無法真正解決休閒空間不足的問題,甚且衍生公共景觀被私有化的「綠色縉紳化」環境正義議題,以提供臺北都市公園未來規劃之參考。Item 東山鄉吉貝耍聚落居民的生活方式(2002) 張瑋蓁; Chang Wei-Chen本文以人地傳統中的文化景觀與生活方式為主要的研究概念,試圖透過對東山鄉吉貝耍聚落居民物質、制度、精神層面的探究,具體呈現文化接觸與變遷的結果,並建構其區域特色。 文化景觀的內在意義必須透過對區域的文化內涵與歷史脈絡的詮釋,才得以彰顯,因此本文先探討吉貝耍聚落的歷史背景。吉貝耍位於台南縣東山鄉,急水溪支流龜重溪的中游北岸,枕頭山腳下,當地居民的祖先主要是在乾隆年間因番屯政策而自蕭土龍遷來的西拉雅族,此一靠山的位置及複雜的居民組成,使吉貝耍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較晚。日治時期吉貝耍的人口組成至少有三個特色:「番」多漢少、漢以福建人居多、段姓為第一大姓,但由於早期的婚姻形式以招贅婚居多,使得許多不同姓氏者的血緣比同姓氏者還要親密。因此判斷本聚落的血緣類型不能像漢人聚落一般僅以「姓氏」作為判別的指標,尚必須考慮本地特殊的歷史背景。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首先探討居民物質上的生活方式,本文選擇民宅為主要觀察對象,以民宅的外部安排、民居外型、內部空間配置為指標,先討論傳統平埔族與傳統漢式民宅,再敘述目前吉貝耍民宅的情況。傳統平埔族在民居整體外部安排上著重實用性、屋舍建立在土台之上、建材及形態以生活實用為主,屋內空間分配不重視輩份的差異;而傳統漢式民宅外部元素的配置則充分顯現了傳統稻作生產型態對漢民族的重要性,除了實用功能外更特別注重屋舍的對稱,表達出著重禮法的深層思考,內部空間配置則以人倫位序為分配原則。而吉貝耍目前的民宅型態多樣,其外型看起來漢化得很快,但由個案研究可發現,一般民人要將差序格局、倫序觀念轉化到內部空間分配上,不見得是直接的,而更可能與「方便行事」、「經濟活動」有關。 社會關係方面,本文以家庭結構與親屬關係為探討對象,主要以婚姻類型、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角色、部落及宗族組織為指標。傳統平埔族以招贅婚為主,由於延遲的從妻居及強制墮胎制度,使得家庭中手足的聯繫可能更重於親子的聯繫,且以女性為一家之主,部落組織中則以男性為主,以年齡作為區分。傳統漢人以男娶女嫁為最理想的婚姻形式,已婚男子另外成立主幹家庭,家庭中普遍有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現象,宗族組織則由男性主導。而目前吉貝耍的情形是,最慢在日治時期已經由母系社會轉向父系社會,但同時在某些行為上卻也隱含母系社會的思考方式,如:夫妻地位並重、女子也有一席之地、以前行招贅婚而出現不同姓氏者互相是「共內面仔」的情形、族譜將本家的女性也列入等。因此同時具有平埔思想與漢人思想,並展現在其日常行為中,是吉貝耍目前社會關係的一大特色。 在精神層面則以「村民」為主體,觀察其宗教信仰的空間特性。從文獻中可以發現,傳統西拉雅族的阿立祖、太祖信仰與傳統漢人民間信仰形式差異甚大,目前吉貝耍聚落內既有大公界也有庄廟東河宮,祭祀時間雖遵從漢人以農曆記日的觀念,但祭儀行為則反映出阿立母的地位遠高於清水祖師。由於兩種信仰交織在庄民的日常生活中,故本文透過對民宅大廳的祭祀與民國九十年「熱鬧」的觀察,來展現其空間性。村民認為「佛祖、媽祖婆、公媽牌」與「阿立祖、案祖」可以同時存在於大廳的紅隔桌上、「請佛祖遊庄」與「拜豬」也可以同時出現在民國九十年的「熱鬧」中,阿立母雖與佛祖、清水祖師有差異,但這二者不可割裂。融合了傳統平埔族、傳統漢人信仰,但卻又與二者不盡相同,這正是吉貝耍宗教信仰的空間特色。 由本文的論述可知,吉貝耍特殊的居民組成與歷史背景,影響了今日居民的物質、社會、精神生活,而觀察居民的生活方式,可以發現埔漢兩種文化之間的交融是持續且不斷往復的,有的行為與觀念偏向漢文化,有的則偏向平埔文化,使得吉貝耍產生了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區域特色。Item 解殖民的文化地景再現:以泰雅族人繪製「會吟唱的地圖」為例(地理學系, 2016-11-??) 蕭世暉; 汪明輝; Pasang Hsiao, tibusungu ’e vayayana原住民族被納入國家治理以來,往往被迫從殖民國家的他者所繪製的地圖來認知所身處的空間,並被迫從統治者的角度來定位及再現自身,形構著殖民文化地景的空間。當代原住民族在還我土地及文化復振運動中,體認到,要定義並定位原住民族自己的生活空間,就必須由族人來繪製自己的地圖,近年來興起部落繪製地圖的一股風氣。部落繪製地圖不但是一種提出土地權利訴求的方式,同時也是建構解殖化空間的實踐。地圖作為再現地景空間的工具,除了政治權力的角力之外,如何繪製,也包羅了文化差異與競爭在當中。本文將以致力於以泰雅族傳統吟唱方式,來進行泰雅族傳統領域地圖繪製的實踐為例,來探討其解殖民文化地景空間建構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