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遲來的時間或被壓抑的空間?:晚清上海的城市現代性及偵探空間想像, 1860s-1910s
    (2010) 楊子樵; Zi-qiao Yang
    中譯福爾摩斯偵探故事於1896年首次在維新派文人梁啟超所辦之《時務報》上連載,並成為以科學邏輯啟蒙大眾的文化工具。作為一迥異於傳統公案小說的新犯罪文學,福爾摩斯偵探故事旋即在中國讀者間掀起一連串閱讀、翻譯與模仿的風潮。多數研究者多從翻譯引介之後的「影響」面向爬梳西方偵探文類在中文世界的傳播、模仿及其連帶社會意涵,卻未更深入探討此影響發生前接受環境本身所可能蘊含的偵探元素。本研究企圖另闢蹊徑,將研究焦點放在十九世紀中末葉上海文人城市書寫所呈現的「類偵探」隱喻及其中所透露的另類現代性。以福爾摩斯偵探小說為英文參照文本,本研究選取若干晚清上海文人書寫的城市雜記、新聞報刊、小報畫刊、詩詞及連載小說,並探討其中曖昧的敘事張力及空間游移。透過列斐伏爾的「再現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詹明信的「認知繪圖」(cognitive mapping) 以及托多洛夫之偵探敘事學等理論視野,本文試圖探問:在十九世紀中末的上海都會空間裡,面對物質和文化環境的劇烈變化,城市中的文人是否已逐漸醞釀一種前現代的「偵探式」觀看美學。 本論文第一章從理論層次探討偵探敘事當中所蘊含的雙向游移及中介,並進一步將此敘事邏輯連結到「再現空間」與「認知繪圖」中所暗示的美學潛能。依循此內在空間邏輯,晚清上海文人在面對現代空間均質化與標準化的壓迫時,亦從現代性內在結構中折射出一隱而未現的「差異空間」(differential space),而此游移中介空間即本文所聚焦的偵探式再現空間。第二章探討上海文人書寫中所呈現的「幻影」及「群眾」,藉此彰顯文人面對都會奇景的觀看模式和置身無名大眾的恐慌。第三章從上海的現代交通動線及建築空間出發,描繪城市文人從租界規劃邏輯中所投射出的雙向窺探與捕捉意圖。第四章從十九世紀新興的醫療空間及自然史演化論述,討論偵探敘事中隱含「啟蒙身體/墮落身體」的曖昧雙重性,並對照晚清譴責小說中自我解構的另類身體空間/時間想像。 上海文人不斷逡巡於現代與前現代之間、在場與不在場之間、未來與過去之間、群體與個人之間,而其再現與觀看之模式亦隱約暗示了現代偵探發生的潛在契機。
  • Item
    夥伴或戀人:論《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的酷兒
    (2017) 陳怜霖; Chen, Lian-lin
    傳統的主流好萊塢電影多半隱含推崇男性氣概和異性戀霸權的影射,然而近代電影探討了其他的可能性: 如同性情誼 (homosociality) 和同性情慾(homoeroticism) 的連結性。過去福爾摩斯的影視作品大多呈現了傳統男性特質和父權價值觀,然而近代改編還呈現了同志酷兒的可能性。本論文聚焦於近代的福爾摩斯改編影視作品,主要探討BBC《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的兩位主角: 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和他的助手約翰·華生之間的男性情誼。兩位主角所展現的同性情誼不同於傳統影視類的朋友情誼,而是有進一步成為同性情侶的僭越性,因此本文旨在探討這兩位主角在影視作品中的酷兒可能性。透過分析影視作品上的傳統男性形象和男性特質,本論文歸結出男性同性社會性中是可能存在同性慾望,兩者不是獨立且無關聯性的。 本論文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闡述傳統電影中所呈現的男性特質與男性社會性,並介紹因此所衍生的性別/性認同問題。本章接續援引伊娃·可索夫斯基·賽菊寇的男性同性社會性慾望為理論架構,來理解不同時代變遷的同性社會性和同性慾望是具有連結性的。第二章開始探討螢幕中的刻板男性特質與同志形象,並審視近代福爾摩斯改編影視中這些刻板影像如何種變成新的酷兒符號,並擺脫過去負面罪惡的形象成為一種新時代性別的象徵。第三章接續探究《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福爾摩斯與華生所代表的不同男性特質,與他們之間所衍生出的碰撞與改變。最終兩位所展現出的男性同性情誼也許將昇華為具有酷異性的男性情慾。最後,本文歸結出經由展現男性同性社會性與男性同性慾望的連結性,性別/性是具有流動性的,而非單純被異性戀霸權與父系社會所定義的性別/性所綁縛。
  • Item
    福爾摩斯變形記:以台灣東方出版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為例,談翻譯偵探文學為兒童文學
    (2005) 馮瓊儀; Chiung-yi Feng
    1960 年,台灣東方出版社改寫柯南.道爾(Conan Doyle)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出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目標讀者為兒童,初版為 20 冊。本論文將以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出發,並依照佐哈爾.沙維特(Zohar Shavit)的兒童文學翻譯理論,以及偵探小說的重要元素「懸念」,討論東方譯本的變形。佐哈爾.沙維特認為,由於兒童文學位於文學系統的邊緣,譯者可以調整文本,做出種種增刪修改,但必須符合兒童文學的兩大原則:「教育」及「符合兒童閱讀能力」,調整文本的方法則可能在人物形象、情節、語言等方面。本論文即探討東方版譯文對福爾摩斯小說在人物形象、情節、語言,以及偵探小說重要元素「懸念」等方面所做出的變形,探討變形的原因、結果、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