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日治時代台灣社會中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從三教的角度了解處境化的實踐(2023) 林允中; Lim, Un-tiong在台灣,長老教會目前是最大的基督教教派;但似乎其地位和重要性多被聚焦在政治和神學層面,對於文化或歷史觀點的關注相對較少。因此,這篇論文嘗試運用文本,以文本分析為基礎,以探索可能與過去觀點有所不同的見解。此外,由於基督教在台灣相對於其社會是一個外來宗教,所以傳教士和神職人員在介紹該宗教時的主要挑戰之一是處境化的過程;即如何將本地的儒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人物轉化為傳福音的材料。這一方面也將是本研究的重要探討點。通過綜合上述方法獲得的結果,這篇論文旨在探討日治時期台灣長老教會的發展和傳播,以及它對台灣社會所帶來的變革。Item 日治時期學生跨地域旅行研究(2015) 孫嘉吟; Sun, Jia-Yin臺灣於1895年由日本統治後,引進新式教育體制,學生旅行的活動方式也隨之帶入。學生旅行的目的,主要在學生實踐課堂所學,透過參觀大城市、博物館、政府機關等,跳脫課本,以現實中的經驗來加深學習的效果,也訓練同儕分工合作、討論溝通的能力。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安排行程,以特定的地景加強學生對政府以及國家的認同。臺灣總督府透過各級學校安排學生在本島各地或是前往日本、中國等地旅行,除了讓學生不只在課堂中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希望學生能真實體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人地事物。 學生除台灣本島內的平地旅行外,在原住民統治較平穩之際,更是前往高山原住民部落旅行,感受不同的地理環境與文化。此外,臺灣學生也在政府安排下,踏出臺灣前往日本本土的旅行,參訪內地的各大都市觀看日本的繁榮,讓臺灣學生感受到日本的強大。反之,日本學生到臺灣,則希望他們看到的則是快速發展,逐漸日本化的社會。 此外,位在日本南進路線上的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也含括在日本推動的旅行圈。日本政府在為了強化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實際影響力,積極企圖各種建設,設立學校,也提供中國東南沿海學校的學生到臺灣旅行的機會。透過行程的安排,使中國學生看到比家鄉還要進步的臺灣,也讓總督府藉機的展示其統治成果。這樣流動的跨地域旅行,透過學生旅行的實際感受,了解學生在不同地區旅行有何各別想法,又為何會有這些想法,以及這樣的跨地域旅行對他們是否有帶來影響,將是本文想要討論的主題。Item 黃土水藝術成就之養成與社會支援網絡研究(2016) 張育華; Chang, Yu-Hua黃土水(1895-1930)幼時生長在木匠家庭,並學習民間神像雕刻的技藝,耳濡目染造就對木雕的興趣和喜好。出身寒微的黃土水,透過新式教育洗禮,憑其智力與努力突破家庭經濟的障礙,不但進入國語學校就讀,並受到民政長官內田嘉吉的提拔,得到東洋協會的學資補助赴東京美術學校學習雕刻,成為臺灣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藝術家,以具有「台灣特色」題材為創作主題,活躍於日本及臺灣的藝術文化圈,成為臺灣近代美術先驅。 藝術專業化讓黃土水獲取社會地位,卻也因「雕刻」材料必須耗費大量的金錢,終其一生在金錢和時間之間拔河。除了創作帝展作品,在總督府官員的仲介之下,黃土水受邀為日本皇室訂製藝品,吸引日臺紳商向他訂製人物胸像。在資本主義的消費市場框架之下,黃土水除了努力「生產」,還必須主動利用傳播媒體和人際網絡提振藝術品的「消費」,建構自己的藝術市場。黃土水如何在不同的時機,憑藉何種機緣、條件,如何進入這些權力機制,維持藝術的自主性,進而去實踐他理想中的「福爾摩沙藝術」。日治時期的政治、教育、經濟及文化制度對其藝術生涯又什麼樣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方向,在廣闊的社會脈絡中,從歷史與社會的整體性角度重新檢視黃土水,以其人物研究來深入討論日治時期的藝術家所經歷的時代樣貌。透過新史料的發掘,重新建構黃土水的歷史圖像,探討雕刻技藝的學習及養成,參加日本官展的目的與意義,藝術風格遞嬗的轉變,從中思考「政治權利」「人際網絡」、「傳播媒體」與「藝術品」的互動關係與流動意義。黃土水研究不應只侷限在意象思維和精神性的討論,具體地重構黃土水日常生活的情境,放置在一個巨大而密實的人際網絡之中,關注藝術背後的社會現實與經濟的動因,建構更為真實的日治時期臺灣藝術的圖景。藉此動態的發展過程,探尋支持黃土水藝術成就的社會基礎,由此理解日治時期的臺灣藝術在傳統和現代交織的文化表現,如何在具體的社會情境與歷史過程中形成、發展,探求其在社會經濟史、社會文化史的意義。Item 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2012) 侯巧蕙; HOU, CHAO HWEI本論文的內容,主要呈現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1895年台灣脫離中國清朝,接受日本近五十年的殖民統治。隨著大批日本人來台,日人的風俗民情、生活習慣被引進台灣,日本飲食文化更是深深影響台灣人;然而,歷來有關台灣飲食文學書寫之研究,則多著重於戰後的書寫。所以,本文主要參考日治時期台灣文人書寫的回憶錄、自傳、小說,來了解當時台灣漢人的飲食文化。 首先,本文應用Sidney W. Mintz的飲食理論,來說明台灣漢人在日治時期內在飲食口味,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轉變,並分別由「總督府的飲食衛生政策」及「日本新式教育」兩個面向來討論。日人推動衛生工程建設、飲食衛生管理規則及市場環境衛生改善,使得台人在飲食衛生習慣上能更接近日人。另一方面,從公學校使用的國語教材、中學校的住宿生活以及新生代知識分子的留日經驗,皆可看到日本的飲食文化,透過新式教育的方式滲入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接著,本文藉由分析日治時期小說中使用的飲食題材,從多個面向來觀察社會不同階層的飲食文化,探討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並獲得以下結論。第一,文人雅士或富豪人家透過東洋式的飲食消費,展現自己的階級地位及品味;第二,農家和勞動階層的飲食主要以番薯、稀飯、醬菜為主,反映出大眾階層生活窮困的狀況;第三,進入戰時體制的台灣,因物資嚴重缺乏,食物採取配給制度,造成人民糧食不足。本論文以台灣在地文人之書寫,來討論當時台灣漢人的飲食文化,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撰寫,能讓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面貌更臻完備。Item 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三六九小報》、《風月報》遊記敘事策略(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2014-09-01) 林淑慧遊記著重旅人再現觀察與體驗,含涉異地旅行書寫的共性與殊性。台灣日治時期《三六九小報》及《風月報》系列刊物以休閒為主要功能,所載旅遊散文多以自然或人文風景為題材,且蘊含感官意象。因「感官↔記憶↔藝術創作」之間有所關聯,故藉由敘事學的概念應用於旅遊散文研究的詮釋,以理解作者如何透過文本再現個人的感官經驗。為探討在地與跨界敘事的感官意象,故以刊物所載旅遊散文為研究素材,分別詮釋在地風景的感官體驗、旅日感官記憶的再現策略。另一方面,則從刻劃女子的形象、場景與敘事者心境的互涉等層面,分析旅行敘事的人物與場景等議題。綜觀這些旅遊散文多流露地方感,或文化接觸後的批判,並保存旅人於特定時空情境的記憶。Item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10-03-01) 許佩賢日本領臺以後,很快便開始著手調查、整理臺灣各地的地方共有財產,以各種形態存在的學租財產也是其中重要項目之一。本文主要究明日治初期學租財產的整理及法制化的經過,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政府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將原本應屬於社會的財產,穿上近代法人團體的外衣,使之爲國家所用。學租財產的來源要上溯到清代。清朝時期較正式的教育機關當屬府縣儒學及書院。儒學及書院均擁有一些田園財產,稱爲學田或書院田,靠著這些田園財產的收入(學田租及書院租)支付學校的必要支出。學田的來源多爲地方官辦置,也有由民間捐贈者,而書院田的來源則主要由地方士紳捐贈,也有來自官方沒收來的田園撥給書院者。從一般民眾來看,這些學租財產,特別是屬於書院及學會的財產,長久以來便屬於社會大眾;不論是支付學校運作經費,或是提供讀書人讀書或參加科考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官紳乃至社會大眾的合意下被使用在教育事業方面。日本領臺以後將清代以來的學田租及書院租統稱爲學租,並將其他教育相關團體(日本稱之爲學會)的財產也視爲學租,同時開始著手調查這筆多歧的財產的確實內容。隨著土地調查事業的展開,這些屬於學租財產的每一筆土地也要被重新整理、登記。在法制近代化的同時,政府的介入也隨之加強。 1898年總督府規定各縣的學租財產分別由各縣政府統一管理;1901年成立全島單一財團,1906年則正式成立學租財團。成立法人團體,看來似乎沒有違背清代以來「社會共有財產」的特質,但是其整個經營管理卻被放在行政體系之下。其後學租財團經費的利用調配雖然原則上仍以教育事業爲優先考慮,但是既然不是真正獨立運作的法人,最後還是依總督府自身統治便利的考量來運作。制度化的結果,只是讓國家更有效率的掌控、利用這筆原應由社會合意決定用途的財產。Item 誰的風景?--《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旅行書寫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9-06-01) 陳室如自1905 年7 月1 日至1911 年11 月30 日,日治時期台灣發行量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為因應讀者需要,擴充原有的漢文版,獨立發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除了漢文新聞之外,《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為當時漢文文學作品重要發表場域,也刊登了800 多筆的旅行詩文作品。 由於《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的半官方性質,該報所刊登的旅行詩文,複製了大量的官方風景,透過現代化建設的歌頌,肯定殖民政府的政績;台人前往日本參加博覽會的參訪心得,更成了映證殖民母國強盛的崇拜之旅。除了官方色彩,另有不少旅人以懷古為書寫策略,於旅行風景中寄寓不能言說的心聲;透過觀看位置的變換與風景差異,可以發現台日旅人在對照彼此母國與世界的 過程中不斷進行的微妙調整與變化。Item 臺灣初(國)中地理教育的回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03-06-01) 陳國川Item 從瀛社活動場所觀察日治時期臺灣詩社區的形成與時代意義(國文學系, 2010-03-??) 江寶釵; 謝崇耀瀛社在北臺灣的領導地位毋庸置疑,其影響力,直可左右全臺灣詩學的推動。有關瀛社之簡介,相關研究與工具書籍已頗為詳備。瀛社係時代產物,相關研究不應侷限於瀛社本身發展脈絡的研究,理應站在這個基礎上,以瀛社相關資料為基礎,進而考察臺灣漢詩的發展、變遷暨其所反映的社會脈動。本文乃提出以瀛社的活動「場所」作為觀照角度,探討地點的選擇、場所的提供、場所的性質與活動現況,以是觀察台灣漢詩在日治時期的發展、位置,其所透露的社會與時代意義。舉例言之,從活動地點可以反映出吟詩作對於日治時期,已不復傳統士大夫集團於名園樓閣的專屬活動,它從神秘的上層風雅落實為一個具「敞視性」的一般性活動,人人可得參與,與地方社區相結合,形成一種融入現代性的傳統文化。此外,地點的提供、選擇與參與者的社會地位兩者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連性,場所與活動資本,反映出日治時期漢詩所依賴的養分與土壤實與過往的詩社大為不同,因而出現了一種組織活動型的詩人,提供活動場所與經濟資本,對詩壇另有不同於傳統「漢詩書寫」的貢獻。總之,我們試圖以地點場所為核心,進一步與組織發展及成員屬性兩點相接軌,探討相關現象,為臺灣傳統詩社社區化的張本,俾能提供更全面的思考方式,有異於過去探討瀛社組織與成員身分分途的討論方式。Item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0-03-??) 許佩賢日本領臺以後,很快便開始著手調查、整理臺灣各地的地方共有財產,以各種形態存在的學租財產也是其中重要項目之一。本文主要究明日治初期學租財產的整理及法制化的經過,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政府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將原本應屬於社會的財產,穿上近代法人團體的外衣,使之為國家所用。學租財產的來源要上溯到清代。清朝時期較正式的教育機關當屬府縣儒學及書院。儒學及書院均擁有一些田園財產,稱為學田或書院田,靠著這些田園財產的收入(學田租及書院租)支付學校的必要支出。學田的來源多為地方官辦置,也有由民間捐贈者,而書院田的來源則主要由地方士紳捐贈,也有來自官方沒收來的田園撥給書院者。從一般民泉來看,這些學租財產,特別是屬於書院及學會的財產,長久以來便屬於社會大累;不論是支付學校運作經費,或是提供讀書人讀書或參加科考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官紳乃至社會大眾的合意下被使用在教育事業方面。日本領臺以後將清代以來的學回租及書院租車充稱為學租,並將其他教育相關團體(日本稱之為學會)的財產也視為學租,同時開始著手調查這筆多歧的財產的確實內容。隨著土地調查事業的展開,這些屬於學租財產的每一筆土地也要被重新整理、登記。在法制近代化的同時,政府的介入也隨之加強。1898年總督府規定各縣的學租財產分別由各縣政府統一管理; 1901年成立全島單一財團, 1906年則正式成立學租財團。成立法人團體,看來似乎沒有違背清代以來「而土會共有財產」的特質,但是其整個經營管理卻被放在行政體系之下。其後學租財團經費的利用調配雖然原則上仍以教育事業為優先考慮,但是既然不是真正獨立運作的法人,最後還是依總督府自身統治便利的考量來運作。制度化的結果,只是讓國家更有效率的掌控、利用這筆原應由社會合意決定用途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