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文本的流動與再生——楊富閔小說《花甲男孩》與電視劇本互文性研究
    (2021) 王琬淇; Wang,Wan-Chi
    在臺灣,文學原著改編為電視劇,首推千禧年公共電視一系列的文學大戲,至此以後文學改編影視風潮不斷,而互文性理論發展之今,不再以忠實性表現為主。 本研究以「文本的流動與再生——楊富閔小說《花甲男孩》與電視劇本互文性研究」為題,2010年楊富閔出版《花甲男孩》小說,內容包括「城鄉議題」、「衰敗死亡」、「民俗信仰」,小說本身具備多軸的故事發展,好評不斷情況下隨即在2017年改編為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導演抓住核心精神,將各篇獨立的人物、情節、主題打散後改編成「鄭家」的家族故事。 本研究分為五章,試圖從文本的創作背景、人物形象、主題意識開啟研究,以釐清小說與電視劇本的互文關係。第二章首先探究楊富閔的成長背景,以及原著小說與電視劇的創作歷程,理解生成環境的影響。第三章將電視劇的人物關係作一整理,接著對照原著小說找出文本間改編、置換、變形、增添的關係。第四章分析小說與電視劇的主題意識,理解文本背後所欲傳達的真正目的。 當代文化產業隨著世代數位化取向產生「影像/圖像」的高需求,文學如何另闢蹊徑延伸傳播,透過《花甲男孩》改編歷程可以獲得激盪與省思。
  • Item
    《小說家七等生的詩風:隱逸與邊緣》
    (2014) 朱隆興; Chu,Lung-Hsing
    以小說聞名的七等生是台灣六○年代最具哲學深思的小說家之一,在他的詩中我們發現通過現實世界之體驗而創造的獨特神秘性;本論文探索他的小說與詩的關係以及詩風的隱逸和邊緣性格,透過以下幾個方向來思考: (1)小說風格 (2)邊緣趨勢 (3)隱逸特性 經文本的虛心觸探,方能剖析他獨特的詩心面向,以滿足眾人的多元需求。 本文由五個章節構成,第一、二章破題點出他在文學史上的脈絡位置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就小說風格分述他在小說中的表現特色,第四章就詩風而言,開展出詩和小說的差異性及互涉效果,就創作取向,描述他對現代詩書寫的隱逸和邊緣性格、時空背景,第五章收束,就小說家身分的特殊性,獨特的詩創作,呈現出何種不同的文學意義。
  • Item
    「燃燈佛授記」本生敘事與圖像之互文性研究--以漢譯佛典故事和西北印、中亞與雲岡石窟造像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2-06-01) 李幸玲
    本文藉由「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論對「燃燈佛授記本生」故事 進行經典文本與圖像系譜式的探溯與分析。通過「燃燈佛授記」本生故事 與佛教石窟藝術創作之間,內外雙重互文分析,可明白文本所具有的「互 文性」依循「存異」與「求同」的原則,不斷對本源進行解構,也同時重 構出新文本,同時兼具解構與創造的雙重意義。考察西北印犍陀羅石雕、 中亞龜茲石窟的壁畫,乃至中國雲岡石窟造像中的「燃燈佛授記本生」作 品,皆有將「燃燈佛授記本生」與「阿輸迦施土因緣」主要情節融合於「異 時同構」的石雕或壁畫的情形,同時也各保有不同細節表現,正可驗證文 本「互文性」所具有解構與創造的雙重特性。
  • Item
    Morrison's Realization
    (英語學系, 2002-01-??) Maniushree S. Kumar
    Realization (1996) is part of Madison Morrison’s vast and ongoing cosmological epic sequence. In it the author juxtaposes the moment-to-moment empirical perceptions of a narrative consciousness in the late 20th-century U.S.A. with short passages from the classic sacred texts of India—the Upanishads, Dhammapada and Bhagavad Gita. Here, by focusing on the temporal effects of this juxtaposition, I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Realization combines (interweaves, interplays)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techniques. The Indic intertexts, a kind of metaphysical and ethical discourse “spoken” from outside the immediate temporal context or present of the narrative proper, that is, from a position in the remote past which can equally be seen as the remote future, in various ways “put into play” the empirical narrative discourse—reinforcing but simultaneously undermining and putting it in question, laying bare its essential fleetingness, emptiness. Thus while the empirical narrative suggests, imitates, parodies certain high modernist forms, the decentering or destabilizing effect of the Indic intertexts suggests a postmodernist (self-) “distancing” at work on another level. The ironic force of these intertexts is, after all, fundamentally temporal: it distances the grounding (“self-present”) narrative from itself, and thereby forces us—to cite a Jamesonian description of postmodernism—to “see the present historically in an age which has forgotten how to think historically in the first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