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2
  • Item
    戰後臺灣出版之西式餐點食譜書的發展(1945-1990年代)
    (2024) 許茹茵; Hsu, Ju-Yin
    在現代臺灣人的日常飲食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西式餐點。根據臺北市衛生局2019年的調查,臺北市民最常購買的早餐前兩名均是西式的食物。速食店、牛排館等西式餐廳林立在臺灣的大街小巷。中菜西烹、中西兼具的料理也時有所聞。西式餐點的普及不單單只展現在店家的數量上。本研究統整「1945-1990年代臺灣出版之西式餐點食譜書書目」,以戰後臺灣出版且收錄西式餐點食譜之食譜書作為主要的研究資料,並與西式餐點從業人員的訪談和相關文獻進行交互驗證。本研究發現,1945年至1990年代出版的食譜書數量在不同時期具有顯著的差異,且出版目的也從戰後初期的「為宣傳中華文化」,到1960年代中期除了「為了配合國家政策」而出現的教科書式食譜書,坊間也開始有內容更為豐富、裝訂更為精美的食譜書,反映大眾逐漸對烹製西式餐點產生需求;1980年代之後,西式餐點食譜書不僅出版量大幅增加,出版社也開始針對該時期民眾的需求而規劃不同主題的食譜書,內容也變得更加多元,顯示西式餐點逐漸普及。食譜書數量的增加代表著臺灣社會對於西式餐點烹飪需求提高,再加上食譜書類型及餐點區分界線逐漸模糊,「中式」、「西式」不再是主要的分類依據,顯示西式餐點在一定程度上已深入到臺灣大眾的日常飲食中。
  • Item
    林欣誼《老雜時代》英文譯註
    (2024) 藍于晴; Feest, Genevieve
    在台灣社會與歷史中,雜貨店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為民眾提供日常生活用品、 食物等雜貨,更是一個社區共聚交流的地方,而雜貨店也是台灣在地文化的象徵。雜 貨店曾是許多台灣村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時至今日,隨著連鎖便利商店的興 起,傳統的雜貨店漸漸的沒入歷史中。《老雜時代》一書中,記錄著作者林欣誼與攝影 師曾國祥一同到訪台灣各地傳統雜貨店的故事,同時《老雜時代》也是台灣第一本以 傳統雜貨店為主題的書。書中所記錄的點點滴滴帶領讀者走進台灣的雜貨店,透過店 家的日常生活與傳承故事,一窺台灣的歷史與文化。本英文譯註包括《老雜時代》的 前半部,筆者希望藉由英文譯文及註解,讓英文讀者群能夠更加了解台灣這段獨特的 歷史。
  • Item
    《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厚實翻譯
    (2024) 樓克己; Laslo, Gregory
    台灣文化背景的獨特性幾乎無法言喻;在世界系統理論中,現代台灣的邊陲社會裡來各種不同文化的影響。晚近的後殖民思潮所帶來的衝擊,加上民主化的浪潮,台灣開始正視自己獨特的文化身份.然而後殖民思想有時可能走上文化復古中心的偏鋒,否定了受殖民影響的歷史的合法性。諷刺的是,這反過來有時會引致一種文化決定論,主張最古老的文化元素才是合法純粹的。但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我們應該試圖去理解個體如何建構自我認同,而不是用他們的集體文化的過去來強加定義。下山一(林光明)是日本警察和泰雅族公主所生下的孩子。他與台灣人民的經歷相呼應,長期以來他的身份是由他無法控制的理療所定義的,然而年老時,下山一將自己視為台灣人。《流轉家族》作為下山一的自傳與家族史,描述遭殖民的經驗,同時否定殖民與反殖民主義的定義。本論文受安東尼·阿皮亞之深度翻譯、單德興之厚實翻譯和西奥·赫曼斯之雙重脈絡化等概念啟發,旨在將小眾的後殖民文學變得更加平易近人,並讓下山一的經驗和聲音進入世界文學的範疇,以探討自我身份是否應取決於過往的殖民歷史。
  • Item
    高中英文教師對全英語教學的信念與實踐
    (2022) 林庭薇; Lin, Ting-Wei
    因應全球化的浪潮,各國政府無不積極培育國民英語能力以增加國際競爭力。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在英語非母語國家蔚為風潮,臺灣也不例外。行政院於西元 2021 年提出《2030 雙語政策整體推動方案》,設定「厚植國人英語力」及「提升國家競爭力」兩大政策目標,其中與教育相關的個別策略是中小學英語課應落實全英語授課。目前已有不少雙語教學研究中心出版課室英語手冊供教師使用。然而,除了課室英語外,很少有研究分析教師對於全英語教學的看法,更不用說提供全英語教學策略。 本研究為一混合性研究,量化部分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資料,質性部分則 以訪談及觀課的方式蒐集資料。全英語教學問卷乃以 Kim (2008)的英語課以英語 授課問卷為基礎編修而成,共包含三部分:教師對於全英語教學的焦慮、全英語 教學對於教師的好處以及全英語教學對於學生的好處。填答者為 55 位臺灣的高 中英文教師,其中兩位參與後續的訪談及觀課。本研究有三個主要發現:第一, 大部分臺灣高中英文教師有自信用英語授課,但他們擔心學生會因為英語能力不 足而無法聽懂英語授課內容。第二,教學總年資及全英語授課年資愈短的教師對 使用全英語愈感到焦慮,全英語教學年資較長的老師傾向更認同全英語教學對於 老師和學生都有所助益。第三,除了使用第一語言之外,全英語授課的教師也發 展出其他教學策略以增進學生的理解程度。最後,研究者提供一些教學上的建議, 供未來欲採用全英語教學的老師參考。
  • Item
    喜劇電影字幕翻譯之策略比較
    (2021) 胡千蔚; Wu, Chin Wai Fibby
    電影題材百百種,以喜劇為主軸的電影更是數之不盡。喜劇內容輕鬆且詼諧,一直深受香港、台灣兩地的觀眾歡迎。影視娛樂的發展及流動範圍隨著全球化的影響,逐漸不再受國界、語言的限制,而當中其中最重要的,除了配音就是字幕。台灣、香港兩地不論是電視劇、綜藝節目或是電影,都習慣配上字幕,因此字幕翻譯在台灣與香港兩地成為影視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粵語、國語雖同屬中文,不過兩地卻因歷史發展與文化的不同,於文法或詞彙的使用上必定會有所差異。香港一般所使用的是粵語(廣東話),而台灣大多是以國語為主。喜劇電影中有許多隱含幽默成份的口語台詞,需要對該語言文化有足夠了解的觀眾才會有共鳴,因此譯者在這裡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無法有共鳴的觀眾也能看出「笑果」。透過《熊麻吉》系列(Ted)、《死侍》系列(Deadpool)和《單身啪啪啪》(How To Be Single)幾部電影以李運興 (2001) 針對文化幽默翻譯策略所提出的直入式、阻斷式、詮釋式、融合式和歸化式,以及林怡伶 (2006) 認為處理語言幽默的翻譯策略,從而更暸解香港、台灣兩地採用的策略。
  • Item
    被忽略的「前史」:從《使信月刊》看英國長老教會對臺傳教之開展(1844-1875)
    (2022) 于天恩; Yu, Tien-en
    本論文認為,過去對於英國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 PCE)在臺傳教之研究視野,大多只關注1865年入臺後開始之發展,不僅沒有討論該會在華傳教之脈絡,也未對該會為何來臺傳教深入探究。英國長老教會約150年前來臺傳教,1941年和北部的加拿大長老教會合併之後,改名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今日已是臺灣最大的教派,信徒遍布全島各處,影響力也觸及政治、社會等各領域。長老教會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發展,與之相關的研究成果豐碩已能大致掌握1865年至今的教會發展,及其與臺灣社會的互動。然而,過去的研究較少考量到英國長老教會在臺灣傳教之開展,與來臺前的傳教經驗有密切關連。英國長老教會於1844年成立,並在1845年成立海外宣道委員會(Foreign Mission Committee, FMC),負責安排傳教經費和人力開始向海外傳教;1851年,在華傳教總部於廈門成立,負責向外拓展和支援新的傳教地,並與海外宣道委員會共同主導在華之傳教決策,包括來臺傳教之決策。1858年,廈門的宣道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 1830-1877)提出「占領說廈門話地區」之計劃,讓英國長老教會開始注意到臺灣,但杜嘉德選擇優先穩定廈門之傳教工作,使得向臺灣傳教遲遲無法成行,直到太平天國中斷廈門的傳教活動,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1836-1921)才於1865年正式來臺。馬雅各來到臺灣之後,同時受惠於海外宣道委員會將醫療傳教制度化之過程,以及廈門已建立起之白話字系統,得以藉醫療吸引臺灣居民,再教導其閱讀白話字聖經。1870年以後,向原住民傳教的成功,使得臺灣一地的信徒快速增加,甚至超越廈門和汕頭兩地。隨著臺灣之重要性提升,英國長老教會對其之想像亦不斷改變,使得在白話羅馬字、醫療傳教及隊原住民傳教等策略制度化之前的過渡期漸漸受到隱沒,進而被塑造成一個強調臺灣特殊性的傳教成功範例。
  • Item
    重複朗讀練習對於臺灣國中生文法學習之影響研究
    (2018) 吳菀婷; Wu, Wan-Ting
    過去數十年來,臺灣英語教學課堂上文法教學始終扮演核心的角色。然而,當檢視學生在相關成就測驗上的表現時,卻發現使用傳統、明示教學的文法翻譯法似乎對提升文法的效果有限;因此近年來,漸漸有使用所謂的「隱性教學法」(即聚焦於其他能力面向的間接文法教學法)來加強學習者文法習得的趨勢。本研究旨在檢視重複朗讀練習間接提升文法學習之效果,同時並探究此方法對於不同英語學習成就者之成效。研究參與者共包含52位北台灣的國中學生,其中26人被隨機分派為實驗組接受朗讀練習,另外26人則是接受傳統紙筆練習的對照組。研究數據包含文法觀念的前測、後測以及課文朗讀流暢度的隨堂測驗,並以T檢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比起傳統紙筆練習,重複朗讀練習更能幫助參與者,尤其是低學習成就學生,有效習得文法規則;可能原因為參與者對於句法分析與音韻的熟識,以及課堂投入程度的提升。冀望本研究能激發並鼓勵本地英語教師嘗試以其他教學法來增進學生文法能力。
  • Item
    清代臺灣原住民女性人物與形象研究
    (2017) 杜曉梅; Tu, Hsiao-Mei
    近年來,與臺灣原住民相關的研究受到學界普遍重視,主題也相當多元,從地權轉移、人口遷徒、文化習俗,到原漢之間的交流與對抗,透過研究都得以逐一拼湊出臺灣原住民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生活樣貌。回顧臺灣原住民史的研究成果,女性一直是較被忽略的群體,清代的原住民女性更鮮少研究,遑論個別人物的深入瞭解。不過,現今已有一些研究,或藉由文本重建客觀的原住民女性集體特質、生活場域和傳統習俗,或聚焦於書寫者的主體意識、他者觀點,但共同的不足是缺少個體的角度、人物的案例。 本文的研究重心,在爬梳各類清代文獻檔案後,先指出原住民女性在文獻中的樣貌,充滿書寫者在文化、性別、種族、階級上的偏見, 虛實參半的內容,致使她們的形象遭到扭曲或貶抑,真實面貌無法呈現。繼而,強調這些文本仍能偶見原住民女性的碎片記載,她們的故事只是不曾清楚描述,以致不為人知。因此,本文以人物為切入點,透過進一步的史料解讀,將這些原住民女性人物從歷史中一一挖掘出來,釐清史料的虛與實,在歷史文化脈絡下重新建構她們的人生故事,冀以補足清代臺灣原住民女性史的部分闕漏。
  • Item
    清代至日治中期臺灣的龍眼貿易與商人團體
    (2016) 林俊宇; LiN, JYUN-YU
    本文旨在探討清代至1920年代臺灣龍眼貿易的發展,以及商人團體對於貿易的影響。 清初,臺灣龍眼的貿易尚未興起,交易的規模較為零星、鬆散,僅有臺灣府城內有在進行龍眼的買賣。十九世紀初,臺灣龍眼貿易的規模逐漸擴大,範圍擴展到島內其他地區,烘焙龍眼乾技術的引進,促使龍眼可以進行長途運輸,並開始向輸往島外,嘉慶年間收入版圖的噶瑪蘭地區,也有龍眼的買賣出現。至此島內、島外的貿易網絡已然成形,更促使臺灣第一個以從事龍眼貿易的商人團體福員郊的成立。清末隨著臺灣開港後,新興市場的出現,臺灣龍眼對外輸出量大增,貿易對象更從中國擴展至美洲,市場圈更為擴大。 1895年面對去留臺灣問題,清代時成立的福員郊,在日治初期解散。而最後選擇根留臺灣的龍眼商人,有別於清代組織的經營模式,此時龍眼商人多半擔任仲介商的角色,成為日後掌控龍眼貿易的主要成員。1915年起,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龍眼的輸出量大增,臺灣的龍眼商人意識到龍眼貿易景氣大好,而促使商業組織紛紛成立,包含原先清代的福員郊郊商重新聚集成立「嘉義福員郊」。1920年代,隨著戰爭的結束,原先的嘉義福員郊因應時局變化,重新改組「臺灣干龍眼同業組合」。
  • Item
    石垣島與臺灣的交流史 ~以交通往來的變遷為中心~
    (2015) 小西久雄; Konishi Hisao
      八重山群島的主島石垣島,與沖繩本島的那霸相距411公里;距離九州鹿兒島則有1019公里;至於日本「中心」的東京,則與石垣島距離1952公里。另一方面,石垣島僅距臺灣宜蘭縣蘇澳鎮236公里 。較之日本「周邊」的沖繩本島,石垣島的地理位置更可說是「邊境」。比起縣政府所在地的那霸,石垣島與臺灣的距離無庸置疑地近上許多。雖然僅僅相隔236公里,兩地的語言、建築物樣式、物價、流行、商品、街道的氣氛、居住的人們等等,全都大相逕庭。   儘管現在與那國島和臺灣之間有條國境界線劃開彼此,但是在戰前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時代,這個地區其實沒有國境問題。在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石垣島與臺灣之間在戰前已經存有的交流、住民們對彼此的認識,戰後出現的國境線究竟為兩個地區的斷絕帶來何種變化?更進一步地來說,石垣島、以及臺灣方面,如何改善此種「斷絕」關係,中斷的交流如何復活。本論文以這些問題意識為主軸,透過雙方來往的交通變遷,探討雙方對於彼此所求為何?交流目的究竟為何?為何彼此的交流有其必要性等議題。   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論述石垣島與臺灣之間交通往來的歷史。因為於1896年、開設連結八重山與臺灣之間的所謂沖臺航路,此一輪船航線促使石垣島的人們脫離傳統封閉的村落社會,前往「新天地」的臺灣,造成移民或勞動人口流動的結果,還有為舊有的村落社會帶來外來刺激與流動性,並成為開拓外在視野的契機。尤其是戰前形成的以臺灣為中心、石垣島為衛星離島的生活經濟圈,論文著眼於如此狀況之下雙方的頻繁交流與自由往來的例子。   第三章以1990年代為中心,主要從經濟方面向觀察石垣島與臺灣的關係。長年以來,在中國與臺灣的政治對立背景之下,因為臺灣與中國之間無法直航轉而停靠石垣島港口的貨船數量增加,石垣島曾經呈現一片熱鬧的景象,石垣島也事實上間接默默支撐著上海的發展與臺灣的經濟關係。以「post香港」這個問題意識為開端,臺灣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作為運往中國物流的最重要的中繼據點──香港的替代,而雀屏選中石垣島的過程。對臺灣而言,石垣島與臺灣的直航開航是為了維持臺灣與中國的經濟交流,對石垣島的投資環境加以整備,也有發展為中繼基地的轉型期的意味。   第四章,由觀光面向捕捉石垣島與臺灣的關係。造訪石垣島的臺灣觀光客逐年增加,但是對多數臺灣人而言,造訪石垣島的動機是因為「很近的日本」,並將石垣島視為日本某地的理解。雖然石垣島也有傲視世界的蔚藍海洋的觀光資源,但是對於觀光景點石垣島的印象,並未跨越國境與臺灣共有的狀況、而探討在日本這個國民國家框架中被消化。石垣島如何面對日本這個國民國家的制約,如何在觀光戰略中找到活路,此亦繫乎於石垣島與臺灣的友好交流的基礎之上的相互理解。   第五章以前述四章的研究為基礎,總結論文結論和往後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