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國中素養導向閱讀教學研究——以光仁中學九年級為對象
    (2021) 詹詠甯; CHAN, YUNG-NENG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是國中素養導向閱讀教學對國中九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方面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輔以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內容分析法以及教學實作法的方式進行研究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從109 年 3 月至 109 年 5月結束。使用的研究工具為「閱讀素養教學設計學習單」、「閱讀態度量表」「學生自評表」、 「教師訪談紀錄」、「教師觀察札記」五項。為期兩個月的素養導向閱讀教學中,研究者使用自編講義進行授課,課堂當中學生根據「教師自編素養導向閱讀策略模組學習單」作答,並且在每一次的課後進行教材的檢討與修改。研究結果發現,進行素養導向的教學時:教師要自我轉化、以模組強化文言文教學、強化國語文的閱讀素養、帶領學生理解文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進行教學、運用素養教學。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研究建議,以提供未來國語文教師或者是學校進行素養教學導向教學時可以參考。
  • Item
    國中彈性課程對於提升環境素養之行動研究-以南崁溪主題課程為例
    (2020) 簡惠敏; Chien, Hui-Min
    為了因應時代趨勢,教育部於民國103年發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出發,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教育部,2014),這是目前教學設計的發展趨勢。「環境教育」議題,從九年一貫教育繼續保留至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然而國人普遍對於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人們對環境有正確的認識,方能有效解決環境問題(UNESCO, 1980)。因此環境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階段至關重要,透過教育的途徑培養出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是目前十分緊迫的教育工作。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的課程規劃,將課程類型分成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而在國中小階段,校訂課程在彈性學習課程實施,彈性學習課程可依學校教育願景及學生特質進行設計。故本研究依據學校在地環境特色及環境教育相關素材融入國中彈性課程中,以服務學校桃園市立青溪國中周圍的南崁溪作為課程設計主軸。課程設計除了企圖引導學生展現綜合能力,也希望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彈性課程之研發及實施歷程、教師的成長與省思以及探討國中彈性課程對於提升環境素養的成效。研究對象為七年級60位學生,採行動研究法。研究結果發現以下兩點: 一、彈性課程「南崁溪主題課程」有助於提升環境素養。學生在「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知識概念」、「環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達到提升,唯獨「環境倫理價值觀」下降。 二、彈性課程「南崁溪主題課程」有助於讓學生展現多元能力及提升教師設計課程之信心。發現有些學業成就較差的學生因為平時生活經驗豐富,所以在進行觀察探究的時候會提供較多實質意義的發現與想法,讓這些低成就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對於教師而言,經由不斷修正而成的自編教材及學生對於課程的回饋,提升教師在設計彈性課程的自信心。
  • Item
    討論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國二「中國近代史」單元教學為例
    (2010) 游佾蓁
    本研究旨在探討「討論教學法」應用於國中歷史教學時,所能達成的學習成效與影響,希望藉由研究的成果評估,提供更有效的教學策略與完善的教學模式,冀以達成「九年一貫基本能力與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目標。 本文首先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其次闡明討論教學法的理論、源起與特色,以及應用於歷史教學時所突顯出的歷史教學目標。根據討論教學法的理論原則與歷史教學目標,提出適切的歷史教材與教法,以作為實際教學的教材規劃。本文所提出的實施方式分為兩部分:課前準備與課堂上的實踐。課前準備之教師部分有:設計「小組討論題目單」、進行分組、角色分配、座位安排和準備教學工具;學生部分有:蒐集歷史資料、歸納整理重點、學習小組討論技巧。課堂上的實踐包括:一、小組討論,二、學生上台報告,三、提出疑問、解答與總結,四、寫「自評、互評表」四項活動,教學活動期間配合「行動研究」之「發現問題、立即修正、策略實踐、反省檢討」等步驟來解決現場實務問題。研究者根據所蒐集的資料,分析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擬定教學改進方法,從實際教學中反省自己的教學策略,導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結束後,分別從認知目標教學評量、問卷調查與學生的回饋來檢測評估本實驗方法的成效,探究「討論教學法」應用在歷史教學上對學生歷史課程學習的優點與缺點,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並針對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提供改善或解決之道,作為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主題統整教學的行動研究--以南湖高中倫理消費的統整教學為例
    (2009) 孔繁涓
    全球化的現今社會中,區域結盟、國際合作及企業整併等現象儼然成為時代的社會發展趨勢,需要培育具有統整思維能力的人才。台灣的普通高中課程95暫綱中實施通則部分明確指出高中教育的定位為要瞭解、體認全球社會的重大問題,包括: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環保教育、永續發展、多元文化及消費者保護教育等重要議題宜納入相關課程中,以期讓學生在不同科目的脈絡中思考這些議題,以收相互啟發整合之效。這八大議題均與現代生活與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連性,其彼此間亦有著環環相扣的關聯性。 然而,傳統的教學一向採取「教師—班級教學」的模式,且為避免彼此相互干擾,乃將教室以牆壁區隔,無形中也將教師與教師間做了隔離,因而使得教師之間鮮有討論教學工作與分享教學經驗的機會。目前高中課程中多為分科教學,各個獨立的學科知識如同拼圖碎片,只有當這些圖塊被組合起來時,它們才會顯現出意義出來。此時,課程統整是一種拼圖的好方法,其旨在打破現有學科內容獨立的界限,讓學生能獲得較連貫與完整的知識,使其獲得較深入與完整的知識。 「主題統整教學」為實施課程統整的策略之一,強調教師彼此合作,不僅突破「以教師個人為主體」的傳統思維,也打破以往教師「單打獨鬥」的教學方式,開啟另類「合作教學」之門。教師間組成教學團共同研究課程、設計課程,把握以學生為中心的精神,使學習與生活結合,亦也是落實95高中新課程的實踐之道。 倫理消費又名道德消費、公義消費、良心消費等,是一種以道德責任為主要原則的消費行為,是對個人消費行為的反思。其近年來興起於西方國家,概念與精神與95高中課綱主要議題的理念吻合,又兼顧了全球化、國際貿易、產業文化等層面,適合由多科教師以此為主題共同進行統整教學。 本研究以研究者任教的高中為研究對象,選定倫理消費為主題之統整教學活動,期望活化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跳脫學科之間的有形框架,引導學生應用所學在實際的生活議題或經驗之中,並願意反思自身的消費行為。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教學使用較短的授課時數達成預期教學目標,並引起廣大的回響,且過程中教學相長的經驗將深刻於全校師生的心中。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高二學生,後續研究可發展由高一至高三互相銜接的倫理消費議題之校本課程之研究,亦可加入更多領域科目共同進行倫理消費統整教學活動之實施等。
  • Item
    黃昏市場的城市曙光(II)
    (2014/08-2015/07) 吳鄭重
    眷村是當代台灣移民歷史的重要篇章之一,但眷村文化的保存工作在時過 境遷之後才逐漸受到重視;推動已經將近二十年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迄今尚 未在亟待規劃的都市社區落地生根;而最符合現代都市人生活作息、讓街道充 滿活力的黃昏市場,依然被視為攤商違法聚集的都市之瘤。因此,本計畫試圖 整合這三大課題,運用「設計論述」和「批判實踐」的基本理念,以申請人從 小居住的眷村──影劇伍村──和改建成國宅之後的湖光新城,作為理論思考 的平臺與社會實踐的場域,探討以黃昏市場整合眷村文化保存和參與式社區規 劃的可能性,進而建構出一個街道劇場的城市論述──黃昏市場的城市曙光。   在相關時空概念、都市論述和規劃思維的綜合引領之下,包括 Jacobs 混合 使用的街道之舞、Oldenburg 的第三地/好所在、Soja 真實與想像的第三空間、Foucault 的他者空間/異質場域、Benjamin 的歷史辯證圖像、吳鄭重的日常生 活身體–空間、Alexander 的模式語言和參與式規劃、Castells 的流動空間與地 方空間,還有 Lynch 的都市意像元素和段義孚的地方愛等概念,本研究將以兩 年的時間,分別完成(1)湖光國宅社區內影劇伍村舊眷戶的家戶調查、訪談與 老照片徵集等工作(正在進行中);(2)黃昏市場空間模式與事件模式的身體 空間觀察、記錄與分析;並以此為基礎,展開(3)以整頓黃昏市場帶動參與式 規劃的社區營造工作(第 2、3項為今年度計畫重點),進而實現「以眷村飲食 文化保存帶動參與式社區規劃,以社區總體營造成果體現眷村文化保存」的設 計論述和批判實踐,輝映出以黃昏市場的街道生活照亮社區舞臺的城市曙光。
  • Item
    CANDLE網路環境融入大學英語課程之教學省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文教學中心、Airiti Press Inc., 2005-04-01) 林至誠; 陳浩然; 廖美玲; 劉顯親; 葉由俐 
  • Item
    迷「網」中的傾聽:網咖少年網路使用情形與輔導成效分析
    (慈濟大學, 2004-07-01) 王錦慧; 何縕琪
    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為瞭解網咖少年的網路使用情形,二為以網咖少年為對象,透過行動研究歷程設計一個輔導方案,並評估其成效。研究對象為花蓮市某一國中,有過使用網咖經驗半年以上的國中生,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以瞭解參與學生使用網咖情形,自民國92年10月起,並進行12次輔導方案,每次40分鐘。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33名,其中23名學生參與輔導方案。關於網咖使用情形,本研究發現:(1)國中二年級男生上網咖比例較高,八成學生接觸網咖時間超過三年以上,五成學生每天都會去,每次以4-5小時和8小時以上者居多,這些學生是網咖沉迷的高危險群;(2)多數學生選擇與同學、朋友一起去網咖;男生到網咖主要以打連線遊戲為主,女生則為「聊天交友」與「上網閒逛」;(3)六成學生沉迷網咖後雖然尚未產生曠課、逃家、中輟的情形,但其生活作息與學業有受到影響的跡象。在輔導方案方面:(1)在活動實施過程中,發生樣本流失、活動時間不足、以及討論不夠深入等問題;(2)在成效方面,學生的表現顯示輔導方案具有下列正面功能:減少說粗話的習慣、較能節制使用網路的時間、了解正確的網路法律知識、網路交友應注意事項,並能體認網咖為「學習型」休閒場所之觀念。本研究建議:未來在設計輔導方案時,應善用增強原理,兼顧「知、情、行、意」等面向,活動設計應配合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並以動態多元的方式呈現。
  • Item
    Teacher's Reflections on Infusing the CANDLE Project into College English Classes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5-04-??) 林至誠; 陳浩然; 廖美玲; 劉顯親; 葉由俐
    本文利用網路教學個黨展現三種英文教師專業成長方式:自覺、自省、及行動研究,其網路教材及網路環境則是研發自一項數位學習之國家型科技CANDLE 計畫(Corus And NLP for Digital Learning ofEnglish) 。用網路科技教英文和使用科技是兩種不同的能力,因為前者需要植基於教學法或教師個人之教育信念。因此,教師專業成長如需考量使用電腦科技時,必須檢驗該項科技的使用是否和教師們原有教學理念相符,而並非一味追求該項技術是否先進。CANDLE 計畫團隊內五位英文老師將教材納入其個別學校內之課程,並使用行動研究以評量成效之後,深思其過程並提出一些教學應用。本文特地報導五項個案並分析所展現之教師知識或信念以及教學後之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