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晚清的法律、社會與國家--以《點石齋畫報》的法律事件為中心
    (2011) 陳彥育
    《點石齋畫報》為光緒年間上海發行的畫報,前後十四年共四千餘幅案例,無論是數量或內容,都提供一份了解晚清的材料,而圖文並茂的畫報的性質,是具體的再現晚清的社會。《點石齋畫報》豐富的案例,正好可做為觀察晚清法律社會與國家之間的對話。 第二章討論官場百態與帝國統治。透過科舉(正途)和捐官(異途)晉升成為官員,施展經世致用的抱負,此時身分成為國家意志的代言人,這一路的仕途之旅,從開始就一直與法律打交道,透過法律改變身分,踏入官場後,運用法律實踐政治理念,遇到衝突時,經由法律展現國家公權力,在晚清帝國境內特有的租界土地上,華洋相處,依循法律溝通中西租界事務。本章從科舉考場、仕途官場,到租界洋場去觀察官員和法律的互動情形。 第三章探討晚清法律與司法實踐。雖官府希望地方平安無波瀾,但免不了有糾紛與衝突的事件發生,當事件送入官方,正式進入司法程序後,身為父母官的地方政府受理問訊,量罪論處,讓社會回歸和諧穩定。這個課題同樣也是民間要面對的,當民間遭遇到自身權益受損時所抱持的心態,無論是走入衙府或經由民間自身發展的網絡進行調解,都是一種抉擇,本章以審判案例為主,瞭解州縣接下民間訴案件進行審理的處理,並觀察民間的訴訟心態及其發展出不同的解決方式來檢視晚清司法的內涵。 第四章討論晚清司法救濟的管道與實踐。當法律與規範都無法解決時,最終自我救濟的手段和申訴與補救的管道是什麼?對晚清人民而言,經由官方的越訴或赴京直控,或是民間信仰中的果報感應、天道、冥譴等內容或是地獄遊歷等,雖是不同的書寫,都是民間追求司法救濟的方式。
  • Item
    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晚清(1840-1911)救亡運動教材之編寫
    (2011) 周亞慧
    本論文以民國38年政府遷台後的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為研究文本,包含國編版民國42、53、58、63、70、76、79和88年等八個版本,以及審定南一、康軒和翰林93年至98年各版本,探討歷年版本教科書如何編寫「晚清(1840-1911)救亡運動」這一主題的教材,以了解時代變遷對於國中歷史教科書教材編寫的影響,並歸納「晚清救亡運動」的學術研究成果,選取在學術界取得共識的主題與觀點,或大致贊同的說法,依此檢驗教科書的編寫是否與時俱進,並建議哪些內容可以做適度的調整。 本論文分為七個章節論述: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和前人研究成果回顧。第二章為國(初)中歷史課程規劃之演變,探討〈國(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和〈九年一貫社會領域學習綱要〉對國中歷史教科書編寫之規劃。第三至六章分別為「求強求富的嘗試:自強運動」、「政教改革的先聲:戊戌變法」、「挽救危亡的努力:新政和立憲運動」、「滿清帝國的覆亡:革命運動」,每一章均從「章節架構和段落標題的安排」、「文字內容的編寫」和「圖表的選擇和設計」三個面向,分析、比較歷年版本教科書如何編寫「晚清救亡運動」的教材,並依據學術成果檢視教科書的相關論述。第七章做出結論。 經過上述幾個面向的探討發現,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受到「國家」立場和史學研究成果的影響,且「國家」的政策往往凌駕於史學研究之上。解嚴之前,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長期沒有太大的變化,都以革命運動為正統,對於其它改革運動則多予以否定或忽略,而革命運動介紹又以孫中山、興中會和同盟會為論述主軸。解嚴之後,教科書雖在章節架構上有所調整,但因教科書內容大幅度縮減的影響,審定各版本教科書對於「晚清救亡運動」教材的編寫,並未能突破民國88年版之內容。建議未來教科書的編寫應從學術研究成果再檢討教科書的相關內容,尤其是「新政和立憲運動」以及「革命運動兩個主題,並且可以利用補充教材、學習單製作或習作問題設計等方式,再多補充相關的史料和圖片,使教科書的內容能更加豐富和生動。
  • Item
    晚清中國陸軍的現代化轉型
    (2017) 張以諾; Chang, Yi-Nou
    晚清新式陸軍進行了若干革新,在兵役制度方面,試圖仿效徵兵與後備制 度;徵兵方面,由於現實因素,經過一個募兵、徵兵,再權宜募兵的過程,雖然面對重重困難,軍方高層仍積極欲達成徵兵制的理想。軍方也建立起初步的後備管理機制,對於士兵的體格篩選亦出現更精確的標準。科技方面上採用了最新的機關槍與軍用氣球,軍方展開一連串制式化的機關槍隊編練計畫,無奈革命爆發,使得清末制式化的機關槍隊編練計畫遂因此而中斷,制式化的機關槍隊沒有成功建立,但幾個省份與禁衛軍已有少量機關槍隊的建置,是為其不可抹滅的成果。氣球隊的出現對於中國意義匪淺,標誌著中國軍隊終於由陸海平面向空中延伸,呈現立體化的發展。雖然有清一代,氣球隊始終依附於陸軍之中,也僅建立零星幾個氣球隊,但清末的氣球隊確為日後中國航空部隊的先聲。醫療上引入西方軍醫體制,計畫建立全盤西化之軍醫體制,但在部隊規模不斷擴張,人力、財政卻又吃緊的情形下,只得漸漸走向「外科西醫、內科中醫」之中西合璧之形式。人力上,由於人才培育速度遠不及需求,是以出現變通之應對方式。軍械上也力求統一,並試圖發展自給自足的兵工業,達成軍械國造的理想。綜而觀之,晚清中國陸軍受限於困窘的財政,沒有充足的資金為援,使得上述許多現代化項目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為此,軍方高層排除萬難,不斷進行諸多變通來試圖達成理想,總算讓現代化轉型具備了初步雛形。雖然上述現代化轉型終清一世未能徹底完成,但從其錯綜複雜過程之中,顯見了清末軍方高層富國強兵的強烈決心與深刻的努力。
  • Item
    湘軍派系源流分支之研究
    (1996/08-1997/07) 吳志鏗
  • Item
    湘軍史專題研究(I)
    (1997/08-1998/07) 吳志鏗
    八十七會計年度「湘軍史專題研究」研究計畫中文摘要:歷來學者有關湘軍的研究,對部分重要關鍵性問題仍有爭議,如湘軍是否「兵為將有」、湘軍督撫是否專政等,均有若干不同的見解,甚至對該支軍隊是否為湘軍亦存在不同的認知。之所以如此,主要由於湘軍為一籠統的稱呼,為一龐雜軍伍的集合體,各支各系湘軍成軍時間、目的等並不相同,其組成或餉項來源等亦各自有異,各支之間更不相統屬,學者不易全盤掌握。因此,要釐清有關湘軍的問題,根本解決之道,應在於能對湘軍有一全盤且深入的認識。本計畫主旨即在分別針對各支湘軍作深入的探討,俾能提供學界對整體湘軍史實有一較具體而深入的了解。本計畫擬以個人去年( 86 年度)所進行之研究計劃──「湘軍派系源流分支之研究」為基礎,繼續細部深入各支湘軍之研究,分別探討江忠源、劉長佑所屬之「楚勇」;王珍之「老湘營」;胡林翼、羅澤南、李續賓所部之湖北湘軍;左宗棠所部湘軍「楚軍」;鮑超統帥之霆軍;尚有其他較次要的支系,如張運蘭、席寶田、田興恕等部,均擬深入研究探討,俾能以個案研究之精確深入,彌補綜觀或泛論湘軍之缺陷。
  • Item
    文學藝術與物質文化-異國形象的物質符碼---晚清海外遊記中的飲食、服飾與城市文化
    (2010/08-2011/07) 陳室如
    本計畫為兩年期整合性研究計畫「文學藝術與物質文化研究」之子計畫,內容以 筆者2008 年修訂出版的博士論文專書《近代域外遊記(1840-1945)》為基礎,針對 其中晚清海外遊記部分,結合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之研究理論與方法,嘗試以 新切入點為進一步拓展的延伸性研究。 處於傳統與現代的衝擊之下,晚清海外遊記為當時中國旅人跨出國門、觀看他者 的紀錄,遊記內容充滿了大量異國物質的描寫,旅人們使用的不同語彙與關注焦點, 反映出在中西交流的過程中,他們認識世界、詮釋世界的多元方式。 本計畫擬從飲食、服飾、城市三個層面分析晚清外遊記的物質文化,首先由飲食 層面切入,分析晚清海外遊記中的飲食文化與食物相關的象徵意涵,思考旅人在描述 異國食物之際,如何從感官經驗與物質經驗的再現,建構出異域形象;接著探討服飾 文化,從異國人物形象的裝扮描述,探討背後所隱含的旅人觀感與價值判斷;最後從 旅行的日常生活細節跨至城市文化,探討在不同年代的海外旅行過程中,晚清旅人在 觀察與描述中所表現出的城市觀念演進過程。從遊記內容的具體層面出發,探討其豐 富意涵,開拓晚清海外遊記更完整的弘觀研究。
  • Item
    文學藝術與物質文化-異國形象的物質符碼─晚清海外遊記中的飲食、服飾與城市文化(Ⅱ)
    (2011/08-2012/07) 陳室如
    本計畫為兩年期整合性研究計畫「文學藝術與物質文化研究」之子計畫第二年,內容以筆者2008年修訂出版的博士論文專書《近代域外遊記(1840-1945)》與第一年計畫成果為基礎,針對其中晚清海外遊記部分,結合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之研究理論與方法,嘗試以新切入點為進一步拓展的延伸性研究。處於傳統與現代的衝擊之下,晚清海外遊記為當時中國旅人跨出國門、觀看他者的紀錄,遊記內容充滿了大量異國物質的描寫,旅人們使用的不同語彙與關注焦點,反映出在中西交流的過程中,他們認識世界、詮釋世界的多元方式。本計畫擬從飲食、服飾、城市三個層面分析晚清外遊記的物質文化,首先由飲食層面切入,分析晚清海外遊記中的飲食文化與食物相關的象徵意涵,思考旅人在描述異國食物之際,如何從感官經驗與物質經驗的再現,建構出異域形象;接著探討服飾文化,從異國人物形象的裝扮描述,探討背後所隱含的旅人觀感與價值判斷;最後從旅行的日常生活細節跨至城市文化,探討在不同年代的海外旅行過程中,晚清旅人在觀察與描述中所表現出的城市觀念演進過程。從遊記內容的具體層面出發,探討其豐富意涵,開拓晚清海外遊記更完整的弘觀研究。
  • Item
    味蕾的行旅:晚清歐美遊記的飲食書寫
    (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 2013-12-01) 陳室如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大量晚清旅人前往西方取經,留下數量可觀的海外遊記。旅人於途中所感受的西方飲食文化,不僅是個人飲食習慣的挑戰,更代表既有生活體系與陌生文化的碰撞。晚清歐美遊記對西方飲食的負面批評集中於人為層面,尤以外在形式的鋪張與豪奢風氣的盛行為最,旅人對西方飲食的正面印象則來自於清潔衛生與科學化的實用性,見證科技文明之落實,呼應力求圖強的時代背景與出國動機。旅人熟悉的家鄉味在遠渡重洋後除了安撫脾胃鄉愁外,還能展示民族自信心,成為與西方文明抗衡甚至涵攝他者文化的工具,西人對中國食物的蠻荒認知與參與創新,投射出被扭曲與再造的東方想像,提供旅人觀看他者眼中的自我形象。
  • Item
    王韜《漫遊隨錄》的物質文化
    (東吳大學中文系, 2013-05-01) 陳室如
  • Item
    晚清域外遊記的海洋書寫--以張德彝《稿本航海述奇匯編》為例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1-06-01) 陳室如
    張德彝為晚清特殊外交人物,自1866年以同文館學生身分隨行出國,至1901-1906年任出使英義比國大臣,共歷八次出洋,停留海外27 年。旅外期間他每日撰寫日記,留下二百餘萬言的《述奇》作品。 《述奇》包含大量航海日記,張德彝慣用「如鏡如畫」敘述,詮釋出模糊籠統的海上美景,紀實的海洋景物反而具備虛幻情境。隨著航海經驗的積累,他從傳統認知的比附轉為科學化、數據化,建構出一個接近西方的海洋世界。 張德彝再現的航海生活極為多樣,暈船之苦與狂風巨浪,被認定為冒險專屬勳章,屢屢安然度險,被他視為君主海神與西方科技共同之功,反映出傳統與先進的矛盾。至於個人自然審美經驗與船上娛樂活動的參與,則呈現出一種新╱舊、靜╱動並存的歡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