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漢語空語類的相關腦區探究
    (2023) 李定武; Lee, Ting-Wu
    傳統句法理論將空語類(empty categories)分為四類:名詞軌跡(NP-trace)、疑問詞軌跡(wh-trace)、小隱性代詞(pro)與大隱性代詞(PRO)。空語類各受制於不同的句法限制,也有不同的分布,但這些類別只是理論需要,抑或是人類在句子處理時在行為上、心理上、腦神經上能有相關之反應,包含辨識其空位(gap)及填充語(filler),並且在空位還原填充語等,都有極大的爭議。雖然行為實驗、事件相關電位實驗,甚至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對填充語-空位依存關係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包含空語類之間的腦神經機制比較,以及空語類最根本的神經特質為何,卻缺乏全面性的探討。本論文透過三個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探討形式句法理論中空語類的腦神經基底,了解大腦如何辨識與處理空語類,進而理解大腦處理句法移位的相關腦神經機制。實驗一比較漢語主題結構與關係子句,希望能從填充語-空位的相對順序了解大腦在處理移位方向的差異。實驗結果發現「填充語先行」與「空位先行」的兩種順序皆會引起大腦左額葉下迴(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以及左顳葉上/中迴 (left superior/middle temporal gyrus)的反應,表示該兩個腦區對移位處理至關重要,但對於移動方向則不敏感。然而關係子句的空位先行卻額外誘發了左前顳葉的反應(LaTL),我們主張該腦區所扮演之角色為借助窺探動詞語意,以推敲空位之語意與詞彙內容,暫行完成動詞片語結構,才能繼續句子處理,預測填充語之存在。第二個實驗比較主題結構與被字句結構,進而了解帶有空位的不同結構是否有類似的處理。過去理論研究認為漢語被字句結構並非如英文一般的派生方式(A-movement),留下名詞軌跡;但漢語的長被字句被認為帶有一個原生(base-generated)的受事者主詞,伴隨結構後方的隱性空算符移動 (null operator movement)。然而本實驗卻發現被字句處理與主題結構處理極為相似,同樣引起左額葉下迴與左顳葉中迴的反應,因此並無法支持「隱性移動」或者「不移動」的理論假設。但也因此,本實驗無法直接證實名詞軌跡與疑問詞軌跡之間有處理歷程上的差異。第三個實驗比較漢語當中希望類動詞與嘗試類動詞所引導的空主詞子句,其中前者帶有小隱性代詞,後者帶有大隱性代詞,兩者依空語類理論有不同的分布。而根據實驗結果我們發現,小隱性代詞能激發左額葉下迴前端,大隱性代詞則沒有顯著的腦區反應,也反應了兩者處理的難易與差異。左額葉下迴前端的反應可能牽涉到處理小隱性代詞需汲取先行詞的訊息,然而由於小隱性代詞的處理過程並不透過移位,因此未能誘發出前兩個實驗的左額葉下迴的活動。此外,被字句結構與希望類動詞結構同樣都引起右腦前額葉的反應,此反應或許與結構本身有關,因為兩種句構的空語類位子皆可以有空語類、顯性代名詞、名詞等可能性,但三者的最自然指涉又恰好不同,因此引起受試者額外的判斷與決定,這也是本論文較為意外的發現。三個實驗結果似乎部分支持空語類框架,因為隱性代詞彼此之間、隱性代詞與軌跡之間處理同中有異;但也因此無法全面支持空語類框架的四分法,例如本實驗無法找出名詞軌跡與疑問詞軌跡之腦神經處理機制的差異。整體來說,我們認為左額葉下迴在句子理解的主要功能為工作記憶,在辨識填充語或空位時,能以額外的工作記憶儲存,保持,並予以釋出;左顳葉上/中迴主要功能為整合:整合填充語與空位,空位與動詞,以利句子建構。但左額葉下迴與左顳葉上/中迴的反覆出現,反映了空語類除了「空」以外最重要的基底:依存性。依存性需要透過兩個腦區的共同處理:左額葉下迴處理儲存與汲取結構中被依賴的成分(無論能否被預先辨識出),而左顳葉上/中迴進一步整合空語類所需之語意、語類、句法訊息對於先行詞/填充詞之依賴。此推測能夠進一步解釋兩個腦區對於其他具有依存性的結構的反應,包含代名詞,反身代名詞,以及主詞-動詞呼應等。
  • Item
    現代漢語同時性時間副詞子句之句法分析
    (2023) 彭于珊; Peng, Yu-Shan
    本論文旨在探討現代漢語同時性時間副詞子句的四種句型:(1)...的時候(2)在...的時候(3)當...的時候(4)...時。前人文獻包含五個具有爭議性的議題。首先,Gasde& Paul (1996)認為「...的時候」句型是以隱性介系詞為中心語的介系詞詞組,而Liou (2003)、Hu (2016)、Pan & Paul (2018) 認為是限定詞組 (DP)。其次,「...的時候」的結構有以下幾種分析:帶有後置詞補語的介系詞詞組(Gasde & Paul 1996)、名詞補語子句(Hu 2016)、關係子句(Liou 2003, Pan & Paul 2018, Wei & Li 2018, Yip & Chen 2021)。其三,「當」被視為介系詞(Hu 2016, Pan & Paul 2018)或補語標記(Yip & Chen 2021)。其四,Yip & Chen (2021) 認為「當...的時候」沒有時間運符(temporal operator)之移動;此分析與Haegeman (2009, 2010)相左,其認為時間副詞子句的運符移動具語言的普遍性。最後,「時」在文獻中被視為附著語素(clitic)(Hu 2016, Yip & Chen 2021),本論文論證其表現與位置詞「前/後」呈現高度相似。 本論文主張這四個句型均是以顯性(overt)或隱性(covert)「在」為中心語的介系詞詞組。「...的時候」是一個帶有時間運符移動的關係子句,「當」為補語標記,「時」是一個表達時間關係的位置詞。此外,本論文之分析顯示現代漢語與英語及韓語的同時性時間副詞子句表現相似,三者均為帶有時間運符移動之關係子句的介系詞片語;進而表示此分析對於時間副詞子句可能有語言的普遍性。
  • Item
    以層級結構為本的漢語結果複合動詞動貌分析
    (2022) 許昕媛; Hsu, Hsin-Yuan
    本研究旨在以層級結構分析漢語中結果複合動詞(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RVCs)的動貌。結果複合動詞是由兩個元素組成的複合詞。根據Li& Thompson (1989)的研究,漢語結果複合動詞的第一個組成元素(V1)通常為表示動作或狀態的動詞,第二個組成元素(V2)則表示該動作的結果。以往的研究對結果複合動詞的動貌分類有不同的看法。Tai(1984)指出,由於漢語結果複合動詞無法與進行貌(progressive aspect)同時出現,因此需歸類為達成動詞(achievements)。然而,Smith(1997)認為結果複合動詞與完成動詞(accomplishments)更類似,因為 V1所傳達的動作過程不能與V2傳達的動作結果分開。同時,大多數文獻也未能合理分析程度達成動詞(degree achievement verbs, DA verbs)。程度達成動詞為一種表達狀態變化的動詞,在漢語中經常以結果複合動詞的形式出現。為了解決程度達成動詞的分類問題,Hay et al.(1999) 提出了層級結構,而該方法也為Peck et al.(2013)所採用來針對漢語動詞進行動貌分類,其中也包含結果複合動詞。然而,儘管層級結構已被Peck et al. 證明能夠辨識出漢語中的程度達成動詞,他們對結果複合動詞的分析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本論文利用層級結構來研究結果複合動詞,並詳細分析結果複合動詞補語的層級特性。本研究指出,根據結果複合動詞補語(即V2)的有界性和持續性,漢語結果複合動詞的動貌可依層級結構分為五類:開放結果複合動詞(open-scale RVC)、下封閉結果複合動詞(lower-closed-scale RVC)、上封閉結果複合動詞(upper-closed-scale RVC)、完全封閉結果複合動詞(totally-closed-scale RVC)和兩點封閉結果複合動詞(two-point closed-scale RVC)。它們的層級屬性可以從進行貌標誌「正在」、否定蘊涵測驗、程度型問句(how-questions)以及與層級相關的修飾語,如「很」和「完全」中觀察到。分析結果也顯示,結果複合動詞中存在著內部差異,因此需要將它們分類並個別對待。
  • Item
    漢語修飾語「小」與「微」的語意:語料庫為本的行為特徵分析
    (2022) 黃薏如; Huang, Yi-Ru
    本研究探討漢語近義修飾語小與微的語意和用法。作為名詞修飾語,小與微有「微小」之義,而作為程度修飾語,小與微則代表程度「輕微」。雖然已有文獻討論小與微的修飾行為,但鮮少有人以語言學角度探討其語意及用法,目前也無人比較這兩個近義修飾語。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運用量化與質化方法,全面分析漢語近義修飾語小與微的異同。我們蒐集自2020一月至2022五月期間,PTT語料庫男女板(Boy-Girl)、食物板(Food)、女孩板(WomenTalk)中的小與微語料,加以標記,並利用標記過後的語料,進行量化語料庫方法之行為特徵分析(Behavioral Profile Approach),藉此找出得以有效區分小與微之語意特色。此外,本研究也以語言學角度,解釋小與微的語意延伸和語用功能。研究結果顯示,作為名詞修飾語時,小與微有高度相似性,但作為程度修飾語時,小與微則有語意和用法上的差別。雖然小與微的使用會因為各看板內討論主題而有所差異,但整體來說,作為名詞修飾語時,小主要修飾「無生命(Inanimate)」及「有生命(Animate)」對象的「體積大小」、「年齡」,或以「小稱」稱之。微較常修飾「無生命」對象的「數量」或此類對象所及之「程度」。作為程度修飾語時,小與微皆有「程度輕微」之義,但小主要修飾「心智/情緒(Mind)」、「特徵/屬性(Attribute)」、「運動/動作(Motion)」類別的動詞和形容詞,微則修飾「特徵/屬性」、「改變(Change)」類別的動詞和形容詞居多。從研究結果發現,小與微的語意會隨著被修飾對象之不同物性角色(qualia role)而有所改變。此外,小與微的語意也藉由隱喻(metaphor)及類型轉換(coercion)而延伸,或於語境中被議定。當談及小與微的語用功能,小經常用來緩和由說話者內心的期待與現實對比之下產生的差異,而小與微皆用來弱化任何可能侵犯到說話者及聽者面子的行為。
  • Item
    中文遞歸領屬「的」之第一語言習得
    (2023) 簡立雯; Chien, Li-wen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對中文遞歸領屬『的』之第一語言習得。主要包括四個面向:兒童對多層遞歸領屬的可行性,理解及產出多層『的』的表現程度,可能產出其它同質多層遞歸領屬的表達方式,以及年齡因素。本研究包含兩個測驗,一為真實價值判斷的理解測驗,另一為問答產出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四十八位幼稚園兒童,年齡層為三歲,四歲及五歲,並以此三個年齡分為三組,每組十六人,以及對照組的十六位成人。研究結果顯示,遞歸領屬的階層對母語為中文的三歲和四歲兒童無差異的重要性,但對五歲兒童而言,不同階層的遞歸領屬是有其意義的。在理解能力及產出測驗方面,所有參與者在理解測驗的表現均明顯優於產出測驗,但針對產出測驗卻僅有五歲兒童得以有所表現,而且就其現階段的語言能力也僅單層遞歸領屬通過測驗。另外,在測試中以其他方式表達同義於遞歸領屬的產出中我們發現,三歲兒童最多以手指著答案(肢體語言)作答,四歲兒童以不同類型短語回覆,五歲兒童最多則是遺漏一個階層的主語或目標符號『的』為最常使用。最後,年齡是兒童習得多層中文遞歸領屬『的』之重要關鍵因素,三歲及四歲兒童則僅在理解階段,但尚無法適切地表達即使是單層的遞歸領屬,反觀五歲兒童則不僅可表現出和成人一樣的理解程度,並可以產出單層的遞歸領屬語句回覆問題。
  • Item
    中文Wh-疑問詞之第一語言習得
    (2023) 王韻嵐; Wang, Yun-lan
    有鑑於日常提答問時所運用的構句策略,中文在疑問句句構上主要呈現三大類型-是非問句、選擇問句、wh-問句。然,就目前所知,尚未有關於完整的中文wh-疑問詞研究(Li, Chen& Yang 2015),因此,此篇論文主要針對此議題探討六大常用的疑問詞(Fahn 2003),並依據其句法功能分為兩大類-主語wh-疑問句與賓語wh-疑問句。根據研究數據結果顯示,疑問詞的使用頻率由高至低按順序排列為:什麼、誰、什麼時後、哪裡、怎麼以及為什麼,此順序對應英文疑問字詞分別為what、who、when、where、how、why。在此篇研究中,其他近義字詞也納入數據採計範圍內。因時間與學校等考量因素,此篇未能採錄三歲以下的幼童之口語表現,且僅採樣臺灣中部以北的地區學校。此研究一共收集並分析六十名中文為母語者的語料,從中發現符合文獻中所述孩童習得主語wh-疑問句先於賓語wh-疑問句(如Erbaugh 1982,Bloom, Merkin & Wootten 1982)。此呈現出孩童的早期語言發展是由具象(約三歲)到抽象(約七歲)概念,然,疑問詞why因認知與語言上具複雜特性,鮮少出現在口語表達中。
  • Item
    華語、臺灣閩南語及日語身體詞研究
    (2021) 鄧孟倫; Teng, Meng-Lun
    臺灣語言中,華語、閩南語及日語關係密切,研究來看,當前臺灣乃以華語、閩南語為主要語言,日語則因歷史上臺灣曾受日本統治五十年,當時推行的「國語」即為「日語」,而今日臺灣語言當中的華語、閩南語更沉澱不少日語外來詞,因此本文選擇此三語做一共觀研究。本文以華語、閩南語及日語三種語言中最常用的「身體相關語彙」為探究對象,由「認知語言學」角度分析身體詞彙中的認知隱喻表現,藉由統括式的整理及理論運用,期望能歸納出華語、閩南語及日語三種語言的語義特徵、認知隱喻類型,語言結構以及其中暗涵的語言文化特點,也由認知隱喻探討臺灣人群思維過程及其背後所隱涵的文化。本文探討以華語為主,閩南語及日語為輔,以辭典收錄的詞彙作為研究語料,大量蒐集三語當中身體詞相關詞語,進一步分析它們在認知隱喻方面的表現,各章節探討詞語包括:(一)「頭部」身體詞:「頭」、「首」;(二)「五官」身體詞:「眼」、「目」、「耳」、「鼻」、「眉」;(三)「口部」身體詞:「口」、「嘴」、「舌」、「牙」、「齒」;(四)「四肢」身體詞:「手」、「掌」、「腳」、「足」;(五)「內部器官及其他」身體詞:「心」、「肝」、「髮」等,其中包含二字詞三字格及四字格語彙,日語則包含慣用語。由於日語並非像臺灣語言一樣是方塊字,能夠完整以「漢字」呈現,當中夾雜平假名、片假名,無法清楚歸納出二、三或四字格詞彙,因此本文裡華語、閩南語以部份身體詞「詞彙」當作研究語料;日語方面則是以身體詞「慣用語」中出現的身體詞語作為探討對象。「語義」表現部份,本文著重在「認知語義學」當中「隱喻」及「轉喻」兩方面的探討。身體詞在語言上的隱喻應用情形可以說是無所不在,身體詞各部位名稱常用以隱喻人情事物,尤其在現在科技發達的社會,各國語言互相交流,網路詞彙也不斷創新,使得身體間的隱喻表現應用更加廣泛。概念「隱喻」及「轉喻」是認知思維的兩大類型,透過身體詞語料的分析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身體詞當中的思維內涵,為何同樣的概念,在不一樣的國家及語言當中會以不同的身體器官來表示一樣的概念。本研究不僅揭示身體詞語對人體認知世界的重要性,還進一步凸顯它在語言隱喻思維背後的文化價值,從中探討蘊藏在語言當中的文化瑰寶,最終期望深具特色的臺灣語言文化能夠永續傳承。
  • Item
    中文V掉結構之第一語言習得
    (2022) 黃正勛; Huang, Jheng-Syun
    本研究主要探討中文為母語孩童對於中文「掉」的語義與「V掉結構」字面義和非字面義的習得。所探討四個和V掉結構習得相關的議題,包含類型效應、隱喻效應、語境效應及年齡。研究對象為60名國小學生,分為3個組別:7歲、9歲和11歲。此外,成人組則由20名研究生組成。本研究方法採用兩個有無語境的真值判斷任務。在無語境的真值判斷任務,受試者只看到句子,然而有語境的真值判斷任務,提供受試者圖片及故事作為輔助。研究結果顯示,掉1 (往下掉落)對於孩童來說是最簡單的,其次為掉2 (物品移除),而最難的則是掉3 (事件完成)與掉4 (狀態改變)。至於隱喻效應,V掉結構的字面義對小孩來說比非字面義來得容易。再者,受試者在無語境下表現得比在有語境時候來得好。換言之,當沒有提供照片與故事,他們的表現較佳。最後,本研究中所有孩童皆能夠理解掉的四個語義以及V掉結構的字面義。至於V掉結構的非字面義,11歲孩童的表現優於7歲及9歲。然而,就「掉」的類型效應及V掉結構字面義與非字面義而言,這三組孩童仍皆未達成人般表現。
  • Item
    中文分類詞對名物分類知覺之調節: 神經語言學研究
    (2021) 張宜琪; Chang, I-Chi
    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又稱為薩丕爾-沃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主張語言可以影響人們如何感知世界。雖然相關行為研究支持語言能夠影響思維的說法,但仍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如Pinker,2007 [1994]),認為儘管實驗中使用非語言的刺激,實驗中仍可能有潛在的語言干擾。因此,Thierry(2016)建議,語言相對論的議題可透過認知神經領域的研究方式,去探測基於無意識感知處理的自發大腦活動。本研究旨在藉由兩個事件相關腦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實驗檢視中文分類詞在前語言層面(pre-linguistic level)及語言層面(linguistic level)對於中文母語者的名物知覺的影響。在實驗一中,我們參考胡世強(2019)的實驗設計,並做些微調整,共計招募三十位中文母語者及七位英文母語者。我們採用特異刺激典範(oddball paradigm),而受試者的任務則是在看到目標刺激時按鍵。實驗刺激分為標準刺激(使用相同分類詞的圖片,出現機率80%)、特異刺激(使用和標準刺激不同分類詞的圖片,包含維度內違反特異刺激(within-dimension deviant)及維度間違反特異刺激(between-dimension deviant),出現機率15%)與目標刺激(圖片為一隻貓,出現機率5%)。中文母語者的維度內及維度間違反特異刺激在175-250毫秒間誘發顯著的P2效應,而英文母語者只有維度間違反特異刺激誘發P2效應。我們推測在英語母語者中發現的P2效應,可能是由刺激材料中的物體外觀所誘發,而非語言的影響。在實驗二中,中文母語者同實驗一中的受試者,實驗二亦採用特異刺激典範,但是刺激材料為中文字詞。字詞刺激分為標準刺激(出現機率80%)、維度內及維度間違反特異刺激(出現機率15%)與目標刺激(為字詞「老鼠」,出現機率5%)。雖然在標準刺激和特異刺激並無觀察到顯著P2效應,但我們發現維度內違反特異刺激在250-350毫秒間,於大腦前方的位置誘發較早的N400。綜合兩個實驗的結果,在中文母語者中所發現的P2及N400效應,顯示出無論在前語言層面或語言層面,中文分類詞皆可能影響中文母語者對於名物的知覺。本研究也支持語言相對論的論點—語言中的某些因素可以影響人們對於世界的感知,且不同語言的使用者也可能有不同的認知處理方式。
  • Item
    以中文為母語之兒童中文示證性標記之理解與使用
    (2021) 陳韋伶; Chen, Wei-L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對中文示證性標記之習得,主要探討的議題包括:訊息來源類型、習得順序、題型效應以及年齡效應。本研究包含兩項測驗:圖片敘述測驗與選擇題測驗,分別測試兒童的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四十位孩童,依年齡三歲及五歲分成兩組,每組二十人;另外有對照組的二十位以中文為母語的成人。研究結果顯示,直接訊息來源的標記比起間接訊息來源的標記更早習得。其中,視覺和非視覺訊息的標記對兒童來說同樣容易;比起轉述訊息的標記,兒童對推論訊息的標記有較多誤用。在題型效應方面,兒童在選擇題測驗的表現顯著優於他們在圖片敘述測驗的表現,顯示兒童辨識中文示證性用語的能力比起使用相關標記表達訊息來源的能力來得更好。最後,本研究發現年齡是習得中文示證性標記的關鍵因素。三歲兒童已經可以掌握直接訊息來源的標記,但仍難以理解間接訊息來源的標記;五歲兒童處理間接訊息來源標記的能力比起三歲兒童已有顯著增強,但仍未達到成人能力的階段。總言之,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對中文示證性標記習得的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