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0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書寫本土與面向世界:論黎紫書小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6-12-??)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黎紫書原名林寶玲,1971年生於馬來西亞怡保,曾於《星洲日報》擔任記者12年,為馬華在地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其小說除了書寫馬共等重要的歷史素材之外,更著重於從人的生命困境出發。本文討論範疇涵蓋其《天國之門》(1999)、《山瘟》(2000)、《出走的樂園》(2005)、《野菩薩》(2011)、《未完‧待續》(2014)諸短篇小說集以及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2010)。論文首先指出黎紫書以文學獎的參賽為創作起點,一方面借鑒中國作家濃烈而流麗的敘事風格,一方面適時加入地方元素,但其實從初入文壇起,便表現出對某些普遍性主題的關注。其次發展、論證作家希望超越本土,以面向世界自詡的創作走向。最後討論在黎紫書的書寫裡,呈現出何種馬華文學的特殊風貌?她又如何以不同的語言表現和意識型態,回應當今的華語語系脈絡?而在此超越的過程裡,還可能存在著何種隱憂?由此提出對其創作的反思。Item 大陸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以余華、蘇童為例(2010/8-2011/7) 石曉楓〈大陸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以余華、蘇童為例〉 筆者近年集中處理臺灣成長小說的發展脈絡,本年度起決定由大陸方面進行雙軌觀 察。大陸成長書寫裡常見的主題,厥為「家變」、「暴力」與「性愛」。其中「家變」部 分筆者已有專書處理,至於「暴力」與「性愛」則皆與「身體」主題息息相關,本年度 起乃決定開始進行身體書寫領域的開發。 論題所謂「文革小說」,乃是指余華、蘇童小說中明確以文化大革命為時代背景的 作品;至於其他間接描述文革的作品,則作為輔助文本。至於將余華(1960-)與蘇童 (1963-)並稱,乃因二人成長地域、創作崛起時期及風格俱相近,而其童年又正逢文革 開展之初,余華、蘇童以童稚之眼觀照歷史,較之其他文革小說,因此更具備冷酷色彩 與荒誕特質。 此種荒誕特質尤其展現在身體的書寫上。余華小說中不憚其煩地展示著各種相異的 身體狀態,身體受難的過程,在余華小說中遂成為無法漠視的存在。而蘇童對於香椿街 暴力的渲染與虛構,可視為「政治身體」反映到「少年身體」的展現;對於父輩身體的 極盡色情化、肉體消亡所表現的狂歡狀態,也饒富意味。至其新作《河岸》,以身體胎 記指認的血統論,使歷史成為原罪,欲望亦是原罪,受罰的則是個人身體。 經由文本細繹,筆者意圖思考並解決的問題是:余華與蘇童的身體書寫,是否意味 著某種無可迴避的集體記憶?作家前、後期作品所展現對於文革的態度與思考,已有所 轉變,前期小說裡的灰暗視界究竟表達了什麼?後期的戲謔敘事又是否反向消解、或簡 化了身體書寫背後複雜的能量?其他如「飢餓」與「疼痛」,在小說中如何呈顯為革命 的倫理美學?酷刑如何展現為製造痛苦的量化藝術?死亡又如何進入宏大敘事,而形成 差異性問題?這些思考都饒富意義。 在余華與蘇童的文革小說裡,身體與政治、社會、權力互為糾葛,經由身體書寫, 或許我們可以提問,歷史究竟銘刻了什麼樣的痕跡在身體上?或者竟如蘇童在《河岸》 裡的反覆喟嘆:最終,「歷史是謎」?Item 大陸文革小說中的身體狂歡敘事及其意義—以王小波、閻連科為主要討論對象(2011/8-2012/7) 石曉楓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大陸進入「新時期文學」階段,一波波重寫歷史的新潮方興未 艾。實際上,留連創傷本就是對於文革反思的動力之一。筆者於上個年度以大陸「一九 六○年代出生作家群」中的余華(1960-)、蘇童(1963-)為例,指出冷酷色彩與荒誕特 質,是此輩作家對於文革回憶的主要表述策略。本年度起,則計畫以「一九五○年代出 生作家群」中的王小波(1952-)、閻連科(1958-)為例,進行另一波關於文革身體書寫 特色的闡發。 相對於余華、蘇童等對於肉身悚懼、肉身懲罰以及暴力、死亡與瘋癲的書寫,王小 波與閻連科則以肉體的狂歡與語言的戲謔書寫文革。王小波作品中充滿狂歡色彩的性愛 講述,是對文革政治和極權專制的反抗,同時也展示了邊緣小人物的黑色幽默,他們在 放縱性欲的同時,也放逐了革命的真理。戲謔與拆解,遂形成王小波文革敍事的特色。 至於閻連科則將政治狂歡與性愛狂歡結合得天衣無縫,《堅硬如水》中男女主角革命、 偷情兩不誤的鬧劇;《為人民服務》裡關於文革語言的反覆借用,在在展現出某種混合 憤怒與嘲諷的「文革」狂歡記憶。 經由文本細繹,筆者意圖思考並解決的問題是:王小波、閻連科的身體書寫,究竟 是一代人無可迴避的集體記憶表述,或是時代書寫風潮的習染使然?其背後隱藏的文化 立場與精神取向,經歷了何等變遷?此外,文本裡對於狂歡敍事手法的運用,與巴赫汀 的廣場空間與狂歡概念有何異同?「狂歡」敘事是否已展現出批判的精神深度,以及破 壞中的再生?或者反而形成新世紀文學某種「混亂的美學」與「歷史遊戲化」的弊端? 新生代作家所謂的欲望寫作、身體狂歡,在概念上又產生何等質變?狂歡究竟伊於胡 底?凡此思考及檢討,都將有助於我們看清當代狂歡書寫的意義與侷限。Item 「革命加戀愛」小說中身體書寫的轉變及其意義(2012/8-2013/7) 石曉楓本計畫預計以三年時間,分別對一九二○年代末至三○年代、大陸「十七年 小說」以及「新時期」小說中,以「革命加戀愛」為題材的創作進行考察,而研 究重點則置於其中身體書寫的轉變及意義分析。 在三○年代小說部分,預計先擇取蔣光慈、茅盾、洪靈菲三位作家作品為主。 蔣光慈為「革命加戀愛」小說的開山之祖;茅盾所顯示意義則為其在創作與批評 中態度的曖昧與多重性;至於洪靈菲作品裡所描寫的「哭泣身體」,則是此類型 創作中較為特殊者。 「十七年小說」部分,本計畫預計分兩個方向進行素材的過濾、擇取與閱讀, 一類是寫一九四九以前戰爭時期中的革命、戀愛與身體,此類長篇作品卷帙浩 繁,以楊沫《青春之歌》等為代表;另一類則是描繪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在革 命建設目的高懸下的戀愛/夫妻關係與身體表達,如秦也牧〈我們夫婦之間〉等。 「新時期」小說部分,則鎖定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張賢亮、陳忠實、王小波、 閻連科等人對於革命/戀愛身體的操作與顛覆。 本計畫的特殊之處,在於對「革命加戀愛」小說的討論,自茅盾以降,一般 集中於敘事模式的歸納,以及彼此消長、互動關係的探討等,但計畫意圖另闢蹊 徑,從作品內容及作家個人態度多重而游移的身體表述與觀念裡,探測、重讀文 本間的罅隙。本計畫的最終目的則是希望藉由脈絡化的研究,建立「革命加戀愛」 小說裡關於「身體」表述初步的歷史流變軌跡,並指出其意義,以為後續更細密 的身體史研究奠定基礎。Item 一九六○年代青年的成長困惑——以《現代文學》雜誌為主的初步考察(2008/8-2009/7) 石曉楓在現代文學的發展過程裡,五四時期及一九六○年代的台灣小說,對於青少年經驗 的呈現都為數甚多,六○年代且以白先勇、王文興、林懷民、歐陽子、陳映真、七等生、 李昂等人的創作為大宗,此階段在「成長小說」的書寫脈絡裡,具有關鍵性地位,本計 畫即以之為研究範疇,試圖重行發掘並分析「成長小說」的創作文本。而其時以台大外 文系為中心的《現代文學》,對於一九六○年代的文學思潮,更曾經發揮相當大的影響 力,因此由《現代文學》雜誌中的小說入手,並結合當時的社會文化思潮,做一完整觀 察,當是有效而可信之進路。 處身於「現代主義文學」時期,青年的迷惘如何與其時特殊的政治、社會環境相扣 合?《現代文學》作家群所普遍反映出的壓抑、恐慌、矛盾和異化等心理狀態,是否與 「成長小說」的書寫主題與發展模式有貼切符應,或已然發生轉化?其中強烈的漂泊感 成因為何?而小說家們在省籍、城鄉、文化背景上的差異性,又是否影響了成長的凝視 角度?最後,《現代文學》裡的成長書寫,與前後代小說之間有何差異與特色?凡此俱 是本研究計畫所聚焦之重點,以及試圖解決之問題。 計畫的最終目的,一方面希望對《現代文學》雜誌裡關於成長議題的書寫意念,做 出分析、歸納與比較;另一方面亦意圖對一九六○年代成長小說的書寫脈絡,做出初步 梳理,並指明其與前後代成長書寫間的前承、後啟與轉化,兼可作為六○年代個別作家 日後持續進行成長書寫的研究起點,從而為台灣成長小說的歷史發展與文本確立,逐步 建立階段性意義。Item 「革命加戀愛」小說中身體書寫的轉變及其意義(Ⅲ)(2014/8-2015/7) 石曉楓Item 「革命加戀愛」小說中身體書寫的轉變及其意義(Ⅱ&Ⅲ)(2013/8-2014/7) 石曉楓Item 知感交融,類型紛呈──一九八○以降臺灣現代散文的異彩(2009-11-01) 石曉楓Item 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臺北:里仁書局。, 2012-01-01) 石曉楓Item 台灣鄉土書寫的轉向及其意義-以一九七○年代以降小說為考察對象(2006/8-2007/7) 石曉楓台灣社會在七○年代初期,由於諸種政治問題慢慢呈現,加以重大國際事件衝擊, 國人反美、反帝情緒的激化等,因而產生「回歸鄉土」運動。「鄉土文學」正是前述 知識份子「回歸」運動的一部份,以陳映真、尉天聰、唐文標為代表的文藝理論,大 膽表現他們對「階級」文學的關懷;至於創作上,黃春明、王禎和、陳映真的作品, 轉而描寫台灣殖民經濟性格對小人物命運的影響;新起的作家如王拓、楊青矗、宋澤 萊等,則以階級觀點來表現漁、工、農人的生活。迄於七○年代中期,鄉土文學儼然 已具有明顯的左翼色彩。 一九七七年四月,王拓、銀正雄及朱西寧的文章,為「鄉土文學論戰」正式揭開 序幕。此場論戰持續一年,是戰後台灣文學界對文學的工具性問題、意識型態、現實 主義的藝術方法的一次總檢討。一九七九年高雄事件之後,鄉土文學的左翼色彩逐漸 喪失影響力,而為強調台灣本土色彩的「台灣文學論」所取代。 而在激進派選擇走出文學之際,另一脈傾向於保守的鄉土文學書寫也隨之興起。 鄉土、寫實等原本充滿改革味道的概念因此被馴化、收編。八○年代以後,「趨於保守 色彩」的鄉土小說,如蕭麗紅、履彊等人作品,與七○年代「鄉土小說」的差異性何 在?此類作品出現的轉折與意義為何?此是值得討論的重要議題。 而九○年代以降,社會愈趨多元開放,在創作題材普遍展現出城市氛圍或身體書 寫的風潮中,袁哲生、童偉格、甘耀明、吳明益、許榮哲、伊格言、張耀升、高翊峰 等人,復以鄉土書寫輕易開闢出有別於前代的特殊風格。 新生代小說家筆下的鄉土,其實已與前代作家產生相當大的歧異。在當前的環境 與場景下,他們更致力於以鄉土生活、童年回憶為素材,進行人性真實的挖掘。在這 批小說家筆下,時間與故事軸線往往被打破,緩慢的節奏、放射的敘事、碎裂的場景、 疏離的情感,形成同質性頗高的書寫景觀。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有孤獨、寂寞的書寫, 有死亡、鬼氣的瀰漫,有時間的停滯與壞毀,有成長的失落與斲傷。這是遊走於「鄉 土」與「成長」之間的哀傷記事,有時尚且會以輕盈的童話元素予以包裝。 這批作家在鄉土書寫中所呈現的「懷舊」情感,與前代是否有所差異?其中呈顯出 「消失的歷史感」,是否是當下社會情境的反映?此種轉向又有何意義?凡此俱為本研 究計畫所欲討論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