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89
  • Item
    自我與他者---翻譯文本中的中國與西方
    (2008/08-2009/07) 彭小妍; 李奭學; 馬耀民; 劉紀蕙; 李根芳
    多年來彭小妍研究員在中研院主題研究先導計畫項下,組織跨國研究團隊,致力於推動國內外翻譯研究並尋訪合作對象。自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先導計畫所探討研究主題為「文本翻譯與文化脈絡:晚明以降的中國、日本與西方」,已分別在台北、愛知、巴黎舉行過研討會。為了鼓勵國內外博士生這方面的研究,2007年12月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辦國際青年學者會議,主題為「翻譯:東亞與西方」。下一次研討會訂於2008年6月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舉行。 為接續先導計畫,彭與李奭學副研究員協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James St. André組織新的研究團隊,在國家科學委員會及英國人文研究委員會合作項下,擬正式展開研究計畫,主題為「自我與他者:翻譯文本中的中國與西方」。本研究計畫旨在探討,中國與西方如何翻譯彼此的文本與概念,進而建立自我形象。例如,近代中國往往按照自己的眼光及需求,挪用、改造他者,進而重塑自我。西方亦然。如眾所周知,西方前衛藝術家藉由模仿東方來創新自身藝事者,所在多有。本研究團隊擬闡明:翻譯行為是我們解讀他者時,重新打造自我的過程;翻譯的最終目標或許是創造自我。
  • Item
    建立我國學術著作翻譯機制之研究
    (2006/05-2006/08) 賴慈芸; 賴守正; 李奭學; 李延輝; 陳宏淑; 卓加真; 張裕敏; 蘇正隆
    隨著學術範圍日益龐雜,且學術翻譯人才難求,本研究將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便政府有效整合民間資源,迅速翻譯、出版國際學界重要著作,刺激學術發展。本研究首先將調查國內民間及政府單位學術著作(含大專院校用書)翻譯與出版的現況(包括中書英譯),並進而了解出版業者取得國外圖書資訊的管道以及其選書的過程。計畫中也將深入了解國外(如日、韓、大陸等)政府單位對於學術著作翻譯的機制。 除此之外,本研究將針對政府學術著作翻譯機制,提出具體之建議,其中包括書單之收集、著作、譯者、審查人、出版社之選擇、以及翻譯品質之評估。研究中也將指出如何建立翻譯出版物之國內、外銷售通路,以及政府尋求民間合作所應採取的模式。最後,本研究將審視學術著作翻譯的報酬,不僅針對合理之稿酬提出建議,也會評估將翻譯著作視為翻譯者學術成就及著作升等之可行性。
  • Item
    說教
    (2011/08-2012/07) 李奭學
    一六九八年,馬若瑟(Joseph-Henri-Marie de Prémare, 1666-1736)來華布道,一待三十 餘年,最後埋骨濠境。他生前嘗譯元人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為法文,對歐洲文學頗 有影響。他又和白晉等人共創耶穌會「索隱派」,為清初中國經學添加了一絲基督信仰 的色彩。入華耶穌會士每有學術專業,馬若瑟所選乃中國文學的研究,在一七○九年 用中文撰有短篇文言小說〈夢美土記〉,一七二○年後,又有中篇白話小說《儒交信》 之作。這兩篇作品不但是天主教在華首見的小說創作,對清代基督新教的傳教士小說 也有前導之功,饒富文學史意義。本計畫的主旨所在,即為上述馬若瑟的文學。在為 期三年的研究中,本計畫擬深入下面四個子題:(一)馬若瑟和入華耶穌會、中西文學 傳統的關係﹔(二)〈夢美土紀〉的專論,本計畫擬視之為耶穌會中國經書索隱思想的 寓言;(三)《儒交信》的專論,探討其中的護教學與框架故事、「福音彙編」與書場傳 統等種種結構技巧﹔(四)馬若瑟對清末傳教士小說的影響,重點在小說的主題思想 與敘述技巧,另包括文體修辭與結構問題。本計畫希望最後能寫出一本小書,書題或 許就叫做《說教:馬若瑟的文學及其對清末傳教士小說的影響》。本計畫擬在計畫執行 過程中,也擬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發現,編出一套三冊的《晚清傳教士小說選編》。
  • Item
    可見的譯者---明清間耶穌會翻譯觀及其實踐
    (2008/08-2009/07) 李奭學
    明清之際西學東漸,天主教耶穌會士乃先鋒號角。他們在文化上有許多貢獻,著述之外, 譯述尤夥。耶穌會的譯作有一現象,和現代譯界所憂慮的「譯者」身份的失落大相逕庭。對解 構主義的譯論家如瓦努提(Lawrence Venuti)而言,歐洲譯史的一大特色是「譯者不見」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了。其中原因甚多,但和翻譯在歐洲常為人目為「從屬」的身份有關。 耶穌會士自西徂東,由歐洲入華後卻一改常態,所譯多以「譯者名姓」行世,「作者」反而經 常失落在文本之外。箇中原因有趣,可能和早期天主教對著作權的看法有關,也可能和耶穌會 在華的整體環境及傳教策略有關。本計畫擬就明季及其之前中國的翻譯文化切入上述現象,最 後把重點放在艾儒略譯《聖夢歌》、陽瑪諾譯《輕世金書》和高一志譯《譬學》及《天主教聖 人行實》四書上,希望由翻譯修辭及文化演變窺斑見豹,勾勒明清間耶穌會翻譯思想與實踐的 大概,同時一探「譯者」身份重於「作者」這個和現代迥異的觀念的由來。
  • Item
    修辭與詮釋
    (2012/08-2013/07) 李奭學
    在胡適之發起白話文運動之前約一百五十年左右,中國早就有人「有意」以白話 為文學的書寫語言。這些人乃明清之際履華的耶穌會士,而其中最重要的人與作 品,我以為是法人賀清泰及其以北京俗語中譯的《古新聖經》(1750?-1810?)。 本計畫的重點所在,即為《古新聖經》中的詮釋學與解經修辭。在天主教武加大 本七十二卷中,賀清泰生前總共譯得三十八卷,而每一卷除有前言導論外,幾乎 也都撰有大量的「注解」。《古新聖經》世無刊本,只有抄本傳世,見之者只有 寥寥之數,本計畫擬點校重排《古新聖經》,使之不再塵封於圖書館中而能為舉 世學界所用。此外,本計畫也打算在點校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一)賀清泰繼承 的歐洲解經傳統,包括聖熱落尼莫與聖奧古斯丁的解經實踐與理論;(二)賀清 泰本人因翻譯實踐所悟得的經文奧旨與修辭手法;(三)賀清泰的「注解」筆法 與明末小說評點的手法之間的聯繫。《古新聖經》譯自通俗本拉丁文《聖經》, 賀清泰不僅用北京的俚俗之語翻譯,還效法中國通俗小說的評點手法撰寫「注 解」。凡此種種,恐怕不是胡適當年提倡白話文始料可及。
  • Item
    中文天主教文學的濫觴
    (2015/08-2016/07) 李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