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語言類型學(2007/12-2008/11) 吳靜蘭; 丁仁; 林蕙珊; 林千哲; 陳昭珍語言類型學的研究對瞭解語言本質有著極大的重要性,同時也是為台灣的語言學 研究建立一個世界觀的重要基礎。有鑑於此,我們提出一項兩年購書計畫,擬採 購語言類型學圖書,以建立一個完整的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為目的。我們將該領 域參考語法、語言理論、認知科學的經典及重要著作列為第一年的採購重點,第 二年則是聚焦在具有前瞻性的著作,希望能藉此計畫豐富台灣的語言學研究,提 高台灣各種語言類型的能見度,並培養更多研究人才。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語言類型學(2007/12-2008/11) 吳靜蘭; 丁仁; 林蕙珊; 林千哲; 陳昭珍語言類型學的研究對瞭解語言本質有著極大的重要性,同時也是為台灣的語言學 研究建立一個世界觀的重要基礎。有鑑於此,我們提出一項兩年購書計畫,擬採 購語言類型學圖書,以建立一個完整的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為目的。我們將該領 域參考語法、語言理論、認知科學的經典及重要著作列為第一年的採購重點,第 二年則是聚焦在具有前瞻性的著作,希望能藉此計畫豐富台灣的語言學研究,提 高台灣各種語言類型的能見度,並培養更多研究人才。Item 論現代漢語零繫詞句及其對普遍語法之含蘊意義(2011/08-2012/07) 丁仁在自然語言中,繫詞句指的是以繫詞(copula)來連接主語與非動詞謂語的句子,而有些語言可以容許主語與非動詞謂語的關係不以顯性繫詞(overt copula)來標示,Stassen (2005)稱為’以零繫詞來做表達’(zero copula encoding)。本計畫以句法表現為考量,在漢語名詞謂語句中區分出相當於其他語言零繫詞句的句子,採取跨語言的觀點,並參照漢語語法系統,參酌中外前人文獻,而且考察更多的語料,對漢語這種沒有繫詞的句子作一通盤考量,進而確立其句法分析並探討這個分析對普遍語法的含蘊意義。本計畫以Tsai (2008)的觀點切入,以漢語時制定位(tense anchoring)的角度來深入分析漢語零繫詞句的認可情形。繫詞’是’分析為動詞,根據Lenci (1998)(cf. Schü;tze 2003),非動詞謂語結構 (non-verbal predication ) 無法帶有時制特徵 (tense features),繫動詞的作用即是引介非動詞謂語結構,進入一個時制語鍊(tense chain) (cf. Gué;ron and Hoekstra 1995),使得謂語結構中帶有的事件論元(event argument)得以呈現。本計畫主張,沒有’是’的句子,就需要利用其他不同的方式來約束事件論元,這也就是漢語可以有條件容許零繫詞句的原因。Item 語碼轉換的構詞句法機制(2013/08-2014/07) 丁仁Item 寄生語缺結構與全域結構之不統合分析(2012/08-2013/07) 丁仁寄生語缺結構(parasitic gap construction 或簡稱 PG construction)與全域結構(across-the-board construction或簡稱ATB construction)都帶有超過一個與先行詞同指的語缺。自Ross (1967)起,就有許多學者認為這兩種結構是以相同的機制來衍生。採取這個看法的,其中一派主張把PG語缺當作是ATB語缺 (Pesetsky 1982, Haïk 1985, Huybregts and van Riemsdijk 1985, Williams 1990),另一派則是認為ATB語缺是一種PG語缺(Munn 1992, 1994, 2001, Franks 1992, 1993, 1995, Nunes 2001, Hornstein and Nunes 2002, cf. Boskovic and Franks 2000)。而也有少數研究對這個看法抱持否定的觀點,代表作品為Postal (1993),此外還有Nissenbaum (2000),最近則有Niinuma (2010)。本計畫將針對這兩種結構之間的衍生關係,從跨語言的觀點,加以深入探討,並且特別關注研究PG與ATB結構的各派分析在現代漢語(以下簡稱漢語)中的體現,目的在於對文獻中這個尚未有定論的議題,提出合理分析。本計畫主張PG與ATB結構由不同機制衍生,具體而言,PG結構以空算子分析(Chomsky 1986, Munn 1992, 1994, 2001, Franks 1995, Boskovic and Franks 2000),而 ATB結構以多維(multi-dimensional)結構(cf. Goodall 1987, Moltmann 1992, Li 2009)的思路來分析,較為可行。本計畫將對這兩種重要句法結構作一通盤考量,並且特別聚焦於漢語語言事實,進而確立這兩種結構之句法分析,並探討這個分析對普遍語法的含蘊意義。本計畫之研究方法將採質量並重原則,廣泛收集中外前人文獻,依據研究主題與議題收集語料,全盤性、有系統地進行分類,歸納出通則然後進行分析。然後,再多方驗證以確認此分析之可靠性與解釋性。本計畫在學術及應用方面之預期成果與具體貢獻如下: 1. PG與ATB結構為研究句法理論之重要結構,因此研究成果將增進吾人對自然語言 兩種結構形成策略的瞭解,並促進吾人對移動理論、線性化原則、A槓語鍊、空算 之合法性、空範疇之認可、並列結構及多維結構之衍生等相關句法理論及句法運作 制之瞭解及據此修訂普遍語法運作機制之基礎。 2. 研究成果將釐清漢語語法中移動理論之機制、A槓語鍊之形成、空範疇之認可及句子階層結構 (clausal structure) 等漢語重要語法議題之分析,並可據此進一步瞭解與修訂漢語語法體系。 3. 研究成果可據以建立一可靠之小型現代漢語寄生語缺及全域結構語料庫,提供語言學者及對外華語教學者與學習者做為研究及參考之用。 4. 研究成果將撰寫成論文,投稿於SSCI 或AHCI 期刊。 此外,研究助理參與計畫所受之訓練,無論是日後從事語言教學或繼續從事語言學研究都會有所助益。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語言類型學(2007/12-2008/11) 吳靜蘭; 丁仁; 林蕙珊; 林千哲; 陳昭珍語言類型學的研究對瞭解語言本質有著極大的重要性,同時也是為台灣的語言學 研究建立一個世界觀的重要基礎。有鑑於此,我們提出一項兩年購書計畫,擬採 購語言類型學圖書,以建立一個完整的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為目的。我們將該領 域參考語法、語言理論、認知科學的經典及重要著作列為第一年的採購重點,第 二年則是聚焦在具有前瞻性的著作,希望能藉此計畫豐富台灣的語言學研究,提 高台灣各種語言類型的能見度,並培養更多研究人才。Item 古漢語被動句之所字性質及其對古漢語被動句詞組結構之含蘊意義(2003/08-2004/07) 丁仁Item 漢語被字句的形式句法分析---由近代漢語到現代漢語(2009/08-2010/07) 丁仁自然語言中被動句式的句法表現,一向是生成語法的研究焦點之一,在生成語法的發 展上,占有極顯著的地位。在漢語被動句之研究上,仍以帶有標記 “被”的被動句為主。 近年來對被字句依主事名詞出現與否而採不統合分析(Ting 1995, 1998, Huang 1999, cf. Cheng, Huang, Li & Li 1993)似乎已漸漸成為對於現代漢語被字句的主流意見。雖然如 此,也有一些學者並不表贊同(石2005、石&胡2005)。本計畫擬參酌其他學者所提出 對被字句不同的看法,考察更多的語料,而重新省視不統合分析,以對被字句的句法作 一通盤考量,進而確立被字句的句法分析。為釐清現代漢語被字句的句法結構,本計畫 也將探討近代漢語被字句的句法結構。本研究計畫的重要性在於:藉由對現代漢語及其 前身近代漢語被字句的全面考察,制訂一個真正合乎漢語語法系統的被字句分析,並且 將生成語法帶入漢語歷史句法的討論,也將競爭中的語法(grammars in competition)、語 言變化(change)與語言變異(variation)這些與歷史語法相關的概念帶入漢語語法的討論。 本計畫擬進行二年,由以下二項議題來進行全面且系統性的研究:(1) 近代漢語被字句 的形式語法分析 (2) 現代漢語被字句的形式語法分析。研究方法將採質量並重原則,依 據研究主題與議題收集語料,全盤性、有系統地進行歸納及語型之頻率統計並進行分 析。然後,再多方驗證以確認此分析之可靠性與解釋性。本計畫在學術及應用方面之預 期成果與具體貢獻如下: 1. 研究成果將確立近代漢語與現代漢語被字句結構分析,並增進吾人對自然語言被動句 形成策略的瞭解,並促進吾人對格位理論、題元理論、移動理論等句法模組理論及 句法運作機制之瞭解及修訂句法運作機制之基礎。 2. 研究成果將把漢語歷史句法研究納入目前正方興未艾以生成語法來研究歷史句法之 學術潮流的一環,使漢語歷史句法研究與世界其他語言之句法研究相接軌。 3. 研究成果將支持語言變異(language variation)這個概念在建構語法理論上的重要性, 從而重視語言變異的現象及語言事實的出現頻率。 4. 研究成果可據以建立一可靠之小型近代漢語與現代漢語被字句語料庫,提供語言學者 及對外華語教學者與學習者做為研究及參考之用。 5. 研究成果將撰寫成論文,投稿於SSCI 或AHCI 期刊。 此外,研究助理參與計畫所受之訓練,無論是日後從事語言教學或繼續從事語言學 研究都會有所助益。Item 東亞地區語言使用與教學現況之比較研究---英語啟蒙教育實施情況(III)(2001/08-2003/01) 周中天; 丁仁Item 論中文寄生空位結構及其對普遍語法之含蘊意義(2006/08-2007/07) 丁仁延續本人對移動理論 (movement theory) 與A 槓結構(A』construction) 的研究興 趣﹐本計畫擬研究的目標為中文的寄生空位結構。此結構表現出許多有趣的特性﹐引起 學界之熱烈討論(參如 Culicover & Postal 2001)。此結構之研究增加了吾人對語法詞 類﹑統御 (command) 關係﹑語跡 (trace) 與其他空語類 (empty category)之區別﹑空代 詞 (pro) 與非空代詞之區別﹑控制 (control) 結構﹑鄰近限制 (locality condition) 等各方 面語法現象之瞭解及據此修訂句法運作機制之基礎。有鑑於文獻中對此結構在中文的表 現是不足的﹐本研究計畫的目的即在於以比較語言的觀點﹐確認並進而考察中文的寄生 空位結構與其他語言相同及相異的特點﹐且給予合理的解釋與分析。本研究計畫的重要 性在於將漢語語法研究與世界其他自然語言的研究接軌﹐從而探知漢語語法的內部結 構﹐也可進而對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 的運作機制提出支持或修正。研究方法將 採質量並重原則﹐依據研究主題與議題收集語料﹐全盤性﹑有系統地進行分析。然後﹐ 再以問卷來調查母語者之語感以驗證此分析之可靠性﹐由問卷結果可得知此分析還需修 正之處﹐也可確認此分析具解釋性。本計畫在學術及應用方面之預期成果與具體貢獻如 下﹕ 1. 針對理論層面而言﹐本研究成果將探索普遍語法與漢語句法的機制﹐增進吾人對句法 理論之瞭解與修訂。在普遍語法方面﹐本研究將以來自中文的語料﹐來檢測進而驗證 極微主義的一些主張﹐如以衍生方式(derivational approach)來生成結構及摒除空運符 的建議等。在漢語句法方面﹐中文寄生空位結構的研究與漢語語法的各個層面都產生 緊密的關連﹐使吾人得以探索中文的空代詞﹑A 與A 槓語鍊﹑句子階層 (clausal structure)﹑有定性 (finiteness) 等特質。 2. 建立可靠之一小型現代漢語寄生空位結構語料庫﹐提供語言學學者及語言教學者或學 習者做研究及參考之用。 3. 研究成果可在對外華語教學上有所助益﹐提供教學者與學習者對漢語體裁﹑修辭﹑韻 律及語言處理等各方面運用規律之瞭解。 4. 研究成果將撰寫成論文﹐投稿於SSCI 或AHCI 期刊。 此外﹐研究助理參與計畫所受之訓練﹐無論是日後從事語言教學或繼續從事語言學研究 都會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