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高齡者每日中斷久坐次數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研究
    (2024) 張坊慈; Chang, Fang-Tzu
    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參與者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在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上的差異性,進一步探討參與者每日中斷久坐次數與其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此項研究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客觀儀器三軸加速規(GT3X+ ActiGraph, Pensacola, Florida),來測量其每日久坐中斷次數,以及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 (握力、五次坐立測驗、三公尺起身繞行與六公尺行走速度) 之關聯性,共收集200位高齡者,平均年齡是76.3歲,其中55%為女性。結果:本研究發現教育程度高中職含以下、及慢性病就診科別大於4科及有認知風險的族群,其所有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皆比其他族群顯著較差,性別為女性的族群,其握力相關表現較男性為差,有抽菸及喝酒的族群在五次坐立測驗的表現皆比其他族群較差,另外有使用藥物大於8種的族群在三公尺起身繞行、六公尺行走速度及五次坐立測驗之表現皆比小於8種的族群差,營養狀況有風險的族群在握力、六公尺行走速度及五次坐立測驗之表現皆比營養狀況良好者的族群差。在全部族群中,每日中斷久坐則與三公尺起身繞行表現有顯著相關,在非門診族群中,每日中斷久坐則與握力、六公尺行走速度有顯著相關。結論:本研究發現高齡者每日中斷久坐行為的增加與較佳的功能性體適能有關聯性,特別是在握力、三公尺起身繞行及六公尺行走速度方面的表現未來針對高齡者設計中斷久坐行為相關健康促進措施時,可以特別針對高風險族群優先進行介入。
  • Item
    運用等時置換模型探討高齡者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與失能風險之關聯性
    (2023) 連又旻; Lien, Yu-Min
    研究目的:促進輕強度與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並減少靜態行為,對於高齡者的生理功能,以及總體健康的提升有著正向促進的效益。然而,在過去的研究中,不同強度身體活動的時間組合對於失能風險的關聯性並無進一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輕強度或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和失能風險的關聯性,並著重探究輕強度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之不同時間組合與失能風險的關聯性。研究方法:220位65歲以上的高齡者 (平均年齡:76.91歲) 納入於本研究並進行分析。以三軸加速規 (ActiGraph wGT3X-BT) 測量日常生活中的輕強度、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以及每日靜態行為時間。高齡者之失能風險測量則運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之量表進行評估。輕強度、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時間與失能風險之關聯性,使用等時置換模型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在高齡族群中,靜態行為與較高的失能風險有顯著相關,輕強度身體活動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則均與較低的失能風險有相關性。運用輕強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時間與高齡者較低的失能風險有相關 (勝算比=0.658, 95% 信賴區間=0.457-0.949),然而,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時間則並未發現相關性。在不同強度身體活動之時間組合中,每一組取代靜態行為的身體活動組合均與高齡者較低的失能風險有顯著關聯性。研究結論:為達到預防失能的目標,本研究建議高齡族群需多加累積日常生活中輕強度的身體活動來取代靜態行為,以及可以結合輕強度身體活動與其他強度的活動來取代靜態行為。建議未來研究可運用縱貫性研究設計,來檢驗本研究之發現。
  • Item
    運用設計思考改善職場久坐行為-以某銀行職場為例
    (2022) 范怡婷; FAN, YI-TING
    本研究目的旨在運用設計思考探討銀行職場久坐問題,發展改善員工久坐介入措施,並進行成效評量。研究對象為某銀行員工,研究方法依據Stanford d.School所提出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五個步驟執行。在「同理」及「定義」階段,透過問卷調查50名員工,發現員工每個工作日坐著小時數平均為 7.56小時,肌肉骨骼痠痛調查以頸部、肩部、右手/右手腕部位不適較多,慢性病及下背痛/椎間盤突出病史與久坐呈顯著差異,另訪談10名員工,發現員工幾乎所有工作時間皆採坐姿,上下樓以搭乘電梯為主,加上公司規定因應防疫禁止走到其他樓層等,使得工作時更難有機會走動,較可以起來走動時刻為裝水、上廁所等。在「發想」階段,透過工作小組進行腦力激盪,發想及設計適合介入措施,如減少久坐行為提醒、衛生教育資訊及講座等。在「原型」階段,設計介入措施包(計時器、水杯、計步器及介入措施日誌)、建立LINE@群組發送提醒避免久坐訊息、規劃講座活動等策略。在「測試」階段,邀請10名員工,進行為期三週介入,並分析介入成效,結果發現員工工作日每日坐著小時數從介入前7.82小時減少到介入後的6.54小時,顯示介入措施可降低員工工作日坐著時數,介入措施也可降低員工頸部、肩部、右手手腕及臀部與大腿疼痛指數,另訪談發現介入措施可提升員工覺察久坐行為,進而採取行動。本研究顯示運用設計思考可改善員工久坐行為,建議相關職場可推廣此介入予更多員工,並進一步優化介入措施。
  • Item
    客觀環境因素與高齡者螢幕觀看行為之關聯性
    (2021) 黃翊軒; Huang, Yi-Hsuan
    螢幕觀看行為是新興的久坐行為,而久坐行為是影響高齡者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內鮮少有研究螢幕觀看行為的關聯因素。本研究根據久坐生態學模式,探討客觀環境因素與高齡者螢幕觀看行為之關聯性。本研究採取橫斷性調查法與客觀地理資訊進行資料蒐集。調查法以分層隨機抽樣,搭配電腦輔助電話訪問,選取 1,068 位中華民國境內之 65 歲以上居住人口,蒐集社會人口學背景資料、每日螢幕觀看時間。客觀環境因素方面,由政府機構取得相關圖資與數值,並運用地理資訊系統計算出村里內之人口密度、路口密度、人行道面積、目的地數量、休閒目的地數量、用途目的地數量、大眾運輸站點。以二元邏輯斯迴歸計算出勝算比,以了解客觀環境因素與螢幕觀看行為之風險、高危險族群。所得結果如下:一、高齡者平均每日花費 2.72 小時於螢幕觀看行為,有 63.3%的高齡者平均每日從事兩小時以上的螢幕觀看行為。二、年齡較低、無全職工作、教育程度較高、居住在北部地區的高齡者,有較高的風險從事每日兩小時以上螢幕觀看行為。三、居住於「高人口密度」、「高路口密度」、「高人行道面積」、「高目的地數量」、「高用途目的地數量」、「高大眾運輸站點」之村里當中的高齡者,有較高的風險從事每日兩小時以上的螢幕觀看行為。客觀環境因素與高齡者過量螢幕觀看行為有相關,欲減少高齡者螢幕觀看之介入措施宜考量不同社會人口學特性與客觀環境特性。未來針對客觀環境因素與其他久坐行為之間的關係還有待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 Item
    職場員工客觀測量身體活動、靜態行為與肥胖風險之研究
    (2022) 許心妤; Hsu, Hsin-Yu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與其相關疾病是21世紀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挑戰之一。肥胖已被證實與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肺部疾病等有相關。近年來,由於科技日新月異,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坐在辦公室為主) 以及娛樂活動的改變 (如看電視、打電動),職場員工的身體活動量減少及靜態行為增加,皆可能增加肥胖的風險。據此,本研究欲探討職場員工身體活動、靜態行為與肥胖之關聯性,以作為未來職場健康促進策略擬定之基石。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設計,於2020年8月至10月間以方便取樣方式進行取樣;本研究對象選取桃園市某生技公司員工為本研究調查之母群體,結合線上問卷及三軸加速規測量身體活動量與靜態行為,共有51筆有效樣本。資料分析利用SPSS 23.0進行平均數、標準差及邏輯斯迴歸分析。研究調查結果發現「連續30分鐘久坐時間3.5小時/天」與肥胖之關聯性達顯著正相關;「輕強度身體活動180分鐘/天」與肥胖之關聯性達顯著負相關;表示身體活動時間越多,靜態時間越少,肥胖風險越低,因此未來在職場健康促進策略,可著重於增加職場員工身體活動量,減少各項久坐時間及增加中斷久坐行為,以有效預防肥胖風險之發生。
  • Item
    高齡者衰弱程度與其客觀測量靜態行為之探討
    (2022) 曾珮玲; Tzeng, Pei-Lin
    背景:人口老化已成為全球社會及衛生政策重要議題。隨著醫療環境及照護的進步與改變,國人的平均餘命亦逐年增長。衰弱(frailty)除了是全球關注的議題外,也是目前老年人常見的問題,而靜態行為 (Sedentary Behavior)近年來已成了新興威脅健康的因子之一且已逐漸被視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而且在老年人的生活中相當普遍。在目前的文獻中發現,衰弱與靜態行為的相關性研究探討大多以自陳式問卷來蒐集資料居多,而國內對於衰弱程度與靜態行為且利用客觀儀器測量的研究鮮少被探討。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瞭解高齡者衰弱程度與其靜態行為之現況及探討高齡者衰弱程度與其靜態行為之關聯性。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調查,招募臺北市某醫學中心老人健檢與整合門診 65 歲(含)以上之高齡者,有效樣本數共 218 人。使用「臨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 CFS)進行衰弱症評估,並透過客觀測量儀器「三軸加速規」進行靜態行為模式資料收集。資料採用SPSS 23.0 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包括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簡單線性迴歸分析。結果:發現(1)年齡、主要照顧者及服用多種藥物這三部分在社會人口學、衰弱程度及靜態行為:包括總靜態時間(分鐘/天)及持續 ≧ 30分鐘靜態行為(次/天)中均有顯著差異。(2)線性回歸結果顯示,「衰弱程度越高」與「總靜態時間」及「持續 ≧ 30分鐘靜態行為的次數」,均呈現正相關。結論:建議政府機關在高齡者健康促進政策中,應積極宣導衰弱及靜態行為對銀髮族造成的影響,衰弱與靜態行為均是高齡者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如果能夠早期偵測衰弱症及減少靜態行為,藉由飲食、運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應能及早預防失能,減少年老時臥床的時間。期待未來高齡者不只要活得長壽,更要活得健康有品質,讓臺灣邁向更成功的健康老化趨勢。
  • Item
    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行為現況和親子互動行為的相關性探討:以雙北市為例
    (2018) 曾威舜; Tseng, Wei-Shun
    本研究目的為利用調查法,瞭解家長與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行為、家長認知與態度、環境可近性,及親子互動行為的不同型態,期望給予合適的行動科技使用建議,與建立良好親子互動型態。為探討相關使用行為,以問卷調查設計,隨機選取臺北市與新北市的托嬰中心與幼兒園收案,並以學齡前兒童的家長(n=325)為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65%)家長為每日超過2小時的行動科技重度使用者,接近六成(57.2%)的學齡前兒童使用過行動科技,每日使用總時間(45.2%)落在「1-30分鐘」以內,且最常使用的內容為「看影片」,最常使用的地點是「客廳」。超過七成(72.4%)家庭擁有「3台以上」的行動科技產品,而親子互動的靜態行為以「看電視」為主、身體活動以「戶外活動」為主。並發現家長的行動科技使用時間、環境可近性可以預測(R2=.197)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時間;家長和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時間可以預測(R2=.069)親子靜態行為總時間。 為了學齡前兒童健康發展與親子互動品質,本研究建議:(1)以身作則,建置使用禁區。(2)降低親子靜態行為比例。(3)提高親子身體活動比例。(4)共同培養良好行動科技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