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社區民眾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臺北市某社區為例
    (2017) 黃詩淇; HUANG, SHIH-CHI
    本研究旨在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社區民眾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行為意圖及相關因素研究,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社區50~75歲之民眾,資料收集採立意取樣,計296人完成自填問卷調查。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傾向表示在未來二年內有可能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 二、研究對象曾經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者較未曾參與者在未來二年內有較高的意圖去做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 三、研究對象之自覺罹患性、自覺嚴重性、行動利益、自我效能、行動線索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行為意圖呈顯著正相關;而行動障礙與行為意圖呈顯著負相關。 四、研究對象曾參加大腸直腸癌糞便篩檢,自覺行動利益較高、自我效能較高、行動線索較高、行動障礙較低,在未來二年內會去做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可能性較高。 關鍵字:大腸直腸癌、健康信念模式、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行為意圖 
  • Item
    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衛生保健志工及專業人員的糞便潛血檢查行為之可能性及其相關因素
    (2016) 莊淑姿; Chuang, Shu-Tzu
    目的: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隨之增加,且為發生人數增加最多 之癌症,本研究採用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基礎,探討其各信念與癌症防治工作人員採取糞便潛血檢查行為之關係及其他相關因素。方法:採立意取樣,以衛生保健志工及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為對象,介於50-74歲之間,以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共發出420份,得有效問卷401份(95.48%)。結果: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在大腸直腸癌篩檢知識、自覺罹患性、自覺行動利益及採取糞便潛血檢查行為可能性之得分顯著高於衛生保健志工;複迴歸分析顯示,自覺行動利益、自我效能為採取糞便潛血檢查行為可能性之顯著預測因子,在解釋變異量上,衛生保健志工為48%,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為43%。結論:健康信念模式相當適合用於採取糞便潛血檢查行為可能性,特別是自覺行動利益、自我效能,對於衛生保健志工與衛生保健專業人員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行為之可能性具顯著影響力,建議未來教育介入針對自覺行動利益與自我效能等兩個重要因子進行改善。